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在利川】黄明:朋友圈让“候鸟”有归属感 众人拾柴让“凉城”热起来

【重庆人在利川】黄明:朋友圈让“候鸟”有归属感 众人拾柴让“凉城”热起来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8-14

湖北利川,因旅游而崛起,以避暑而闻名。每当炎炎夏日来临,火辣的太阳都会送出“饱满”的热流,在利川与重庆之间划开一条降温航线,无数避暑“候鸟”寻迹而至,得享难得的清凉与惬意。

多年来,山城“候鸟”与凉城利川共同成长,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风景。2019年,华龙网特别推出“重庆人在利川”系列报道,以期透过7位不同行业、不同经历的重庆“候鸟”视角,带你走进一个真正的夏日凉城。

【“候鸟”档案】学者 黄明

【“候鸟”年龄】64岁

【“候鸟”年限】2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14日11时讯(记者 姜力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是重庆市交通大学原副校长黄明对利川苏马荡的第一映像,澄澈的云海与峡谷,让他的老年生活能够拥有一份安静的心灵空间。

重庆交大原副校长黄明。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2016年,刚刚退休的黄明,跟随老伴的哥哥来到利川苏马荡“蹭凉”,一到这里,他就沉浸在这里扑面而来的自然气息中。

“树木郁郁葱葱,就像海浪一样。”黄明说,在苏马荡,小区与小区之间都是一片片葱翠树林,街道边需两人合抱粗细的树木随处可见,就像生活在森林之中,自己当即决定在这里买房生活。

盘山公路。活动组委会供图 华龙网发

一看望去,四面都是绿色绵绵的山头,养眼又舒适。在这里,黄明又一次享受了看日落的感觉,他说,在此之前,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安静地观看日落光晕的景象了。

黄明说,自己喜欢早起健身,然而大城市的夏天,就算早上6点半起床,走到广场也会觉得气候闷热,而在苏马荡,早起可以在晨曦的微风中,于森林之中健身散步,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今年,自己87岁的母亲也来到苏马荡度假,和自己一起享受林间漫步的生活。

利川美景。活动组委会供图 华龙网发

利川离重庆,高铁只需2小时,如此近的距离,自然有大批避暑“候鸟”飞来。黄明说,居住的第一年,自己就碰到七八个熟人,生活、工作中的朋友,有的多年未曾联系,又在苏马荡相遇。大家在笑谈中说,别人因报团取暖而汇聚,他们则是抱团“取凉”来了。

田野。活动组委会供图 华龙网发

“候鸟飞翔,也需抱团互动。”黄明说,自己“取凉”的候鸟朋友中,有许多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现在大家都退休了,他们都很愿意为利川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利川需要在重庆持续开展“候鸟”人才建设,符合国家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一定要做好凉城规划,让候鸟人才有归属感。

云海。活动组委会供图 华龙网发

黄明说,目前,利川纳凉,最重要的是确定自身的定位,安排好顶层设计。在具体的城市品质提升环节,包括自己在内,很多避暑“候鸟”都会自觉参与其中。如果有官方层面组织好、推动好“候鸟”朋友圈建设,利川苏马荡的发展将得到更大帮助。

公路。活动组委会供图 华龙网发

据悉,在此前召开的利川候鸟人才大会上,黄明就曾提出,有必要建立候鸟人才朋友圈,为他们提供愿作为、有所为的交流平台。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人在利川】黄明:朋友圈让“候鸟”有归属感 众人拾柴让“凉城”热起来

2019-08-14 11:00:00 来源:

湖北利川,因旅游而崛起,以避暑而闻名。每当炎炎夏日来临,火辣的太阳都会送出“饱满”的热流,在利川与重庆之间划开一条降温航线,无数避暑“候鸟”寻迹而至,得享难得的清凉与惬意。

多年来,山城“候鸟”与凉城利川共同成长,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风景。2019年,华龙网特别推出“重庆人在利川”系列报道,以期透过7位不同行业、不同经历的重庆“候鸟”视角,带你走进一个真正的夏日凉城。

【“候鸟”档案】学者 黄明

【“候鸟”年龄】64岁

【“候鸟”年限】2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14日11时讯(记者 姜力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是重庆市交通大学原副校长黄明对利川苏马荡的第一映像,澄澈的云海与峡谷,让他的老年生活能够拥有一份安静的心灵空间。

重庆交大原副校长黄明。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2016年,刚刚退休的黄明,跟随老伴的哥哥来到利川苏马荡“蹭凉”,一到这里,他就沉浸在这里扑面而来的自然气息中。

“树木郁郁葱葱,就像海浪一样。”黄明说,在苏马荡,小区与小区之间都是一片片葱翠树林,街道边需两人合抱粗细的树木随处可见,就像生活在森林之中,自己当即决定在这里买房生活。

盘山公路。活动组委会供图 华龙网发

一看望去,四面都是绿色绵绵的山头,养眼又舒适。在这里,黄明又一次享受了看日落的感觉,他说,在此之前,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安静地观看日落光晕的景象了。

黄明说,自己喜欢早起健身,然而大城市的夏天,就算早上6点半起床,走到广场也会觉得气候闷热,而在苏马荡,早起可以在晨曦的微风中,于森林之中健身散步,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今年,自己87岁的母亲也来到苏马荡度假,和自己一起享受林间漫步的生活。

利川美景。活动组委会供图 华龙网发

利川离重庆,高铁只需2小时,如此近的距离,自然有大批避暑“候鸟”飞来。黄明说,居住的第一年,自己就碰到七八个熟人,生活、工作中的朋友,有的多年未曾联系,又在苏马荡相遇。大家在笑谈中说,别人因报团取暖而汇聚,他们则是抱团“取凉”来了。

田野。活动组委会供图 华龙网发

“候鸟飞翔,也需抱团互动。”黄明说,自己“取凉”的候鸟朋友中,有许多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现在大家都退休了,他们都很愿意为利川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利川需要在重庆持续开展“候鸟”人才建设,符合国家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一定要做好凉城规划,让候鸟人才有归属感。

云海。活动组委会供图 华龙网发

黄明说,目前,利川纳凉,最重要的是确定自身的定位,安排好顶层设计。在具体的城市品质提升环节,包括自己在内,很多避暑“候鸟”都会自觉参与其中。如果有官方层面组织好、推动好“候鸟”朋友圈建设,利川苏马荡的发展将得到更大帮助。

公路。活动组委会供图 华龙网发

据悉,在此前召开的利川候鸟人才大会上,黄明就曾提出,有必要建立候鸟人才朋友圈,为他们提供愿作为、有所为的交流平台。

[责任编辑: 何燕宏]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