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有条1.45亿年前的“巨无霸” 曾是“动物王国的巨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8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周云)昨(17)日,笔者了解到,在重庆市合川城北嘉陵江滨江路,有一尊扬头摆尾的大型恐龙雕塑。这尊恐龙雕塑,就是依据1957年4月在原合川县太和镇古山村(今太和镇石岭村)古楼山半山腰出土的“合川马门溪龙”化石设计制作的,它作为合川的城市符号与文化地标,形象生动地展示了1.45亿年前的“巨无霸”风采。
远古时期,庞大的四川盆地曾经是个巨型的堰塞湖,盆地中的山岭则是堰塞湖中的小岛或暗礁,众多的远古生物生活在堰塞湖里,恐龙便是其中之一。在众多恐龙中,有一条亚洲最大的巨无霸蜥蜴类恐龙,它时常在堰塞湖里的合川一带缓缓游荡,因其身体极度超重,心力难以支撑,每次游荡都不会走得太远。
当这条巨无霸恐龙行至太和镇古楼山,也就是远古时期的“古楼暗礁”时,大概是由于心力衰竭而倒在“古楼暗礁”处,皮肉腐烂剩下骨架,骨架渐渐沉入泥沙之中,天长日久变成了化石。
后来,因奉节、巫山一带形成一连串“天坑”,“天坑”坍塌导致四川堰塞湖“破口”,形成夔门,汹涌的湖水从夔门涌出,形成长江三峡,四川堰塞湖渐渐变成一个江河纵横的巨型盆地,合川境内也便形成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地貌,从前的“古楼暗礁”也便形成涪江岸边的古楼山。经过漫长岁月,奇迹终于在1957年4月出现,那条埋骨于1.45亿年前的巨无霸蜥蜴类恐龙,被原四川省石油勘探队发现并由四川省博物馆现场发掘,化石装了满满40箱,并被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
“合川马门溪龙”脊柱相当完整,有19个颈椎、12个背椎、4个荐椎和35个尾椎骨,后肢和腰部的骨头(腰带)也保存较好。尽管该恐龙化石还缺少前肢和头骨,但用甘肃省永登县海石湾发现的“马门溪龙“同种标本,并用其他有关材料补充和复原后,“合川马门溪龙”的完整骨架就得以齐全。通过完整的骨架,可以看出这条1.45年前的巨无霸恐龙身长为22米、身高3.5米,头颈抬起来可达11米高,估计活着时体重有三四十吨,仿佛是一台巨型吊车。如此巨大、较为完整的恐龙化石,在中国尚属首次发现,它不仅是目前亚洲体型最大的恐龙,而且还是世界少有的恐龙化石,因此有“动物王国中的巨人”之称。
为记住并展示这位1.45亿年前的因此有“动物王国中的巨人”风采,合川于本世纪初在城区嘉陵江滨江路设置了一尊与“合川马门溪龙”实际大小相近的雕塑,最初的雕塑呈俯卧状,却因2010年7月被一场特大洪水冲毁。应广大市民要求,合川2013年原址重建“合川马门溪龙”雕塑,重建的“合川马门溪龙”站在1米多高的青石基座上,呈昂首站立状。2017年5月19日,包括“合川马门溪龙”在内的“马门溪龙”登上了中国邮票,这位“动物王国的巨人”更是独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