石柱:双龙村抓产业发展 打造宜居环境助乡村振兴

石柱:双龙村抓产业发展 打造宜居环境助乡村振兴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6-21

华龙网-新客户端6月21日6时05分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通讯员 汪万英)20日,笔者获悉,近年来,重庆石柱县王场镇双龙村以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契机,围绕“一年起好步、两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的发展目标,盘点家底、理清思路、招引业主、整合力量,动员群众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让“沉睡”的土地资源焕发出活力,初步实现了“一年起好步”的目标,为推动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

双龙村产业基地景象。通讯员 汪万英 摄

找准优势产业项目 精准规划发展思路

日前,笔者走进王场镇的双龙村看到,清清的河水静静流淌,层层叠叠的秧田绿意盎然,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数千亩柑橘苗生机勃勃地遍布田野,数百亩花椒树被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占地上百亩的百香果大棚内,如鸡蛋大小的百香果挂满藤蔓……产业兴旺的美景扑面而来。

在此之前,双龙村针对土地产出效益低、撂荒地多等实际情况,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多次走访群众,召开群众大会,分析自身优势,最终决定大力发展柑橘、花椒、百香果等特色产业,解决村里“守着金饭碗要饭吃”的问题。

为发展好产业,该村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聘请了西南大学专家团队,从产业布局到产品选择,从种植方式到营销模式等方面,因地制宜进行规划。截至目前,该村已发展有7个产业项目。

双龙村发展的柑橘基地。通讯员 汪万英 摄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 创新扶贫新模式

该村集思广益,通过多方招商引资,引入有实力、有技术、有市场的一家农业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全村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为了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该村将扶贫工作始终贯穿到产业发展中。为扶持产业经营者做大做强,让企业“活下来”,村支“两委”引导群众认识到只有企业“锅里有”,自己才会“碗里有”,决不能“杀鸡取卵”。

在充分征求群众、业主意见后,采取企业以资金、技术、管理入股,村集体以基础设施入股,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建立了“企业+村集体+农户”“土地入股固定分红+项目投产效益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

村民在基地务工。通讯员 汪万英 摄

目前,该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发展晚熟柑橘3000亩,土地入股农户有300多户其中贫困户的97户;投入100多万元,在原蔬菜大棚基地发展大棚百香果250多亩,土地入股农户有400多户,其中贫困户40户。同时,该村还引进其他业主在全村规模发展花椒460亩,土地入股农户有50多户。

与此同时,该村积极引导村民到基地务工,动员企业就地培训嫁接、剪枝等技术工人,尽最大努力让群众参与各环节收入分配,确保群众利益。据介绍,产业基地常年吸纳当地村民70多人务工,用工高峰期每天可达100多人,每人每天薪酬60-80元。通过创新管理,全村的产业发展渐入佳境,村民收入增加。

百香果基地景象。通讯员 汪万英 摄

打造宜居环境 助力兴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 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

该村2018年为村民共改建卫生厕所880多户,在各组设立了垃圾桶分类回收垃圾,安排公益性岗位和末端保洁员,协同村干部整治环境卫生。

据双龙村村委会主任谭海峰介绍,下一步,该村将在辖区道路沿线安装太阳能路灯,在17公里的乡村公路两旁和各院落种植花草树木,改善人居环境。同时,打造彭中祠、岩墓、洞塘等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动员广大在外村民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石柱:双龙村抓产业发展 打造宜居环境助乡村振兴

2019-06-21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客户端6月21日6时05分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通讯员 汪万英)20日,笔者获悉,近年来,重庆石柱县王场镇双龙村以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契机,围绕“一年起好步、两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的发展目标,盘点家底、理清思路、招引业主、整合力量,动员群众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让“沉睡”的土地资源焕发出活力,初步实现了“一年起好步”的目标,为推动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

双龙村产业基地景象。通讯员 汪万英 摄

找准优势产业项目 精准规划发展思路

日前,笔者走进王场镇的双龙村看到,清清的河水静静流淌,层层叠叠的秧田绿意盎然,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数千亩柑橘苗生机勃勃地遍布田野,数百亩花椒树被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占地上百亩的百香果大棚内,如鸡蛋大小的百香果挂满藤蔓……产业兴旺的美景扑面而来。

在此之前,双龙村针对土地产出效益低、撂荒地多等实际情况,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多次走访群众,召开群众大会,分析自身优势,最终决定大力发展柑橘、花椒、百香果等特色产业,解决村里“守着金饭碗要饭吃”的问题。

为发展好产业,该村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聘请了西南大学专家团队,从产业布局到产品选择,从种植方式到营销模式等方面,因地制宜进行规划。截至目前,该村已发展有7个产业项目。

双龙村发展的柑橘基地。通讯员 汪万英 摄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 创新扶贫新模式

该村集思广益,通过多方招商引资,引入有实力、有技术、有市场的一家农业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全村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为了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该村将扶贫工作始终贯穿到产业发展中。为扶持产业经营者做大做强,让企业“活下来”,村支“两委”引导群众认识到只有企业“锅里有”,自己才会“碗里有”,决不能“杀鸡取卵”。

在充分征求群众、业主意见后,采取企业以资金、技术、管理入股,村集体以基础设施入股,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建立了“企业+村集体+农户”“土地入股固定分红+项目投产效益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

村民在基地务工。通讯员 汪万英 摄

目前,该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发展晚熟柑橘3000亩,土地入股农户有300多户其中贫困户的97户;投入100多万元,在原蔬菜大棚基地发展大棚百香果250多亩,土地入股农户有400多户,其中贫困户40户。同时,该村还引进其他业主在全村规模发展花椒460亩,土地入股农户有50多户。

与此同时,该村积极引导村民到基地务工,动员企业就地培训嫁接、剪枝等技术工人,尽最大努力让群众参与各环节收入分配,确保群众利益。据介绍,产业基地常年吸纳当地村民70多人务工,用工高峰期每天可达100多人,每人每天薪酬60-80元。通过创新管理,全村的产业发展渐入佳境,村民收入增加。

百香果基地景象。通讯员 汪万英 摄

打造宜居环境 助力兴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 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

该村2018年为村民共改建卫生厕所880多户,在各组设立了垃圾桶分类回收垃圾,安排公益性岗位和末端保洁员,协同村干部整治环境卫生。

据双龙村村委会主任谭海峰介绍,下一步,该村将在辖区道路沿线安装太阳能路灯,在17公里的乡村公路两旁和各院落种植花草树木,改善人居环境。同时,打造彭中祠、岩墓、洞塘等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动员广大在外村民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