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童仙寨村:脱贫不脱政策 脱贫不脱帮扶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4日9时50分讯(通讯员 李达元)几日笔者了解到,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童仙寨村正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做到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
童仙寨村曾经是丰都县95个贫困村之一,自开展精准脱贫工作以来,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单位和村支“两委”携手齐心,坚持“扶真贫、真扶贫”的原则,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如期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目标任务。脱贫群众鼓足了精气神,正朝着小康路上大步迈进。
发展产业带动农户增收
“今年的枇杷果大、肉厚、味甜、品质好,虽然采摘价比市场零售价高七八元一公斤,但仍然有市民络绎不绝前来体验采摘乐趣,1000亩枇杷几乎在果园就卖完了。”童仙寨村枇杷种植股份合作社负责人余正治说,眼下枇杷采摘期结束,雇请劳力正在对果园进行清理。
童仙寨村党支部书记代荣介绍,发展新型现代农业是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摘帽的有力载体。村里通过对农户土地出租流转、集中连片发展枇杷产业,目前它是全村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一个产业。农户除了每年收土地租金,还可到枇杷园打季节工,相当于有了两份收入。
“我家的承包地也流转给了专业合作社,流转费田800元/亩/年,地600元/亩/年。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带动,村里现有300多户农户种植有枇杷。”童仙寨村村民朱大禄说,合作社在技术上给予农户专业指导,并帮助解决销路问题,确保让大家共同致富。
童仙寨村产业发展坚持以“三个一”为发展思路,即一个枇杷基地、一片李子林、一处果蔬示范园。目前,除了1000亩枇杷基地已建成并发挥效益外,300亩李树开花挂果,50亩蔬菜示范园也投产。这些产业和贫困户建立利益链接机制,解决了群众稳定增收问题。
修路解决村民出行问题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我们历任驻村第一书记达成的共识,每任第一书记入驻童仙寨村后,首先把公路、便民路、人饮和便民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先后筹集资金260万元,共计完成通村硬化路 10.55公里。”魏锡琼说。
代荣告诉笔者,以前,从村委会到部分组上,或是组与组之间的公路是泥土路,路面狭窄,坑坑洼洼,遇到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别说开车,就是人走在上面也困难。村民们销售粮食等农产品,主要靠肩挑背磨,但遇到出售肥猪,一个人耐不活,还得雇请劳力帮忙。
采访中笔者看到,目前的童仙寨村基本实现了村与组之间、组与组之间互通公路,而且对部分路段的路面进行扩宽、压实,然后实施了混泥土浇筑。一个正在旁边放牛的老人高兴地说:“现在无论天晴下雨都有车子去来,村民购买农资、销售农产品再不用肩挑背磨了。”
自实施脱贫攻坚以来,童仙寨村共改造扩宽6米硬化路2.5公里,争取交委通畅路工程硬化4.95公里,解决全村大部分群众的出行;引进移民精准帮扶项目,硬化5条3.1公里自然村道路。同时,以移民精准帮扶项目为契机,修通泥结石路3.7公里,方便部分群众出行。完善人行便道21公里。此外还整治山坪塘30口,解决了部分群众“靠天吃饭”问题。
危房改造实现群众安居
“以前,我家住的房子是土墙瓦房,由于年久失修比较破烂,一遇下雨房顶就漏雨,加上土墙裂缝、墙体距地面一米左右经常潮湿,一旦吹大风、下暴雨,就有倒塌的可能性。”童仙寨村贫困户张明寿说,如今,他家搬进了新房,过着安稳的日子。
张明寿家的新房位于村里的居民点,这是一栋栋五楼一底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楼房,灰白相间的墙漆,房顶是清一色的琉璃瓦覆盖,统一的风格风貌给人以清新靓丽的感觉,特别引人注目。该居民点入住的农户除了像张明寿这样的贫困户,还有村里的高山生态移民搬迁户。
代荣介绍,这个居民点总投资700万元,拥有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可容纳大约80户农户400余人居住。张明寿家是其中的一户,房子是一室三厅,面积比老房子大很多。住进新房的农户一致表示,现在的居住条件跟城里人差不多,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我们还在居民点安装了健身器材,以满足此处村民健身需求, 活跃村民体育生活,,提高村民身体素质。同时,提供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打扫居民点周边卫生,让村民生活在良好的环境里,以利于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真正让大家安居乐业。”代荣说。
据悉,该村还改造C级危房101户、D级7户,实施农房“四改”242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