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刘邓大军解放重庆之路】彭水
笔架山烈士陵园
笔架山烈士陵园位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黄家镇漆红村1组。
笔架山,是古时涪陵、重庆通往贵州的必经之道。1949年11月19日清晨5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一O六团三营一部从长溪坝,一部由舟子沱左侧,两翼向庹家村疾进,向先期到达笔架山布防的国民党政府军队二军九师二十五团、二十六团和十五军二四三师两个团发起进攻,为后续大部队扫清前进障碍。当解放军部到达该地时,敌军先已占领了各山头制高点。敌主力一部固守黄家坝后山左侧通道;一部扼守右侧山头要口,在左右两侧施用多挺轻、重机枪和炮群在笔架山一线各山头死死封锁,以阻止解放军前进。当天午后1时许,解放军一O六团一营一连先以一个排的兵力向笔架山前沿阵地发起冲锋,当即攻占了一个小山堡,但守敌居高临下,对解放军刚占领的阵地进行疯狂射击,致使解放军一个排大部被敌炮火击伤,阵地又被敌人夺回。当晚18时左右,一O六团一营一连又以18人配带冲锋枪、手榴弹等轻便武器,组成突击队,分为3个组,以夜幕为掩护再次向笔架山一线两翼山头守敌机枪阵地摸去,随即以一个排潜伏于敌阵地前沿待机出击。黎明时,突击队与守敌交锋,潜伏排一涌而上,在笔架山守敌后部不到一亩多宽的土地上与众多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拼杀,经过一阵恶战,终于突破了笔架山守敌阵地。在这次战斗中,有27名战士当场壮烈牺牲(其中有姓名记载的13名),另外连以下几名战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也于次日光荣牺牲。黄家坝马头山、笔架山之战,是解放涪陵地区10多个县中,战斗时间最长、场面最惨烈、解放军牺牲干部职务最高的一次战斗。
1991年,在黄家区政协小组、黄家职中、区教办的倡议下,在区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笔架山革命烈士陵园正式峻工落成庆典。陵园面积1千多平方米,其中纪念碑高4米,底座长1.7米,宽1.75米,墓宽0.9米,高0.65米,长1.8米。28座烈士墓于纪念碑后整齐地排列成两排,其中27座为在笔架山战斗中牺牲的一O八团二营战士之墓,1座为1950年剿匪时牺牲的一O七团战士之墓。
笔架山烈士陵园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笔架山战斗遗址
笔架山战场遗址位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黄家镇漆红村2组。
笔架山位于彭水县上岩西乡漆树村(今黄家镇漆红村),是古时涪陵、重庆通往贵州的必经之道。
1949年11月19日清晨五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一0六团三营一部从长溪坝,一部由舟子沱左侧,两翼向庹家村疾进向先期到达笔架山布防的国民党政府军队二军九师二十五团、二十六团和十五军二四三师两个团发起进攻,为后续大部队扫清前进障碍。当解放军部到达该地时,敌军先已占领了各山头制高点。敌主力一部固守黄家坝后山左侧通道;一部扼守右侧山头要口,在左右两侧施用多挺轻、重机枪和炮群在笔架山一线各山头死死封锁,以阻止解放军前进。
当天午后一时许,解放军一0六团一营一连先以一个排的兵力向笔架山前沿阵地发起冲锋,当即攻占了一个小山堡,但守敌居高临下,对解放军刚占领的阵地进行疯狂射击,致使解放军一个排大部被敌炮火击伤,阵地又被敌人夺回。当晚十八时左右,一0六团一营一连又以18人配带冲锋枪、手榴弹等轻便武器,组成突击队,分为3个组,以夜幕为掩护再次向笔架山一线两翼山头守敌机枪阵地摸去,随即以一个排潜伏于敌阵地前沿待机出击。
黎明时,在突击队各组进入敌机枪点交锋时,潜伏排一涌而上,在笔架山守敌后部不到一亩多宽的土地上与众多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拼杀,经过一阵恶战,终于突破了笔架山守敌阵地。在这次战斗中,有27名战士当场壮烈牺牲(其中有姓名记载的13名),另外连以下几名战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也于次日光荣牺牲。黄家坝马头山、笔架山之战,是解放涪陵地区10多个县中,战斗时间最长、场面最惨烈、解放军牺牲干部职务最高的一次战斗。
刘邓首长住宿地:潘家院子
刘邓首长临时指挥所旧址(潘家院子)位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汉葭镇鼓楼街。
1949年11月22日,前往解放重庆和参加成都战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主力在彭水横渡乌江开始,二野后续部队日夜兼程向重庆行进。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参谋长李达率司令部到达彭水并进驻县城鼓楼街二十七号潘家院子。刘、邓首长在彭短暂停留期间,接见了当时彭水县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叶绳、叶云同志,在听取了叶绳、叶云两位同志的简要汇报后,邓小平政委就缺粮、缺干、社会秩序、迎接大军过境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指出:““没有粮食,可以向大户借;没有干部,可招一批青年学生,进行短期培训后使用;要提防土匪武装暴动,对政治面目不清的‘人民自卫军’,必要时采取断然措施。”小平同志最后说:“我要做的是让后面的部队不再经过彭水,以减轻你们的压力……”。次日乘车赴渝。
马头山战斗遗址
马头山战场遗址位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朗溪乡马头村2组。
马头山与笔架山相距12公里左右,均在黄家坝(大地名)境内,是古时涪陵、重庆通往贵州的必经之道。1949年11月7日—8日,国民党政府军队二军九师二十五团、二十六团和十五军二四三师两个团从湘鄂前线移到黄家坝马头山、笔架山一带布防,阻止解放军左路部队西进。
1949年11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十二军三十六师参谋长安仲琨率领一O六团一、二营和一O八团二营从万足赶到黄家坝马头山、笔架山一线执行穿插任务,遭遇国民党军队二军九师二十五团、二十六团和十五军二四三师一部的伏击,前进道路受阻。16日下午马头山战斗打响,形势十分危急。解放军十二军军长王近山命令三十四师、三十五师、三十六师后续部队迅速赶至马头山、笔架山地区,协同36师围歼该敌。
此时三十五师先头部队已行至贵州省沿河县的后坪、毛天口一带,接令又返回并占领了马头山、笔架山。三十五师和三十六师3个穿插营受敌三面包围于黄家坝地区,经过3个昼夜的激战,因敌众我寡,兵力悬殊,伤亡很大,一O八团二营四连阵地只剩1个排的兵力,五连只剩下连长以下10余人坚守阵地。安仲琨参谋长在组织突围时,不幸被敌炮弹片击伤腰部而壮烈牺牲。当三十五师正进行穿插迂回时,守敌二军九师、十五军二四三师发现解放军援兵赶到,于20日晨弃阵西逃,解放军三十六师一O六团七连乘胜追击,将马头山、笔架山之间的一个营以上的守敌及战马全歼于舟子沱、牛皮塘河中。
在这次战斗中,解放军三十六师一O六团、一O八团牺牲有记载的64人(其中有姓名记载的51位,笔架山之战牺牲并就地掩埋的战士27位)。黄家坝马头山、笔架山之战,是解放涪陵地区10多个县中,战斗时间最长、场面最惨烈、解放军牺牲干部职务最高的一次战斗。
(所有图片均由重庆市党史研究室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