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的力量 |“摆渡人”曾美华 用爱照亮迷途少年回家路

先锋的力量 |“摆渡人”曾美华 用爱照亮迷途少年回家路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7-3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30日6时30分讯(记者 羊华 余春兰)十年,一百人,一千封信,这组数据都与76岁的退休教师曾美华有关。她与“曾妈妈爱心工作室”的志愿者们,一心帮助那些触犯法律的迷途少年改正错误;帮助处于犯罪临界点的未成年人悬崖勒马;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后走好新的道路。 

捡来的亲情:弑母女孩 喊她“曾妈妈”

昨(29)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来到曾美华的家,这里是观音桥一栋老式居民楼。她的家装修简单却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台老掉牙的电脑,还在吭哧吭哧地运转。

“晚年的生活虽然清贫,但我很充实。”曾美华笑着说。

从曾美华到“曾妈妈”,是偶然也是必然。

曾美华与帮教过的孩子 曾美华供图 华龙网发

曾美华教书几十年,退休后还想为社会做点事。2006年10月,重庆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公开向社会征集“爱心家人”,她如愿帮教了一名未成年人。一个多月,这个孩子刑满释放,曾美华于是所里又给她分配了一个女孩——戴思寒(化名)。

2006年末,曾美华与戴思寒第一次见面。

戴思寒因毒死母亲及祖父母获刑入狱。入监六年,种种原因无人接见。见其他孩子有家人觑寒问暖,浓浓亲情令她羡慕嫉妒。看不到未来的她,既冷漠又消极。

过年了,一个素昧平生的长辈与自己结成帮教对子,还送上了“见面礼”——一个拥抱、两条毛巾,戴思寒冰冷的心开始融化。

警官对戴思寒说,你可以称呼曾老师、曾阿姨、或者曾妈妈。可能是太想妈妈了,她脱口而出喊了声曾妈妈。

此后的八年,无论严寒酷暑,曾美华从未缺席过每月一次的接见。

送衣到复盛 曾美华供图 华龙网发

为了戴思寒以后有更多的出路,曾美华鼓励她参加自考,并承诺为她缴报名费和购买课本、资料。

“有了爱心妈妈从此不再孤独。有人接见就有了期望、有了盼头。”戴思寒重拾希望,积极改造,多次获得减刑,提前出狱。戴思寒获释那天曾美华如约去接她,希望她重新走好人生路,鼓励她开创自己美好的未来。

如今,戴思寒已成家立业,过着自己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后来,未管所的许多干警和未成年人也亲切地称呼曾美华为“曾妈妈”;再后来,“曾妈妈”不单指曾美华,还成一个爱心的集合。

2013年,民进江北区委会为会员曾美华成立了《曾妈妈爱心工作室》。六年来,七十名爱心人士和西南政法大学政管学院三百余名志愿者参与了帮教工作,让数百名迷途少年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独特的视角:旁听迷途孩子庭审, 提前介入帮教

有了其它爱心人士的加入,曾妈妈更忙了。

2013年,曾美华受聘为江北区检察院的合适成年人(公安机关、检察院讯问或询问未成年人时,在其法定代理人和其他成年亲属无法或者不宜到场,合适成年人可依法参与刑事诉讼,行使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的部诉讼权利,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几年来,她积极参与这项工作。“每次听孩子们讲辍学的原因、离家的理由;讲如何游荡社会、盗窃抢劫、打架斗殴等等;听他们讲如何由花季少年沦为未成年犯的心路历程,看着这些幼稚气未脱的脸,我深感不安。” 曾美华心情沉重地说。

在“受聘”的日子里,曾美华总是思索,如何劝阻孩子不要犯错误,少走弯路。

接刑释未成年人重返社会 曾美华供图 华龙网发

讯(询)问结束,曾美华的工作就结束了,但她还会针对嫌疑人的表现和思想状态,或教育开导、或安慰鼓励,或带去必要的换洗衣物看望孩子们。

曾美华说,在那种时候、那种地方,来自一个陌生人的真诚关心与帮助,哪怕是寥寥数语,都能触动其心灵,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感化作用。

有两个未成年人盗窃被抓,因尚未达入刑标准,后被释放。曾美华说:“在最初的讯问中,便听出孩子说谎,可闪烁其词间又发现其内心的纠结,我觉得他们还能拉得回来。”

于是,曾美华和爱心家人赖丁把俩孩子领到“新新驿站”(曾妈妈爱心工作室的一个分支)。首先与孩子仔细谈心,详细了解每个人的家庭教育和思想状况。殷殷教导、拳拳爱心,两个孩子终被 感化,表示愿意听从曾妈妈和赖叔叔的建议,认真反省。

为了对孩子的安全负责,虽然已是深夜,赖丁还自费打车将住在其中一个孩子送回区县。孩子父母震惊不已,不停地表示感谢,并希望能保持联系,继续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

曾美华与迷途少年交流谈心 曾美华供图 华龙网发

“孩子犯了错,受到一定的惩戒,很有必要。但是,有针对性的教育、正确的指引和恰当的关爱更必不可少。”

“在未成年人游走于犯罪临界区的时候,对他们关注、教育、引导和帮助,让他们不至于违法犯罪走入深渊。这样于社会、于他个人都会更好。”从关爱铁窗里的孩子,到关注“临界区”的孩子,曾妈妈团队的“业务”在扩展。

勤劳的邮差:为铁窗中的孩子,找大学生笔友

这些年,曾美华先后获得“全国首批五星级志愿者”、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2016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等荣誉,一摞证书放在书柜,平时不会去动。她说,那些属于过去。

房间的书桌抽屉,则满是笔记、书、信。

曾美华小心地将一摞信信取出摊在客厅茶几上,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讲述这些信与帮教孩子的故事。

有的信,是帮教孩子写给她的;有的信,则是她代收的。曾美华解释道:“这是未管所的孩子们写给大学生的,因为同学们放假了,所以得搁在我这里一段时间,开学后他们来拿或者我送过去。”

谈及孩子们有进步,曾美华很开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余春兰 摄

原来,部分未成年犯与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一些学子交上了“笔友”,曾妈妈是信件的中转站。

2014年,曾美华发现未管所里适合孩子们看的书太少了,四处“化缘”给孩子们送去了三千册书籍。为了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激发学习热情,于是又给他们上辅导课。

上完课,曾妈妈希望孩子们写点感想,结果收到五十多封信。

“收到信不回复,这样不合适”。曾美华请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帮忙回信,对方爽快答应。从此,大学生与服刑未成年人建立起一对一的通信联系。学生毕业了、或者未成年犯刑满出狱,总有人接上。

六年来,双方通信达1300封,参与人数近500人。双方均感受益匪浅。

转型的园丁:学电脑做课件 分享帮教感悟

退休前,曾美华是蜀都中学的数学教师,如今却与语文打交道。

和迷途孩子写信交流也就罢了,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这项公益事业,她还想写一些帮教体会,把经验教训介绍给他们。

曾美华说,这些年,最大感触就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这些迷途少年几乎都出自于问题家庭,或者父母缺乏榜样的力量,或者家长没能在合适时间对子女进行应有的教育。”

为了便于工作,曾美华64岁开始学习拼音和电脑;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帮教咨询,她74岁努力考取了心理咨询师,四本像砖头一样厚的教材,以及数千道题,硬是咬着牙“啃”了下来。

曾美华现在正努力学习做课件。怎么学?她说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只要有会做课件的人到她家里,老太太就会扭住人家问,儿子、亲戚家的小孩都成为了她的老师。

磕磕碰碰、努力进取、永不放弃。现在她已分享了《爱我祖国》《爱我父母》《诚信是无价之宝》《失败家教启示录》等课件。

时间推移,课件内容、图片在不断更新完善,但关爱孩子成长的主题一直没变。

“我越来越体会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这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曾美华说,她很享受这种不断学习、努力进取的生活状态。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会一直干下去。

点击了解更多<<<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先锋的力量 |“摆渡人”曾美华 用爱照亮迷途少年回家路

2019-07-30 06:30:00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30日6时30分讯(记者 羊华 余春兰)十年,一百人,一千封信,这组数据都与76岁的退休教师曾美华有关。她与“曾妈妈爱心工作室”的志愿者们,一心帮助那些触犯法律的迷途少年改正错误;帮助处于犯罪临界点的未成年人悬崖勒马;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后走好新的道路。 

捡来的亲情:弑母女孩 喊她“曾妈妈”

昨(29)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来到曾美华的家,这里是观音桥一栋老式居民楼。她的家装修简单却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台老掉牙的电脑,还在吭哧吭哧地运转。

“晚年的生活虽然清贫,但我很充实。”曾美华笑着说。

从曾美华到“曾妈妈”,是偶然也是必然。

曾美华与帮教过的孩子 曾美华供图 华龙网发

曾美华教书几十年,退休后还想为社会做点事。2006年10月,重庆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公开向社会征集“爱心家人”,她如愿帮教了一名未成年人。一个多月,这个孩子刑满释放,曾美华于是所里又给她分配了一个女孩——戴思寒(化名)。

2006年末,曾美华与戴思寒第一次见面。

戴思寒因毒死母亲及祖父母获刑入狱。入监六年,种种原因无人接见。见其他孩子有家人觑寒问暖,浓浓亲情令她羡慕嫉妒。看不到未来的她,既冷漠又消极。

过年了,一个素昧平生的长辈与自己结成帮教对子,还送上了“见面礼”——一个拥抱、两条毛巾,戴思寒冰冷的心开始融化。

警官对戴思寒说,你可以称呼曾老师、曾阿姨、或者曾妈妈。可能是太想妈妈了,她脱口而出喊了声曾妈妈。

此后的八年,无论严寒酷暑,曾美华从未缺席过每月一次的接见。

送衣到复盛 曾美华供图 华龙网发

为了戴思寒以后有更多的出路,曾美华鼓励她参加自考,并承诺为她缴报名费和购买课本、资料。

“有了爱心妈妈从此不再孤独。有人接见就有了期望、有了盼头。”戴思寒重拾希望,积极改造,多次获得减刑,提前出狱。戴思寒获释那天曾美华如约去接她,希望她重新走好人生路,鼓励她开创自己美好的未来。

如今,戴思寒已成家立业,过着自己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后来,未管所的许多干警和未成年人也亲切地称呼曾美华为“曾妈妈”;再后来,“曾妈妈”不单指曾美华,还成一个爱心的集合。

2013年,民进江北区委会为会员曾美华成立了《曾妈妈爱心工作室》。六年来,七十名爱心人士和西南政法大学政管学院三百余名志愿者参与了帮教工作,让数百名迷途少年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独特的视角:旁听迷途孩子庭审, 提前介入帮教

有了其它爱心人士的加入,曾妈妈更忙了。

2013年,曾美华受聘为江北区检察院的合适成年人(公安机关、检察院讯问或询问未成年人时,在其法定代理人和其他成年亲属无法或者不宜到场,合适成年人可依法参与刑事诉讼,行使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的部诉讼权利,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几年来,她积极参与这项工作。“每次听孩子们讲辍学的原因、离家的理由;讲如何游荡社会、盗窃抢劫、打架斗殴等等;听他们讲如何由花季少年沦为未成年犯的心路历程,看着这些幼稚气未脱的脸,我深感不安。” 曾美华心情沉重地说。

在“受聘”的日子里,曾美华总是思索,如何劝阻孩子不要犯错误,少走弯路。

接刑释未成年人重返社会 曾美华供图 华龙网发

讯(询)问结束,曾美华的工作就结束了,但她还会针对嫌疑人的表现和思想状态,或教育开导、或安慰鼓励,或带去必要的换洗衣物看望孩子们。

曾美华说,在那种时候、那种地方,来自一个陌生人的真诚关心与帮助,哪怕是寥寥数语,都能触动其心灵,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感化作用。

有两个未成年人盗窃被抓,因尚未达入刑标准,后被释放。曾美华说:“在最初的讯问中,便听出孩子说谎,可闪烁其词间又发现其内心的纠结,我觉得他们还能拉得回来。”

于是,曾美华和爱心家人赖丁把俩孩子领到“新新驿站”(曾妈妈爱心工作室的一个分支)。首先与孩子仔细谈心,详细了解每个人的家庭教育和思想状况。殷殷教导、拳拳爱心,两个孩子终被 感化,表示愿意听从曾妈妈和赖叔叔的建议,认真反省。

为了对孩子的安全负责,虽然已是深夜,赖丁还自费打车将住在其中一个孩子送回区县。孩子父母震惊不已,不停地表示感谢,并希望能保持联系,继续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

曾美华与迷途少年交流谈心 曾美华供图 华龙网发

“孩子犯了错,受到一定的惩戒,很有必要。但是,有针对性的教育、正确的指引和恰当的关爱更必不可少。”

“在未成年人游走于犯罪临界区的时候,对他们关注、教育、引导和帮助,让他们不至于违法犯罪走入深渊。这样于社会、于他个人都会更好。”从关爱铁窗里的孩子,到关注“临界区”的孩子,曾妈妈团队的“业务”在扩展。

勤劳的邮差:为铁窗中的孩子,找大学生笔友

这些年,曾美华先后获得“全国首批五星级志愿者”、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2016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等荣誉,一摞证书放在书柜,平时不会去动。她说,那些属于过去。

房间的书桌抽屉,则满是笔记、书、信。

曾美华小心地将一摞信信取出摊在客厅茶几上,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讲述这些信与帮教孩子的故事。

有的信,是帮教孩子写给她的;有的信,则是她代收的。曾美华解释道:“这是未管所的孩子们写给大学生的,因为同学们放假了,所以得搁在我这里一段时间,开学后他们来拿或者我送过去。”

谈及孩子们有进步,曾美华很开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余春兰 摄

原来,部分未成年犯与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一些学子交上了“笔友”,曾妈妈是信件的中转站。

2014年,曾美华发现未管所里适合孩子们看的书太少了,四处“化缘”给孩子们送去了三千册书籍。为了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激发学习热情,于是又给他们上辅导课。

上完课,曾妈妈希望孩子们写点感想,结果收到五十多封信。

“收到信不回复,这样不合适”。曾美华请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帮忙回信,对方爽快答应。从此,大学生与服刑未成年人建立起一对一的通信联系。学生毕业了、或者未成年犯刑满出狱,总有人接上。

六年来,双方通信达1300封,参与人数近500人。双方均感受益匪浅。

转型的园丁:学电脑做课件 分享帮教感悟

退休前,曾美华是蜀都中学的数学教师,如今却与语文打交道。

和迷途孩子写信交流也就罢了,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这项公益事业,她还想写一些帮教体会,把经验教训介绍给他们。

曾美华说,这些年,最大感触就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这些迷途少年几乎都出自于问题家庭,或者父母缺乏榜样的力量,或者家长没能在合适时间对子女进行应有的教育。”

为了便于工作,曾美华64岁开始学习拼音和电脑;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帮教咨询,她74岁努力考取了心理咨询师,四本像砖头一样厚的教材,以及数千道题,硬是咬着牙“啃”了下来。

曾美华现在正努力学习做课件。怎么学?她说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只要有会做课件的人到她家里,老太太就会扭住人家问,儿子、亲戚家的小孩都成为了她的老师。

磕磕碰碰、努力进取、永不放弃。现在她已分享了《爱我祖国》《爱我父母》《诚信是无价之宝》《失败家教启示录》等课件。

时间推移,课件内容、图片在不断更新完善,但关爱孩子成长的主题一直没变。

“我越来越体会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这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曾美华说,她很享受这种不断学习、努力进取的生活状态。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会一直干下去。

点击了解更多<<<

[责任编辑: 王婷婷]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