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投1.48亿“盘活”文物 岩土文物保护的大足实践
近年来,随着故宫文物“开口说话”、《又见敦煌》不断刷新全国演艺市场新纪录……文物的保护利用、活化传承,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3年投1.48亿“盘活”文物 岩土文物保护的大足实践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1-05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5日19时55分讯(记者 陈星)近年来,随着故宫文物“开口说话”、《又见敦煌》不断刷新全国演艺市场新纪录……文物的保护利用、活化传承,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为系统总结岩土质文物保护科学理论研究、保护修复技术成功经验,探索未来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今(5)日,中国岩土文物保护传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青年论坛在重庆大足举行。

作为岩土文物的典型代表,大足石刻是如何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让千年历史文化瑰宝活在当下?今(5)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专访了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探究大足石刻保护传承背后的经验及做法。

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华龙网发

保护是基础:石刻也有“护身符”

一千多年前,大足的先贤们开山化石、精雕细琢,将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镌刻在了大足的青山绿水之间,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岩土文物的典型代表,但由于文物病害类型多样,成熟、系列的集成技术支撑欠缺,目前,大足石刻在历经千百年风吹日晒等自然环境影响下,已出现渗水、本体风化及变形破坏、彩绘(贴金)风化破坏三大方面八大类病害。

“文物是有生命的,有且只有一次,尤其露天不可移动文物,随着时光推移会逐渐‘消亡’。”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坦言,大足石刻活化利用,首先要保护。

千手观音。罗国家 摄

近年来,大足围绕大足石刻岩体加固、防风化、防渗水等突出病害,先后实施了20多项不同类型的文物保护和科研项目,使石刻病害得到有效遏制。

同时,大足还通过完善相关法规,让石刻获得了“立法”保护。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3月29日,由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市首部针对单个重要文化遗产的专项法规,为大足石刻保护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

《条例》实施以来,相关部门加强保护修缮,近3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48亿元,实施宝顶山大佛湾水害综合治理、宝顶山大佛湾石刻三维测绘与数字化、石篆山摩崖造像抢险加固等重点文物保护项目10余项。

通过严格按照《条例》推进大足石刻保护利用,大足石刻未发生安全事件,确保了文物安全。

黎方银称,目前,大足还建成了大足石刻监测预警中心,对10几个大类,80余个小项目进行监测,其中包括环境,气候,颗粒物以及人的行为对石刻的影响。实现了大足石刻从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从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从以工程性保护为主向科研保护发展的新跨越,在全国石质文物保护工作中走在了前列。

石刻修缮。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华龙网发

科研是核心:“大足学”向纵深发展

大足石刻的保护工作具有特殊性,很多北方石刻的修缮经验在大足不适用。在岩土文物保护研究领域,大足石刻研究院的人做了数次吃螃蟹的人。例如采用隧洞排水解决北山石窟渗水病害造成的石刻风化加速,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小佛湾造像保护修缮工程等。

大足石刻知名度的提高和影响力的扩大,无不伴随着学术的发展和研究的脚步。

近年来,以大足石刻为中心,涵盖周边区域文化研究的“大足学”学科建设得到稳步推进。

黎方银介绍,大足先后与南京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协作,成立了大足学研究中心,并已招收“大足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经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批准,设立了大足区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大足石刻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开展了大足学基础理论研究,编写大足学系列教材,确定了以大足石刻考古调查为重点的一批科研项目;制订了“大足学研究文库”系列丛书出版规划并先后出版了《大足石刻研究与欣赏》《大足道教石刻论稿》等著述。

2016年,大足还创办了大足学专门学术刊物《大足学刊》创刊号,在学术界受到一致好评。尤其是前后历时14年的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大足石刻全集》(共11卷19册)正式出版,成为我国石窟考古学研究领域一项重大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这些成果,使大足石刻的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和丰富,极大地促进了“大足学”向纵深发展。

千手观音修缮。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华龙网发

利用是目的:多元融合激活文物“生命”

只重保护、不讲利用,文物只能“孤芳自赏”。如何让陈列在冰冷大地上的石刻“活”起来并走出去?在黎方银看来,激活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要能为人们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和动力。

就在今年11月1日,大足石刻文创园项目开工,标志着大足石刻文创园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大足石刻文创园的建设将给大足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新动力,成为大足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大足石刻有1000多年历史,给大足留下了“开山化石、励志图新”的人文精神。一直以来,发展石刻文创产业是大足人民的期盼和梦想。为弘扬石刻文化、传承石雕技艺、振兴石雕产业,今年初,大足区决定在三驱镇启动大足石刻文创园建设。

目前,大足石刻文创园正式落户项目12个、签约资金超60亿元,包括雕刻企业、文旅文创企业、石材市场、电商等;引进20多位省级及以上工艺美术大师,建设大师工作室及文创企业;与四川美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落户川美雕刻产业研究院、雕塑中心等项目。

大足石刻文创园的建设,只是大足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统筹景区、城区、园区、乡村一体化发展,把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大足石刻作为谋划推进发展首要战略的一个缩影。

黎方银称,目前,大足开始“一盘棋”统筹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以宝顶石刻为支撑,大足差异化联动五山石刻,建设观光游览、文化体验、研学旅行、休闲养生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景区,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依托龙水湖优质生态资源,培育养心、养生、养老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文、旅、农、商、体融合发展等。

同时,大足还启动了“四百工程”,即走进全球100家博物馆、100个城市、100个高校及举办100场推介会,全方位、多层次传播营销大足石刻,提高游客对大足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3年投1.48亿“盘活”文物 岩土文物保护的大足实践

2019-11-05 20:01:18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5日19时55分讯(记者 陈星)近年来,随着故宫文物“开口说话”、《又见敦煌》不断刷新全国演艺市场新纪录……文物的保护利用、活化传承,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为系统总结岩土质文物保护科学理论研究、保护修复技术成功经验,探索未来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今(5)日,中国岩土文物保护传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青年论坛在重庆大足举行。

作为岩土文物的典型代表,大足石刻是如何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让千年历史文化瑰宝活在当下?今(5)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专访了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探究大足石刻保护传承背后的经验及做法。

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华龙网发

保护是基础:石刻也有“护身符”

一千多年前,大足的先贤们开山化石、精雕细琢,将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镌刻在了大足的青山绿水之间,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岩土文物的典型代表,但由于文物病害类型多样,成熟、系列的集成技术支撑欠缺,目前,大足石刻在历经千百年风吹日晒等自然环境影响下,已出现渗水、本体风化及变形破坏、彩绘(贴金)风化破坏三大方面八大类病害。

“文物是有生命的,有且只有一次,尤其露天不可移动文物,随着时光推移会逐渐‘消亡’。”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坦言,大足石刻活化利用,首先要保护。

千手观音。罗国家 摄

近年来,大足围绕大足石刻岩体加固、防风化、防渗水等突出病害,先后实施了20多项不同类型的文物保护和科研项目,使石刻病害得到有效遏制。

同时,大足还通过完善相关法规,让石刻获得了“立法”保护。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3月29日,由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市首部针对单个重要文化遗产的专项法规,为大足石刻保护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

《条例》实施以来,相关部门加强保护修缮,近3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48亿元,实施宝顶山大佛湾水害综合治理、宝顶山大佛湾石刻三维测绘与数字化、石篆山摩崖造像抢险加固等重点文物保护项目10余项。

通过严格按照《条例》推进大足石刻保护利用,大足石刻未发生安全事件,确保了文物安全。

黎方银称,目前,大足还建成了大足石刻监测预警中心,对10几个大类,80余个小项目进行监测,其中包括环境,气候,颗粒物以及人的行为对石刻的影响。实现了大足石刻从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从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从以工程性保护为主向科研保护发展的新跨越,在全国石质文物保护工作中走在了前列。

石刻修缮。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华龙网发

科研是核心:“大足学”向纵深发展

大足石刻的保护工作具有特殊性,很多北方石刻的修缮经验在大足不适用。在岩土文物保护研究领域,大足石刻研究院的人做了数次吃螃蟹的人。例如采用隧洞排水解决北山石窟渗水病害造成的石刻风化加速,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小佛湾造像保护修缮工程等。

大足石刻知名度的提高和影响力的扩大,无不伴随着学术的发展和研究的脚步。

近年来,以大足石刻为中心,涵盖周边区域文化研究的“大足学”学科建设得到稳步推进。

黎方银介绍,大足先后与南京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协作,成立了大足学研究中心,并已招收“大足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经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批准,设立了大足区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大足石刻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开展了大足学基础理论研究,编写大足学系列教材,确定了以大足石刻考古调查为重点的一批科研项目;制订了“大足学研究文库”系列丛书出版规划并先后出版了《大足石刻研究与欣赏》《大足道教石刻论稿》等著述。

2016年,大足还创办了大足学专门学术刊物《大足学刊》创刊号,在学术界受到一致好评。尤其是前后历时14年的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大足石刻全集》(共11卷19册)正式出版,成为我国石窟考古学研究领域一项重大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这些成果,使大足石刻的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和丰富,极大地促进了“大足学”向纵深发展。

千手观音修缮。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华龙网发

利用是目的:多元融合激活文物“生命”

只重保护、不讲利用,文物只能“孤芳自赏”。如何让陈列在冰冷大地上的石刻“活”起来并走出去?在黎方银看来,激活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要能为人们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和动力。

就在今年11月1日,大足石刻文创园项目开工,标志着大足石刻文创园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大足石刻文创园的建设将给大足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新动力,成为大足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大足石刻有1000多年历史,给大足留下了“开山化石、励志图新”的人文精神。一直以来,发展石刻文创产业是大足人民的期盼和梦想。为弘扬石刻文化、传承石雕技艺、振兴石雕产业,今年初,大足区决定在三驱镇启动大足石刻文创园建设。

目前,大足石刻文创园正式落户项目12个、签约资金超60亿元,包括雕刻企业、文旅文创企业、石材市场、电商等;引进20多位省级及以上工艺美术大师,建设大师工作室及文创企业;与四川美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落户川美雕刻产业研究院、雕塑中心等项目。

大足石刻文创园的建设,只是大足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统筹景区、城区、园区、乡村一体化发展,把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大足石刻作为谋划推进发展首要战略的一个缩影。

黎方银称,目前,大足开始“一盘棋”统筹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以宝顶石刻为支撑,大足差异化联动五山石刻,建设观光游览、文化体验、研学旅行、休闲养生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景区,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依托龙水湖优质生态资源,培育养心、养生、养老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文、旅、农、商、体融合发展等。

同时,大足还启动了“四百工程”,即走进全球100家博物馆、100个城市、100个高校及举办100场推介会,全方位、多层次传播营销大足石刻,提高游客对大足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责任编辑: 何燕宏]
精彩视频
网络民意桥,有事请吐槽热线:023-63080011
网民:现需要穿过路口步行至映湖十里公交站台才能坐车,希望延长终点站。

空港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经核实,花石公园一期预计2024年10月完工。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