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经开区:一代一代护平安

双桥经开区:一代一代护平安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6-2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4日10时23分讯(通讯员 罗传莹 漆佩月 骆志艳)44年前,有那么一群年轻人,他们怀着满腔的青春热情,来到这里。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守护这一方土地上人民的平安。

随着原双桥区的成立,1975年4月16日重庆市公安局原双桥区分局应运而生。成立之初,分局临时租用双路街道双桥酿造厂办公,在筹建领导小组和市局领导下开展各项公安工作。设政委一人,分局长一人,副分局长一人,下设秘书科、一科、二科共三个科。

10余人的办公规模,开始了他们的守护平安之路。

罗华祥、周祥福、徐能泉、刘明芳是第一批来到分局的同志,他们经历了公安分局成立以来最艰苦的岁月,也见证了成立以来这44年的发展历程。

1975年8月22日,双路公社农民向四川汽车制造厂保卫处报案,厂底盘分厂后山坡土沟中发现一具无名尸体。分局接报后,立即前往保护现场。

据罗华祥回忆,这是分局成立以来遇到的第一个重大案件,当时由于警力不够,所以和市局刑警大队、川汽厂保卫处共同组成“8.22”专案组,并抽取精干力量20多人参与侦破此案。最终历时50天,于75年10月10日破获此案。

此后,由于当时经济比较落后,刑事犯罪活动主要是一般性的盗窃案件。据了解,1975至1982年间,立刑事案件291起,其中盗窃立案就占252起。

“那时候办案都是两条腿走,距离远的要走一天。”今年81岁的刘明芳告诉记者,由于当时道路交通不畅,全区只有横穿全境的大油公路7.5公路,双路三叉路至川汽厂的3公里。“我们下乡办案或到基层检查工作,都是以步当车,后来才逐步购有少量的公用自行车。”

刘明芳1976年5月16日来到双桥,成为一名女民警,当时她拿着一个月43.5元的工资,和一家人挤在农村租的房子里。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她总是每天早上把孩子背到街上让别人照看,自己独自奔赴所里工作。“有时候忙起来,孩子都顾不上。”今年已经81岁的她,眼里露出了母亲的柔情。

谈及当时的条件,周祥福说:“当时吃住都在旅馆,到处找床睡,租不到房子。吃的也很简单,一个月半斤肉,二两酒,每次去买肉的时候,都要叫老板多一点肥肉。”“唯一的娱乐方式是看露天电影,经常下雨了都不肯走。”

面对匮乏的物质条件,他们仍然在工作岗位的恪尽职守。此10年间,分局先后破获1994年陈某和袁某轮奸、抢劫、盗窃、故意伤害案、1996年通桥镇茅店村李某非法制造枪支案、2000年通桥镇新民村赵某投毒杀人案。

44年后,当年的这群年轻人已是满头银丝、步履蹒跚,成为家中慈祥的爷爷奶奶、受人尊重的长者。几十年的从警生涯,他们无愧青春,丹心依旧。

从干了30多年警察工作的刘友华、李泽均、黄峻峰的脸上,看得出岁月刻下的沧桑,却看不到他们消退的激情。

无比热爱,是他们始终如一、坚守警察岗位的最好诠释。

“从小就非常崇拜军人、警察。”刚刚值完班,还没来得及休息的通桥派出所副所长刘友华兴奋地告诉记者,“我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娃儿,能够干上自己梦想的职业,没有理由偷懒啊。”

80年代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刘友华被分配到当时的双路乡公安组,说是一个组,其实就只有两个人。80年代末的交通状况并不好,他们既要负责双路乡整个辖区的户籍管理,还要负责治安、刑侦等具体工作,穿胶鞋爬坡上坎,穿行在乡村农家,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白天做不完的工作就利用晚上加班加点干,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他们就是“田坎警察”。一个两个人的公安组,担负起了一个派出所的职责,却做到了让群众十分的满意。

通桥派出所所长李泽均从事警察工作要比刘友华晚一年,他是1988年从其他单位调到公安系统的。“因为喜欢警察这个职业,想方设法也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当初的选择,他没有丝毫后悔。

理性、平和执法,急群众之所急,是李泽均他们这一代警察在几十年工作当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坚持的原则,因为只有这样,警察工作在群众眼中才会显得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今年5月6日发生在通桥辖区山水名都小区的一起治安案件,当事双方因小小的车辆擦挂从口角上升为打架事件,双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受伤。按照惯例处理就是拘留参与打架的当事人,但考虑到这样简单的处理会让双方口服心不服,达不到处罚的真正目的。李泽均和刘友华在处理这个案件的过程中,不厌其烦地向涉案双方解惑答疑,把处罚依据讲深讲透,让涉案双方当事人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但心甘情愿接受了5-7日的拘留处罚,后来还握手言和,成为了朋友。

在之前该所破获的一起拐卖儿童并索要钱财案件中,他们更是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从接到报警后便高度重视,不辞辛劳,连续奔波,不到24小时便将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让被拐卖儿童安全回到了父母身边。

作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政委的黄峻峰,从事警察工作30年,当初的满腔热血到现在依然不减。干过基层,体验过作为一线民警的艰苦和压力,从最初经验欠缺到灵活运用现代刑侦手段,是黄峻峰30年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升华。

“第一次出任务参与破获一起盗窃案,身上有一种冲天干劲,但事后发生的意外情况,却让自己感受到了专业水平的不足。”黄峻峰说起1995年办过的一件案子,心中多少还是有些遗憾。

遗憾促进改变,在他尝到一次运用现代科技侦破一起案值达30万元的工地挖掘机主板案件的甜头后,就一直致力于现代科技刑侦队伍的建设。在他的积极建议和带头下,分局于2019年4月成立了集情报、网安技术、刑事技术多个警种为一体的图侦室,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通过视频侦查技术,就破获了辖区案件3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可谓成效显著。

“现代刑侦技术相比传统来说,是一个成本小、效率高的好手段。”黄峻峰告诉记者,“这也是公安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新方向。”

像刘友华、李泽均、黄峻峰他们这一代为警察事业付出辛勤努力和年华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壮心犹存,仍然奋战在各自不同的岗位,带领着新生代警察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守护一方平安的既普通又特殊的工作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用他们最朴实的话语来说,就是要把上一代老同志优良的作风、丰富的经验通过他们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让警察这个职业散发出更为温暖的光芒。

他们选择这份职业,始源于儿时对人民警察的崇拜,在实现理想的路上或许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喝彩,还存在着各种冷嘲热议,但这些困难挫折并不能阻挡他们实现英雄梦的脚步。

“你们来到这里,人生就是一张白纸,民警的工作纷繁杂乱,想怎么画,是‘蓝图’还是‘烂图’,全都取决于你们自己。”这是邮亭派出所所长曾庆伟告诉新同志的第一句话。回想自己的工作历程,不管做什么工作,他都不埋怨;不管面对什么困难,他都不屈不挠,反而越挫越勇,尤其享受处理完案件时的成就感。

2010年,正在执行车辆检查任务的曾庆伟发现来往车辆中女子疑似吸毒人员,开车男子臂膀刺青,经过搜查和搏斗,最终收缴麻古400颗,随后分局顺藤摸瓜,通过层层深挖,抓获了贩毒犯罪嫌疑人。

“侦察必须到现场”,是公安分局刑侦支队队长的熊伟对每位初来者的一个硬性规定。他告诉记者,在警校学到的东西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很困难,只有去到现场,才能分析具体情况,从中学习侦查经验和办案思路。

1993年,19岁的熊伟来到双路派出所,从事户籍、治安管理工作,刚入岗位的他想冲锋前线侦查办案,虽有失望,但7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他收获颇丰,也使他从开始的稚气未脱到如今的独当一面。

当他潜心钻研案件时,不为杂念所动、静如处子,而一旦抓捕时机成熟则动如脱兔,动静之间反映出来的是一个优秀刑警的职业精神。

2016年10月22日,经开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经警方摸排走访发现,该案系一聋哑盗窃团伙所为。该涉案团伙盗窃地域广,成员多,涉案金额大。在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指导下,该团伙被成功摧毁。2017年8月24日,公安分局在分局1号会议室举行了“忠诚保平安”10·22系列盗窃案涉案财物集中返还活动,来自重庆、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等5个省市的70余名失主领回了被盗财物共计150余万元。

“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熊伟望了一眼办公桌上一家人的合照,刑侦工作性质特殊,收到线索便立马动身,没有时间跟家人道别,出去少则一周,多则几个月,追击逃犯的过程中也经常通宵达旦,熊伟从无怨言,只盼着能将犯人绳之以法。

作为支队长,熊伟毫不吝啬的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积极的帮新同志调查取证、审查犯罪嫌疑人。他时刻牢记“真正优秀的人,能让他周围的人变得优秀”。通过言传身教,新同志一点就通,很快能上手。

光阴荏苒,时光似水,他们怀揣着从警之初的誓言,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岗位,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项任务,热情接待每一位群众,多年的摸爬滚打让他们从基层民警成长为骨干。多年来,警服已经深深的融入他们的生命中,它考验了这一群人的细心和责任感,同时也赋予了他们神圣的使命和无尽的自豪感。

电子警察、数据分析、酒精测试仪、雷达测速仪、稽查布控……大量科技已经运用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交巡警支队的警员们不断学习新的东西,开拓新的工作方法,确保道路交通有序、畅通,为广大群众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

“多样式的科技手段结合民警的经验,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会越来越便捷。”交巡警支队双路大队副大队长袁天驰告诉记者,“在特定时间、特定路段如果发生半夜撞人的案件,没有证人的情况下,只需要提取过往车辆的数据,再根据海量摄像头分析轨迹,利用图片侦查打破大海捞针的局面,减少无用功,提高事故处理的效率。”

在继承前辈们留下来的工作方法的同时,青年一代民警借力科技手段,利用电子警察和数据分析,稽查布控上传车辆的数据,包括违章、年审的信息,发现可疑车辆经过路口时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民警在下一路口就可将车辆拦截。

事故处理预防、勤务秩序管理、车管、宣传,现在民警在执法时都会使用执法记录仪,全过程录音录像,让执法规范化,避免不必要的投诉。查酒驾时使用的酒精测试仪分为快速测和精准测两种,民警在执法时现场让驾驶员吹完数据就直接上传电脑,规避执法不公平。记者了解到,移动警务终端兼顾了电脑和手机移动的优点,两三年前就在使用,随着科技发展现在使用频率更高,批案子、现场开单子用手机拍照就可操作,减少二次工作,办案更快更方便。

“以前要拿回办公室做的事现在用手机在外面随时随地都能做,案件图片现场录入编辑就可以上传。”青年民警表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更高,受过网上事故处理培训,事故责任明显的大家现场使用手机就快速处理了,也更方便老百姓。  

套牌、盗抢嫌疑案件利用终端现场比对信息后及时扣车,查处违章高效精确,更好的服务刑侦破案。

“犯罪嫌疑人是很好辨认的,他们的行为异于常人,一般犯罪前会寻找目标、踩点,作案后会行色匆匆的离开。”负责刑侦工作的双路派出所副所长王亮总结经验说,“市局分局给我们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熟悉掌握科技手段后,利用图片视频侦查破案,提高了我们的办案效率。”

“上个月有个偷盗案件,当事人上午11点在现场报案后,所里立即根据作案时间段调取监控,根据嫌疑人的特征筛选比对后下午5点就明确了嫌疑人。”王亮向记者介绍到,辖区内人流量密集的场所装有大量探头卡壳,加上人脸识别探头,更方便的追踪犯罪嫌疑人的行踪轨迹。利用探头抓拍到的正面脸部照片,在人脸识别系统中生成信息,明确嫌疑人民警再及时追踪,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运用到刑侦办案中的系统越来越多也各具特色,这就要求青年民警自己不断学习熟练掌握,能够在实战中根据具体情况快捷高效的选择更适合的系统,让电子科技更好的为办案服务。

青年民警其实是缺少经验的,除了跟前辈老民警们学习,还要在反扒专项行动、命案侦办、毒品案件等具体案件中成长。王亮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刑侦组都是年轻人,法律在不断完善,青年民警更要不断学习。大家一起脚踏实地的工作,刑侦工作辛苦加班也多,锻炼好身体,多跟前辈老师学习,不断提高;做事要细心,多跑多问,多办案,注意细节,执法过程中按法律规定程序来。

青年民警年轻有朝气,他们大部分都是警校毕业,更有职业荣誉感,成功办案后更有成就感,挽回百姓损失、匡扶正义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所以更要树立积极正面的形象,树立榜样标杆,用正能量守护辖区稳定安全。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双桥经开区:一代一代护平安

2019-06-24 10:25: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4日10时23分讯(通讯员 罗传莹 漆佩月 骆志艳)44年前,有那么一群年轻人,他们怀着满腔的青春热情,来到这里。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守护这一方土地上人民的平安。

随着原双桥区的成立,1975年4月16日重庆市公安局原双桥区分局应运而生。成立之初,分局临时租用双路街道双桥酿造厂办公,在筹建领导小组和市局领导下开展各项公安工作。设政委一人,分局长一人,副分局长一人,下设秘书科、一科、二科共三个科。

10余人的办公规模,开始了他们的守护平安之路。

罗华祥、周祥福、徐能泉、刘明芳是第一批来到分局的同志,他们经历了公安分局成立以来最艰苦的岁月,也见证了成立以来这44年的发展历程。

1975年8月22日,双路公社农民向四川汽车制造厂保卫处报案,厂底盘分厂后山坡土沟中发现一具无名尸体。分局接报后,立即前往保护现场。

据罗华祥回忆,这是分局成立以来遇到的第一个重大案件,当时由于警力不够,所以和市局刑警大队、川汽厂保卫处共同组成“8.22”专案组,并抽取精干力量20多人参与侦破此案。最终历时50天,于75年10月10日破获此案。

此后,由于当时经济比较落后,刑事犯罪活动主要是一般性的盗窃案件。据了解,1975至1982年间,立刑事案件291起,其中盗窃立案就占252起。

“那时候办案都是两条腿走,距离远的要走一天。”今年81岁的刘明芳告诉记者,由于当时道路交通不畅,全区只有横穿全境的大油公路7.5公路,双路三叉路至川汽厂的3公里。“我们下乡办案或到基层检查工作,都是以步当车,后来才逐步购有少量的公用自行车。”

刘明芳1976年5月16日来到双桥,成为一名女民警,当时她拿着一个月43.5元的工资,和一家人挤在农村租的房子里。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她总是每天早上把孩子背到街上让别人照看,自己独自奔赴所里工作。“有时候忙起来,孩子都顾不上。”今年已经81岁的她,眼里露出了母亲的柔情。

谈及当时的条件,周祥福说:“当时吃住都在旅馆,到处找床睡,租不到房子。吃的也很简单,一个月半斤肉,二两酒,每次去买肉的时候,都要叫老板多一点肥肉。”“唯一的娱乐方式是看露天电影,经常下雨了都不肯走。”

面对匮乏的物质条件,他们仍然在工作岗位的恪尽职守。此10年间,分局先后破获1994年陈某和袁某轮奸、抢劫、盗窃、故意伤害案、1996年通桥镇茅店村李某非法制造枪支案、2000年通桥镇新民村赵某投毒杀人案。

44年后,当年的这群年轻人已是满头银丝、步履蹒跚,成为家中慈祥的爷爷奶奶、受人尊重的长者。几十年的从警生涯,他们无愧青春,丹心依旧。

从干了30多年警察工作的刘友华、李泽均、黄峻峰的脸上,看得出岁月刻下的沧桑,却看不到他们消退的激情。

无比热爱,是他们始终如一、坚守警察岗位的最好诠释。

“从小就非常崇拜军人、警察。”刚刚值完班,还没来得及休息的通桥派出所副所长刘友华兴奋地告诉记者,“我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娃儿,能够干上自己梦想的职业,没有理由偷懒啊。”

80年代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刘友华被分配到当时的双路乡公安组,说是一个组,其实就只有两个人。80年代末的交通状况并不好,他们既要负责双路乡整个辖区的户籍管理,还要负责治安、刑侦等具体工作,穿胶鞋爬坡上坎,穿行在乡村农家,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白天做不完的工作就利用晚上加班加点干,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他们就是“田坎警察”。一个两个人的公安组,担负起了一个派出所的职责,却做到了让群众十分的满意。

通桥派出所所长李泽均从事警察工作要比刘友华晚一年,他是1988年从其他单位调到公安系统的。“因为喜欢警察这个职业,想方设法也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当初的选择,他没有丝毫后悔。

理性、平和执法,急群众之所急,是李泽均他们这一代警察在几十年工作当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坚持的原则,因为只有这样,警察工作在群众眼中才会显得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今年5月6日发生在通桥辖区山水名都小区的一起治安案件,当事双方因小小的车辆擦挂从口角上升为打架事件,双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受伤。按照惯例处理就是拘留参与打架的当事人,但考虑到这样简单的处理会让双方口服心不服,达不到处罚的真正目的。李泽均和刘友华在处理这个案件的过程中,不厌其烦地向涉案双方解惑答疑,把处罚依据讲深讲透,让涉案双方当事人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但心甘情愿接受了5-7日的拘留处罚,后来还握手言和,成为了朋友。

在之前该所破获的一起拐卖儿童并索要钱财案件中,他们更是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从接到报警后便高度重视,不辞辛劳,连续奔波,不到24小时便将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让被拐卖儿童安全回到了父母身边。

作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政委的黄峻峰,从事警察工作30年,当初的满腔热血到现在依然不减。干过基层,体验过作为一线民警的艰苦和压力,从最初经验欠缺到灵活运用现代刑侦手段,是黄峻峰30年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升华。

“第一次出任务参与破获一起盗窃案,身上有一种冲天干劲,但事后发生的意外情况,却让自己感受到了专业水平的不足。”黄峻峰说起1995年办过的一件案子,心中多少还是有些遗憾。

遗憾促进改变,在他尝到一次运用现代科技侦破一起案值达30万元的工地挖掘机主板案件的甜头后,就一直致力于现代科技刑侦队伍的建设。在他的积极建议和带头下,分局于2019年4月成立了集情报、网安技术、刑事技术多个警种为一体的图侦室,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通过视频侦查技术,就破获了辖区案件3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可谓成效显著。

“现代刑侦技术相比传统来说,是一个成本小、效率高的好手段。”黄峻峰告诉记者,“这也是公安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新方向。”

像刘友华、李泽均、黄峻峰他们这一代为警察事业付出辛勤努力和年华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壮心犹存,仍然奋战在各自不同的岗位,带领着新生代警察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守护一方平安的既普通又特殊的工作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用他们最朴实的话语来说,就是要把上一代老同志优良的作风、丰富的经验通过他们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让警察这个职业散发出更为温暖的光芒。

他们选择这份职业,始源于儿时对人民警察的崇拜,在实现理想的路上或许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喝彩,还存在着各种冷嘲热议,但这些困难挫折并不能阻挡他们实现英雄梦的脚步。

“你们来到这里,人生就是一张白纸,民警的工作纷繁杂乱,想怎么画,是‘蓝图’还是‘烂图’,全都取决于你们自己。”这是邮亭派出所所长曾庆伟告诉新同志的第一句话。回想自己的工作历程,不管做什么工作,他都不埋怨;不管面对什么困难,他都不屈不挠,反而越挫越勇,尤其享受处理完案件时的成就感。

2010年,正在执行车辆检查任务的曾庆伟发现来往车辆中女子疑似吸毒人员,开车男子臂膀刺青,经过搜查和搏斗,最终收缴麻古400颗,随后分局顺藤摸瓜,通过层层深挖,抓获了贩毒犯罪嫌疑人。

“侦察必须到现场”,是公安分局刑侦支队队长的熊伟对每位初来者的一个硬性规定。他告诉记者,在警校学到的东西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很困难,只有去到现场,才能分析具体情况,从中学习侦查经验和办案思路。

1993年,19岁的熊伟来到双路派出所,从事户籍、治安管理工作,刚入岗位的他想冲锋前线侦查办案,虽有失望,但7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他收获颇丰,也使他从开始的稚气未脱到如今的独当一面。

当他潜心钻研案件时,不为杂念所动、静如处子,而一旦抓捕时机成熟则动如脱兔,动静之间反映出来的是一个优秀刑警的职业精神。

2016年10月22日,经开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经警方摸排走访发现,该案系一聋哑盗窃团伙所为。该涉案团伙盗窃地域广,成员多,涉案金额大。在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指导下,该团伙被成功摧毁。2017年8月24日,公安分局在分局1号会议室举行了“忠诚保平安”10·22系列盗窃案涉案财物集中返还活动,来自重庆、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等5个省市的70余名失主领回了被盗财物共计150余万元。

“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熊伟望了一眼办公桌上一家人的合照,刑侦工作性质特殊,收到线索便立马动身,没有时间跟家人道别,出去少则一周,多则几个月,追击逃犯的过程中也经常通宵达旦,熊伟从无怨言,只盼着能将犯人绳之以法。

作为支队长,熊伟毫不吝啬的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积极的帮新同志调查取证、审查犯罪嫌疑人。他时刻牢记“真正优秀的人,能让他周围的人变得优秀”。通过言传身教,新同志一点就通,很快能上手。

光阴荏苒,时光似水,他们怀揣着从警之初的誓言,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岗位,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项任务,热情接待每一位群众,多年的摸爬滚打让他们从基层民警成长为骨干。多年来,警服已经深深的融入他们的生命中,它考验了这一群人的细心和责任感,同时也赋予了他们神圣的使命和无尽的自豪感。

电子警察、数据分析、酒精测试仪、雷达测速仪、稽查布控……大量科技已经运用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交巡警支队的警员们不断学习新的东西,开拓新的工作方法,确保道路交通有序、畅通,为广大群众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

“多样式的科技手段结合民警的经验,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会越来越便捷。”交巡警支队双路大队副大队长袁天驰告诉记者,“在特定时间、特定路段如果发生半夜撞人的案件,没有证人的情况下,只需要提取过往车辆的数据,再根据海量摄像头分析轨迹,利用图片侦查打破大海捞针的局面,减少无用功,提高事故处理的效率。”

在继承前辈们留下来的工作方法的同时,青年一代民警借力科技手段,利用电子警察和数据分析,稽查布控上传车辆的数据,包括违章、年审的信息,发现可疑车辆经过路口时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民警在下一路口就可将车辆拦截。

事故处理预防、勤务秩序管理、车管、宣传,现在民警在执法时都会使用执法记录仪,全过程录音录像,让执法规范化,避免不必要的投诉。查酒驾时使用的酒精测试仪分为快速测和精准测两种,民警在执法时现场让驾驶员吹完数据就直接上传电脑,规避执法不公平。记者了解到,移动警务终端兼顾了电脑和手机移动的优点,两三年前就在使用,随着科技发展现在使用频率更高,批案子、现场开单子用手机拍照就可操作,减少二次工作,办案更快更方便。

“以前要拿回办公室做的事现在用手机在外面随时随地都能做,案件图片现场录入编辑就可以上传。”青年民警表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更高,受过网上事故处理培训,事故责任明显的大家现场使用手机就快速处理了,也更方便老百姓。  

套牌、盗抢嫌疑案件利用终端现场比对信息后及时扣车,查处违章高效精确,更好的服务刑侦破案。

“犯罪嫌疑人是很好辨认的,他们的行为异于常人,一般犯罪前会寻找目标、踩点,作案后会行色匆匆的离开。”负责刑侦工作的双路派出所副所长王亮总结经验说,“市局分局给我们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熟悉掌握科技手段后,利用图片视频侦查破案,提高了我们的办案效率。”

“上个月有个偷盗案件,当事人上午11点在现场报案后,所里立即根据作案时间段调取监控,根据嫌疑人的特征筛选比对后下午5点就明确了嫌疑人。”王亮向记者介绍到,辖区内人流量密集的场所装有大量探头卡壳,加上人脸识别探头,更方便的追踪犯罪嫌疑人的行踪轨迹。利用探头抓拍到的正面脸部照片,在人脸识别系统中生成信息,明确嫌疑人民警再及时追踪,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运用到刑侦办案中的系统越来越多也各具特色,这就要求青年民警自己不断学习熟练掌握,能够在实战中根据具体情况快捷高效的选择更适合的系统,让电子科技更好的为办案服务。

青年民警其实是缺少经验的,除了跟前辈老民警们学习,还要在反扒专项行动、命案侦办、毒品案件等具体案件中成长。王亮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刑侦组都是年轻人,法律在不断完善,青年民警更要不断学习。大家一起脚踏实地的工作,刑侦工作辛苦加班也多,锻炼好身体,多跟前辈老师学习,不断提高;做事要细心,多跑多问,多办案,注意细节,执法过程中按法律规定程序来。

青年民警年轻有朝气,他们大部分都是警校毕业,更有职业荣誉感,成功办案后更有成就感,挽回百姓损失、匡扶正义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所以更要树立积极正面的形象,树立榜样标杆,用正能量守护辖区稳定安全。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