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前路·悟初心丨江津渡江之战促成重庆提前解放

寻前路·悟初心丨江津渡江之战促成重庆提前解放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9-0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日9时30分讯(记者 余春兰)暗中策反、里应外合、声东击西、迂回包抄……这些电视剧上的战法,在解放江津的战斗中真实上演。兵行险招,以少胜多,入载战史。

在江津,解放军是如何创造这些奇迹的呢?8月27日,重走刘邓大军解放重庆之路全媒体宣传采访团走进江津,为你揭秘这场战事对解放重庆的重要作用。

关键反转 国民党守将成助攻

“自古进军重庆,必先取江津。”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宗明一句话就道出了江津的战略位置。

1949年11月下旬,解放军还未达江津前,国民党就派江津人谢直担任师长,驻防江津。同时作了包括“烧毁船只阻止解放军渡江”在内的3条具体指示。

但此时的谢直,已萌生了起义的想法。之后,暗地里还帮助解放军躲开国民党胡宗南所部第一师部队的炮击、为解放军提供船只等。

原来,谢直早在10多年前就与一些中共党员有所接触,对中共政策有所了解。谢直出任366师长后,地下党和军界前辈夏仲实一再劝告其务以乡梓为重,一定要做到保境安民,不可在家乡发生战祸。谢直意识到只有率部起义投向革命,才是唯一出路。

11月26日,谢直在江公享堂秘密会见了解放军二野三兵团联络部的朱炳辉。朱炳辉传达了中共对谢直起义表示欢迎的指示,并告知,不必在江津县城起义,可撤退至江北,据守成渝战略通道,以掩护解放军渡江,并相机争取罗广文部起义。

20多天后,谢直在四川郫县通电起义。

金钗井路,曾经解放军尖刀排在此化装成老百姓进城。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余春兰 摄

里应外合 对暗号悄然进城

1949年11月27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副军长肖永银率部解放綦江后,在小河坝(今江津西湖镇)分三路挺进江津县境。东路34师由师长尤太忠率领,经由江津之真武、仁沱、珞璜,夹击重庆南岸。中路35师由师长李德生率领,攻取金泉制高点后,经先锋进入县城,控制重庆城区上游水陆枢纽。西路36师由师长邢荣杰率领,占李市、进白沙,向合江、泸州进军,控制赤水河走廊。

28日下午2时,35师先头部队103团进抵城关。

此时,国民党胡宗南所部第一师的军队驻扎在长江对岸高家坪(山名)上,盯着城内的一举一动,若有异常,则相机而行,包括炮击城区。

“我军尖刀排化装成老百姓,在地下党员的带领下入城。”在江津城区东门外金钗井(小地名),中共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编研科长钟治德向采访团介绍起了当年解放军进城的场景。

其中有个小故事。在金钗井,准备进城的解放军与前来接应的地下党员相互不认识,疑惑中对起了口令。

“来者何人?”城外,一群人目光坚定,向前来引路的人问道。

“红星!”对方回答。

口令合拍,解放军尖刀排才跟随引路人一同进城。

下午5时左右,江津县城和平解放。

深夜,解放军大部队趁着朦胧月色进城,隐蔽在了绿色成荫的东门公园内,等待机会渡江,向东行进。

见证江津渡江战斗的百年黄葛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余春兰 摄

一呼百应 千名船工踊跃支援

江津滨江大道东段一棵上百年的黄葛树。如果它会说话,那它一定是个善讲故事的见证者。

因为它的正前方发生过一场甚为激烈的战斗

按照最初的计划,谢直与胡宗南所部第一师换防,掩护解放军渡江,但胡宗南对谢直存疑,换防未成功。因此,解放军过江,只能强渡。

渡江,需有船工帮忙引路。

江津木船帮有着悠久的历史,解放战争时期发展为上川江霸主,有船只2000多条。江津河坝街一带是船工的集聚地。过着苦日子的船工,期待着早日过上新生活。

地下党员一号召,上千名船工就站出来,表示愿意助解放军过河。

而后,解放军从千名船工中遴选了300名青壮年船工,参与此次渡江战斗。

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编研科长钟治德介绍江津渡江战斗情况。通讯员 郑江黎 摄

强渡长江 300船工冒死支援

11月29日深夜,江津渡江战斗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35师103团先头连兵分三路强渡长江。第一路渡江部队从县城小西门渡江,直取北岸狗爪岩一带。第二路从县城东门公园出发,占领河对岸制高点马邈山。第三路未遇抵抗,顺利从五举沱渡至北岸汤粑沱登陆。11月30日零点,我后续部队五百多人突上北岸,对敌展开猛烈攻击。

第二路最为激烈。“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其急流拍巨石的声音刚好可掩护划桨声。加之,江面最窄、与北岸的制高点最近。基于此,解放军选择从此处渡江。

率先开道的船只为“冲盐棒”,这是江津船帮的特型船只,船腹深可以躲避枪弹,船型棒槌形故名,随江浪左右摇晃,敌军不易瞄准。  

第一只船冲过江心后,在石牛滩搁浅,遭到敌人火力猛烈袭击,9名解放军和4位船夫牺牲。第二只船被敌人击中,10位战士在船工帮助下,扑水强渡成功。

这10位“敢死队”勇士冒着敌人炮火冲上马邈山制高点,与高家坪敌人对峙,有效地牵制敌人火力。

“这为解放军大部队过江提供了契机。”11月30日零点,解放军后续部队五百多人坐上大船,奋勇强渡,突上北岸。

马鞍石战场遗址。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余春兰 摄

声东击西 兵行险招排胜营

解放军沿德感、海螺、陡石前进到马鞍石处,遭遇曾家岩高地上敌军阻击。此时,江津东线解放军35师104团已突破江口防线。为贯彻东西呼应威逼重庆白市驿军用机场的战略意图,从江津县城突上北岸的解放军,遂临时组建一个约50人的加强排,强攻马鞍石以牵制敌人,大部队折而东进,与34师对白市驿形成夹击之势。

马鞍石高地,有一营守敌。

30日凌晨,王排长带着加强排,以班组为单位,分散作战从低洼地向上猛攻,英勇无畏。

“晨雾弥漫,加之低洼地形,敌军根本不知我方军队有多少人。”钟治德介绍,激战至黎明,敌人才发现解放军大部队早已移师,其主力遂仓皇退守成渝路璧山要道,马鞍石高地留下一个连负隅顽抗。

战斗持续至当日下午7时,加强排勇士攻上马鞍石,残敌向璧山方向逃窜。

时光远去,印记仍在。在位于圣泉街道陡石村的马鞍石遗址处的一块巨石上,或拇指大小的子弹痕迹、或巴掌大小的炮弹痕迹,星星点点,共计86处。

关于这场战斗的印迹不止刻在了石头上,还刻进了圣泉街道陡石村马鞍石附近老年人的记忆里。76岁的何恩义就是其一。

“早晨起床后,枪声暂歇,我和哥哥跑到山上去看,发现还有人,吓得连滚带爬跑回家,关上门,不再出门。”据何恩义回忆,天还没亮白,枪声就出现。上午10时左右,枪声最为激烈,枪声、炮声、厮杀声震动山岗。下午时分,枪声就断断续续;夜幕降临斗结束。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马鞍石战斗中,有5名战士壮烈牺牲,当地群众将其埋葬,并修建圣泉烈士墓。2014年,烈士遗骸迁葬至永兴烈士陵园。

“敌军完全没有料到解放军敢铤而走险,频出奇招,背水一战。因此,江津之战,规模不大,战术精彩。”钟治德介绍,刘邓大军解放江津威撼重庆,打破了胡宗南部队在重庆上游的防御体系,直接威胁了重庆城国民党军队向西溃退的陆路咽喉成渝公路和白市驿空中走廊,促成了重庆的提前解放。江津渡江战斗因此入载《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

采访团走进马鞍石战场遗址。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余春兰 摄

新闻纵深>>>

敢为人先 抢抓机遇谋发展

当年,无桥而强渡长江。如今,多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从全国第二座长江大桥—小南海铁路大桥,到江津长江公路大桥,地维长江大桥、观音岩长江大桥、鼎山长江大桥、再到几江长江大桥……一座座长江大桥打开了城市的拓展之路,成为江津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江津城区范围内,就有三座长江大桥,。

当年,江津之战,见证了解放军敢想敢拼敢冒险的作战精神。如今,这种精神也融入在了建设新时代新征程中。

在对外开放格局中,江津立足资源,借力综保区,通过陆海新通道广交朋友圈,成为重庆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在制造工业中,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智”变,一次次顺势而为,谋篇布局,产业质量稳步提高;在传统农业里,率先瞄准“硒”元素,精细发展“硒”奇货,在广袤大地上,耕耘出“硒”望之地。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寻前路·悟初心丨江津渡江之战促成重庆提前解放

2019-09-01 10:33:29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日9时30分讯(记者 余春兰)暗中策反、里应外合、声东击西、迂回包抄……这些电视剧上的战法,在解放江津的战斗中真实上演。兵行险招,以少胜多,入载战史。

在江津,解放军是如何创造这些奇迹的呢?8月27日,重走刘邓大军解放重庆之路全媒体宣传采访团走进江津,为你揭秘这场战事对解放重庆的重要作用。

关键反转 国民党守将成助攻

“自古进军重庆,必先取江津。”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宗明一句话就道出了江津的战略位置。

1949年11月下旬,解放军还未达江津前,国民党就派江津人谢直担任师长,驻防江津。同时作了包括“烧毁船只阻止解放军渡江”在内的3条具体指示。

但此时的谢直,已萌生了起义的想法。之后,暗地里还帮助解放军躲开国民党胡宗南所部第一师部队的炮击、为解放军提供船只等。

原来,谢直早在10多年前就与一些中共党员有所接触,对中共政策有所了解。谢直出任366师长后,地下党和军界前辈夏仲实一再劝告其务以乡梓为重,一定要做到保境安民,不可在家乡发生战祸。谢直意识到只有率部起义投向革命,才是唯一出路。

11月26日,谢直在江公享堂秘密会见了解放军二野三兵团联络部的朱炳辉。朱炳辉传达了中共对谢直起义表示欢迎的指示,并告知,不必在江津县城起义,可撤退至江北,据守成渝战略通道,以掩护解放军渡江,并相机争取罗广文部起义。

20多天后,谢直在四川郫县通电起义。

金钗井路,曾经解放军尖刀排在此化装成老百姓进城。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余春兰 摄

里应外合 对暗号悄然进城

1949年11月27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副军长肖永银率部解放綦江后,在小河坝(今江津西湖镇)分三路挺进江津县境。东路34师由师长尤太忠率领,经由江津之真武、仁沱、珞璜,夹击重庆南岸。中路35师由师长李德生率领,攻取金泉制高点后,经先锋进入县城,控制重庆城区上游水陆枢纽。西路36师由师长邢荣杰率领,占李市、进白沙,向合江、泸州进军,控制赤水河走廊。

28日下午2时,35师先头部队103团进抵城关。

此时,国民党胡宗南所部第一师的军队驻扎在长江对岸高家坪(山名)上,盯着城内的一举一动,若有异常,则相机而行,包括炮击城区。

“我军尖刀排化装成老百姓,在地下党员的带领下入城。”在江津城区东门外金钗井(小地名),中共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编研科长钟治德向采访团介绍起了当年解放军进城的场景。

其中有个小故事。在金钗井,准备进城的解放军与前来接应的地下党员相互不认识,疑惑中对起了口令。

“来者何人?”城外,一群人目光坚定,向前来引路的人问道。

“红星!”对方回答。

口令合拍,解放军尖刀排才跟随引路人一同进城。

下午5时左右,江津县城和平解放。

深夜,解放军大部队趁着朦胧月色进城,隐蔽在了绿色成荫的东门公园内,等待机会渡江,向东行进。

见证江津渡江战斗的百年黄葛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余春兰 摄

一呼百应 千名船工踊跃支援

江津滨江大道东段一棵上百年的黄葛树。如果它会说话,那它一定是个善讲故事的见证者。

因为它的正前方发生过一场甚为激烈的战斗

按照最初的计划,谢直与胡宗南所部第一师换防,掩护解放军渡江,但胡宗南对谢直存疑,换防未成功。因此,解放军过江,只能强渡。

渡江,需有船工帮忙引路。

江津木船帮有着悠久的历史,解放战争时期发展为上川江霸主,有船只2000多条。江津河坝街一带是船工的集聚地。过着苦日子的船工,期待着早日过上新生活。

地下党员一号召,上千名船工就站出来,表示愿意助解放军过河。

而后,解放军从千名船工中遴选了300名青壮年船工,参与此次渡江战斗。

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编研科长钟治德介绍江津渡江战斗情况。通讯员 郑江黎 摄

强渡长江 300船工冒死支援

11月29日深夜,江津渡江战斗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35师103团先头连兵分三路强渡长江。第一路渡江部队从县城小西门渡江,直取北岸狗爪岩一带。第二路从县城东门公园出发,占领河对岸制高点马邈山。第三路未遇抵抗,顺利从五举沱渡至北岸汤粑沱登陆。11月30日零点,我后续部队五百多人突上北岸,对敌展开猛烈攻击。

第二路最为激烈。“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其急流拍巨石的声音刚好可掩护划桨声。加之,江面最窄、与北岸的制高点最近。基于此,解放军选择从此处渡江。

率先开道的船只为“冲盐棒”,这是江津船帮的特型船只,船腹深可以躲避枪弹,船型棒槌形故名,随江浪左右摇晃,敌军不易瞄准。  

第一只船冲过江心后,在石牛滩搁浅,遭到敌人火力猛烈袭击,9名解放军和4位船夫牺牲。第二只船被敌人击中,10位战士在船工帮助下,扑水强渡成功。

这10位“敢死队”勇士冒着敌人炮火冲上马邈山制高点,与高家坪敌人对峙,有效地牵制敌人火力。

“这为解放军大部队过江提供了契机。”11月30日零点,解放军后续部队五百多人坐上大船,奋勇强渡,突上北岸。

马鞍石战场遗址。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余春兰 摄

声东击西 兵行险招排胜营

解放军沿德感、海螺、陡石前进到马鞍石处,遭遇曾家岩高地上敌军阻击。此时,江津东线解放军35师104团已突破江口防线。为贯彻东西呼应威逼重庆白市驿军用机场的战略意图,从江津县城突上北岸的解放军,遂临时组建一个约50人的加强排,强攻马鞍石以牵制敌人,大部队折而东进,与34师对白市驿形成夹击之势。

马鞍石高地,有一营守敌。

30日凌晨,王排长带着加强排,以班组为单位,分散作战从低洼地向上猛攻,英勇无畏。

“晨雾弥漫,加之低洼地形,敌军根本不知我方军队有多少人。”钟治德介绍,激战至黎明,敌人才发现解放军大部队早已移师,其主力遂仓皇退守成渝路璧山要道,马鞍石高地留下一个连负隅顽抗。

战斗持续至当日下午7时,加强排勇士攻上马鞍石,残敌向璧山方向逃窜。

时光远去,印记仍在。在位于圣泉街道陡石村的马鞍石遗址处的一块巨石上,或拇指大小的子弹痕迹、或巴掌大小的炮弹痕迹,星星点点,共计86处。

关于这场战斗的印迹不止刻在了石头上,还刻进了圣泉街道陡石村马鞍石附近老年人的记忆里。76岁的何恩义就是其一。

“早晨起床后,枪声暂歇,我和哥哥跑到山上去看,发现还有人,吓得连滚带爬跑回家,关上门,不再出门。”据何恩义回忆,天还没亮白,枪声就出现。上午10时左右,枪声最为激烈,枪声、炮声、厮杀声震动山岗。下午时分,枪声就断断续续;夜幕降临斗结束。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马鞍石战斗中,有5名战士壮烈牺牲,当地群众将其埋葬,并修建圣泉烈士墓。2014年,烈士遗骸迁葬至永兴烈士陵园。

“敌军完全没有料到解放军敢铤而走险,频出奇招,背水一战。因此,江津之战,规模不大,战术精彩。”钟治德介绍,刘邓大军解放江津威撼重庆,打破了胡宗南部队在重庆上游的防御体系,直接威胁了重庆城国民党军队向西溃退的陆路咽喉成渝公路和白市驿空中走廊,促成了重庆的提前解放。江津渡江战斗因此入载《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

采访团走进马鞍石战场遗址。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余春兰 摄

新闻纵深>>>

敢为人先 抢抓机遇谋发展

当年,无桥而强渡长江。如今,多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从全国第二座长江大桥—小南海铁路大桥,到江津长江公路大桥,地维长江大桥、观音岩长江大桥、鼎山长江大桥、再到几江长江大桥……一座座长江大桥打开了城市的拓展之路,成为江津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江津城区范围内,就有三座长江大桥,。

当年,江津之战,见证了解放军敢想敢拼敢冒险的作战精神。如今,这种精神也融入在了建设新时代新征程中。

在对外开放格局中,江津立足资源,借力综保区,通过陆海新通道广交朋友圈,成为重庆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在制造工业中,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智”变,一次次顺势而为,谋篇布局,产业质量稳步提高;在传统农业里,率先瞄准“硒”元素,精细发展“硒”奇货,在广袤大地上,耕耘出“硒”望之地。


[责任编辑: 徐力超]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