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宝顶镇:小花椒种出大产业 脱贫村致富提速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5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邓小强 通讯员 王尚英)“你来我这里上班嘛,不仅可以挣钱,学到了技术还能自己发展生产。”6月24日,重庆市大足区区级“就业扶贫示范车间”的“车间主任”张可盛情邀请建卡贫困户蒋明锡到他的花椒基地上班。当前,花椒基地的花椒已成熟,在此就近上班人均每天能挣100余元。
这个“就业扶贫示范车间”位于市级脱贫村——大足区宝顶镇铁马村,“车间主任”张可两年前来到这里发展花椒种植及销售等,目前已投入近800万元。
“2017年10月,我入驻基地并种下了第一批花椒苗。”张可在四川省通过联营方式已发展3万余亩花椒基地,拥有成熟的花椒产业链条。2017年8月,在重庆市报业集团和区镇两级人大的帮助下,张可的重庆市香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驻宝顶。他说自己看中了这里的几个优势,一是作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城市,宝顶镇各方面的发展对其品牌打造很有帮助;二是农旅融合发展的契机,对花椒产业的发展大有裨益;三是宝顶镇营商环境特别优良,专门成立了“花椒产业发展办公室”,他也因此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2200亩土地的流转。
据了解,该公司现已在宝顶镇铁马村、慈航社区、车家村等地发展花椒种植1200亩,带动贫困户种植800余亩,帮助天宫村发展300亩,还和镇人大工作人员一道陆续引进了多家花椒种植企业,使全镇的花椒种植面积已达近万亩。张可介绍,基地正在申报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全部建成后可年产鲜青花椒1000余吨,加工保鲜青花椒600余吨,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
现在,常年有十余个贫困人员在位于铁马村的就业扶贫车间上班,平时管护期的工资为50-60元/天,忙碌时期每天工资有100多元。铁马村1组的建卡贫困户罗明连,家里有婆婆和自己两个老病号,还有3个孩子,全家仅靠丈夫打零工维持生计。“一分钱分成三瓣花”,是罗明连最深刻的体会,所幸“所有的扶贫政策都兑现了的”,这才让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了保障。罗明连透露,张可把她请到车间来上班,不仅让她有了收入,还学到了花椒种植技术。这不,她自己也在产业扶贫资金的帮助下,种下了150株花椒,现在不仅全部成活还长势喜人。
“以前的愿望只是自己发展好,现在我的愿望是带领更多贫困户和农户通过这小小的花椒实现共同致富。”张可说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他除了有完整的产业链外,种植的花椒品种还很有市场前景。
张可介绍,他种植的花椒是四川农科院历经十余年研发推广的国家地理性商标品牌品种——广安三代青花椒。根据质检机关的数据显示,这种品种与传统的青花椒相比,颗粒大、皮厚,麻味纯正、香味浓郁,麻度高出40%以上、含油量高出近40%、单株产量高出1-2倍,而且抗病能力更强、市场价格也更高。还有一个更显著的特点是,因为比传统青花椒的育苗时间更长,因此农户购买到的花椒苗只需15-18个月即可实现初挂果,大大缩短了种植周期。
“怎么实现共同致富的愿望?”面对他人的疑问,张可说,在镇人大的帮助下,他正组织贫困户和其他农户共同成立专业合作社,他负责苗木提供、技术支持,合作社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花椒种植、管护等,他还将给予保底价并负责全部回收。
按照张可的说法,采用“公司+基地+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农户+建卡贫困户+市场统一营销”的运作模式,一年半时间花椒就可实现初挂果,市场售价每公斤20元以上,丰产期单株的收成在15公斤左右,盛产期能达15年以上。他还以铁马村为例算了这样一笔账,除去农户就近打工、土地流转的收入,仅花椒种植,达产后可户均增收近5000元。
这两天,铁马村又一次组织贫困户到基地来现场学技术。“垒出30公分的土堆后,要先挖15公分深的窝子,栽苗后要用细泥并踩实……”从栽种方法、管护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张可都讲得特别仔细、毫无保留。贫困户们听得非常认真,还不时提出自己前期遇到的困难寻求帮助。
“学有所成”的罗明连表示,因为基地正好位于当地的“菩萨坡”,因此大家把这些花椒果叫成了“佛果”。正如“车间主任”张可的新愿望,这一粒粒麻劲十足的花椒,已经承载起了村民们对美好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