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吴玉奎返乡创业发展种植业带动村民增收

丰都吴玉奎返乡创业发展种植业带动村民增收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9-0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4日15时讯(通讯员 郎克志 昨(3)日,笔者了解到,重庆市丰都县湛普镇春安村4组38岁村民吴玉奎2000年退伍后就外出打工,就在他经过多年打拼,工作有较大起色的时候,为了照顾年老多病的父母和两个孩子,被迫被迫返回老家。回家后就断了经济来源,为了让家人日子过好点,他在经过多方考察后,就开始发展种植业,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还带动了村民增收。

放弃打工返回老家

2000年,吴玉奎退伍后,为了改变家庭贫困处境,就到先后重庆和福州打工,后又回到重庆发展。由于头脑灵活、踏实肯干,他从福建回到重庆后,工作做得很顺利,工资也不错。后来,为了照顾一家老小,被迫回到了老家。

“我才到重庆时,由于没有技术,工作不好找,好在自己当过兵,才在一家保安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吴玉奎说,当时的工作不辛苦,但每个月的工资不高,只有600元,干起来实在没有信心。

吴玉奎说,自己出去打工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这样混日子不是长久之计。在保安公司干了3年后,他就到福州一家塑料厂打工,每月工资1500元左右。他说,刚开始感觉还可以,时间久了,感觉靠这点钱无法养家。

2006年,吴玉奎回到重庆九龙坡区来发展,并且一干就是10年。他说,他在一家专做栏杆的公司做管理,也学到了相关的技术,每月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最多时达到3万多元。2014年,他回到老家,花了10多万元修建了3间砖房,让家人告别了破旧的老屋,住上了安全的房子。

就在他的工作干得顺风顺水的时候,2015年,吴玉奎因为瘫痪的父亲吴礼凯的病情加重,母亲也因为因为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和脑梗死而无法照顾父亲,加之2个孩子也需要他照顾,就被迫回到了老家。

流转土地发展产业

吴玉奎回到老家后,没有了收入来源。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到重庆、四川和陕西等地考察后,就决定种植青脆李、脆红李、蜂糖李、车厘子等果树,希望以此作为家庭收入来源。

“我在采取打工时,到四川茂县去买青脆李来卖过,感觉青脆李口感好、价格高、销路好,就决定种植青脆李。”吴玉奎说,当时丰都当地没有青脆李,市场前景应该不错。他同时还种植了脆红李、蜂糖李。

吴玉奎告诉笔者,他2017年开始,先后流转土地200多亩后,就于当年3月花了22万余元从茂县买回树苗进行栽种。他说,青脆李成熟于6月底7月初,脆红李成熟于7月至8月,稍后,蜂糖李也成熟了。选择这样几个品种的目的,是延长采摘时间。

在今年7月时,笔者在吴玉奎的果园看到,这些李子树都长得很茂盛,挂果的青脆李树上结了不少果实,不时有市民开车去采摘,并对李子的口感赞不绝口。笔者也品尝了几个,感觉又脆又甜,的确不错。

吴玉奎说,青脆李、脆红李、蜂糖李都要5至6年才进入盛产期。青脆李亩产每亩可采1万斤左右,按照今年批发价每斤6元算,每亩可以收入6万元左右。脆红李每亩也可以收入到1万多元。蜂糖李价格高但产量低,就只种了2亩多。车厘子也只种了10亩,5年后才挂果。

“我还打算种葡萄80亩,以便打造一个立体的采摘园。”吴玉奎说,现在,他已经掌握了李子的种植和管护技术,接下来,他将利用其果园离县城近的优势,逐步全方位的打造这个采摘园,逐步将自己的种植事业做大做强。

帮助村民实现增收

吴玉奎在发展自己的种植事业的同时,也在通过流转土地、收购种子、解决村民就业等方式,帮助村民实现增收。第一年,他就投入了60多万元,仅人工费就花了20多万元。

吴玉奎说,他开始流转的土地全是荒地,请人开荒、平整土地、淘沟等,后来又请人栽种鱼腥草、栽树,以及管护,最多时有20多人同时干活。他说,2017年,他发动村民挖鱼腥草的根来作种子,按照2元1斤的标准,买了20多万元的种子,在李子树下进行套种。但当年由于天干缺水,大部分都干死了,最后只卖了10多万元。

从那以后,他就放弃了种植鱼腥草的想法,专心种植果树了。这些果树都长得较好,需要工人在果园里干除草、松土、栽树、施肥、修枝整形、杀菌等活,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该村4组村民邓中兰就是其中的一个。

“我这些在果园里干活的人,既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照顾家人,家里的农活也干起走了,大家都很满意。”邓中兰说,她从2017年开始就在吴玉奎的果园里务工。最忙时,他们每月都可以收入3000元左右的务工费。

吴玉奎说,他第一年就支付了9.8万元的土地流转费。去年就支付了15万元的务工费。他说,他的采摘园做大后,还可以解决更多的人就业,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增收。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丰都吴玉奎返乡创业发展种植业带动村民增收

2019-09-04 15:05: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4日15时讯(通讯员 郎克志 昨(3)日,笔者了解到,重庆市丰都县湛普镇春安村4组38岁村民吴玉奎2000年退伍后就外出打工,就在他经过多年打拼,工作有较大起色的时候,为了照顾年老多病的父母和两个孩子,被迫被迫返回老家。回家后就断了经济来源,为了让家人日子过好点,他在经过多方考察后,就开始发展种植业,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还带动了村民增收。

放弃打工返回老家

2000年,吴玉奎退伍后,为了改变家庭贫困处境,就到先后重庆和福州打工,后又回到重庆发展。由于头脑灵活、踏实肯干,他从福建回到重庆后,工作做得很顺利,工资也不错。后来,为了照顾一家老小,被迫回到了老家。

“我才到重庆时,由于没有技术,工作不好找,好在自己当过兵,才在一家保安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吴玉奎说,当时的工作不辛苦,但每个月的工资不高,只有600元,干起来实在没有信心。

吴玉奎说,自己出去打工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这样混日子不是长久之计。在保安公司干了3年后,他就到福州一家塑料厂打工,每月工资1500元左右。他说,刚开始感觉还可以,时间久了,感觉靠这点钱无法养家。

2006年,吴玉奎回到重庆九龙坡区来发展,并且一干就是10年。他说,他在一家专做栏杆的公司做管理,也学到了相关的技术,每月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最多时达到3万多元。2014年,他回到老家,花了10多万元修建了3间砖房,让家人告别了破旧的老屋,住上了安全的房子。

就在他的工作干得顺风顺水的时候,2015年,吴玉奎因为瘫痪的父亲吴礼凯的病情加重,母亲也因为因为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和脑梗死而无法照顾父亲,加之2个孩子也需要他照顾,就被迫回到了老家。

流转土地发展产业

吴玉奎回到老家后,没有了收入来源。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到重庆、四川和陕西等地考察后,就决定种植青脆李、脆红李、蜂糖李、车厘子等果树,希望以此作为家庭收入来源。

“我在采取打工时,到四川茂县去买青脆李来卖过,感觉青脆李口感好、价格高、销路好,就决定种植青脆李。”吴玉奎说,当时丰都当地没有青脆李,市场前景应该不错。他同时还种植了脆红李、蜂糖李。

吴玉奎告诉笔者,他2017年开始,先后流转土地200多亩后,就于当年3月花了22万余元从茂县买回树苗进行栽种。他说,青脆李成熟于6月底7月初,脆红李成熟于7月至8月,稍后,蜂糖李也成熟了。选择这样几个品种的目的,是延长采摘时间。

在今年7月时,笔者在吴玉奎的果园看到,这些李子树都长得很茂盛,挂果的青脆李树上结了不少果实,不时有市民开车去采摘,并对李子的口感赞不绝口。笔者也品尝了几个,感觉又脆又甜,的确不错。

吴玉奎说,青脆李、脆红李、蜂糖李都要5至6年才进入盛产期。青脆李亩产每亩可采1万斤左右,按照今年批发价每斤6元算,每亩可以收入6万元左右。脆红李每亩也可以收入到1万多元。蜂糖李价格高但产量低,就只种了2亩多。车厘子也只种了10亩,5年后才挂果。

“我还打算种葡萄80亩,以便打造一个立体的采摘园。”吴玉奎说,现在,他已经掌握了李子的种植和管护技术,接下来,他将利用其果园离县城近的优势,逐步全方位的打造这个采摘园,逐步将自己的种植事业做大做强。

帮助村民实现增收

吴玉奎在发展自己的种植事业的同时,也在通过流转土地、收购种子、解决村民就业等方式,帮助村民实现增收。第一年,他就投入了60多万元,仅人工费就花了20多万元。

吴玉奎说,他开始流转的土地全是荒地,请人开荒、平整土地、淘沟等,后来又请人栽种鱼腥草、栽树,以及管护,最多时有20多人同时干活。他说,2017年,他发动村民挖鱼腥草的根来作种子,按照2元1斤的标准,买了20多万元的种子,在李子树下进行套种。但当年由于天干缺水,大部分都干死了,最后只卖了10多万元。

从那以后,他就放弃了种植鱼腥草的想法,专心种植果树了。这些果树都长得较好,需要工人在果园里干除草、松土、栽树、施肥、修枝整形、杀菌等活,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该村4组村民邓中兰就是其中的一个。

“我这些在果园里干活的人,既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照顾家人,家里的农活也干起走了,大家都很满意。”邓中兰说,她从2017年开始就在吴玉奎的果园里务工。最忙时,他们每月都可以收入3000元左右的务工费。

吴玉奎说,他第一年就支付了9.8万元的土地流转费。去年就支付了15万元的务工费。他说,他的采摘园做大后,还可以解决更多的人就业,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增收。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