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干部辛苦换群众幸福 石柱中益乡抓党建促脱贫之路(下)
相关报道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10月23日15时26分(记者 余春兰)昨(22)日,天上下着雨,有点凉。海拔1000多米的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坪坝村烟雨蒙蒙。因为体弱多病,加之天气阴冷,68岁的建卡贫困户向瑞华在家中升起了火盆。
相比炭火散发的暖和,他的心底更暖。
几天前,同村54岁的党员谭海庭打来电话,询问他的身体情况,并告知他,今年年底的2000元分红一定按时到账。
抓党建 打造致富“共富链”
此前,谭海庭与向瑞华交往不深。
自中益乡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在市委办公厅扶贫集团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推动下,在两年时间里,谭海庭与向瑞华的关系已经很“热烙”。
而这,只是中益乡深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一个小举措。
市委办公厅扶贫集团成员单位帮扶干部、35名县级选派干部及中益乡原有干部共同组成,构建了运转高效、调配有力的指挥体系和攻坚作战队伍。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中益乡采取“村支部+党员+贫困群众”方式,年初党员与支部签订服务承诺书,通过设置志愿服务岗、义务监督岗、邻里互助岗等党员示范岗位,将党员承诺践诺与扶贫工作结合,压实党员脱贫攻坚责任,倒逼党员提升自我净化、为民服务的积极性自觉性。
中益乡副乡长郎涛说,目前,该乡把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主线,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通过村支部牵头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压实党员责任,发动亲朋好友,组织各方力量参与结对帮扶,打造致富“共富链”,让党建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深度发力促脱贫。
党员干部带头发展产业
位于武陵山区大风堡原始森林深处的中益乡,属于典型的“两山夹一槽”地势,位置偏远、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欠缺。
盐井村的青年小伙谭斌意识到这个问题。
6年前,谭斌结合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水产专业知识,开始养蛙,步入正轨后,又回到城区上班,石蛙交给父亲谭启禄管理。
谭斌和父亲很少拌嘴,但却因如何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致富“闹”了点“情绪”。
2017年,时值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中益乡拟以20万元扶贫资金入股谭斌的隔岩洞石蛙专业合作社,为10户贫困户兜底分红。
得知消息后,谭斌算了一笔账,认为这种方式经营他要亏,不愿意干。
谭启禄知道儿子的犹豫点,自家虽不是贫困户,但挣钱也不容易。可自己是党员,也是一位村社干部。于是给儿子做起了思想工作:“地方产业太少了,我们应该发展产业,带动附近的村民共同致富。”
听着父亲苦口婆心的劝说,谭斌应允。同时也回村上和10户贫困户开了一次会,希望大家一同把这个合作社做大,把产业做起来,不能只靠扶贫资金过日子。
如今,连续两年,10户贫困户都得到了分红。平常,还可到合作社清理池子、清除杂草,赚工资。
“如今,我们扩大规模了,按这个状态发展下去,我也不会亏了。”说着合作社的前景,谭启斌喜上眉梢。
让群众从产业链中富起来
党组织深度嵌入产业扶贫,让群众从产业链中富起来。在中益乡,这样的事例不少。
2017年8月以来,中益乡以产业振兴为发力点,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将“温饱型”粮食作物调整为“小康型”经济作物,土地产值增效,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产业结构调整的背后,涌现出很多故事。
“中益乡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块地就发生在我们这里。”盐井村“第一书记”余建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当时经涉农专家的考察,计划栽种50亩前胡示范基地。专家们也通过算账等方式,宣传调整产业结构的科学性。
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干部白天做业务工作,晚上走村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一笔笔算账,动员大家种植前胡。
能活不?销路如何?有的群众心中依然有疑虑。
这时候,村支部书记文奎洋站了出来。“如果大家不放心,我用土地给你换,或者你们把土地租给我,我来做。”
文奎洋又找来陈善父与焦廷发两位党员,三人合计之后,决定率先试一试。
看着党员干部干部租地也要种,大多数群众答应种植,可仍有小部分不情愿。
文奎洋通过自家更换或给租金的方式,协调了5.5亩地种上前胡。当年就见到效益:种植前胡每亩产值达3000-4000元。
村民们的疑虑消除了,开始自发种植前胡。盐井村也在全乡范围内率先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到目前为止,已经种植了694亩前胡、465亩脆红李、850亩辛夷花等特色产业。
通过“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中益乡通过各村支部牵头成立康凯旅游公司,引进泽泰、泰尔森等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中药材2254亩、后备箱经济作物和经果林693亩、中蜂1780群,通过土地流转、参股分红、吸纳就业、承包经营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预计今年村集体分红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