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流淌的乡愁》 抹不去的乡愁

万州:《流淌的乡愁》 抹不去的乡愁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0-2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1日10时40分讯(特约通讯员 周晓瑜 通讯员 向韬 骆仁新)昨(20)日,笔者获悉,由万州区委宣传部、万州区文化旅游委编辑的万州历史文化丛书《流淌的乡愁》(第一辑、第二辑)已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展示了近年来万州区镇乡历史文化挖掘工作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文化支撑。该书在万州新华书店、三峡移民纪念馆有售,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去购买。

近年来,为了让历史文化资源由静止变为活态,由多年尘封到为现实服务,万州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镇乡历史文化挖掘工程,梳理提炼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利在做好保护传承的前提下,进行有效转化利用。

根据万州区委、万州区政府的安排,由万州区委宣传部、万州区文化旅游委牵头,万州区志办、万州区文联参与,组织专家组先后深入甘宁、武陵、龙沙、罗田、高梁、太安和长滩、柱山、小周、大周、孙家、响水、走马、龙驹共14个镇乡,开展了两期镇乡历史文化挖掘工程。专家组对散布山野田间的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逐一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与当地党委政府一道,组织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理清其历史文化源流及发展脉络。

专家组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思路,遵循“出之有据、体现传承、利于呈现、广泛认同”的原则,分别从考古证据、文献记载、文物遗存、“非遗”项目几个方面,围绕各镇乡的历史文化脉络和重点,充分讨论,展开争鸣,细心梳理,小心求证,提炼出14个镇乡各自应重点展现的核心文化或特色文化。然后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和考证文章,反复讨论修改,最后汇集成册。

大周镇崇正书院石碑。通讯员 向韬 摄

据万州区文物管理所负责人介绍,万州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17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天生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1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川东竹琴、金钱板),市级“非遗”项目20个,区级“非遗”项目107个。其中,绝大多数散布在乡野,流传在民间。

镇乡历史文化挖掘工程,直接推动了全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在地面文物保护方面,根据专家组调研意见,多个镇乡的文物保护项目已纳入《万州区地面文物保护维修五年规划(2016--2020)》。

截至目前,罗田镇金黄甲大院、走马镇向氏民居、太安镇司南祠、丁家碉楼,柱山乡文氏宗祠、青云寨、柱山寨等13处地面文物的修缮保护已经完成。何其芳故居复建项目已纳入三峡后续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完善项目,征地搬迁已经完成,年内将开工修建。龙驹谭家院子、刘氏民居等8处文物的修缮保护方案已完成编制。如今,一批修旧如旧的文物点,已经成为当地最有分量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修缮完成的文氏宗祠正在被当地政府打造成为一个弘扬宗祠文化、传播孝善家风的文化旅游景点,并已对外开放。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专家组认为具备条件、且有发展潜力的龙驹镇、孙家镇均可建设“非遗”(金钱板、竹琴)保护特色小镇。如今,两地的学校已经在区文化旅游委、区文化馆的帮助下开设了金钱板、竹琴特色课程,并成立了校园传承基地,使这些重点“非遗”项目得以薪火相传。

挖掘的目的在于保护传承和转化利用。据了解,镇乡历史文化挖掘工程成果做到了“四个结合”“三个发力”,即与乡村振兴结合,与脱贫攻坚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结合,与“亮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成果、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双亮)活动结合;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发力,在场镇风貌改造上发力,在全域旅游发展上发力。

镇乡历史文化挖掘工程的专家组在向氏民居调研。通讯员 向韬 摄

专家组在调研中发现,多数镇乡都是多种文化兼收并蓄、杂糅交融。为此,在对各镇乡提炼出一种核心或主题文化后,均建议合理利用、有机融入其他文化类型。例如,小周镇在突出三生石文化的同时,也可纳入水驿文化、移民文化、古红桔文化、生态文化等其他文化元素。

在场镇风貌改造问题上,专家组建议,要根据核心或主题文化的定位确定建筑风格。例如,长滩镇应结合东汉时期设置羊渠县治的历史,打造具有汉代风格的建筑或标志。龙驹镇应复原清末民初建筑风格与历史风貌,传承弘扬边贸文化,积极发展现代商贸业态。

如何发展乡村旅游、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专家组认为,万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盲目跟风、同质化等问题,其根源在于忽视文化个性,对本土文化挖掘不深入、定位不精准,故事随意编造、景点粗制滥造,经不起看、经不起品,需要引起重视。专家组建议,要在深挖文化内涵上下足“掘井”功夫,在科学呈现上下足“绣花”功夫,讲好“各美其美”的乡村故事,真正体现特色化、差异化。

理论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两期历史文化挖掘工程成果,经过各乡镇的实践运用,目前已经初见成效,乡愁记忆正在青山绿水间“活”起来。

坐落于长江北岸的武陵镇,依山而建,傍水而兴,先后出土了享有“石质汉书”之美誉的汉阙等众多汉代文物,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因此,在首批镇乡历史文化挖掘工程中,专家组就其特点,建议武陵镇彰显汉文化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该镇根据专家组意见,深度挖掘汉代历史文化,新建了汉文化广场,并以汉代风格进行场镇风貌改造。如今,一个充满汉文化气息的特色小镇已见雏形。

被誉为“一脉书香贯古今”的另一个滨江小镇大周镇,清代即建有崇正书院,抗战时期安徽旅鄂中学内迁于此,目前又拥有万州区唯一的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崇文兴教传统源远流长。围绕专家组提出的“书院文化”核心文化定位以及场镇风貌打造应彰显明清建筑文化特点的建议,该镇正在推进科教亲子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目前,场镇的“明清水驿”风貌打造初露端倪,十里亲子滨江长廊已经建成,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清新的书卷气息相得益彰。这个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一跃成为不少市民周末和节假日的“打卡地”。

此外,罗田、柱山、走马、甘宁、太安等镇乡积极利用历史文化挖掘成果,结合自身优势,全力打造特色乡镇,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目前,罗田镇已成功申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柱山乡、走马镇成功申报为重庆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万州:《流淌的乡愁》 抹不去的乡愁

2019-10-21 10:46:09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1日10时40分讯(特约通讯员 周晓瑜 通讯员 向韬 骆仁新)昨(20)日,笔者获悉,由万州区委宣传部、万州区文化旅游委编辑的万州历史文化丛书《流淌的乡愁》(第一辑、第二辑)已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展示了近年来万州区镇乡历史文化挖掘工作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文化支撑。该书在万州新华书店、三峡移民纪念馆有售,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去购买。

近年来,为了让历史文化资源由静止变为活态,由多年尘封到为现实服务,万州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镇乡历史文化挖掘工程,梳理提炼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利在做好保护传承的前提下,进行有效转化利用。

根据万州区委、万州区政府的安排,由万州区委宣传部、万州区文化旅游委牵头,万州区志办、万州区文联参与,组织专家组先后深入甘宁、武陵、龙沙、罗田、高梁、太安和长滩、柱山、小周、大周、孙家、响水、走马、龙驹共14个镇乡,开展了两期镇乡历史文化挖掘工程。专家组对散布山野田间的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逐一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与当地党委政府一道,组织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理清其历史文化源流及发展脉络。

专家组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思路,遵循“出之有据、体现传承、利于呈现、广泛认同”的原则,分别从考古证据、文献记载、文物遗存、“非遗”项目几个方面,围绕各镇乡的历史文化脉络和重点,充分讨论,展开争鸣,细心梳理,小心求证,提炼出14个镇乡各自应重点展现的核心文化或特色文化。然后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和考证文章,反复讨论修改,最后汇集成册。

大周镇崇正书院石碑。通讯员 向韬 摄

据万州区文物管理所负责人介绍,万州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17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天生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1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川东竹琴、金钱板),市级“非遗”项目20个,区级“非遗”项目107个。其中,绝大多数散布在乡野,流传在民间。

镇乡历史文化挖掘工程,直接推动了全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在地面文物保护方面,根据专家组调研意见,多个镇乡的文物保护项目已纳入《万州区地面文物保护维修五年规划(2016--2020)》。

截至目前,罗田镇金黄甲大院、走马镇向氏民居、太安镇司南祠、丁家碉楼,柱山乡文氏宗祠、青云寨、柱山寨等13处地面文物的修缮保护已经完成。何其芳故居复建项目已纳入三峡后续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完善项目,征地搬迁已经完成,年内将开工修建。龙驹谭家院子、刘氏民居等8处文物的修缮保护方案已完成编制。如今,一批修旧如旧的文物点,已经成为当地最有分量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修缮完成的文氏宗祠正在被当地政府打造成为一个弘扬宗祠文化、传播孝善家风的文化旅游景点,并已对外开放。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专家组认为具备条件、且有发展潜力的龙驹镇、孙家镇均可建设“非遗”(金钱板、竹琴)保护特色小镇。如今,两地的学校已经在区文化旅游委、区文化馆的帮助下开设了金钱板、竹琴特色课程,并成立了校园传承基地,使这些重点“非遗”项目得以薪火相传。

挖掘的目的在于保护传承和转化利用。据了解,镇乡历史文化挖掘工程成果做到了“四个结合”“三个发力”,即与乡村振兴结合,与脱贫攻坚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结合,与“亮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成果、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双亮)活动结合;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发力,在场镇风貌改造上发力,在全域旅游发展上发力。

镇乡历史文化挖掘工程的专家组在向氏民居调研。通讯员 向韬 摄

专家组在调研中发现,多数镇乡都是多种文化兼收并蓄、杂糅交融。为此,在对各镇乡提炼出一种核心或主题文化后,均建议合理利用、有机融入其他文化类型。例如,小周镇在突出三生石文化的同时,也可纳入水驿文化、移民文化、古红桔文化、生态文化等其他文化元素。

在场镇风貌改造问题上,专家组建议,要根据核心或主题文化的定位确定建筑风格。例如,长滩镇应结合东汉时期设置羊渠县治的历史,打造具有汉代风格的建筑或标志。龙驹镇应复原清末民初建筑风格与历史风貌,传承弘扬边贸文化,积极发展现代商贸业态。

如何发展乡村旅游、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专家组认为,万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盲目跟风、同质化等问题,其根源在于忽视文化个性,对本土文化挖掘不深入、定位不精准,故事随意编造、景点粗制滥造,经不起看、经不起品,需要引起重视。专家组建议,要在深挖文化内涵上下足“掘井”功夫,在科学呈现上下足“绣花”功夫,讲好“各美其美”的乡村故事,真正体现特色化、差异化。

理论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两期历史文化挖掘工程成果,经过各乡镇的实践运用,目前已经初见成效,乡愁记忆正在青山绿水间“活”起来。

坐落于长江北岸的武陵镇,依山而建,傍水而兴,先后出土了享有“石质汉书”之美誉的汉阙等众多汉代文物,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因此,在首批镇乡历史文化挖掘工程中,专家组就其特点,建议武陵镇彰显汉文化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该镇根据专家组意见,深度挖掘汉代历史文化,新建了汉文化广场,并以汉代风格进行场镇风貌改造。如今,一个充满汉文化气息的特色小镇已见雏形。

被誉为“一脉书香贯古今”的另一个滨江小镇大周镇,清代即建有崇正书院,抗战时期安徽旅鄂中学内迁于此,目前又拥有万州区唯一的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崇文兴教传统源远流长。围绕专家组提出的“书院文化”核心文化定位以及场镇风貌打造应彰显明清建筑文化特点的建议,该镇正在推进科教亲子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目前,场镇的“明清水驿”风貌打造初露端倪,十里亲子滨江长廊已经建成,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清新的书卷气息相得益彰。这个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一跃成为不少市民周末和节假日的“打卡地”。

此外,罗田、柱山、走马、甘宁、太安等镇乡积极利用历史文化挖掘成果,结合自身优势,全力打造特色乡镇,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目前,罗田镇已成功申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柱山乡、走马镇成功申报为重庆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燕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