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桥镇

长生桥镇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8-21

长生桥镇地处南岸区境内东南部,位于有着重庆城市肺叶之称的南山畔,巍峨秀美的广福山下,东与巴南区惠民镇为邻,南接巴南区南泉镇,北与峡口镇、迎龙镇接壤,距重庆市中心城区10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8.57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和5个城镇社区,户籍人口68326人,常住人口79936人,是南岸区的特大镇。2015年荣获全国文明镇;2015年荣获社会治理创新最佳案例。

冯季青 长生桥镇政府大楼

近年来,随着真武山隧道、南山隧道、慈母山隧道、轻轨六号线的建设相继贯通,立体交通体系已形成,交通便捷与主城核心区紧密相连,区位优势逐渐显现。长生桥镇紧抓地处江南新城发展前沿,农转非居民、流动人员大量涌入的社会特点,找准辖区群众经济基础薄弱、社区服务功能不足,聚焦群众普遍需求,紧扣“三生三宜”品质城市建设,在南岸区大事、小事、私事“三事分流”的治理原则下,创新性提出老旧散小区“党组织领导+议事会民主商议、业委会决策执行、监委会全程监督+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的“131”自治模式,并在全镇老旧小区和全区多个无物业小区推广,有效提高群众参与率、获得感和幸福感。

冯季青  长生桥镇首个商务部授予的4钻饭店——渝海城

桃花桥社区老旧散小区以党建引领居商共治,制定《我爱我家公约》和《居商共治公约》,自治与党建、德治、法治、文明实践有机融合,美化小区楼栋、打造主题文化墙,美化人居环境,打造健康广场、德善长廊、家风家训文化步道,成立“一米阳光”爱心驿站,建成“点子花园”、实施楼道“黑改白”,成立法律服务室及“和事佬”调解队,引导“群众的事群众议、群众定、群众督办”,形成“小区是我家、我爱我的家”的良好氛围,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幸福。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重庆市文明社区标兵、重庆市和谐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茶花社区茶花小镇创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 管理模式,推进党支部、物业、业委会、共建单位等多元共治,深化“家门口的党支部”建设,促“问题小区”变“幸福家园”。对小区大门、道路、绿化进行改造,增设室内外车位,打造“好人路”、“和美亭”、家风栏、文化墙,以环境影响人、文化浸润人、活动凝聚人,提高小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度、融入度、满意度。同景社区以“健康同景、共同愿景“为主题,系统推进健康“五大行动”,将健康社区建设作为组织、宣传、服务、凝聚群众的最大公约数,依托“市民大讲堂”,整合党派资源和优势,建成农工党基层实践基地,成立心肺复苏100人志愿者团,依托“一堂、一团、一馆、一站”,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服务,创办“健康体验馆”、“健康银行”, 建成社会心理服务示范点,让居民享受“家门口”的健康服务,形成了居民能参与愿参与想参与,各有所乐,各得其所的生动和谐社区。

冯季青 长生桥镇老街

长生桥镇搭建“一群二网”联勤联防平台,整合社区民警、物业保安、小区巡防和村社骨干资源,构筑镇、社区、小区“三级”联动共治平台,实现治安信息互通、警保联勤联防互通和应急处置联动,常态化开展民警普法、顾问释法、漫西说法进小区,促进辖区平安稳定。

为更好的服务群众,长生桥镇把各种志愿文明活动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以小社区大平台,夯实家园共建凝聚力。一是公共文化平台唱响邻里“好声音”。开展“邻里乐、邻里和、邻里帮”为主题的邻里文化建设,完善“邻里之家”、“服务驿站”等活动阵地,引导群众自发组织开展畅享周末、百家盛宴、网络春晚等邻里品牌活动。成立“桃花桥”歌舞团、坝坝舞队、彩船队、二胡队等文体队伍,吸收文化骨干1000余名,有效增强居民认同感。二是志愿服务平台凝聚文明“正能量”。采用“专业社工+本土社工”模式,大力培育公益类、服务类、救助类等功能型社会组织,建立“发献爱”“环保卫士队”和“编外女儿服务队” 等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20余支,常态化开展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爱心信用社”、“走进星期二”等义工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群众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疏导等服务。三是“互联网+”平台激活社区“朋友圈”。建立微信公众号、社区微博号、QQ服务群等,开通“问计问策”、“社区活动”等服务板块,实时提供社区动态、民生快报、党建理论等工作信息,拓展党群联系、服务群众新领域。

在推动自治共治中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带头人和工作骨干、让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有了主心骨,形成“小区是我家.我爱我的家”、共同家园建设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共识。

在推进社会治理中,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广大群众、社会各界至始至终的参与。以环境氛围的“变”引导居民观念的“变”,从而促进个人行为、家庭生活、社会风尚的“变”。如今小区一些的琐事难事不再上报,居民民主协商来决定,居民的主人意识提高了,乐于参与社区事务的人更多了。

老旧散小区环境变美人心变顺了。以环境整治拉动居民自治、榜样力量带动小区德治、德法相融推动多元共治,共同解决参与难、管理难、停车难等问题。维护和珍惜小区整治成果已成为广大居民的自觉行为,居民归属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长生桥镇

2019-08-21 16:33:35 来源: 0 条评论

长生桥镇地处南岸区境内东南部,位于有着重庆城市肺叶之称的南山畔,巍峨秀美的广福山下,东与巴南区惠民镇为邻,南接巴南区南泉镇,北与峡口镇、迎龙镇接壤,距重庆市中心城区10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8.57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和5个城镇社区,户籍人口68326人,常住人口79936人,是南岸区的特大镇。2015年荣获全国文明镇;2015年荣获社会治理创新最佳案例。

冯季青 长生桥镇政府大楼

近年来,随着真武山隧道、南山隧道、慈母山隧道、轻轨六号线的建设相继贯通,立体交通体系已形成,交通便捷与主城核心区紧密相连,区位优势逐渐显现。长生桥镇紧抓地处江南新城发展前沿,农转非居民、流动人员大量涌入的社会特点,找准辖区群众经济基础薄弱、社区服务功能不足,聚焦群众普遍需求,紧扣“三生三宜”品质城市建设,在南岸区大事、小事、私事“三事分流”的治理原则下,创新性提出老旧散小区“党组织领导+议事会民主商议、业委会决策执行、监委会全程监督+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的“131”自治模式,并在全镇老旧小区和全区多个无物业小区推广,有效提高群众参与率、获得感和幸福感。

冯季青  长生桥镇首个商务部授予的4钻饭店——渝海城

桃花桥社区老旧散小区以党建引领居商共治,制定《我爱我家公约》和《居商共治公约》,自治与党建、德治、法治、文明实践有机融合,美化小区楼栋、打造主题文化墙,美化人居环境,打造健康广场、德善长廊、家风家训文化步道,成立“一米阳光”爱心驿站,建成“点子花园”、实施楼道“黑改白”,成立法律服务室及“和事佬”调解队,引导“群众的事群众议、群众定、群众督办”,形成“小区是我家、我爱我的家”的良好氛围,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幸福。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重庆市文明社区标兵、重庆市和谐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茶花社区茶花小镇创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 管理模式,推进党支部、物业、业委会、共建单位等多元共治,深化“家门口的党支部”建设,促“问题小区”变“幸福家园”。对小区大门、道路、绿化进行改造,增设室内外车位,打造“好人路”、“和美亭”、家风栏、文化墙,以环境影响人、文化浸润人、活动凝聚人,提高小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度、融入度、满意度。同景社区以“健康同景、共同愿景“为主题,系统推进健康“五大行动”,将健康社区建设作为组织、宣传、服务、凝聚群众的最大公约数,依托“市民大讲堂”,整合党派资源和优势,建成农工党基层实践基地,成立心肺复苏100人志愿者团,依托“一堂、一团、一馆、一站”,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服务,创办“健康体验馆”、“健康银行”, 建成社会心理服务示范点,让居民享受“家门口”的健康服务,形成了居民能参与愿参与想参与,各有所乐,各得其所的生动和谐社区。

冯季青 长生桥镇老街

长生桥镇搭建“一群二网”联勤联防平台,整合社区民警、物业保安、小区巡防和村社骨干资源,构筑镇、社区、小区“三级”联动共治平台,实现治安信息互通、警保联勤联防互通和应急处置联动,常态化开展民警普法、顾问释法、漫西说法进小区,促进辖区平安稳定。

为更好的服务群众,长生桥镇把各种志愿文明活动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以小社区大平台,夯实家园共建凝聚力。一是公共文化平台唱响邻里“好声音”。开展“邻里乐、邻里和、邻里帮”为主题的邻里文化建设,完善“邻里之家”、“服务驿站”等活动阵地,引导群众自发组织开展畅享周末、百家盛宴、网络春晚等邻里品牌活动。成立“桃花桥”歌舞团、坝坝舞队、彩船队、二胡队等文体队伍,吸收文化骨干1000余名,有效增强居民认同感。二是志愿服务平台凝聚文明“正能量”。采用“专业社工+本土社工”模式,大力培育公益类、服务类、救助类等功能型社会组织,建立“发献爱”“环保卫士队”和“编外女儿服务队” 等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20余支,常态化开展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爱心信用社”、“走进星期二”等义工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群众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疏导等服务。三是“互联网+”平台激活社区“朋友圈”。建立微信公众号、社区微博号、QQ服务群等,开通“问计问策”、“社区活动”等服务板块,实时提供社区动态、民生快报、党建理论等工作信息,拓展党群联系、服务群众新领域。

在推动自治共治中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带头人和工作骨干、让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有了主心骨,形成“小区是我家.我爱我的家”、共同家园建设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共识。

在推进社会治理中,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广大群众、社会各界至始至终的参与。以环境氛围的“变”引导居民观念的“变”,从而促进个人行为、家庭生活、社会风尚的“变”。如今小区一些的琐事难事不再上报,居民民主协商来决定,居民的主人意识提高了,乐于参与社区事务的人更多了。

老旧散小区环境变美人心变顺了。以环境整治拉动居民自治、榜样力量带动小区德治、德法相融推动多元共治,共同解决参与难、管理难、停车难等问题。维护和珍惜小区整治成果已成为广大居民的自觉行为,居民归属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淼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