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南宾街道“袖珍夫妻”自强不息谱写“追花逐蜜”赞歌

石柱:南宾街道“袖珍夫妻”自强不息谱写“追花逐蜜”赞歌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0-0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8日12时50分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重庆市石柱县南宾街道黄鹤村的李贵成、马建淑这对残疾夫妇是当地的“名人”,几年来,夫妻俩自强不息、靠养蜂走上脱贫致富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10月6日,笔者来到黄鹤村,面对面听这对夫妻讲述他们的励志故事。

年幼割草摔伤致残  残疾青年喜接连理

尽管心里早有思想准备,但初次见到身高1.2米严重背驼的李贵成和身高仅1米背更驼、拄着拐杖一瘸一拐行走的马建淑时,委实让笔者吃惊不小。

李贵成、马建淑夫妻在装新采收的蜂蜜。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黄鹤村星坪组沟壑纵横,李贵成8岁那年在上山割草时不慎跌落到10多米的山沟伤到了脊椎骨,由于家里贫穷没钱送到医院手术治疗,导致脊椎骨慢慢变形而背驼,此后一直停留在8岁时的身高。

忙忙碌碌中,转眼间到了1993年,已29岁的李贵成经人介绍,与石柱县三河镇白玉村天生22岁肢体重度残疾的马建淑结为夫妻。李贵成肢体二级残疾,马建淑肢体一级残疾,左邻右舍在为他们喜接连理而喜悦祝福时,又不禁为这对残疾夫妻今后的生活捏了一把汗。

李贵成和马建淑坚信,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懒惰,只要勤劳苦干,一样能够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

已养成勤苦劳作习惯的李贵成每天早出晚归在地里劳动,马建淑拄着拐杖将家务活料理得井井有条,这对残疾夫妻婚后的日子过得既艰苦又充实。

自强不息艰苦创业  爬山涉水养殖蜜蜂

星坪组森林茂密、生态植被良好,养殖蜜蜂的密源植物十分丰富,为了解决一家人的生活问题,李贵成决定用以前跟着父亲学到的养蜂技术饲养蜜蜂。

没有钱买蜂桶,他自己用木料制作;山洞间地势险要不好攀登上去放置蜂桶,他先拉好绳子背着蜂桶抓住绳子爬行;无钱购买种蜂,每年春季他爬山涉水寻找野生蜜蜂引回来放到自制的蜂桶里饲养……

李贵成、马建淑夫妻在剥玉米粒。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从山上引回来的野蜜蜂生性挑剔,对‘居住地’安全要求特别高,生活周围不能存在天敌,蜂王带着蜂群适应‘新家’后才能安心居住。”李贵成说起养殖蜜蜂的经验,如数家珍。

星坪组海拔较高,冬天特别寒冷,每年刚进入冬季,李贵成便对山林间、岩洞里的每个蜂桶先裹一层塑料薄膜,再裹一层棉絮,保证蜂群温暖越冬。

让夫妻俩尤为高兴的是,大儿子和一对双胞胎姐妹相继出生后,从小身体健康,更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

经过数年艰辛奔波和发展,李贵成养殖的蜜蜂有了10余群,依靠出售蜂蜜家庭收入有了起色,生活条件渐渐好了起来,确保了三个小孩先后顺利入学。

精准扶贫内生动力 营造温馨幸福家园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李贵成一家被评为低保贫困户,夫妻俩脱贫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为了让他家早日摘掉“穷帽”,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动员李贵成改养易于管理和产糖量更高的中蜂,同时多次安排他参加中蜂养殖技术培训并到外地参观取经。

到2018年,李贵成养殖的中蜂有40余群,销售蜂蜜200多公斤,收入在5万元左右。今年,中蜂饲养量已达到68群,预计养蜂收入在7万元左右。

李贵成、马建淑夫妻在剥玉米粒。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虽然身体残疾,但我们心态很好,一直很乐观,家里经常是笑声不断……”李贵成将蜂蜜从山上采收回来后便抱着罐子,马建淑则拿着勺子舀起蜜蜂倒入罐中。她乐呵呵说道,每到采收蜂蜜的时候,驻村工作队的队员和村组干部便主动在朋友圈为其发布售糖消息,每年采收的蜂蜜很快就销售一空。

黄鹤村党支部书记陈琳是李贵成的帮扶责任人,他向笔者介绍说:“他们不仅中蜂养得多,而且还圈养土鸡50多只、黄牛3头、生猪2头,种植有水稻、玉米和辣椒,是村里自强不息的模范。”

李贵成的大儿子李明从部队复员后在主城已上班两年时间,双胞胎女儿李娇、李倩分别考入重庆师范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目前已上大三,正在准备报考研究生。

马建淑的母亲冉启文已80高龄,此前独居在三河镇白玉村老家,2017年9月李贵成主动将其接到家里,无微不至照顾起老人的生活起居。“依靠党的扶贫政府,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也要承担起孝敬老人的责任,在产业发展上还要加把力。”他信心满满说道。

结婚26年来,李贵成、马建淑夫妇在平淡中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用爱心和勤劳营造出了一个温馨而幸福的家。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石柱:南宾街道“袖珍夫妻”自强不息谱写“追花逐蜜”赞歌

2019-10-08 14:12:29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8日12时50分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重庆市石柱县南宾街道黄鹤村的李贵成、马建淑这对残疾夫妇是当地的“名人”,几年来,夫妻俩自强不息、靠养蜂走上脱贫致富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10月6日,笔者来到黄鹤村,面对面听这对夫妻讲述他们的励志故事。

年幼割草摔伤致残  残疾青年喜接连理

尽管心里早有思想准备,但初次见到身高1.2米严重背驼的李贵成和身高仅1米背更驼、拄着拐杖一瘸一拐行走的马建淑时,委实让笔者吃惊不小。

李贵成、马建淑夫妻在装新采收的蜂蜜。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黄鹤村星坪组沟壑纵横,李贵成8岁那年在上山割草时不慎跌落到10多米的山沟伤到了脊椎骨,由于家里贫穷没钱送到医院手术治疗,导致脊椎骨慢慢变形而背驼,此后一直停留在8岁时的身高。

忙忙碌碌中,转眼间到了1993年,已29岁的李贵成经人介绍,与石柱县三河镇白玉村天生22岁肢体重度残疾的马建淑结为夫妻。李贵成肢体二级残疾,马建淑肢体一级残疾,左邻右舍在为他们喜接连理而喜悦祝福时,又不禁为这对残疾夫妻今后的生活捏了一把汗。

李贵成和马建淑坚信,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懒惰,只要勤劳苦干,一样能够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

已养成勤苦劳作习惯的李贵成每天早出晚归在地里劳动,马建淑拄着拐杖将家务活料理得井井有条,这对残疾夫妻婚后的日子过得既艰苦又充实。

自强不息艰苦创业  爬山涉水养殖蜜蜂

星坪组森林茂密、生态植被良好,养殖蜜蜂的密源植物十分丰富,为了解决一家人的生活问题,李贵成决定用以前跟着父亲学到的养蜂技术饲养蜜蜂。

没有钱买蜂桶,他自己用木料制作;山洞间地势险要不好攀登上去放置蜂桶,他先拉好绳子背着蜂桶抓住绳子爬行;无钱购买种蜂,每年春季他爬山涉水寻找野生蜜蜂引回来放到自制的蜂桶里饲养……

李贵成、马建淑夫妻在剥玉米粒。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从山上引回来的野蜜蜂生性挑剔,对‘居住地’安全要求特别高,生活周围不能存在天敌,蜂王带着蜂群适应‘新家’后才能安心居住。”李贵成说起养殖蜜蜂的经验,如数家珍。

星坪组海拔较高,冬天特别寒冷,每年刚进入冬季,李贵成便对山林间、岩洞里的每个蜂桶先裹一层塑料薄膜,再裹一层棉絮,保证蜂群温暖越冬。

让夫妻俩尤为高兴的是,大儿子和一对双胞胎姐妹相继出生后,从小身体健康,更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

经过数年艰辛奔波和发展,李贵成养殖的蜜蜂有了10余群,依靠出售蜂蜜家庭收入有了起色,生活条件渐渐好了起来,确保了三个小孩先后顺利入学。

精准扶贫内生动力 营造温馨幸福家园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李贵成一家被评为低保贫困户,夫妻俩脱贫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为了让他家早日摘掉“穷帽”,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动员李贵成改养易于管理和产糖量更高的中蜂,同时多次安排他参加中蜂养殖技术培训并到外地参观取经。

到2018年,李贵成养殖的中蜂有40余群,销售蜂蜜200多公斤,收入在5万元左右。今年,中蜂饲养量已达到68群,预计养蜂收入在7万元左右。

李贵成、马建淑夫妻在剥玉米粒。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虽然身体残疾,但我们心态很好,一直很乐观,家里经常是笑声不断……”李贵成将蜂蜜从山上采收回来后便抱着罐子,马建淑则拿着勺子舀起蜜蜂倒入罐中。她乐呵呵说道,每到采收蜂蜜的时候,驻村工作队的队员和村组干部便主动在朋友圈为其发布售糖消息,每年采收的蜂蜜很快就销售一空。

黄鹤村党支部书记陈琳是李贵成的帮扶责任人,他向笔者介绍说:“他们不仅中蜂养得多,而且还圈养土鸡50多只、黄牛3头、生猪2头,种植有水稻、玉米和辣椒,是村里自强不息的模范。”

李贵成的大儿子李明从部队复员后在主城已上班两年时间,双胞胎女儿李娇、李倩分别考入重庆师范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目前已上大三,正在准备报考研究生。

马建淑的母亲冉启文已80高龄,此前独居在三河镇白玉村老家,2017年9月李贵成主动将其接到家里,无微不至照顾起老人的生活起居。“依靠党的扶贫政府,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也要承担起孝敬老人的责任,在产业发展上还要加把力。”他信心满满说道。

结婚26年来,李贵成、马建淑夫妇在平淡中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用爱心和勤劳营造出了一个温馨而幸福的家。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