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供销人】吃过黄连苦终换蜜糖甜 他把濒临倒闭的基层社带成全国百强
从穿拖鞋、住窝棚,独闯深圳推销第一批黄连,到建起世界最大的黄连交易市场,他尝到的蜜糖就是包裹在黄连上的。
本着不怕吃苦的精神,他的带领下,黄水供销社从负债1000万的特困企业发蝶变为拥有固定资产3100万元的市级龙头企业、全国供销社系统百强基层社。
绝地重生 只身南下闯市场
1985年,23岁的土家青年周成林在黄水基层社里面试时,自信果敢的态度,让面试官尤为欣赏。此时,“供销社” 就是“金字招牌”,无人不晓,拿下工作的他,分外高兴。
不久,这种高兴在便被压力所替代。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的大门徐徐打开,各种小商小贩、商店门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供销社从“唯一”变成了“之一”,失去了垄断地位。市民们买东西并不只认供销社这个门。
1995年周成林接到了社里的重要任务,将黄水黄连推销到深圳特区,以解决基层社正在面临的困境。
在深圳,为节约钱,他选择住一晚8元的牛棚。
为谈业务,特地买了一双皮鞋,却舍不得穿。平日穿拖鞋,只有在进入要收购公司时,才换上,走出大门就又换回拖鞋。一年下来,拖鞋跑坏了40双,皮鞋依然保养得油亮。
山里社员们起早贪黑攒下的钱,周成林实在舍不得。
“我家祖祖辈辈黄连,你看着成色多好。”在深圳农垦南方药材公司,周成林拿出黄连样品。
老板扫了一眼,“就这一块疙瘩?产地的资料册,照片,都没有?回去弄好了再说。”
几天后,双眼充满血丝的周成林,带着大包样品和一叠准备充分的材料,重新出现在了老板面前。原来,周成林马不停蹄的回到石柱又急匆匆回深圳。
老板看了看周成林,又看了看黄连,终答应订购。“第一次,先发5吨。”
之后,这个合同数额涨到了10吨,再到20吨。黄连,成为了社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瞄准1200米海拔 特色莼菜成“救星”
“这不是把人往火坑里推吗,谁愿意当主任,你就让他去当。”23年前的冬季,周成林的老婆坐在火盆边烤火,越想越气,觉得这火怎么都不温暖。
此时的黄水供销社,银行负债高筑,而社里账上只有800元,全石柱16个基层社,黄水基层社是其中3个特困企业之一。上一任主任1年前退休后,无人愿意接任主任一职。
“我年轻,还可闯一闯,不然山里的其它人怎么把黄连卖出去?”想着乡亲们种植黄连时的辛苦,在有上级领导找到他时,他应承了下来,结果老婆不同意。
“答应了就要干,要干就要干好!”周成林说。
未来的路怎么走?周成林意识到,只靠黄连一枝独秀,要发展良好的产业,必定是其它地方少有的经济作物。
周成林把目光瞄准了在杭州出差时了解到的莼菜:它对种植环境的要求高,山泉灌溉、酸性土壤、海拔1200米等等。而黄水比杭州将更有天然的优势,海报高度。
翻阅书籍、蹲点学习,周成林既当推销员,又当种植手。
1997年,在试验田里,周成林和职工们几乎吃住都在水田边。后经专业检测,黄水莼菜结果各项达标,并且部分指标超过了其他产地。得知结果,周成林和同事们欣喜若狂,眼角湿润。
有了莼菜标本和检测报告,周成林远赴杭州毛遂自荐,拿下订单。
这一年基层社共赚得200万元,成为扭亏为盈的关键一年。
如今,石柱县莼菜种植面积由最初的不足1千亩,发展到1万余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莼菜种植基地县。供销社莼菜专业合作社还带动了8个乡镇20个村共4000余户农民种植莼菜,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来源。
随后,“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重庆名牌农产品”等一张张名片的获得,也让石柱莼菜知名度大增,产品畅销日本、韩国等地。
下设46个经营网点 企业涅槃腾飞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总能在市场角逐中洞察先机,敢于改革,周成林也不例外。
2001年,周成林在石柱率先实施企业改革,带领职工组建了黄水供销有限公司。
有了黄连与莼菜“两条腿”走路,公司每年上个台阶,不仅还清了旧账,还破茧成蝶。
2005年,黄水镇依然还是个“以街为市,以路为街”的小场镇,县上找到基层社,期望能解决发展瓶颈,助力黄水的旅游升级。
当年改制坚持留下的房屋及空坝,都派上了用场。黄水供销有限公司投入自有资金100万元,建成了占地1500平方米的黄水农贸市场。
随着黄水旅游业的日渐繁荣,公司又先后三次共投资720万元对市场改扩建,现已形成占地10000平方米的综合市场,带动周边从业人员超300人以上。
黄水本地、周边乡镇、周边区县的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销售,市场年交易额上亿元。
祖祖辈辈种植黄连的周成林,又建起了黄连专业市场,于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10年后,市场的交易量达到了5000吨,交易额达5亿元,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农产品定点市场”,国家商务部命名为“双百市场”。
如今,石柱县黄连量大质优,闻名海内外,是全国黄连产销集散地,已成为“中国黄连之乡”,黄连的效益牵动着石柱19个乡镇、140个行政村、1万余户连农。
2017年,黄水供销有限公司又在黄水镇七龙居委红砖坪组动工新建起一个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的中国黄连市场,这是中国唯一的黄连交易市场。它集黄连交易中心、电子信息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以及仓储区、停车区、加工区、客商生活区等于一体,过磅、开票、统计为全制动化操作系统。
“这是为适应当今市场的发展需要,将线上、线下交易有机结合。”周成林说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虽然企业现在已涅槃成功,但依旧要时刻跟随市场的需要改革,才能在市场潮涌中立足。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当年那个特困全县最特困的企业,已变为拥有固定资产3100万元,经营莼菜、黄连、农贸市场、黄连市场、烟花爆竹、宾馆等“多元业务”,还下设经营网点46个,成为重庆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表彰的“百强基层社”、“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