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织密"平安网"筑牢"防护墙" 推进乡风文明进步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9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杨元忠 通讯员 任会 甘勋乐)近年来,重庆市彭水县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平安建设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始终坚持党政领导、齐创共建,全面落实平安建设工作责任制。始终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平安创建的过程转变为群众参与、共建共享、共创和谐的生动实践。
治安防控
筑牢百姓安全防线
百姓生活得舒心,也要安心。如何提升居民安全感?社会治安防控是第一道考题,既要防得全面,又要防得仔细,才能编织好百姓安全网。
“现在咱们彭水很多地方都安装了摄像头,走到哪儿都安全感十足。”
每个工作日,在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门口都会见到民警身影,他们提前30分钟到岗,警车进驻、警灯闪烁、民警巡逻。
良好的治安环境是群众安全感的源泉,数据显示,全县接处警同比下降7.36%,3个治安乱点地区刑事发案大幅下降,同比下降65.96%。数据背后,是彭水县通过强化社会巡逻防控,按照“特警屯点、交巡警巡线、派出所控面、武警联勤联动”的勤务模式,加强重点要害部位、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防范,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增强震慑力和控制力的成果。
除此之外,完善“1+1+N”巡逻防控机制,加快社会安全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管好、用好21支专职巡逻队伍,开展邻里守望、联户联防,确保群众安全感达90%以上。同时,全面落实“枫桥经验”彭水实践行动,突出专群结合和创新治理方式,在全县各村(社区)组建62支“五老自治队”。
“乡里有了‘五老自治队’,‘五老’们发挥余热,让大事儿不出乡,小事儿不出村,邻里间矛盾少了,村里更和谐了。”这是棣棠乡自“五老自治队”组建以来,不少村民的感想,“五老自治队”充分发挥在基层治理中的法治宣传、社情收集、纠纷调解等作用。
“夜间巡逻、纠纷调解、政策宣传。”在社会综合治理上,保家镇居民李继儒还自发组建了由10名退休人员组成的“红袖标”义务巡逻队和老年义务宣传队,维护场镇社会稳定,提升场镇居民安全感。
只有安全感增强,群众才会有更充实的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彭水县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建成全县统一的“城市大脑”平台,横向支持37个部门,纵向支持39个乡镇(街道)和296个村(社区)的数据汇集、融通和利用;坚持把大数据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大引擎,大力推进合成作战平台融合大数据升级项目建设、智能交通建设。
与此同时,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快推进“网上公安局”建设,从户籍、治安、交通、出入境等窗口服务上,不断推出更多便民服务措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人民调解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平安建设,要依靠法之必行,也要依靠道德教化。基层治理工作,既要把握政策、法律底线,又要善于以情感人、以德化人。
日前,在县司法局调解人员的精心调解下,一件历时7年、经过政府多次处理、涉及18户村民、多次诉讼的林地权纠纷案件终于宣告结案。
朗溪乡田湾村二组冯某某与王某某等18户村民因田湾村二组“楠木湾”林地权属争议一案始于2012年,分属不同集体经济组织。经查证,争议林地权属登记存在记载方位不准、四至界限模糊,面积各异,并明显有交叉重叠。
此案由于涉及人数多、矛盾大、时间长,双方当事人积怨深。为此,8月7日,县司法局调处人员本着“依法处理、注重历史、尊重现实、讲究事实证据”的原则,在依据听证查明的事实、收集的证据资料、调查了解相关农户等给林地权属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分别做工作,最后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集中调解。调处人员耐心地给林地争议双方当事人从明事理、促和谐、释法规、寻焦点、争议持续的利与弊分析等做思想工作后,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并在现场签了调处协议书。
人民调解誉为“东方之花”,调解中让双方当事人充分表达意愿,找出双方纠纷的异议点,做出合理的调解方案。“及时沟通交流,法释宣传,让双方当事人如何去面对,消除隔阂。同时运用逆向思维方式,让双方当事人明白争执结果如何,双方要付出的经济成本和承担的后果,然后冷静思考,端正态度,从而达到调解的目的。”县司法局工作人员洪明介绍。
近年来,彭水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讲究执法艺术,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访调、警调、诉调对接,发挥人民法院、司法行政、信访等部门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中的各自作用,成功完成警调、诉调对接案件8件,矛盾纠纷案件数目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7.71%。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基本实现“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目标。
法律援助
提供高效法律服务
牢固树立依法治理理念,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推进平安建设,紧紧围绕“为民、亲民、惠民”理念,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2018年10月30日,县法律援助中心接到一起劳动受伤争议的法律援助申请,鹿鸣乡村民张涛(化名)在给同村的村民家务工时不慎受伤,双方就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于是张涛到县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自2017年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各乡镇在司法所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39个),296个村、社区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县法律援助中心畅通法律援助申请渠道,提高法律援助质量,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让群众打得起官司,上得起法庭。
为更好地为群众提供零距离和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彭水县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遍布城乡、人民调解员扎根基层的优势,及时开展调解工作,把矛盾纠纷消除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同时,引导广大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其中,为脱贫攻坚、新城开发、征地拆迁、地产纠纷、信访稳定等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近年来,彭水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整合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资源,拓展司法行政法律服务平台,组织实施人民调解安民、法律援助惠民、法治宣传近民、法律服务便民等措施,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努力满足全县人民多元化、个性化的法律服务需求,全面实施民主法治村(社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建设行动。
坚持自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德治是支撑的工作理念,目前全县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乡镇3个、民主法治示范村35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5个,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46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50个。加强乡村公共场所普法阵地设施建设,建立面向居民免费开放的法律图书室,推进法治长廊、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公园等法治文化阵地。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高谷法治文化广场、长生法治文化广场,296个农家法律图书角实现全覆盖,满足了群众对法、德文化的需求,推进了社会治理,乡风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