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老人院”乡村版 李淑娥与孤寡老人的半生缘

“飞越老人院”乡村版 李淑娥与孤寡老人的半生缘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8-07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7日18时20分讯(记者 陈星)每天清晨,在忠县涂井乡敬老院,总会听到一阵剧烈的咳嗽。这些年,因为肺病,李淑娥连续动了好几次手术。

2015年这次手术后,李淑娥终于认命,决定“退休”,她给儿媳妇马小平打电话,让其接手敬老院。这年,她70岁。

在往前的几十年时间里,从最初零星照顾孤老,到后来安家敬老院专职照看老人,李淑娥把一辈子都献给了敬老事业。

伺候老人,难的不是偶尔端茶送饭,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就像电影“飞越老人院”里的场景一样,李淑娥的工作琐碎、辛苦、伤神,但她从未有怨言。

 这些年,没人说得清她到底帮助过多少人。

李淑娥(左)与儿媳妇马小平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安在敬老院里的家

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李淑娥说她还能再干好几年。

2002年,李淑娥到敬老院工作,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她和老伴干脆把家搬到了敬老院。

直到2015年,李淑娥生病住院,儿媳妇马小平才接任了她的工作。退休这四年,李淑娥也没闲下来,每天起床后,她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这成了她多年来不变的习惯。

看到婆婆生着病还在干活,马小平又气又心疼,“她倔,闲不住,谁都劝不了。”

平时大部分时间,李淑娥都是在敬老院,跟老人们说话拉家常。李淑娥喜欢热闹,天气好时,晚上还会出去跳会儿广场舞。

这些年,李淑娥获得了各种头衔,奖金加起来有不少数目,但她的家境并不富裕。

丈夫牟一高为李淑娥专门记了账:2006年,李淑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获得奖金2万元,留下1000元作零用钱,其余全部用于改善敬老院老人生活;2007年,李淑娥评为重庆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市里帮补生活困难资金1万元,李淑娥将其作为作为特殊党费全部上交;2010年,李淑娥生病住院,市、县领导送来慰问金,出院后,李淑娥将其捐给了地震灾区的同胞……

李淑娥倾尽家中所有帮助他人,小儿子牟红强曾埋怨,“妈,您脑袋里那些过时的‘零件’早该换了,现在谁不想把自己的家庭搞富起来呀,哪像您那样,有点钱就去帮助别人?”

李淑娥听后却说,“要我换‘零件’,只有等我死后才行。”


李淑娥与家人的合照。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很多人认为李淑娥吃了亏,是“傻子”,但李淑娥不这样认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员干部不吃亏还等谁来吃亏。”

李淑娥做了一辈子善事,退休后,她还在帮助人。马小平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2015年底,李淑娥从报纸上得知一名女孩患白血病,她第一时间前往医院看望,并送去爱心款。回家后,还动员身边的人为其捐款。

同年,李淑娥从别人口中得知有个孩子父母离世,家庭困难,没钱上大学。李淑娥当即就联系到这名学生,并支持其读完大学。今年6月,这名学生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还专门打电话给李淑娥,告知了这个好消息。

从16岁从事农村妇女、宣传工作以来,这些年,没人说得清她到底帮助过多少人,在马小平的印象里,婆婆这辈子都在做善事。

孤寡老人的“亲闺女”

时间回溯,记忆的匣门打开。

1980年冬,忠县涂井乡原望江村1组召开了一个特殊的社员大会。

大会由队长牟一登主持,会议主题只有一个:集体土地将下放到户,队里的五保户张大秀、牟其武娘俩不再由集体供养,他们由任意一家社员承担土地耕作和赡养义务。

牟一登刚发话,社员们就议论纷纷:“谁愿意捡个包袱?两个都是瞎子,就是在家防贼都不行。”

此时,一个叫李淑娥的社员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公公、丈夫在上班,自己一人要干农活,能行吗?可自己是大队的妇女干部,又是共产党员,不照顾他们,这娘俩又该怎么办?就算自己接受了,丈夫同不同意?”

李淑娥如坐针毡,几次欲言又止。时而抬头望望牟其武娘俩,时而看看社员的反应。

李淑娥与敬老院老人们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会上一直没人接招儿,讨论一整天还是没结果。

情急中,队长牟一登想到了另外一种办法,问牟其武娘俩:“如果由你们来选,你们愿意跟谁过?”

“要我们选,我们只跟李淑娥。”牟其武娘俩脱口而出,“她一直都在照顾我们,每天晚上给我们端饭,逢年过节还要把我们接到她家里。”

牟其武娘俩说完这席话,社员们才知道李淑娥多年来无私照顾孤寡老人的事。

集体生产时,牟其武娘俩靠生产队里补助的粮食生活。数量较少,每天只能吃早饭和午饭。李淑娥坚持每天为他们送晚饭,娘俩感激不尽,全都记在心中。

牟一登随即征求李淑娥的意见,刚才还犹豫着的李淑娥当场表态:“公公是大队书记,我是妇女干部,我们都是党员,牟其武娘俩愿意跟着我,就请大家放心,我会好生照顾他们。”

第二天,李淑娥就将牟其武娘俩接到了家里,为他们洗澡、换衣服、铺床。牟其武的母亲常常摸着李淑娥的手讲,“乖儿,你比我的亲生女还亲。”

李淑娥在主题党员日上发言交流。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开垦3亩荒地养孤老

1990年,老伴牟一高被涂井乡政府安排到敬老院当院长,但身体一直欠佳,2002年9月,李淑娥主动到涂井乡敬老院承担起义务管理工作。

李淑娥搬家到敬老院这天,她还搬来了家里80多个南瓜和一大袋粮食。

来敬老院没多久,李淑娥发现,老人们每月只有70元生活费,电费、水费、医药费,样样需这些钱开支,老人们每顿只有3两米饭,别说吃好,就连吃饱都成问题。

敬老院没土地,没有额外收入,怎么才能让老人们吃饱吃好?

经过多方努力,李淑娥为敬老院争取到了3亩荒地,风风火火干了起来。

后来,老人们发现,3亩地成了敬老院的“摇钱树”。

他们的生活费靠这三亩地补贴,零花钱靠这3亩地供给,院里的经济收入靠这3亩地创造。

第二年,敬老院收了700多公斤小麦,800多公斤玉米,养了6头猪、8只羊,年收入达8000多元。李淑娥一分不取,把所有收入用于敬老院开销和发给老人作零花钱。

中秋节,李淑娥为老人们发月饼。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李淑娥像亲闺女一般悉心照料着院里老人的生活。平日除了陪老人们拉家常,李淑娥还和老人们一道自编自演节目,老人病了,她又掏钱为他们看病、买补品。

李淑娥用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的人,她谈不出更多的大道理,但她知道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事,她甚至不明白为什么要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只要随时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怎么会不先进呢?”李淑娥在这个问题上有些疑惑。

李淑娥有一个箱子,里面装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全国五好家庭户金牌等20多本荣誉证书。

李淑娥很少打开荣誉箱,她时常说,“帮助别人不是为了得到这些荣誉,我做的事都是一个党员该做的。”

如今,李淑娥退休了,但她争取过来的那三亩地依然瓜果飘香,马小平在地里种了南瓜、玉米、青菜,还养了四头猪仔,这三亩地成了敬老院的菜篮子。

马小平说,婆婆就是自己的学习的标杆,既然接过这个担子,不管再苦再累,都会一直坚持下去。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飞越老人院”乡村版 李淑娥与孤寡老人的半生缘

2019-08-07 18:22:48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7日18时20分讯(记者 陈星)每天清晨,在忠县涂井乡敬老院,总会听到一阵剧烈的咳嗽。这些年,因为肺病,李淑娥连续动了好几次手术。

2015年这次手术后,李淑娥终于认命,决定“退休”,她给儿媳妇马小平打电话,让其接手敬老院。这年,她70岁。

在往前的几十年时间里,从最初零星照顾孤老,到后来安家敬老院专职照看老人,李淑娥把一辈子都献给了敬老事业。

伺候老人,难的不是偶尔端茶送饭,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就像电影“飞越老人院”里的场景一样,李淑娥的工作琐碎、辛苦、伤神,但她从未有怨言。

 这些年,没人说得清她到底帮助过多少人。

李淑娥(左)与儿媳妇马小平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安在敬老院里的家

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李淑娥说她还能再干好几年。

2002年,李淑娥到敬老院工作,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她和老伴干脆把家搬到了敬老院。

直到2015年,李淑娥生病住院,儿媳妇马小平才接任了她的工作。退休这四年,李淑娥也没闲下来,每天起床后,她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这成了她多年来不变的习惯。

看到婆婆生着病还在干活,马小平又气又心疼,“她倔,闲不住,谁都劝不了。”

平时大部分时间,李淑娥都是在敬老院,跟老人们说话拉家常。李淑娥喜欢热闹,天气好时,晚上还会出去跳会儿广场舞。

这些年,李淑娥获得了各种头衔,奖金加起来有不少数目,但她的家境并不富裕。

丈夫牟一高为李淑娥专门记了账:2006年,李淑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获得奖金2万元,留下1000元作零用钱,其余全部用于改善敬老院老人生活;2007年,李淑娥评为重庆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市里帮补生活困难资金1万元,李淑娥将其作为作为特殊党费全部上交;2010年,李淑娥生病住院,市、县领导送来慰问金,出院后,李淑娥将其捐给了地震灾区的同胞……

李淑娥倾尽家中所有帮助他人,小儿子牟红强曾埋怨,“妈,您脑袋里那些过时的‘零件’早该换了,现在谁不想把自己的家庭搞富起来呀,哪像您那样,有点钱就去帮助别人?”

李淑娥听后却说,“要我换‘零件’,只有等我死后才行。”


李淑娥与家人的合照。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很多人认为李淑娥吃了亏,是“傻子”,但李淑娥不这样认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员干部不吃亏还等谁来吃亏。”

李淑娥做了一辈子善事,退休后,她还在帮助人。马小平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2015年底,李淑娥从报纸上得知一名女孩患白血病,她第一时间前往医院看望,并送去爱心款。回家后,还动员身边的人为其捐款。

同年,李淑娥从别人口中得知有个孩子父母离世,家庭困难,没钱上大学。李淑娥当即就联系到这名学生,并支持其读完大学。今年6月,这名学生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还专门打电话给李淑娥,告知了这个好消息。

从16岁从事农村妇女、宣传工作以来,这些年,没人说得清她到底帮助过多少人,在马小平的印象里,婆婆这辈子都在做善事。

孤寡老人的“亲闺女”

时间回溯,记忆的匣门打开。

1980年冬,忠县涂井乡原望江村1组召开了一个特殊的社员大会。

大会由队长牟一登主持,会议主题只有一个:集体土地将下放到户,队里的五保户张大秀、牟其武娘俩不再由集体供养,他们由任意一家社员承担土地耕作和赡养义务。

牟一登刚发话,社员们就议论纷纷:“谁愿意捡个包袱?两个都是瞎子,就是在家防贼都不行。”

此时,一个叫李淑娥的社员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公公、丈夫在上班,自己一人要干农活,能行吗?可自己是大队的妇女干部,又是共产党员,不照顾他们,这娘俩又该怎么办?就算自己接受了,丈夫同不同意?”

李淑娥如坐针毡,几次欲言又止。时而抬头望望牟其武娘俩,时而看看社员的反应。

李淑娥与敬老院老人们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会上一直没人接招儿,讨论一整天还是没结果。

情急中,队长牟一登想到了另外一种办法,问牟其武娘俩:“如果由你们来选,你们愿意跟谁过?”

“要我们选,我们只跟李淑娥。”牟其武娘俩脱口而出,“她一直都在照顾我们,每天晚上给我们端饭,逢年过节还要把我们接到她家里。”

牟其武娘俩说完这席话,社员们才知道李淑娥多年来无私照顾孤寡老人的事。

集体生产时,牟其武娘俩靠生产队里补助的粮食生活。数量较少,每天只能吃早饭和午饭。李淑娥坚持每天为他们送晚饭,娘俩感激不尽,全都记在心中。

牟一登随即征求李淑娥的意见,刚才还犹豫着的李淑娥当场表态:“公公是大队书记,我是妇女干部,我们都是党员,牟其武娘俩愿意跟着我,就请大家放心,我会好生照顾他们。”

第二天,李淑娥就将牟其武娘俩接到了家里,为他们洗澡、换衣服、铺床。牟其武的母亲常常摸着李淑娥的手讲,“乖儿,你比我的亲生女还亲。”

李淑娥在主题党员日上发言交流。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开垦3亩荒地养孤老

1990年,老伴牟一高被涂井乡政府安排到敬老院当院长,但身体一直欠佳,2002年9月,李淑娥主动到涂井乡敬老院承担起义务管理工作。

李淑娥搬家到敬老院这天,她还搬来了家里80多个南瓜和一大袋粮食。

来敬老院没多久,李淑娥发现,老人们每月只有70元生活费,电费、水费、医药费,样样需这些钱开支,老人们每顿只有3两米饭,别说吃好,就连吃饱都成问题。

敬老院没土地,没有额外收入,怎么才能让老人们吃饱吃好?

经过多方努力,李淑娥为敬老院争取到了3亩荒地,风风火火干了起来。

后来,老人们发现,3亩地成了敬老院的“摇钱树”。

他们的生活费靠这三亩地补贴,零花钱靠这3亩地供给,院里的经济收入靠这3亩地创造。

第二年,敬老院收了700多公斤小麦,800多公斤玉米,养了6头猪、8只羊,年收入达8000多元。李淑娥一分不取,把所有收入用于敬老院开销和发给老人作零花钱。

中秋节,李淑娥为老人们发月饼。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李淑娥像亲闺女一般悉心照料着院里老人的生活。平日除了陪老人们拉家常,李淑娥还和老人们一道自编自演节目,老人病了,她又掏钱为他们看病、买补品。

李淑娥用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的人,她谈不出更多的大道理,但她知道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事,她甚至不明白为什么要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只要随时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怎么会不先进呢?”李淑娥在这个问题上有些疑惑。

李淑娥有一个箱子,里面装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全国五好家庭户金牌等20多本荣誉证书。

李淑娥很少打开荣誉箱,她时常说,“帮助别人不是为了得到这些荣誉,我做的事都是一个党员该做的。”

如今,李淑娥退休了,但她争取过来的那三亩地依然瓜果飘香,马小平在地里种了南瓜、玉米、青菜,还养了四头猪仔,这三亩地成了敬老院的菜篮子。

马小平说,婆婆就是自己的学习的标杆,既然接过这个担子,不管再苦再累,都会一直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 邓胜男]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