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李清华:一坛传统土家渣海椒 带富一方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2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渣海椒是武陵山地区土家族、苗族妇女用传统手工制作的咸菜,也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常见的菜品,可称是一道很地道的开胃下饭菜。近年来,由重庆市黔江区白石乡中河村返乡农民工李清华回家建厂,利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这一传统的土家美食推上大城市的餐桌上,不仅为区内的16个镇乡村民种植的玉米、辣椒、青菜、生姜等增收致富,还带动200余贫困户脱贫摘帽。并在2010年按照“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成立了“黔江区辣椒协会”, 成为农村科普带头人,把开发出的产品销往全国十六个省(市)。
9月21日,笔者来到白石乡中河村,对李清华返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增收的事迹进行采访。
开发渣海椒
每年在玉米、水稻、辣椒成熟时,正是当地农家妇女忙着做渣海椒的最佳季节。黔江渣海椒,即是用石磨将玉米碾细、去糠,然后用刀宰成碎块的辣椒、生姜、大蒜、八角、茴香等佐料混合在一起,用石磨碾成辣椒酱,添加食盐,与米面或玉米面进行搅拌,装进“倒扑坛”里密封一周后,就略带酸味,取出放在铁锅里炒成半熟,再加上猪油或腊肉混合炒,可谓色鲜味美,是招待客人佐酒下饭的美味菜肴。
据了解,李清华在广东打工时,多次把母亲在家中做的渣海椒带到广东食用,广东的朋友吃了后赞不绝口。并给钱托李清华回家顺便多带些过来,李清华发现了这个商机。 2010年,李清华回家过春节,打算在老家建一个渣海椒厂。得到该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李清华很顺利地流转附近村民土地200余亩,用于种植加工渣海椒的原材料——玉米、辣椒、生姜、大蒜等。
为了满足原材料的供给,李清华还发动附近的村民成规模种植辣椒、玉米、生姜等,他包收购。 春节后,李清华利用自家的责任地,规划选址建厂房。在当年9月,在其母亲的帮助下,李清华的渣海椒厂开业了,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加工制作的渣海椒,取得QS质量标准认证及绿色食品认证后,便开始源源不断走向黔江各大超市和重庆主城超市供货,深得众多消费者的亲睐。
“在加工期间,很多关键的流程都是我母亲在掌舵,我只在旁边边看边学。学会后,自己就能下料操作。”李清华说。
销往十六省市
制作渣海椒的工序并不复杂,在农村家家户户很常见。只是在储放期间要精细,相隔一周就要给倒扑在石槽的土坛,或立着的土坛坛沿换一次清水,这样既可以保持味道的鲜美,又可以延长储藏时间,一般储放1年时间不变味。 成规模的生产加工,更要注意到室内温度和通风,要有专人管理,确保适用安全。
“因为以前做的渣海椒是供一家人吃,有时用来炒腊肉招待客人。现在加工的渣海椒,是要端到更多家庭的餐桌,必需过质量关。”李清华说,他将加工的产品样品,送到相关部门检验后,不仅取得QS质量标准认证及绿色食品认证,其渣海椒的制作方法也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证书,还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9年时间的打拼,李清华从一个当时仅有300平方米的小作坊,发展到现在的4000余平方米的大型加工房。成功地创建了“重庆尝必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以“送饭宝贝”注册。
2013年,国家农业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 “2013年中国农产品加工贸易洽谈会”上,该公司生产的“送饭宝贝”牌土家渣海椒被评为“金质产品”。 目前,李清华的渣海椒、盐菜等产品,销售网络覆盖重庆、湖北、湖南、贵州、四川、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西、江苏、山东、北京、重庆等16个省市,涵盖农贸市场、超市、餐饮业、学校、景区和电商等平台。全年销量达8000余吨,销售额达到4000余万元。
带富一方人
“以前种海椒是供自己一家人吃,卖想过卖钱。现在,我们种海椒是为了增收,一亩海椒可收入到4000元,还不用我们背上街,有厂里的人上门来收购。”黔江区白石乡安山村一组的李芳琼老人,一边在田间采摘红红的辣椒,一边高兴地说。 李芳琼的两个女儿都成家在外,以前每年就靠种玉米喂肥猪卖,一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她和老伴在家今年将4亩责任地全种上辣椒,亩产在3500斤左右,按目前每公斤2.5元的收购价,今年可收入1.5万元以上。
据了解,安山村一组距白石乡集镇约4公里,是黔江比较偏远的一个贫困村。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36人721户。其中,建卡贫困户占58户241人。村里一直产业滞后,以前主要产业只有蚕桑和生猪产业。在辣椒产业发展后,曾经的58户建卡贫困户,通过种植辣椒、玉米和在辣椒基地务工,全部脱贫。 “尤其我们这里的渣海椒厂,每年需收购辣椒3000吨、玉米5000吨、生姜和大蒜各5吨,为当地的农作物生产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也解决当地更多村民就近务工。“白石乡分管农业的负责人说。
随着规模的扩大,李清华在渣海椒加工的基础上,还开发盐菜、豆豉等特色农产品。2018年,李清华的玉米、辣椒、青菜等原材料的科普种植示范基地达到1万亩,覆盖黔江区境内的石会、黑溪、杉岭、黄溪、小南海、阿蓬江、白石、沙坝、新华、水田等16个镇乡,带动种植农户2650户。其中建卡贫困户243户,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培育农民合作社12个、家庭农场33个、新型职业农民105人;解决126人到基地长期务工,创造6500人次季节性就业岗位。实现了让更多的农户家家有产业,贫困家庭户户脱贫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