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保家镇:“小茶叶”做出产业扶贫“大文章”
昨(8)日,在重庆市彭水县保家镇清平社区白茶基地,放眼望去,茶树青青,远山如黛。

彭水保家镇:“小茶叶”做出产业扶贫“大文章”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1-09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9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唐源)昨(8)日,在重庆市彭水县保家镇清平社区白茶基地,放眼望去,茶树青青,远山如黛。望着漫山的茶树,清平社区党支部书记向光荣思绪万千:“2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有了现在的模样。”

村民给茶苗洒水。通讯员 唐源 摄

荒山换新颜

走进白茶基地,到处都能看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剪枝、育苗、洒水……忙得不亦乐乎。

“这些都是我们2017年栽种下去的,差不多已经有80厘米高了。”向光荣看着眼前的茶树,陷入了回忆。

“二十几年前,这里原是一片茶山,后来由于交通不便、市场不好、茶树老化等因素导致茶产业衰落,茶山逐渐荒弃。”向光荣说。

没有茶叶的茶山,山多地少,经济收入单一,村民大多选择外出务工。

没有交通优势,没有区位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小山村怎么发展?

几经思考,介于当地有着较长的种茶历史,加上地处高山,生态环境良好,种出来的茶叶品质不错。于是,该村决定重拾荒废了20多年的茶叶产业。

虽然是重拾“旧业”,但他们却换了新的发展思路,即:业主带动,抱团经营。

2017年,在保家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清平社区引进了重庆郁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白茶种植由公司统一栽植、统一管护、统一提供技术、统一销售;农户以土地流转和基地务工的方式参与进来,在清平社区发展白茶600亩。

一时间,整土、育苗、栽苗……

这片昔日的荒地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处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年过去了,这片荒山早已经变了样。

行走在白茶基地,放眼望去,满山的茶树随风摇曳,满眼都是碧绿;农户们穿梭其间忙个不停……

如今,这座曾经的荒山,现在正迸发着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徐志强指导村民剪枝。通讯员 唐源 摄

百姓获增收

种白茶,管护是关键。

据介绍,种植白茶可实现“一年种、二年收、三年出效益”。在白茶3年见成效的期间需要大量用工,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一同发展。

“目前,在基地务工和土地流转是群众主要参与进来的方式。”白茶基地相关负责人徐志强介绍,茶树每年都要进行锄草、施肥及其他管护工作,务工费以每天80元计算,对于留守在家的居民来说,是能极大地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家庭收入的。

“我们年纪大了,能在家门口做点事就很不错了。”在基地剪枝育苗的贫困户高绍云说,“现在种植白茶,我们在基地务工,每天能有80元收入,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虽然一天忙个不停,但是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照顾家庭,两不误。”谈及现在的生活,居民颜会也是忙在其中、乐在其中。

除了务工和土地流转,更让当地的老百姓喜不自胜的是,2019年清明前,清平社区白茶迎来了第一次采摘茶叶。

“短短两年,不但荒山披绿装,还可以采摘茶叶,每亩产值达到了4000元,老百姓也从中获取了收益,这就是个双赢的事情呀。”向光荣说,老百姓都是务实的人,看到有了收益,自然也就有了积极性。

据介绍,为了进一步将产业效益与农户利益紧密结合,带动更多农户增收,保家镇积极向上争取,以聊城市-彭水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在全镇扩大规模种植茶叶,全力打造鲁渝协作——白茶项目。

目前,全镇共发展白茶5000多亩,直接带动农户680余户2702余人,其中带动建卡贫困户108户458人,涉及土地流转费用38万元/年。

茶旅谱新篇

一条条硬化的采茶便道弯弯曲曲地延伸到视线尽头,成片成片的白茶绵延开来,人们穿梭于白茶间

……

站在白茶基地,放眼望去,一幅乡村茶山图跃然于眼前。

两年时间,荒山变茶山;两年时间,农户获增收。而如今,保家镇也丝毫没有放松,仍旧还在不断尝试、不断探索。

笔者注意到,在眼前的这片白茶基地,除了人们穿梭忙碌的身影外,还有工人也正在抓紧施工。

砌墙、搭建……一片繁忙修建的景象。

“这是我们正在修建的茶叶加工厂房。”保家镇党委书记陈昌华说,今年清明前,清平社区600亩白茶获得了很好的丰收,村民从中也获得了良好的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看到发展白茶的前景,也坚定了他们继续发展白茶、扩大种植规模的信心和决心。

目前,经过考察地质、环境等因素,保家镇大塘村发展白茶3000亩,溪口村发展种植白茶1100亩。白茶种植在保家镇正在“遍地开花”。

同时,笔者还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增加白茶的附加值,按照“以白茶种植、茶叶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集观光、体验、休闲为一体的茶旅结合新型发展模式”的思路,保家镇正在加快脚步,进一步完善茶山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渐成产业化初期发展态势。

陈昌华告诉笔者,“小茶叶”也可做出产业扶贫“大文章”,发展茶业助农增收只是一个开始,用茶旅融合的新思路打造出更大的惠民“蛋糕”才是根本。

望着满山苍翠欲滴的白茶,陈昌华对眼前的这片茶山,又有了新的思路。下一步,保家镇在原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将沿途茶叶基地建设成旅游景点,打造成集茶文化、观光、体验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带。进而通过实施茶旅融合的方式,把茶区变景区,辐射带动周边全域旅游发展,让茶山成为乡村旅游的好去处。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彭水保家镇:“小茶叶”做出产业扶贫“大文章”

2019-11-09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9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唐源)昨(8)日,在重庆市彭水县保家镇清平社区白茶基地,放眼望去,茶树青青,远山如黛。望着漫山的茶树,清平社区党支部书记向光荣思绪万千:“2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有了现在的模样。”

村民给茶苗洒水。通讯员 唐源 摄

荒山换新颜

走进白茶基地,到处都能看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剪枝、育苗、洒水……忙得不亦乐乎。

“这些都是我们2017年栽种下去的,差不多已经有80厘米高了。”向光荣看着眼前的茶树,陷入了回忆。

“二十几年前,这里原是一片茶山,后来由于交通不便、市场不好、茶树老化等因素导致茶产业衰落,茶山逐渐荒弃。”向光荣说。

没有茶叶的茶山,山多地少,经济收入单一,村民大多选择外出务工。

没有交通优势,没有区位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小山村怎么发展?

几经思考,介于当地有着较长的种茶历史,加上地处高山,生态环境良好,种出来的茶叶品质不错。于是,该村决定重拾荒废了20多年的茶叶产业。

虽然是重拾“旧业”,但他们却换了新的发展思路,即:业主带动,抱团经营。

2017年,在保家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清平社区引进了重庆郁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白茶种植由公司统一栽植、统一管护、统一提供技术、统一销售;农户以土地流转和基地务工的方式参与进来,在清平社区发展白茶600亩。

一时间,整土、育苗、栽苗……

这片昔日的荒地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处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年过去了,这片荒山早已经变了样。

行走在白茶基地,放眼望去,满山的茶树随风摇曳,满眼都是碧绿;农户们穿梭其间忙个不停……

如今,这座曾经的荒山,现在正迸发着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徐志强指导村民剪枝。通讯员 唐源 摄

百姓获增收

种白茶,管护是关键。

据介绍,种植白茶可实现“一年种、二年收、三年出效益”。在白茶3年见成效的期间需要大量用工,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一同发展。

“目前,在基地务工和土地流转是群众主要参与进来的方式。”白茶基地相关负责人徐志强介绍,茶树每年都要进行锄草、施肥及其他管护工作,务工费以每天80元计算,对于留守在家的居民来说,是能极大地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家庭收入的。

“我们年纪大了,能在家门口做点事就很不错了。”在基地剪枝育苗的贫困户高绍云说,“现在种植白茶,我们在基地务工,每天能有80元收入,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虽然一天忙个不停,但是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照顾家庭,两不误。”谈及现在的生活,居民颜会也是忙在其中、乐在其中。

除了务工和土地流转,更让当地的老百姓喜不自胜的是,2019年清明前,清平社区白茶迎来了第一次采摘茶叶。

“短短两年,不但荒山披绿装,还可以采摘茶叶,每亩产值达到了4000元,老百姓也从中获取了收益,这就是个双赢的事情呀。”向光荣说,老百姓都是务实的人,看到有了收益,自然也就有了积极性。

据介绍,为了进一步将产业效益与农户利益紧密结合,带动更多农户增收,保家镇积极向上争取,以聊城市-彭水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在全镇扩大规模种植茶叶,全力打造鲁渝协作——白茶项目。

目前,全镇共发展白茶5000多亩,直接带动农户680余户2702余人,其中带动建卡贫困户108户458人,涉及土地流转费用38万元/年。

茶旅谱新篇

一条条硬化的采茶便道弯弯曲曲地延伸到视线尽头,成片成片的白茶绵延开来,人们穿梭于白茶间

……

站在白茶基地,放眼望去,一幅乡村茶山图跃然于眼前。

两年时间,荒山变茶山;两年时间,农户获增收。而如今,保家镇也丝毫没有放松,仍旧还在不断尝试、不断探索。

笔者注意到,在眼前的这片白茶基地,除了人们穿梭忙碌的身影外,还有工人也正在抓紧施工。

砌墙、搭建……一片繁忙修建的景象。

“这是我们正在修建的茶叶加工厂房。”保家镇党委书记陈昌华说,今年清明前,清平社区600亩白茶获得了很好的丰收,村民从中也获得了良好的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看到发展白茶的前景,也坚定了他们继续发展白茶、扩大种植规模的信心和决心。

目前,经过考察地质、环境等因素,保家镇大塘村发展白茶3000亩,溪口村发展种植白茶1100亩。白茶种植在保家镇正在“遍地开花”。

同时,笔者还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增加白茶的附加值,按照“以白茶种植、茶叶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集观光、体验、休闲为一体的茶旅结合新型发展模式”的思路,保家镇正在加快脚步,进一步完善茶山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渐成产业化初期发展态势。

陈昌华告诉笔者,“小茶叶”也可做出产业扶贫“大文章”,发展茶业助农增收只是一个开始,用茶旅融合的新思路打造出更大的惠民“蛋糕”才是根本。

望着满山苍翠欲滴的白茶,陈昌华对眼前的这片茶山,又有了新的思路。下一步,保家镇在原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将沿途茶叶基地建设成旅游景点,打造成集茶文化、观光、体验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带。进而通过实施茶旅融合的方式,把茶区变景区,辐射带动周边全域旅游发展,让茶山成为乡村旅游的好去处。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胜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