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打造循环种养模式
提到养殖场,映入脑海的可能就是一幅臭味扑鼻、污水横流,环境脏乱差的景象。但日前,笔者在重庆铜梁区庆隆镇远江水产养殖场看到的却是另一番不同场景:养殖区里,空气清新、绿水青山,林田水路纵横交错,活蹦乱跳的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游来游去,悠闲自得……

铜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打造循环种养模式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1-0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8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闻琼)提到养殖场,映入脑海的可能就是一幅臭味扑鼻、污水横流,环境脏乱差的景象。但日前,笔者在重庆铜梁区庆隆镇远江水产养殖场看到的却是另一番不同场景:养殖区里,空气清新、绿水青山,林田水路纵横交错,活蹦乱跳的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游来游去,悠闲自得……

远江水产养殖场的良好环境,还得益于标准化养殖和循环农业的实施。

近年来,铜梁区水产业循环种养技术不断发展,涌现出不同的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模式,远江水产养殖场自然也采用了这些技术。

水产养殖场采用“鱼稻共生”综合种养模式 特约通讯员 闻琼 摄

据悉,远江水产养殖场通过建设池塘工程化养殖系统、实施池塘鱼-稻生态循环模式、池塘底排污系统交换水体、将收集的鱼粪等沉积物沼气化利用等举措发展绿色循环渔业,基本实现了生态与生产兼顾、环境保护与渔业发展有机结合的目标。60亩水面年产40多吨商品鱼、鱼种2吨、水稻1.3吨,年收益达到80万元。

“循环农业带给我太多惊喜了,一水双收,既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经济发展效益,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养殖场负责人李远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远江水产养殖场只是铜梁发展循环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铜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严格执行“三区”管理规定,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改造完善粪污收集、处理、利用等整套粪污处理设施。同时,严禁肥水养鱼,推广稻鱼、稻蟹、稻虾及河流生态养鱼等绿色循环模式。

围龙镇龙湾村洋沛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1月投入使用了12个浮式微循环流水养殖槽。“养殖槽中的饲料残渣鱼粪通过回收后成了优质的有机肥,用于果蔬生产,实现了农业循环利用,有效维护了养殖区域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合作社负责人甘立星说,预计5年内将建成28个流水槽及配套设施。接下来,还将推行具有稳粮、促渔、提质、增效、生态、环保等多种功能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据铜梁区农业农村委水产站站长曾仁甫介绍,目前,全区已推广池塘“80:20”技术、池塘“一改五化”技术面积1万余亩,池塘鱼-菜(稻、浮萍、水葫芦等)技术面积3000多亩,建成池塘工程循环养殖基地12个,建成养殖槽59口面积6500平方米。全区109座水库,全部实行生态养殖,即只投鱼种、不投饲料、肥料、渔药。还创建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5个,面积2640亩。

“鱼稻共生”综合种养模式收割稻谷 特约通讯员 闻琼 摄

“我们还加强了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对全区范围内疑是水质超标水库、山坪塘、养殖场等开展水质达标治理,取缔鱼鸭混养模式22户724亩,收回水库承包权61座,收回山坪塘承包权4782口,签订水质达标整治协议1581户。”曾仁甫说,同时,还坚持定期不定期到各水产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大户进行水产投入品的检查。每年检查不低于500人次,严把质量安全关,严防质量安全事故,每年水产品(苗种)经过农业农村部、市水产总站及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抽检合格率都是100%。

通过大力推广绿色养殖技术,铜梁水厂养殖水体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还节约了50%以上的水资源、80%以上的渔药用量和30%以上的用电量,养殖尾水基本能达标排放,水产品品质得到明显提高。

下一步,铜梁将进一步依托种养结合的绿色发展模式,聚焦规模化、独特性、高品质,在做活水文章、做大水产业的同时,锁定“绿色”目标,全面推动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既为百姓提供优质、绿色、生态的水产品,又还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秀丽景色。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铜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打造循环种养模式

2019-11-08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8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闻琼)提到养殖场,映入脑海的可能就是一幅臭味扑鼻、污水横流,环境脏乱差的景象。但日前,笔者在重庆铜梁区庆隆镇远江水产养殖场看到的却是另一番不同场景:养殖区里,空气清新、绿水青山,林田水路纵横交错,活蹦乱跳的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游来游去,悠闲自得……

远江水产养殖场的良好环境,还得益于标准化养殖和循环农业的实施。

近年来,铜梁区水产业循环种养技术不断发展,涌现出不同的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模式,远江水产养殖场自然也采用了这些技术。

水产养殖场采用“鱼稻共生”综合种养模式 特约通讯员 闻琼 摄

据悉,远江水产养殖场通过建设池塘工程化养殖系统、实施池塘鱼-稻生态循环模式、池塘底排污系统交换水体、将收集的鱼粪等沉积物沼气化利用等举措发展绿色循环渔业,基本实现了生态与生产兼顾、环境保护与渔业发展有机结合的目标。60亩水面年产40多吨商品鱼、鱼种2吨、水稻1.3吨,年收益达到80万元。

“循环农业带给我太多惊喜了,一水双收,既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经济发展效益,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养殖场负责人李远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远江水产养殖场只是铜梁发展循环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铜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严格执行“三区”管理规定,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改造完善粪污收集、处理、利用等整套粪污处理设施。同时,严禁肥水养鱼,推广稻鱼、稻蟹、稻虾及河流生态养鱼等绿色循环模式。

围龙镇龙湾村洋沛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1月投入使用了12个浮式微循环流水养殖槽。“养殖槽中的饲料残渣鱼粪通过回收后成了优质的有机肥,用于果蔬生产,实现了农业循环利用,有效维护了养殖区域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合作社负责人甘立星说,预计5年内将建成28个流水槽及配套设施。接下来,还将推行具有稳粮、促渔、提质、增效、生态、环保等多种功能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据铜梁区农业农村委水产站站长曾仁甫介绍,目前,全区已推广池塘“80:20”技术、池塘“一改五化”技术面积1万余亩,池塘鱼-菜(稻、浮萍、水葫芦等)技术面积3000多亩,建成池塘工程循环养殖基地12个,建成养殖槽59口面积6500平方米。全区109座水库,全部实行生态养殖,即只投鱼种、不投饲料、肥料、渔药。还创建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5个,面积2640亩。

“鱼稻共生”综合种养模式收割稻谷 特约通讯员 闻琼 摄

“我们还加强了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对全区范围内疑是水质超标水库、山坪塘、养殖场等开展水质达标治理,取缔鱼鸭混养模式22户724亩,收回水库承包权61座,收回山坪塘承包权4782口,签订水质达标整治协议1581户。”曾仁甫说,同时,还坚持定期不定期到各水产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大户进行水产投入品的检查。每年检查不低于500人次,严把质量安全关,严防质量安全事故,每年水产品(苗种)经过农业农村部、市水产总站及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抽检合格率都是100%。

通过大力推广绿色养殖技术,铜梁水厂养殖水体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还节约了50%以上的水资源、80%以上的渔药用量和30%以上的用电量,养殖尾水基本能达标排放,水产品品质得到明显提高。

下一步,铜梁将进一步依托种养结合的绿色发展模式,聚焦规模化、独特性、高品质,在做活水文章、做大水产业的同时,锁定“绿色”目标,全面推动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既为百姓提供优质、绿色、生态的水产品,又还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秀丽景色。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