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探秘金榜山 原来它的名字如此熟悉

合川:探秘金榜山 原来它的名字如此熟悉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7-2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28日6时05分讯(通讯员 刘婷 何奇)天下的风景,无山不美,无水不秀。在好江好水的合川,虽无气势磅礴的山峰,却能欣赏到隽秀旖旎的山水风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笔者探秘的这座山,或许很多人都来过,并留有一段美好的记忆,也许你曾与朋友结伴而行,躺在松林中仰望蓝天,也许你曾和家人在周末上山,来一次愉悦的野外烧烤,也许你与恋人曾在这里共看繁星,听松林涛声。这座山上不仅记录了合川人的点滴故事,更有一段历史藏在静幽山林之中。

想必大家已经猜到,没错!它就是铜梁山,又名铜梁洞,因张三丰曾在此修炼而闻名于世。27日,笔者再登铜梁洞,探秘它那份神秘的历史底蕴。

拾级而上 通讯员 何奇 摄

拾级而上“金榜山”

铜梁洞位于合川区涪江南岸南津街街道办事处辖区海拔444.3米的合川城区第一高峰--铜梁山上,因山岩质如铜色,故名铜梁山。

在西晋时期,左思《蜀都斌》曾对铜梁山有记述。在明正德九年(1514 年),改名“金榜山”,以象征科第吉祥之意,并镌刻《金榜山新名记》石碑立于山上,征科北吉祥之意。

如今,铜梁洞修有一健身梯道,古人说“由鸟道而上,凡三息可跻其山巅”,这座直搭向上的天梯,可供游人闲步喘息,淡化了山的陡峭之感。很多市民一路走走歇歇,一路听一老者讲述铜梁铜的故事,惬意非常。常来这里锻炼的周大爷说: “多爬铜梁山对身体好,小孩子可以常来锻炼,磨练心志,也能沾一份吉祥之气。”

在梯道上边登边望,绿叶在雨丝中多了一些灵性和灵气,似乎着招唤着攀登者。

二仙观  通讯员 何奇 摄

仙风道骨二仙观

沿着梯道攀爬到底,就可以看到二仙观,建筑整体是红色砖石结构,窗户油漆为金黄色,整体看去庄重肃穆。经过岁月的风化,部分油漆已经脱落,但墙上的壁画依然清晰可见,每位道长神态自若,仙风道骨,使道观仍保存着一份灵气。

据古《合州志》和《合川县志》记载,元朝时道人张三丰云游来合川,在铜梁山上修炼,传说后来他在此处羽化飞仙。由于其修炼之地是一处山洞,后来便以洞名代替山名。二仙观始建于明代初,奉祀张三丰和其师火龙真人。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都极其崇拜张三丰,因此二仙台在当时盛极一时,住庙道士多达数百人。

明隆庆五年( 1571年),二仙台毁于兵火。万历七年(1579年)州人李存瑞重建,明末复毁于兵火。入清以后,清朝统治者因不满张三丰在世时反对异族统治,致使二仙台荒废二百余年。迨至民国初年,万县道人谭遁九来合川布道,募捐重修二仙台,民国10年9月竣工。

二仙观在上世纪80年代坍塌,现在的二仙观是近年新修,为砖石结构,坐南向北,与合川城区遥遥相望,共计楼房三层,高耸出山外,貌似一座西洋式教堂,可称中国道庙建筑的巨大革新。第一层祀王爷,第二层祀张三丰和火龙真人,第三层祀玉皇。观外有平房一列,为接待厅和宿舍。

虽时值下雨,但还是有不少的市民前来参观,几柱香烟燃起,似有几分如梦如幻的仙气缭绕。

俯瞰全城  通讯员 何奇 摄

俯瞰全城 美如诗篇

在道观内择一处远眺全城,雨后有薄薄雾气,宛如仙境,道观檐角形态别具一格,远远望去,与城相连,像一本摊开的诗集邀游人一阅。

静静站在此处,俯瞰山下,繁华的城市如同小小沙盘,全城景致尽收眼底,一座座高楼变成微缩的模型,鳞次栉比的高楼、波光粼粼的三江水,城市风景与湖光山色竞相媲美。举目远眺,一览无遗,迎风舒臂,心境豁然开朗,人也仿佛长高了一截。一年四季,铜梁洞上都会有摄影爱好者在此处“潜伏”拍照,光影间勾勒出最美的三江之色。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合川:探秘金榜山 原来它的名字如此熟悉

2019-07-28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28日6时05分讯(通讯员 刘婷 何奇)天下的风景,无山不美,无水不秀。在好江好水的合川,虽无气势磅礴的山峰,却能欣赏到隽秀旖旎的山水风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笔者探秘的这座山,或许很多人都来过,并留有一段美好的记忆,也许你曾与朋友结伴而行,躺在松林中仰望蓝天,也许你曾和家人在周末上山,来一次愉悦的野外烧烤,也许你与恋人曾在这里共看繁星,听松林涛声。这座山上不仅记录了合川人的点滴故事,更有一段历史藏在静幽山林之中。

想必大家已经猜到,没错!它就是铜梁山,又名铜梁洞,因张三丰曾在此修炼而闻名于世。27日,笔者再登铜梁洞,探秘它那份神秘的历史底蕴。

拾级而上 通讯员 何奇 摄

拾级而上“金榜山”

铜梁洞位于合川区涪江南岸南津街街道办事处辖区海拔444.3米的合川城区第一高峰--铜梁山上,因山岩质如铜色,故名铜梁山。

在西晋时期,左思《蜀都斌》曾对铜梁山有记述。在明正德九年(1514 年),改名“金榜山”,以象征科第吉祥之意,并镌刻《金榜山新名记》石碑立于山上,征科北吉祥之意。

如今,铜梁洞修有一健身梯道,古人说“由鸟道而上,凡三息可跻其山巅”,这座直搭向上的天梯,可供游人闲步喘息,淡化了山的陡峭之感。很多市民一路走走歇歇,一路听一老者讲述铜梁铜的故事,惬意非常。常来这里锻炼的周大爷说: “多爬铜梁山对身体好,小孩子可以常来锻炼,磨练心志,也能沾一份吉祥之气。”

在梯道上边登边望,绿叶在雨丝中多了一些灵性和灵气,似乎着招唤着攀登者。

二仙观  通讯员 何奇 摄

仙风道骨二仙观

沿着梯道攀爬到底,就可以看到二仙观,建筑整体是红色砖石结构,窗户油漆为金黄色,整体看去庄重肃穆。经过岁月的风化,部分油漆已经脱落,但墙上的壁画依然清晰可见,每位道长神态自若,仙风道骨,使道观仍保存着一份灵气。

据古《合州志》和《合川县志》记载,元朝时道人张三丰云游来合川,在铜梁山上修炼,传说后来他在此处羽化飞仙。由于其修炼之地是一处山洞,后来便以洞名代替山名。二仙观始建于明代初,奉祀张三丰和其师火龙真人。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都极其崇拜张三丰,因此二仙台在当时盛极一时,住庙道士多达数百人。

明隆庆五年( 1571年),二仙台毁于兵火。万历七年(1579年)州人李存瑞重建,明末复毁于兵火。入清以后,清朝统治者因不满张三丰在世时反对异族统治,致使二仙台荒废二百余年。迨至民国初年,万县道人谭遁九来合川布道,募捐重修二仙台,民国10年9月竣工。

二仙观在上世纪80年代坍塌,现在的二仙观是近年新修,为砖石结构,坐南向北,与合川城区遥遥相望,共计楼房三层,高耸出山外,貌似一座西洋式教堂,可称中国道庙建筑的巨大革新。第一层祀王爷,第二层祀张三丰和火龙真人,第三层祀玉皇。观外有平房一列,为接待厅和宿舍。

虽时值下雨,但还是有不少的市民前来参观,几柱香烟燃起,似有几分如梦如幻的仙气缭绕。

俯瞰全城  通讯员 何奇 摄

俯瞰全城 美如诗篇

在道观内择一处远眺全城,雨后有薄薄雾气,宛如仙境,道观檐角形态别具一格,远远望去,与城相连,像一本摊开的诗集邀游人一阅。

静静站在此处,俯瞰山下,繁华的城市如同小小沙盘,全城景致尽收眼底,一座座高楼变成微缩的模型,鳞次栉比的高楼、波光粼粼的三江水,城市风景与湖光山色竞相媲美。举目远眺,一览无遗,迎风舒臂,心境豁然开朗,人也仿佛长高了一截。一年四季,铜梁洞上都会有摄影爱好者在此处“潜伏”拍照,光影间勾勒出最美的三江之色。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