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秉衡与梁平竹帘结伴而行 传承“指间”上的文化

牟秉衡与梁平竹帘结伴而行 传承“指间”上的文化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0-2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1日15时25分讯(通讯员 吴平)摆脱竹帘画“临摹”的框架,善于“原创”,并做到精细、耐看,这是梁平竹帘画大师牟秉衡的拿手绝活。他从事竹帘生产和绘画70余年,擅长在竹帘上创作山水画,是目前唯一的梁平竹帘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昨(20)日,笔者来到了位于重庆市梁平区的牟秉衡家里,一间仅100多平方米的屋子,挤满了一台老式织布机、一张绘画竹帘的大书桌、各种制作工具、一些已完成或未完成的竹帘作品,各个角落里还堆满的一捆捆从农户收集来的竹丝。

“小的时候,我的玩具是竹帘;长大后,我的爱好变成了竹帘;成年后,我的工作是竹帘;而现在,我的生命就是竹帘。”牟秉衡表达着他对梁平竹帘执拗而朴实的感情。

梁平竹帘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发展的漫长过程。据资料记载,手工造纸的“舀纸帘”,是梁平竹帘的雏形。

1949年,梁平成立了被誉为“手工艺人培训地”的贫民工厂,专职收留幼童,传授他们各类生活技能,而梁平竹帘制作工艺便是其中一项。

“几岁大的孩子进去学艺,学成后的少男少女就结成夫妻,男的抽丝、女的织帘。”牟秉衡说,那时的梁平竹帘大都是各家各户独自制作,做好后的素帘就拿到集市统一售卖。

当时的牟秉衡因为自幼随其外公学习绘画、书法,拥有不错的美术功底,“为了生活”牟秉衡踏上了梁平竹帘的学艺之旅。

那是1956年,牟秉衡在街上一边售卖柴火,一边欣赏自己临摹的唐寅画作。忽然,有人问道“这是你画的?”牟秉衡点点头。“我拿1块钱买了你的画,以后你帮我画竹帘怎么样?”当时的牟秉衡也不知竹帘为何物,只想着一幅画值一块钱,顶得上几捆柴了,遂答应了下来。

“那个年代米8分钱一公斤,肉5角钱一公斤,我仅靠给竹帘绘画,一个月能挣到11元钱,可以养活一家人了。”牟秉衡说,最初选择梁平竹帘,仅仅将其当做一项谋生工具,可随后的经历让他爱上了这项传统技艺。

初识竹帘,牟秉衡作为画师参与竹帘最后一道工序的制作,他日夜感受着竹帘千年传承的魅力,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

“1958年,梁平成立了竹帘厂,每天在厂里看老师傅们抽丝、织帘,我也逐渐对竹帘的制作过程产生了好奇。” 牟秉衡回忆说,学习梁平竹帘制作需要耐心,他从刮篾学起,每道工序都经过数万次练习,练得多了,也就有感情了,梁平竹帘也逐步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了他们那代人的精神寄托。

2008年,凭借精巧的制作技艺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梁平竹帘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可是兴奋了好久。”谈及梁平竹帘的辉煌历史,牟秉衡显得很兴奋。

潮起潮落,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汽车代替了轿子,窗帘代替了竹帘,大量现代工艺制品冲击着梁平竹帘的市场。从五十年前开始,梁平竹帘的销售逐年下降,众多年轻手工艺人选择“另谋他业”,而牟秉衡及其同代的老手工艺人们却选择了坚守。

近七十年的坚守,兴趣变成了使命,梁平竹帘融入了生活,牟秉衡也从一名普通的手工艺人成长为了唯一一位梁平竹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我对梁平竹帘有着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其更好地传承下去。”牟秉衡说,在他看来,梁平竹帘不仅仅是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形象,能够讲述梁平故事,展现梁平历史,传递时代声音。于是,牟秉衡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使命,即承前启后,让梁平竹帘的金字招牌更响。

“培养一个梁平竹帘手艺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加入我们的队伍,梁平竹帘的‘新鲜血液’非常缺乏。”牟秉衡说。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牟秉衡对梁平竹帘未来的传承发展依然充满信心。“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他说,现在国家非常重视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非遗的认知持续深化,为非遗传承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这不,前段时间,一批来自上海的孩子们刚来我家了解、学习竹帘制作工艺,他们展现出了对这项传统技艺的浓厚兴趣。”牟秉衡说,梁平竹帘正越走越广,年轻的一代人正让非遗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梁平竹帘一定会代代薪火相传,而将梁平竹帘传承下去也成为了他的责任。

“一筒慈竹分万千,经纬相织终成帘,挥毫泼墨显乾坤,手口相授代代传。”与祖国共成长的梁平竹帘,未来可期!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牟秉衡与梁平竹帘结伴而行 传承“指间”上的文化

2019-10-21 15:25:48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1日15时25分讯(通讯员 吴平)摆脱竹帘画“临摹”的框架,善于“原创”,并做到精细、耐看,这是梁平竹帘画大师牟秉衡的拿手绝活。他从事竹帘生产和绘画70余年,擅长在竹帘上创作山水画,是目前唯一的梁平竹帘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昨(20)日,笔者来到了位于重庆市梁平区的牟秉衡家里,一间仅100多平方米的屋子,挤满了一台老式织布机、一张绘画竹帘的大书桌、各种制作工具、一些已完成或未完成的竹帘作品,各个角落里还堆满的一捆捆从农户收集来的竹丝。

“小的时候,我的玩具是竹帘;长大后,我的爱好变成了竹帘;成年后,我的工作是竹帘;而现在,我的生命就是竹帘。”牟秉衡表达着他对梁平竹帘执拗而朴实的感情。

梁平竹帘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发展的漫长过程。据资料记载,手工造纸的“舀纸帘”,是梁平竹帘的雏形。

1949年,梁平成立了被誉为“手工艺人培训地”的贫民工厂,专职收留幼童,传授他们各类生活技能,而梁平竹帘制作工艺便是其中一项。

“几岁大的孩子进去学艺,学成后的少男少女就结成夫妻,男的抽丝、女的织帘。”牟秉衡说,那时的梁平竹帘大都是各家各户独自制作,做好后的素帘就拿到集市统一售卖。

当时的牟秉衡因为自幼随其外公学习绘画、书法,拥有不错的美术功底,“为了生活”牟秉衡踏上了梁平竹帘的学艺之旅。

那是1956年,牟秉衡在街上一边售卖柴火,一边欣赏自己临摹的唐寅画作。忽然,有人问道“这是你画的?”牟秉衡点点头。“我拿1块钱买了你的画,以后你帮我画竹帘怎么样?”当时的牟秉衡也不知竹帘为何物,只想着一幅画值一块钱,顶得上几捆柴了,遂答应了下来。

“那个年代米8分钱一公斤,肉5角钱一公斤,我仅靠给竹帘绘画,一个月能挣到11元钱,可以养活一家人了。”牟秉衡说,最初选择梁平竹帘,仅仅将其当做一项谋生工具,可随后的经历让他爱上了这项传统技艺。

初识竹帘,牟秉衡作为画师参与竹帘最后一道工序的制作,他日夜感受着竹帘千年传承的魅力,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

“1958年,梁平成立了竹帘厂,每天在厂里看老师傅们抽丝、织帘,我也逐渐对竹帘的制作过程产生了好奇。” 牟秉衡回忆说,学习梁平竹帘制作需要耐心,他从刮篾学起,每道工序都经过数万次练习,练得多了,也就有感情了,梁平竹帘也逐步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了他们那代人的精神寄托。

2008年,凭借精巧的制作技艺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梁平竹帘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可是兴奋了好久。”谈及梁平竹帘的辉煌历史,牟秉衡显得很兴奋。

潮起潮落,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汽车代替了轿子,窗帘代替了竹帘,大量现代工艺制品冲击着梁平竹帘的市场。从五十年前开始,梁平竹帘的销售逐年下降,众多年轻手工艺人选择“另谋他业”,而牟秉衡及其同代的老手工艺人们却选择了坚守。

近七十年的坚守,兴趣变成了使命,梁平竹帘融入了生活,牟秉衡也从一名普通的手工艺人成长为了唯一一位梁平竹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我对梁平竹帘有着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其更好地传承下去。”牟秉衡说,在他看来,梁平竹帘不仅仅是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形象,能够讲述梁平故事,展现梁平历史,传递时代声音。于是,牟秉衡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使命,即承前启后,让梁平竹帘的金字招牌更响。

“培养一个梁平竹帘手艺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加入我们的队伍,梁平竹帘的‘新鲜血液’非常缺乏。”牟秉衡说。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牟秉衡对梁平竹帘未来的传承发展依然充满信心。“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他说,现在国家非常重视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非遗的认知持续深化,为非遗传承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这不,前段时间,一批来自上海的孩子们刚来我家了解、学习竹帘制作工艺,他们展现出了对这项传统技艺的浓厚兴趣。”牟秉衡说,梁平竹帘正越走越广,年轻的一代人正让非遗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梁平竹帘一定会代代薪火相传,而将梁平竹帘传承下去也成为了他的责任。

“一筒慈竹分万千,经纬相织终成帘,挥毫泼墨显乾坤,手口相授代代传。”与祖国共成长的梁平竹帘,未来可期!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燕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