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小花椒带来大效益 幸福笑容洋溢在村民脸上

万州:小花椒带来大效益 幸福笑容洋溢在村民脸上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0-16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6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周晓瑜 通讯员 陈美玲)秋风吹拂,重庆市万州区余家镇关龙村,22.7公里硬化公路像一条条玉带盘旋于山间,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随着微风摇曳,农民在田野间忙碌着,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大家伙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干什么都得劲。”建卡贫困户余胜富站在山头,望着眼前绿油油一片的花椒树,满脸欣慰地说道。为探究脱贫攻坚以来的成果及农村产业发展状况,昨(15)日,笔者前往余家镇关龙村实地采访,目睹了关龙村产业发展的盛世风光,关龙村产业发展神秘的面纱由此被揭开。

谋篇布局 实现产业定位

2017年,关龙村被列为万州扶贫开发重点村之一,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常年在外地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占比达到八成以上。农村耕作劳动力匮乏,导致大量优质的土地由于缺乏人力开垦而荒废,靠着合适的产业发展致富,村民们从未想过。

五桥街道驻村工作队入驻关龙村后,就如何利用这些优质的土地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进行多次探讨。

关龙村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随着微风摇曳。通讯员 陈美玲 摄

经过研究,2017年,第一批天知椒和九月青花椒树苗扎根关龙村,力争将关龙村打造成花椒产业发展集散地、花椒产业深加工基地、花椒产业示范基地、乡村旅游休闲娱乐之地。

据花椒技术现场负责人刘洋介绍,打算在关龙村发展花椒130万余平方米,计划分批次栽植。“目前,第一批花椒已投产见效,采摘花椒5万千克,毛利润13万元左右,纯收入约10万元。”刘洋告诉笔者,现如今,关龙村花椒种植面积达72万平方米,花椒产业已初见成效,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一方面让农户实现就近务工取得收益,也让村集体空壳问题得到缓解。据估计,花椒进入盛产期后,按年产花椒20万千克,每千克20元计算,年产值可达到400万元。与此同时,每到花椒采摘旺季,用工需求量更大,还能带动当地15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

“运用技术嫁接的方式,让更多的农民工回乡稳定实现就业创业。让花椒产业走出国门遍布世界是追求的目标。”刘洋说,未来将加大技术支持和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力争将花椒产业做大做强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家乡大变样 村民乐开怀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打通公路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是农业兴旺、农村繁荣、农民致富的保障。在开展脱贫攻坚以前,村里仅有一条3.5米宽的水泥公路,其余50多公里山路均为泥结石路面,村民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生产的农副产品很难实现外销,农产品的附加值缩水,群众的增收渠道受限。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关龙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2.7公里硬化公路盘旋于山间,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改变了关龙村的面貌。36公里人行便道解决了关龙村90%以上群众的出行问题。

这只是扶贫工作队入驻关龙村以来的变化之一。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一年来,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高规格的农村大交通网络图、人行便道网格图,人畜饮水网状图、迥然各异的塘堰图、星光璀璨的农村夜景图,关龙秀美河山图正在形成。看到家乡的巨变,“流浪”异乡的青壮年逐步回流关龙村,扎根关龙村实现创业就业的梦想。

“原来的荒山荒坡现在已经开发利用并全部流转给花椒种植大户,各家各户的零星土地种点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农忙季节也并不显得那么忙碌,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花椒基地务工,每个月差不多可以领取工资1000多元。”余家镇关龙村三队小组长贺正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将自己的成就感与获得感向笔者娓娓道来。他说,小组共有建卡贫困户14户40人,有8名贫困户在花椒基地务工。2019年,在基地务工的贫困建卡户可从基地领取8000至10000元不等的收入,这一数字随着花椒进入盛产期及利益联结机制的形成逐年提升。对于未来,贺正明信心满满,“只要不等不靠,相信以后的收入会更高。”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万州:小花椒带来大效益 幸福笑容洋溢在村民脸上

2019-10-16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6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周晓瑜 通讯员 陈美玲)秋风吹拂,重庆市万州区余家镇关龙村,22.7公里硬化公路像一条条玉带盘旋于山间,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随着微风摇曳,农民在田野间忙碌着,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大家伙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干什么都得劲。”建卡贫困户余胜富站在山头,望着眼前绿油油一片的花椒树,满脸欣慰地说道。为探究脱贫攻坚以来的成果及农村产业发展状况,昨(15)日,笔者前往余家镇关龙村实地采访,目睹了关龙村产业发展的盛世风光,关龙村产业发展神秘的面纱由此被揭开。

谋篇布局 实现产业定位

2017年,关龙村被列为万州扶贫开发重点村之一,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常年在外地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占比达到八成以上。农村耕作劳动力匮乏,导致大量优质的土地由于缺乏人力开垦而荒废,靠着合适的产业发展致富,村民们从未想过。

五桥街道驻村工作队入驻关龙村后,就如何利用这些优质的土地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进行多次探讨。

关龙村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随着微风摇曳。通讯员 陈美玲 摄

经过研究,2017年,第一批天知椒和九月青花椒树苗扎根关龙村,力争将关龙村打造成花椒产业发展集散地、花椒产业深加工基地、花椒产业示范基地、乡村旅游休闲娱乐之地。

据花椒技术现场负责人刘洋介绍,打算在关龙村发展花椒130万余平方米,计划分批次栽植。“目前,第一批花椒已投产见效,采摘花椒5万千克,毛利润13万元左右,纯收入约10万元。”刘洋告诉笔者,现如今,关龙村花椒种植面积达72万平方米,花椒产业已初见成效,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一方面让农户实现就近务工取得收益,也让村集体空壳问题得到缓解。据估计,花椒进入盛产期后,按年产花椒20万千克,每千克20元计算,年产值可达到400万元。与此同时,每到花椒采摘旺季,用工需求量更大,还能带动当地15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

“运用技术嫁接的方式,让更多的农民工回乡稳定实现就业创业。让花椒产业走出国门遍布世界是追求的目标。”刘洋说,未来将加大技术支持和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力争将花椒产业做大做强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家乡大变样 村民乐开怀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打通公路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是农业兴旺、农村繁荣、农民致富的保障。在开展脱贫攻坚以前,村里仅有一条3.5米宽的水泥公路,其余50多公里山路均为泥结石路面,村民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生产的农副产品很难实现外销,农产品的附加值缩水,群众的增收渠道受限。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关龙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2.7公里硬化公路盘旋于山间,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改变了关龙村的面貌。36公里人行便道解决了关龙村90%以上群众的出行问题。

这只是扶贫工作队入驻关龙村以来的变化之一。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一年来,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高规格的农村大交通网络图、人行便道网格图,人畜饮水网状图、迥然各异的塘堰图、星光璀璨的农村夜景图,关龙秀美河山图正在形成。看到家乡的巨变,“流浪”异乡的青壮年逐步回流关龙村,扎根关龙村实现创业就业的梦想。

“原来的荒山荒坡现在已经开发利用并全部流转给花椒种植大户,各家各户的零星土地种点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农忙季节也并不显得那么忙碌,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花椒基地务工,每个月差不多可以领取工资1000多元。”余家镇关龙村三队小组长贺正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将自己的成就感与获得感向笔者娓娓道来。他说,小组共有建卡贫困户14户40人,有8名贫困户在花椒基地务工。2019年,在基地务工的贫困建卡户可从基地领取8000至10000元不等的收入,这一数字随着花椒进入盛产期及利益联结机制的形成逐年提升。对于未来,贺正明信心满满,“只要不等不靠,相信以后的收入会更高。”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