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不等不靠 夫妇携手摘掉“穷帽”走上致富路

石柱:不等不靠 夫妇携手摘掉“穷帽”走上致富路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8-2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21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昨(20)日,笔者从重庆市石柱县获悉,五年前,中益乡华溪村先锋组的陈朋、谭明兰夫妇因双双生病,儿女上学而被评为建卡贫困户。然而,困难并没有“打倒”他们,病情好转后,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干部引领下,他们不等不靠,用勤劳的双手摘掉“穷帽”,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不等不靠 实现了稳定脱贫的心愿

在华溪村,陈朋顶着烈日,挥舞锄头,汗流满面正在黄精基地铲除杂草。“明兰,上午你就中暑晕倒了,下午在家休息嘛,不要来干活了哟。”陈朋看到妻子扛着锄头走来时,心疼地说道。

“我现在感觉好多了,能坚持下来的……”走进黄精地里放下锄头,47岁的谭明兰蹲在丈夫身边,两人手脚麻利扯起地里的杂草。

陈朋(右)谭明兰(左)冒着高温在黄精基地除草 。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华溪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大刀阔斧实施“三变改革”试点工作,让陈朋一家人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因为地处偏僻,山多地少,以前家里经济非常困难,唯一的家用电器是手电筒,照明就是煤油灯,最好的伙食是红苕、洋芋、包谷粑。”说起以前家里的生活情况,年近半百的陈朋摇起头来。

2018年春节时,全村在推进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中,陈朋带头将家里的6亩土地入股到该公司,用于村集体发展黄精产业。

进入初秋,华溪村在先锋组打造的180多亩黄精基地,已满目葱绿,生机勃勃。为加强管理,陈朋从该公司反包出5亩黄精自己管理。

“依靠管理黄精的收入、土地入股分红和就近务工收入,全家4口人每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终于实现了稳定脱贫的心愿”。陈朋饱经风霜的脸上溢满了笑容。

中益乡华溪村黄精种植基地概貌。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在此之前,连绵重叠的巍峨大山阻挡了中益乡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而今,“党的政策就是好,我要努力往前跑”的标语在该乡处处可见。行走在这块创业的热土上,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村民们顶着烈日在不辍劳作,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感谢党 入党是今生的心愿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走进陈朋干净整洁的院落,整个土家吊脚楼小院显得别具一格。

去年以来,在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五改”工作中,陈朋翻修了自家的三层小楼,将房屋外墙粉刷成土黄色,旱厕改建为冲水式厕所,用水泥硬化了院坝,昔日杂草丛生的土坝小院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院落。

“党支部有活动要及时通知我这个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哟!”前不久的一天,陈朋走进村支“两委”办公室,再次向村支部书记王祥生说道。在此之前,他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陈朋(右)谭明兰(左)劳动回家幸福水情溢于言表 。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党的惠民政策这么好,现在的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我申请入党,不是想当干部,是以此来感谢党和政府,同时带动更多的乡亲们一起致富。”陈朋告诉笔者,虽然年近五十,但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他今生的心愿。

夕阳西下,陈朋、谭明兰夫妇扛着锄头收工回家,从乡间的小路走进干净整洁的院坝,看到丈夫脸上不断渗出的如豆般大的汗珠,谭明兰伸出左手心疼地擦拭起来,夫妻之间患难与共、恩情之情溢于言表。“我非常支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谭明兰说。

行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笔者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面貌,同时读懂到了他们夫妻二人怀揣的“喝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情怀。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石柱:不等不靠 夫妇携手摘掉“穷帽”走上致富路

2019-08-21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21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昨(20)日,笔者从重庆市石柱县获悉,五年前,中益乡华溪村先锋组的陈朋、谭明兰夫妇因双双生病,儿女上学而被评为建卡贫困户。然而,困难并没有“打倒”他们,病情好转后,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干部引领下,他们不等不靠,用勤劳的双手摘掉“穷帽”,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不等不靠 实现了稳定脱贫的心愿

在华溪村,陈朋顶着烈日,挥舞锄头,汗流满面正在黄精基地铲除杂草。“明兰,上午你就中暑晕倒了,下午在家休息嘛,不要来干活了哟。”陈朋看到妻子扛着锄头走来时,心疼地说道。

“我现在感觉好多了,能坚持下来的……”走进黄精地里放下锄头,47岁的谭明兰蹲在丈夫身边,两人手脚麻利扯起地里的杂草。

陈朋(右)谭明兰(左)冒着高温在黄精基地除草 。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华溪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大刀阔斧实施“三变改革”试点工作,让陈朋一家人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因为地处偏僻,山多地少,以前家里经济非常困难,唯一的家用电器是手电筒,照明就是煤油灯,最好的伙食是红苕、洋芋、包谷粑。”说起以前家里的生活情况,年近半百的陈朋摇起头来。

2018年春节时,全村在推进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中,陈朋带头将家里的6亩土地入股到该公司,用于村集体发展黄精产业。

进入初秋,华溪村在先锋组打造的180多亩黄精基地,已满目葱绿,生机勃勃。为加强管理,陈朋从该公司反包出5亩黄精自己管理。

“依靠管理黄精的收入、土地入股分红和就近务工收入,全家4口人每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终于实现了稳定脱贫的心愿”。陈朋饱经风霜的脸上溢满了笑容。

中益乡华溪村黄精种植基地概貌。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在此之前,连绵重叠的巍峨大山阻挡了中益乡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而今,“党的政策就是好,我要努力往前跑”的标语在该乡处处可见。行走在这块创业的热土上,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村民们顶着烈日在不辍劳作,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感谢党 入党是今生的心愿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走进陈朋干净整洁的院落,整个土家吊脚楼小院显得别具一格。

去年以来,在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五改”工作中,陈朋翻修了自家的三层小楼,将房屋外墙粉刷成土黄色,旱厕改建为冲水式厕所,用水泥硬化了院坝,昔日杂草丛生的土坝小院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院落。

“党支部有活动要及时通知我这个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哟!”前不久的一天,陈朋走进村支“两委”办公室,再次向村支部书记王祥生说道。在此之前,他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陈朋(右)谭明兰(左)劳动回家幸福水情溢于言表 。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党的惠民政策这么好,现在的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我申请入党,不是想当干部,是以此来感谢党和政府,同时带动更多的乡亲们一起致富。”陈朋告诉笔者,虽然年近五十,但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他今生的心愿。

夕阳西下,陈朋、谭明兰夫妇扛着锄头收工回家,从乡间的小路走进干净整洁的院坝,看到丈夫脸上不断渗出的如豆般大的汗珠,谭明兰伸出左手心疼地擦拭起来,夫妻之间患难与共、恩情之情溢于言表。“我非常支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谭明兰说。

行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笔者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面貌,同时读懂到了他们夫妻二人怀揣的“喝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情怀。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