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土桥镇探索提高土地效益 促进集体和农民增收

铜梁土桥镇探索提高土地效益 促进集体和农民增收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7-0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8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昨(7)日笔者了解到,重庆市铜梁区土桥镇探索提高土地效益,促进集体和农民增收做出有益尝试:村民将土地交给合作社,合作社将土地整治后再流转给村民或招摹有条件的业主经营,生产过程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统一市场营销,最终达到建成有机农产品供给基地。

土桥镇是铜梁的近郊镇,多年来,镇里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留守村民无力耕种,种“应付田”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村社还出现一定程度的土地撂荒。同时,户营为主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利于产业化规模发展,而传统的承包雇工经营方式也不利于培养有技术、有市场、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合作社出产的蔬菜。通讯员 赵武强 摄

“231”模式是镇里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对解决上述问题的探索,目前已经破题,从蔬菜版块的运营情况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镇党委书记秦科说。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铜梁土桥镇的“231”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即两次土地流转,由村集体与产业大户联合组建股份合作社,由股份合作社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完成第一次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社拿到土地后,采取直接投资、包装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等方式,对土地进行整理,建设生产所必须的农业生产设施。待土地整理、生产设施到位后,将地块分成蔬菜板块、水产板块、养殖板块、水稻种植板块等专业板块。再将每个板块分成大小不等的若干单元。针对每个专业板块生产单元划分情况,招募一名懂技术、懂经营、会管理并有志于绿色农产品供给的骨干业主和在当地群众中(土地被合作社流转的群众优先)招募若干分散小业主作为合作社合作经营者从合作社流转土地并签订入社合同,完成第二次土地流转;“3”即三个统一,由每一个板块的骨干业主负责围绕有机农产品供给目标进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统一市场营销;“1”即组建一个融合各产业板块、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开放式的系列绿色生态农产品供给基地。

“乡村振兴需要培养一大批懂市场、懂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而当前农村的状况是,一家一户的土地分散而零碎,既使有外来业主反租土地发展种养业,在生产中也会雇请部分农民务工,但这仅是单纯的雇主和雇工的劳务关系,与村民的利益机制不密切。”镇党委书记秦科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镇里经过深入研究和实践,通过“231”的摸索初步走出了一条路子。

合作社整治的地块。通讯员 赵武强 摄

去年,镇里引进了有情怀、有实力、有市场、有10多年蔬菜规模种植经营经验的大户业主落户新房村,并与新房村联合组建起了绿色蔬菜供给专业合作社。按照协议,股份按照村集体占21%,大户业主总牵头骨干业主占30%,水产、养殖、种植等板块骨干小业主占49%。

去年底,合作社从新房、高垭两村60余户农户流转土地近200亩,合作社投入资金将碎片化的地块改良整治成为了深厚肥沃连片成型的高产地块,并配套建起了道路、沟渠和排灌设施。在此基础上,合作社再流转给本村或者外村的村民。其生产由合作社统一安排,农资由合作社统一购买,农产品由合作社统一经营。

笔者在新房村3社看到,一坝大田分为了10多个版块,每个版块立有一块写有经营者姓名、面积、电话等内容的标识牌,大田中间是新建的可供小货车运输的水泥公路,路边是能排能灌的渠道,供水管道通往了每一块地块,采摘便道四通八达便于作业,20多位村民有的忙着在地里采摘搭架的苦瓜、茄子、海椒,有的负责蔬菜分级整理,有的搬运上车,一派忙碌的景象。

“这一坝地有160多亩,过去不仅地块零碎,而且杂草丛生,”正在地里忙着采收苦瓜的村民吕云川说,今年初,自己从合作社留转了14亩经过整理的土地,由于生产的条件好了,加之合作社负责从种到收再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解除了后顾之忧。

“目前,地里产出的蔬菜已买了5万多元,还有近3个月的采收,加上秋后再种一季的收入,14亩地总收入预计在10万元以上。”吕云川说。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按照每一个小户为生产单元,小户的每亩田块有400元的保底金外,合作社还将销售到农贸市场的农产品除去生产成本外的效益全部反回给小户。其中宅配部分的产品在利润中提取10%交给合作社,合作社再按村集体21%、大业主30%、其他小业主49%的比例分红。这样,就形成了村集体、合作社、业主三位一体的利益联接机制,保证了村集体、大业主和小业主的利益均衡。

“乡村振兴需要培养一大批懂市场、懂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促使农民由单纯的土地经营者变成了市场的主体。”秦科说,过去,也有不少的业主反租土地搞种养业雇请了村民务工,但这仅是单纯的雇主和雇工的劳务关系,与村民的利益机制关系不大。现在这种方式既有利于集中规模经营,又有利于培育职业农民。

“过去,我只知道埋头按照传统的方法种植,现在在合作社的统一安排下,学到了不少科学种植技术,掌握了市场经营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种出的东西生态优质不愁销,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吕云川说,

目前,合作社的产品除畅销农贸市场外,一部分进入了单位食堂,价格更高的家庭宅配也开始着手经营。

据了解, 合作社已计划在水产板块、养殖板块、水稻种植板块推行“231模式,争取走出更宽更广的路子。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铜梁土桥镇探索提高土地效益 促进集体和农民增收

2019-07-08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8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昨(7)日笔者了解到,重庆市铜梁区土桥镇探索提高土地效益,促进集体和农民增收做出有益尝试:村民将土地交给合作社,合作社将土地整治后再流转给村民或招摹有条件的业主经营,生产过程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统一市场营销,最终达到建成有机农产品供给基地。

土桥镇是铜梁的近郊镇,多年来,镇里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留守村民无力耕种,种“应付田”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村社还出现一定程度的土地撂荒。同时,户营为主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利于产业化规模发展,而传统的承包雇工经营方式也不利于培养有技术、有市场、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合作社出产的蔬菜。通讯员 赵武强 摄

“231”模式是镇里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对解决上述问题的探索,目前已经破题,从蔬菜版块的运营情况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镇党委书记秦科说。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铜梁土桥镇的“231”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即两次土地流转,由村集体与产业大户联合组建股份合作社,由股份合作社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完成第一次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社拿到土地后,采取直接投资、包装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等方式,对土地进行整理,建设生产所必须的农业生产设施。待土地整理、生产设施到位后,将地块分成蔬菜板块、水产板块、养殖板块、水稻种植板块等专业板块。再将每个板块分成大小不等的若干单元。针对每个专业板块生产单元划分情况,招募一名懂技术、懂经营、会管理并有志于绿色农产品供给的骨干业主和在当地群众中(土地被合作社流转的群众优先)招募若干分散小业主作为合作社合作经营者从合作社流转土地并签订入社合同,完成第二次土地流转;“3”即三个统一,由每一个板块的骨干业主负责围绕有机农产品供给目标进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统一市场营销;“1”即组建一个融合各产业板块、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开放式的系列绿色生态农产品供给基地。

“乡村振兴需要培养一大批懂市场、懂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而当前农村的状况是,一家一户的土地分散而零碎,既使有外来业主反租土地发展种养业,在生产中也会雇请部分农民务工,但这仅是单纯的雇主和雇工的劳务关系,与村民的利益机制不密切。”镇党委书记秦科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镇里经过深入研究和实践,通过“231”的摸索初步走出了一条路子。

合作社整治的地块。通讯员 赵武强 摄

去年,镇里引进了有情怀、有实力、有市场、有10多年蔬菜规模种植经营经验的大户业主落户新房村,并与新房村联合组建起了绿色蔬菜供给专业合作社。按照协议,股份按照村集体占21%,大户业主总牵头骨干业主占30%,水产、养殖、种植等板块骨干小业主占49%。

去年底,合作社从新房、高垭两村60余户农户流转土地近200亩,合作社投入资金将碎片化的地块改良整治成为了深厚肥沃连片成型的高产地块,并配套建起了道路、沟渠和排灌设施。在此基础上,合作社再流转给本村或者外村的村民。其生产由合作社统一安排,农资由合作社统一购买,农产品由合作社统一经营。

笔者在新房村3社看到,一坝大田分为了10多个版块,每个版块立有一块写有经营者姓名、面积、电话等内容的标识牌,大田中间是新建的可供小货车运输的水泥公路,路边是能排能灌的渠道,供水管道通往了每一块地块,采摘便道四通八达便于作业,20多位村民有的忙着在地里采摘搭架的苦瓜、茄子、海椒,有的负责蔬菜分级整理,有的搬运上车,一派忙碌的景象。

“这一坝地有160多亩,过去不仅地块零碎,而且杂草丛生,”正在地里忙着采收苦瓜的村民吕云川说,今年初,自己从合作社留转了14亩经过整理的土地,由于生产的条件好了,加之合作社负责从种到收再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解除了后顾之忧。

“目前,地里产出的蔬菜已买了5万多元,还有近3个月的采收,加上秋后再种一季的收入,14亩地总收入预计在10万元以上。”吕云川说。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按照每一个小户为生产单元,小户的每亩田块有400元的保底金外,合作社还将销售到农贸市场的农产品除去生产成本外的效益全部反回给小户。其中宅配部分的产品在利润中提取10%交给合作社,合作社再按村集体21%、大业主30%、其他小业主49%的比例分红。这样,就形成了村集体、合作社、业主三位一体的利益联接机制,保证了村集体、大业主和小业主的利益均衡。

“乡村振兴需要培养一大批懂市场、懂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促使农民由单纯的土地经营者变成了市场的主体。”秦科说,过去,也有不少的业主反租土地搞种养业雇请了村民务工,但这仅是单纯的雇主和雇工的劳务关系,与村民的利益机制关系不大。现在这种方式既有利于集中规模经营,又有利于培育职业农民。

“过去,我只知道埋头按照传统的方法种植,现在在合作社的统一安排下,学到了不少科学种植技术,掌握了市场经营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种出的东西生态优质不愁销,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吕云川说,

目前,合作社的产品除畅销农贸市场外,一部分进入了单位食堂,价格更高的家庭宅配也开始着手经营。

据了解, 合作社已计划在水产板块、养殖板块、水稻种植板块推行“231模式,争取走出更宽更广的路子。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淼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