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肉牛养殖让日子“牛”起来 干群合力书写美丽新画卷
石盘乡着力推进产业扶贫、推进扶志扶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新面貌正慢慢展现。

彭水:肉牛养殖让日子“牛”起来 干群合力书写美丽新画卷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1-0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杨元忠 通讯员 赵琴 甘勋乐)昨(31)日,笔者了解到,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石盘乡位于彭水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5公里,海拔落差1100米左右。曾是彭水的“边荒地带”,村路狭窄,村庄环境“脏乱差”,村集体经济薄弱。近年来,石盘乡着力推进产业扶贫、推进扶志扶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居住条件,各村村容村貌,群众干事创业精气神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新面貌正慢慢展现。

肉牛养殖让日子“牛”起来

“吁——走这边,走这边。”天下着蒙蒙细雨。早上9点多,香树村4组村民宁生凡一如往常,将一群牛赶到山上放养。对他来说,这只是一天忙碌生活的开始。

今年47岁的宁生凡,以务农为生。“父母年老,妻子残疾,孩子还小。我家主要是没有劳力,而且我也走不出去,需要照顾家庭。”宁生凡发出无奈的叹息。

宁生凡给肉牛喂饲料。通讯员 赵琴 摄

2013年,宁生凡一家被村里评为建卡贫困户,戴上了贫困“帽子”的宁生凡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说,自己是个勤劳苦干的庄稼汉子,不愿意背上这样的“名声”。从那一刻起,宁生凡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靠着这双手摘掉“贫困帽”。

为了早日“摘帽”,宁生凡一个人种植了10亩烤烟。每到农忙时节,望着这10亩烤烟地,他就犯起了愁。“没有劳力,为了抢抓时节,就只有请人,种一年烤烟总收入才3万多,但是,光工钱都要开出去1万多。”宁生凡话里有些许无奈。

通过逐年的积累,2018年,宁生凡终于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然而,宁生凡还没来得及为脱贫而喜悦,一场连续的干旱,让宁生凡赖以为生的烤烟受了灾,10亩地损失了6、7亩。同年6月,经当地政府调研后,宁生凡因灾返贫,再次戴上了“贫困帽”。

“今年我也种了10亩烤烟,但总觉得光种烤烟不是长久之计。”宁生凡说。“下一步的出路在哪里?”宁生凡在思索,石盘党委政府也在思索。

发展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又抗风险能力强的产业成为了宁生凡的首选。香树村山地面积广阔,山上森林茂密,天然牧草丰富,经过调研,他决定发展肉牛养殖。

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5万元的金融扶贫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没有技术怎么办?石盘乡农服中心的工作人员为他带来了养殖肉牛的相关书籍,并力所能及的为他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就这样,今年6月,宁生凡靠着扶贫贷款,购买了8头小牛,加上家里原有的6头,养殖场就建了起来,这14头牛成了他的发展产业的全部“家底”。

“看着这些牛我就看到了希望,哪怕不种烤烟,我也要把这些牛养好。”宁生凡说。“今年没有打算销售,我们这里不缺牧草不缺地,而且14头都是母牛,靠自繁自养来扩大规模,等规模达到了30头左右了,再分批出售。”

每天,伴随着清晨雨露,这位已经40多岁的“放牛郎”便赶着牛群进入山林草场,然后回到地里干农活。傍晚,踏着斜阳余晖,“放牛郎”又赶回牛群,悉数归圈。

“我不想当贫困户,有好政策也要自力更生的奋斗下去,才能过上好日子。”如今,靠着勤劳的双手,宁生凡一家人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充满了希望。

唱首山歌感谢驻村工作队

“天上布满星,月儿亮晶晶,刘波同志来包村,对工作好认真。感谢驻村工作队,千条万绪劳累你们心,我们记在心……”

10月22日,在石新村6组,驻村工作队员刘波来到村民王子碧家时,王子碧紧紧地握住刘波的手,并用自己编的词曲为他唱起山歌来,表达感激之情。

王子碧今年68岁,是石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7年,驻村工作队到石新村各个小组召开座谈会,对该村的贫困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当时包组队员刘波了解到王子碧家小儿子为在读大学生,老伴唐发明脚患有残疾,一家无实际劳动能力,生活相对困难。

驻村工作队与王子碧交流。通讯员 赵琴 摄

在刘波了解到情况后,帮助王子碧一家,进行建卡贫困户申报。同年,王子碧户因学因病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识别为贫困户后,考虑到王子碧家生活困难的现状,刘波和驻村工作队一心想着要为她家做点什么。

“学生的费用是大问题,在识别为贫困户后,驻村工作队帮忙申请,就领到了教育扶贫补贴,真是雪中送炭。”王子碧说。

在人居坏境改造项目中,由于缺乏劳动力,刘波及驻村工作队员帮助王子碧一家进行了人居环境改造。在短短几个月内,她家的生活有了不小的变化。

今年6月,王子碧的小儿子大学毕业并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她也通过发展养殖种植增加了收入。王子碧一家顺利的摘掉了“贫困帽”。

不仅如此,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石新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覆盖实施农村人饮工程,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新建、改扩建水池14口,整治水源点14个,彻底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并建立农村饮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稳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推进通畅公路建设,新建新修3条共25.7公里的通畅工程,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发展特色产业,全村种植经果林、绿色高山蔬菜500余亩,带动了22户88人稳定就近就业,其中贫困户11户43人,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做大做强集体经济。按照“公司+农户+村民委”的模式,成立了集体公司,农户通过土地入股,按比例分红,公司采取发展农业产业等形式,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零突破。

——推动改善人居环境,累计实施改厨188户、改厕195户,实施院坝硬化697户,人行便道硬化全覆盖,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提升行动,全村新购置了30余套垃圾桶,安排了30名垃圾分类管理和清扫队伍,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实行户投村收乡清运,农村环境有了新的提升。

驻村工作队做的实事,王子碧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现在吃上了干净水、住上了好房子,人行便道还通到了家门口,做梦都想不到能过上今天这样的生活,真是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扶贫好政策。”

如今,驻村工作队依然会定期到王子碧家了解情况、宣传政策。每一次,她都会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并为他们唱起山歌。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彭水:肉牛养殖让日子“牛”起来 干群合力书写美丽新画卷

2019-11-01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杨元忠 通讯员 赵琴 甘勋乐)昨(31)日,笔者了解到,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石盘乡位于彭水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5公里,海拔落差1100米左右。曾是彭水的“边荒地带”,村路狭窄,村庄环境“脏乱差”,村集体经济薄弱。近年来,石盘乡着力推进产业扶贫、推进扶志扶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居住条件,各村村容村貌,群众干事创业精气神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新面貌正慢慢展现。

肉牛养殖让日子“牛”起来

“吁——走这边,走这边。”天下着蒙蒙细雨。早上9点多,香树村4组村民宁生凡一如往常,将一群牛赶到山上放养。对他来说,这只是一天忙碌生活的开始。

今年47岁的宁生凡,以务农为生。“父母年老,妻子残疾,孩子还小。我家主要是没有劳力,而且我也走不出去,需要照顾家庭。”宁生凡发出无奈的叹息。

宁生凡给肉牛喂饲料。通讯员 赵琴 摄

2013年,宁生凡一家被村里评为建卡贫困户,戴上了贫困“帽子”的宁生凡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说,自己是个勤劳苦干的庄稼汉子,不愿意背上这样的“名声”。从那一刻起,宁生凡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靠着这双手摘掉“贫困帽”。

为了早日“摘帽”,宁生凡一个人种植了10亩烤烟。每到农忙时节,望着这10亩烤烟地,他就犯起了愁。“没有劳力,为了抢抓时节,就只有请人,种一年烤烟总收入才3万多,但是,光工钱都要开出去1万多。”宁生凡话里有些许无奈。

通过逐年的积累,2018年,宁生凡终于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然而,宁生凡还没来得及为脱贫而喜悦,一场连续的干旱,让宁生凡赖以为生的烤烟受了灾,10亩地损失了6、7亩。同年6月,经当地政府调研后,宁生凡因灾返贫,再次戴上了“贫困帽”。

“今年我也种了10亩烤烟,但总觉得光种烤烟不是长久之计。”宁生凡说。“下一步的出路在哪里?”宁生凡在思索,石盘党委政府也在思索。

发展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又抗风险能力强的产业成为了宁生凡的首选。香树村山地面积广阔,山上森林茂密,天然牧草丰富,经过调研,他决定发展肉牛养殖。

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5万元的金融扶贫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没有技术怎么办?石盘乡农服中心的工作人员为他带来了养殖肉牛的相关书籍,并力所能及的为他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就这样,今年6月,宁生凡靠着扶贫贷款,购买了8头小牛,加上家里原有的6头,养殖场就建了起来,这14头牛成了他的发展产业的全部“家底”。

“看着这些牛我就看到了希望,哪怕不种烤烟,我也要把这些牛养好。”宁生凡说。“今年没有打算销售,我们这里不缺牧草不缺地,而且14头都是母牛,靠自繁自养来扩大规模,等规模达到了30头左右了,再分批出售。”

每天,伴随着清晨雨露,这位已经40多岁的“放牛郎”便赶着牛群进入山林草场,然后回到地里干农活。傍晚,踏着斜阳余晖,“放牛郎”又赶回牛群,悉数归圈。

“我不想当贫困户,有好政策也要自力更生的奋斗下去,才能过上好日子。”如今,靠着勤劳的双手,宁生凡一家人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充满了希望。

唱首山歌感谢驻村工作队

“天上布满星,月儿亮晶晶,刘波同志来包村,对工作好认真。感谢驻村工作队,千条万绪劳累你们心,我们记在心……”

10月22日,在石新村6组,驻村工作队员刘波来到村民王子碧家时,王子碧紧紧地握住刘波的手,并用自己编的词曲为他唱起山歌来,表达感激之情。

王子碧今年68岁,是石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7年,驻村工作队到石新村各个小组召开座谈会,对该村的贫困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当时包组队员刘波了解到王子碧家小儿子为在读大学生,老伴唐发明脚患有残疾,一家无实际劳动能力,生活相对困难。

驻村工作队与王子碧交流。通讯员 赵琴 摄

在刘波了解到情况后,帮助王子碧一家,进行建卡贫困户申报。同年,王子碧户因学因病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识别为贫困户后,考虑到王子碧家生活困难的现状,刘波和驻村工作队一心想着要为她家做点什么。

“学生的费用是大问题,在识别为贫困户后,驻村工作队帮忙申请,就领到了教育扶贫补贴,真是雪中送炭。”王子碧说。

在人居坏境改造项目中,由于缺乏劳动力,刘波及驻村工作队员帮助王子碧一家进行了人居环境改造。在短短几个月内,她家的生活有了不小的变化。

今年6月,王子碧的小儿子大学毕业并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她也通过发展养殖种植增加了收入。王子碧一家顺利的摘掉了“贫困帽”。

不仅如此,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石新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覆盖实施农村人饮工程,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新建、改扩建水池14口,整治水源点14个,彻底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并建立农村饮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稳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推进通畅公路建设,新建新修3条共25.7公里的通畅工程,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发展特色产业,全村种植经果林、绿色高山蔬菜500余亩,带动了22户88人稳定就近就业,其中贫困户11户43人,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做大做强集体经济。按照“公司+农户+村民委”的模式,成立了集体公司,农户通过土地入股,按比例分红,公司采取发展农业产业等形式,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零突破。

——推动改善人居环境,累计实施改厨188户、改厕195户,实施院坝硬化697户,人行便道硬化全覆盖,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提升行动,全村新购置了30余套垃圾桶,安排了30名垃圾分类管理和清扫队伍,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实行户投村收乡清运,农村环境有了新的提升。

驻村工作队做的实事,王子碧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现在吃上了干净水、住上了好房子,人行便道还通到了家门口,做梦都想不到能过上今天这样的生活,真是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扶贫好政策。”

如今,驻村工作队依然会定期到王子碧家了解情况、宣传政策。每一次,她都会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并为他们唱起山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