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漆园村菜地撑起脱贫梦 贫困户变身致富带头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26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杨元忠 通讯员 李亚军)昨(25)日,笔者来到彭水自治县鹿鸣乡漆园村,看到村民周兴群和往常一样,来到蔬菜基地察看蔬菜长势。“这片地的甘蓝都长得不错,再过一个月就可以采摘了,我这心里踏实了。”看到一大片灰绿色的甘蓝都渐渐包裹成型,周兴群长舒一口气。
56岁的周兴群是一名贫困户,妻子患有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长期依靠药物治疗,每个月买药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妻子不能干重活,孩子要上学,周兴群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但是,年龄大了,外出务工不好找工作,妻子也需要照顾,周兴群只得留在家里。
“村里为了照顾我,给我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每天负责清扫马路,一个月能拿到1000多元。”谈及村里为自己安排的这份工作,周兴群很是感激,这份工作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但是面对妻子每月的药费,孩子的生活费,这1000多元又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穷则思变,为了甩掉贫困户的帽子,周兴群开始谋划着属于自己的产业之路。漆园村海拔较高,村里一直有种植高山蔬菜的传统。
“我们这里地势高,光照充足,种出来的蔬菜口感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经过慎重考虑,周兴群决定将村民手中的闲置土地利用起来,发展甘蓝、白菜、茄子等高山生态蔬菜,走产业发展之路。
“蔬菜短期就见得到效益,要想实现长期发展,还得规划长期产业。”为了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周兴群再三思量,打算发展高山生态蔬菜的同时也发展经果林,以长短结合的方式,实现短期有收益,长期有效益。
他的想法与附近几个打算发展产业的村民不谋而合,于是在他的带头下,彭水县兴群果蔬专业合作社在2018年9月成立,决定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100亩高山生态蔬菜和200亩经果林。
柿子树管理容易,收益期长,一般3-4年开始结果,15年后达盛果期,经济寿命长达百年。同时,柿子树对土质要求不高,无论山地、丘陵、平原、河滩,还是肥地、瘠地、黏土、沙土均能得到相当产量。
“受地理环境、天气因素影响,我们这里种出来的柿子甜分比较足,品质也比较好。”于是,周兴群决定种植200亩柿子树。
年初种下的柿子树现在已经有半个成人高了,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的柿子树迎风摇曳,煞是好看。
“农户以土地入股,产生收益后,我们以村民50%,合作社50%的比例分红。”周兴群说,柿子树要过几年才能投产,现在,村民可以通过管护柿子树,一天获取80元的务工费。
来到周兴群的蔬菜基地,入眼最多的便是甘蓝。
“甘蓝比普通大白菜经济价值高,并且耐储运,不易坏,所以种得最多。”周兴群算了一笔账,一般情况下,甘蓝150天便可成熟,亩产量在8000到1万斤之间,市场价在0.8元左右,取个平均值,亩产值能达到7200元。
从6月份开始,栽种时间比较早的蔬菜已经成熟,开始售卖。周兴群说,截至目前,销售额已经达到5万左右。
一片片蔬菜地,撑起了周兴群的脱贫梦,也铺就了村民的增收路。
周围的农户在蔬菜基地务工,和管护柿子树一样,一天也能拿到80元的务工费。
低保户王永堂就是其中之一,“栽种、施肥、除草,活路不重,一天还能拿到80元钱,划得着!”不仅如此,王永堂还将家里的8亩地都用来入股种植蔬菜,到时候还有分红。
据介绍,周兴群的基地带动了村里25户农户增收,其中贫困户15户。周兴群这个昔日的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了村民眼中的致富带头人。
“我会努力把这条产业路好好走下去,将产业发展起来,带动更多的村民脱贫增收。”看着眼前成片的蔬菜地和柿子林,周兴群信心满满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