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邹训海: 平凡岗位的不平凡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8日16时讯(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大家每天尽心尽责地做好分内工作,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今(8)日,笔者从重庆市黔江区了解到,邹训海就是在一个普通工作岗位上班26年,把工作做到认真细致、做到领导满意、群众满意,他所做的就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先后被表彰为“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重庆好人”“重庆市敬业奉献模范”等。
当好人民公仆
“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就是要服务于人民,当好人民的公仆,这样才对得起党和人民的培养!”邹训海在接受采访时说。
据了解,今年51岁的邹训海出生在黔江区阿蓬江镇, 1987年入伍,1989年4月9日,邹训海在执行任务时负伤,伤残程度为“二等甲级”。右小腿截肢后装了假肢,于1992年入党,12月退伍。
1993年,邹训海退伍后被安排到原黔江县社会保险局工作,主要负责全县养老保险和大病救助的统筹工作。现任黔江区医疗保障局综合业务科科长。主要从事职工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单位参保登记、人员增减变动,医疗保险费征缴等工作。
回忆上班之初,新的工作常常让邹训海摸头不到脑。他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虚心向同事请教,不到半年,他就从一个门外汉逐步成长为政策熟、能力强的业务骨干。
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初期,由于黔江很多企业及职工对政策不理解,邹训海和同事们一道,走遍了县城所有企业,一家家反复算细账、做工作、讲政策等,把养老保险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长期在大街小巷里走,邹训海安有假肢的右脚走路的时间长了,里面就隐隐作痛。脚还经常被磨破皮,晚上回家敷上药后,第二天又出发。
当时科室人员少,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邹训海没有任何怨言,从不叫苦。单位领导劝他注意休息,他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工作,必须要尽责,不能影响离退休人员和参保职工的利益。”
工作任劳任怨
“26年来,邹训海一直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区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云高举说。
每年单位民主测评中,邹训海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风、工作成绩等方面都过得硬,连续11年被系统评为“优秀公务员”; 先后获得黔江区、重庆市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称号;2012年获得“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荣;2014年第十五期“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被评为“重庆好人”; 2015年被授予“重庆市敬业奉献模范”。
在同事的眼里,邹训海不仅是科室的一个“百事通”,也是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邹训海的大脑里装的是一部关于黔江社保工作的大百科全书,涉及相关政策、文件、参保单位等都记得一清二楚。
“政策、文件不是用来死记硬背的,必须要理解、吃透。”邹训海笑着说,社保工作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适用人群多,仅靠对文件的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比如说养老保险,每个人因工龄、工种、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等不同,对应的养老金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文件、政策吃透。
“邹训海每天上班比别人来得早、走得晚,已成为他近20年工作的惯例。不管是以前做一般员工,还是后来担任科长,他都总是任劳任怨。”一起上班的同事田坤说。
群众满意度高
从以前负责企事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及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金的发放,到现在职工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单位参保登记、人员增减变动,医疗保险征缴等工作,邹训海做到“不拖一天、不漏一人、不差一分”,不折不扣地把党和国家为离退休人员提高的待遇政策落到实处,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称赞。
2012年12月中旬的一个上午,舟白街道一位80岁高龄的婆婆找到邹训海,要求其立即解决征地农转非养老保险的问题,而办理过程需要时间,邹训海和同事向老人讲政策、讲流程,最终劝服了老人回家等消息,并给老人100元钱让其乘车回家。
26年来,为前来咨询办事的老人垫资车费、请老人吃饭、给老人买水喝,已成邹训海工作上的常事。面对群众的疑问,邹训海总是耐心地讲解。白天上班时间不够用,他就把老人们的电话和住址留下,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家访为这些老年人宣读、讲解相关政策。
“记得以前在给退休老人办理工资卡,那些身体好的老年人自己来领。对少数行走不便的老人,他不通过邮寄,我看到邹训海是抽下班时间,按照其留下的电话和地址一家一家地送。”田坤回忆。
即使现在的工作量比以前大,但邹训海总是以一张笑脸迎接前来办事、咨询的群众。他的工作初心就是:“让群众带着疑问来,带着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