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看区县丨群众“点单” 党员“送餐”
巴南4.8万名党员做“德法四员”志愿服务群众
今(8)日下午,重庆巴南龙洲湾商街广场上党徽闪耀、“红心”飞扬。由中共巴南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共青团巴南区委主办的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巴南区“德法相伴”青年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一个个身着红色志愿服务服的青年党员们齐声宣读志愿服务倡议书,接过4面“德法相伴”青年党员志愿者队旗,开启新一波次的青年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

主题教育看区县丨群众“点单” 党员“送餐”
巴南4.8万名党员做“德法四员”志愿服务群众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1-0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8日20时03分讯(记者 赵铁琥 通讯员 袁启芳)今(8)日下午,重庆巴南龙洲湾商街广场上党徽闪耀、“红心”飞扬。由中共巴南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共青团巴南区委主办的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巴南区“德法相伴”青年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一个个身着红色志愿服务服的青年党员们齐声宣读志愿服务倡议书,接过4面“德法相伴”青年党员志愿者队旗,开启新一波次的青年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巴南区强化问题整改,依托“德法相伴”活动载体,组建了“德法修身”宣讲员、“德法润家”引领员、“德法睦邻”调解员、“德法怡城”办事员四支党员志愿队伍,组织全区4.8万余名党员深入301个村(社区)就近就便到工作、生活所在的村(社区)党组织报到,通过“群众微心愿‘点单’,党员微服务‘送餐’”模式,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巴南区“德法相伴”青年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巴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德法修身”宣讲员 用群众语言讲给群众听

物业公司不作为,业主不交物业费;业主不交物业费,物业公司更加不作为。双方互不相让,成了解不开的死结。龙洲湾城南未来小区的物业和业主,为此都头痛不已。

“要想让双方都踩一下刹车,就要把法律讲清楚说明白,使双方都回到理性轨道上来。”社区党委书记李自玲与居民小组长张小利沟通后,给小区居民预约了一堂由法律志愿者主持的物业管理“以案说法”专题院坝会。

这一法律服务“订单”受到高度重视,巴南区法院副院长刘秀荣在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接单”,上门直接指导这场模拟法庭审判,通过模拟法庭,详细讲解了物业公司和业主双方的法律责任和权利。通过“身临其境”的学习,城南未来小区的业主们明白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模拟法庭结束后,业主们通过法律渠道更换了一家物业公司。“现在,业主缴费及时,物业公司认真负责,整个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社区工作人员朱麒麟说。

在引导居民学法守法的过程中,巴南区结合实际,根绝居民实际需要,党员志愿者们根据特长,当好“德法修身”宣讲员,以大讲堂、院坝会、龙门阵等形式,以老百姓听得进、听得懂的语言,义务开展党的政策理论、法律案例、孝善故事等宣讲,帮助居民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理性解决问题。

巴南龙海社区调解室里,法律志愿者刘刚正在为社区居民进行德法调解。  巴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德法润家”示范员 家风文明建设有排头兵

“诚实守信、以善为本、以德传家”在龙洲湾街道龙德社区老党员丁寿湄家,这条的家训已传承经年,不仅在几代人心中刻下了深深烙印,还载入了丁氏族谱、家谱,代代相传。

每年过年,家人团聚,除了热闹开心,丁寿湄都要让孩子们看看家风遗训。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训、家规、家风、家教,也成为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

“作为一名社区党员,我觉得必须首先的在家庭建设和家风教育上做表率。带头做好爱老孝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热心公益,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教导孩子的。”丁寿湄说:“做人讲诚信、善良、孝顺是根本,我们不仅要传承家庭美德,还要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社区广泛的宣传,引导居民共同参与。”

争做干部政德建设的排头兵,丁寿湄作为“德法润家”的志愿者,带头开展“家风润万家”活动,深入社区家庭指导推进“有家风家训匾、有幸福合影墙、有亲情留言牌、有家事分工表、有家庭议事册、有家庭读书角”的“六有”家庭建设,树立良好的家风家训观念,积极宣传辖区良好家风的典型家庭,共同学习和弘扬传统美德。

“德法睦邻”调解员 不让“小事”影响和谐

“我们这栋楼有人在楼顶养鸭子,天天没日没夜地叫,吵得人不得安宁。希望梅姐来帮我们调解调解。”巴南区丰盛镇党员志愿者杨梅在一工作微信群中接到居民反映,有居民在楼顶喂养家禽,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希望镇里管一管。

作为调解志愿服务者,她立马放下手头的事情,前往养鸭地点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楼顶养鸭的事件确实存在。“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解决不好势必影响邻里关系。”杨梅决定主动出击,她三番五次前往养鸭居民李涛(化名)家中进行劝导,并将楼顶养鸭的危害讲给赵女士听。经过一番交流,李涛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天便着手处理楼顶的家禽,并保证今后不在楼顶养鸭。

杨梅是“梅姐工作室”的一员,因为常用司法知识帮助村民们解决生活纠纷,久而久之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梅姐。梅姐工作室成立以后,经常会有村民因为大大小小的难事找上门来,鸡毛蒜皮的事有之、啼笑皆非的事有之、情况复杂的事亦有之。热情的村民们一个劲儿地称赞,“梅姐人非常好,大家都很喜欢她,还给她取了个外号叫‘移动法典’。”

杨梅只是“德法睦邻”的志愿者的一员。第二批主题教育以来,巴南区的党员志愿者们深入村居院落,了解群众需求,排查邻里矛盾,调节邻里纠纷。指导各小区楼栋制订文明公约。指导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指导开展家庭厨艺大赛、邻里百家宴、巾帼爱心赶场天、“德法民星秀”等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搭建邻里交流沟通平台,促进邻里和谐。

“德法怡城”办事员 奔跑在“最后一公里”

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2019年,为适应时代发展,方便群众就近缴费,医保缴费模式开通了电子缴费和社保卡、银行卡缴费等途径。然而,对于农村老人,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银行卡、微信、app等缴费方式却困难重重。

“我们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院坝宣讲时,了解到农村老人不会使用现代设备,只能到银行进行代扣代缴。” 党员志愿者李科说,导致今年缴费跑了多次都未缴成功的情况后,动员全镇党员干部为农村老人代缴医保,争取老人缴医保实现“跑零次”。

“以前我们在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时,存在无依托载体、无具体内容的情况,导致志愿服务落地落实还不够好、针对性还不够强。”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说,为解决这一问题,巴南区委主题教育有效依托“德法相伴”体系推进党员志愿服务。为此,主题教育各指导小组通过召开院坝会、上门走访等方式,了解群众实际需要并反馈至村和社区,前来报到的党员志愿者则结合自身特长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认领志愿服务任务,“各显其能”让群众诉求落到实处,目前已为群众落实实事3000余件。

“对于收集到的群众心愿或诉求,我们首先进行梳理, 面向全区党员志愿者实行报团认领、组团服务。对于需要团队力量一起解决的,发布到党员服务网络平台,发动更多党员共同帮助解决。”巴南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巴南区“德法相伴”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于今年入选中组部主题教育案例,正向全国推广。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主题教育看区县丨群众“点单” 党员“送餐”
巴南4.8万名党员做“德法四员”志愿服务群众

2019-11-08 20:05:10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8日20时03分讯(记者 赵铁琥 通讯员 袁启芳)今(8)日下午,重庆巴南龙洲湾商街广场上党徽闪耀、“红心”飞扬。由中共巴南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共青团巴南区委主办的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巴南区“德法相伴”青年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一个个身着红色志愿服务服的青年党员们齐声宣读志愿服务倡议书,接过4面“德法相伴”青年党员志愿者队旗,开启新一波次的青年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巴南区强化问题整改,依托“德法相伴”活动载体,组建了“德法修身”宣讲员、“德法润家”引领员、“德法睦邻”调解员、“德法怡城”办事员四支党员志愿队伍,组织全区4.8万余名党员深入301个村(社区)就近就便到工作、生活所在的村(社区)党组织报到,通过“群众微心愿‘点单’,党员微服务‘送餐’”模式,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巴南区“德法相伴”青年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巴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德法修身”宣讲员 用群众语言讲给群众听

物业公司不作为,业主不交物业费;业主不交物业费,物业公司更加不作为。双方互不相让,成了解不开的死结。龙洲湾城南未来小区的物业和业主,为此都头痛不已。

“要想让双方都踩一下刹车,就要把法律讲清楚说明白,使双方都回到理性轨道上来。”社区党委书记李自玲与居民小组长张小利沟通后,给小区居民预约了一堂由法律志愿者主持的物业管理“以案说法”专题院坝会。

这一法律服务“订单”受到高度重视,巴南区法院副院长刘秀荣在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接单”,上门直接指导这场模拟法庭审判,通过模拟法庭,详细讲解了物业公司和业主双方的法律责任和权利。通过“身临其境”的学习,城南未来小区的业主们明白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模拟法庭结束后,业主们通过法律渠道更换了一家物业公司。“现在,业主缴费及时,物业公司认真负责,整个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社区工作人员朱麒麟说。

在引导居民学法守法的过程中,巴南区结合实际,根绝居民实际需要,党员志愿者们根据特长,当好“德法修身”宣讲员,以大讲堂、院坝会、龙门阵等形式,以老百姓听得进、听得懂的语言,义务开展党的政策理论、法律案例、孝善故事等宣讲,帮助居民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理性解决问题。

巴南龙海社区调解室里,法律志愿者刘刚正在为社区居民进行德法调解。  巴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德法润家”示范员 家风文明建设有排头兵

“诚实守信、以善为本、以德传家”在龙洲湾街道龙德社区老党员丁寿湄家,这条的家训已传承经年,不仅在几代人心中刻下了深深烙印,还载入了丁氏族谱、家谱,代代相传。

每年过年,家人团聚,除了热闹开心,丁寿湄都要让孩子们看看家风遗训。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训、家规、家风、家教,也成为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

“作为一名社区党员,我觉得必须首先的在家庭建设和家风教育上做表率。带头做好爱老孝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热心公益,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教导孩子的。”丁寿湄说:“做人讲诚信、善良、孝顺是根本,我们不仅要传承家庭美德,还要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社区广泛的宣传,引导居民共同参与。”

争做干部政德建设的排头兵,丁寿湄作为“德法润家”的志愿者,带头开展“家风润万家”活动,深入社区家庭指导推进“有家风家训匾、有幸福合影墙、有亲情留言牌、有家事分工表、有家庭议事册、有家庭读书角”的“六有”家庭建设,树立良好的家风家训观念,积极宣传辖区良好家风的典型家庭,共同学习和弘扬传统美德。

“德法睦邻”调解员 不让“小事”影响和谐

“我们这栋楼有人在楼顶养鸭子,天天没日没夜地叫,吵得人不得安宁。希望梅姐来帮我们调解调解。”巴南区丰盛镇党员志愿者杨梅在一工作微信群中接到居民反映,有居民在楼顶喂养家禽,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希望镇里管一管。

作为调解志愿服务者,她立马放下手头的事情,前往养鸭地点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楼顶养鸭的事件确实存在。“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解决不好势必影响邻里关系。”杨梅决定主动出击,她三番五次前往养鸭居民李涛(化名)家中进行劝导,并将楼顶养鸭的危害讲给赵女士听。经过一番交流,李涛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天便着手处理楼顶的家禽,并保证今后不在楼顶养鸭。

杨梅是“梅姐工作室”的一员,因为常用司法知识帮助村民们解决生活纠纷,久而久之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梅姐。梅姐工作室成立以后,经常会有村民因为大大小小的难事找上门来,鸡毛蒜皮的事有之、啼笑皆非的事有之、情况复杂的事亦有之。热情的村民们一个劲儿地称赞,“梅姐人非常好,大家都很喜欢她,还给她取了个外号叫‘移动法典’。”

杨梅只是“德法睦邻”的志愿者的一员。第二批主题教育以来,巴南区的党员志愿者们深入村居院落,了解群众需求,排查邻里矛盾,调节邻里纠纷。指导各小区楼栋制订文明公约。指导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指导开展家庭厨艺大赛、邻里百家宴、巾帼爱心赶场天、“德法民星秀”等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搭建邻里交流沟通平台,促进邻里和谐。

“德法怡城”办事员 奔跑在“最后一公里”

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2019年,为适应时代发展,方便群众就近缴费,医保缴费模式开通了电子缴费和社保卡、银行卡缴费等途径。然而,对于农村老人,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银行卡、微信、app等缴费方式却困难重重。

“我们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院坝宣讲时,了解到农村老人不会使用现代设备,只能到银行进行代扣代缴。” 党员志愿者李科说,导致今年缴费跑了多次都未缴成功的情况后,动员全镇党员干部为农村老人代缴医保,争取老人缴医保实现“跑零次”。

“以前我们在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时,存在无依托载体、无具体内容的情况,导致志愿服务落地落实还不够好、针对性还不够强。”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说,为解决这一问题,巴南区委主题教育有效依托“德法相伴”体系推进党员志愿服务。为此,主题教育各指导小组通过召开院坝会、上门走访等方式,了解群众实际需要并反馈至村和社区,前来报到的党员志愿者则结合自身特长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认领志愿服务任务,“各显其能”让群众诉求落到实处,目前已为群众落实实事3000余件。

“对于收集到的群众心愿或诉求,我们首先进行梳理, 面向全区党员志愿者实行报团认领、组团服务。对于需要团队力量一起解决的,发布到党员服务网络平台,发动更多党员共同帮助解决。”巴南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巴南区“德法相伴”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于今年入选中组部主题教育案例,正向全国推广。

[责任编辑: 董霞]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