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小小扶贫车间 点亮“脱贫梦”
今年44岁的危光前,从来没有想到会在家门口打工。此前,危光前在贵州遵义打工,过着背井离乡的日子,直到2014年,他的妻子患病在床,他只好回到老家一边照顾妻子,一边种几亩水稻和苞谷。

綦江:小小扶贫车间 点亮“脱贫梦”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1-1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0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吴长飞 通讯员 杨静)8日,重庆綦江区丁山镇石佛村脱贫户危光前早早起床,步行10多分钟后来到村里的扶贫车间,查看高粱的发酵情况。

今年44岁的危光前,从来没有想到会在家门口打工。此前,危光前在贵州遵义打工,过着背井离乡的日子,直到2014年,他的妻子患病在床,他只好回到老家一边照顾妻子,一边种几亩水稻和苞谷。

种庄稼产生不了多少经济收入,加之小儿子还在读书,经常是吃完上顿愁下顿。同年,小儿子被查出患有地中海贫血,这一消息如同雪上加霜,让危光前感到生活变得很吃力。

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了解情况后,按照政策将危光前精准识别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凡是村里需要劳动力时,都会喊上他。

石佛村位于丁山镇南部,与贵州习水县寨坝镇接壤。由于产业发展滞后,曾先后被确立为市级贫困村和镇“后进村”,目前贫困人口有35户113人。

观测酒精度。 特约通讯员 吴长飞 供图

为了给贫困户拓宽收入渠道,该村成立了村集体公司,通过承接项目的方式吸纳贫困户务工,其中村渠堰整治项目和鑫源山庄拆除项目,解决了100多个村民的就业问题,还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村集体盈利加分红共28万元。

今年3月,丁山镇的楠竹笋迎来大丰收,由于楠竹笋的采摘期仅有20来天,许多村民担心市场销售跟不上,“怕是要丰产不丰收哟。”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商议下,村里决定租赁一处村民的闲置农房改造成加工车间,将村民的楠竹笋收购过来制作成干笋,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短短两个月时间,我们收购了6万斤楠竹笋。”驻村第一书记朱光伟说,甚至不少周边乡镇的农户都将楠竹笋主动送上门来。其中,石佛村6组村民张贵强卖出8000斤楠竹笋时,笑得合不拢嘴,“这块心里的大石头,平稳落地了。”

加工车间不仅能增收村民收入,还能为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可谓是一举多得,这时,石佛村萌生了想把加工车间变成扶贫车间的想法。

“但申请扶贫车间项目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朱光伟说,加工楠竹笋和豇豆都有明显的季节性,满足不了长期用工的要求。“不如我们烤高粱酒吧,现在城里人挺喜欢和纯正的高粱酒,制作工艺也不算太复杂。”村支部书记刘朝华提议说。一番商量后,就开始动手干了起来。

今年4月,经过评审,石佛村的扶贫车间项目申请成功。5月,4000斤高粱、糯米和大米开始浸泡、蒸煮、发酵,两个月后烤制出了3000多斤酒。“闻起来香得很,要卖25元一斤呢。”危光前说。

像危光前一样,该村还有3名贫困户和7名村民前来务工,一天工资收入60元。“这里上班自由,气氛融洽,村里的干部信任我,还把车间的钥匙都给了我 。”危光前说,在家门口上班不仅收入稳定,还能照顾生病的妻子,最重要的是,这份工作给他带来了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的信心与动力。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綦江:小小扶贫车间 点亮“脱贫梦”

2019-11-10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0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吴长飞 通讯员 杨静)8日,重庆綦江区丁山镇石佛村脱贫户危光前早早起床,步行10多分钟后来到村里的扶贫车间,查看高粱的发酵情况。

今年44岁的危光前,从来没有想到会在家门口打工。此前,危光前在贵州遵义打工,过着背井离乡的日子,直到2014年,他的妻子患病在床,他只好回到老家一边照顾妻子,一边种几亩水稻和苞谷。

种庄稼产生不了多少经济收入,加之小儿子还在读书,经常是吃完上顿愁下顿。同年,小儿子被查出患有地中海贫血,这一消息如同雪上加霜,让危光前感到生活变得很吃力。

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了解情况后,按照政策将危光前精准识别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凡是村里需要劳动力时,都会喊上他。

石佛村位于丁山镇南部,与贵州习水县寨坝镇接壤。由于产业发展滞后,曾先后被确立为市级贫困村和镇“后进村”,目前贫困人口有35户113人。

观测酒精度。 特约通讯员 吴长飞 供图

为了给贫困户拓宽收入渠道,该村成立了村集体公司,通过承接项目的方式吸纳贫困户务工,其中村渠堰整治项目和鑫源山庄拆除项目,解决了100多个村民的就业问题,还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村集体盈利加分红共28万元。

今年3月,丁山镇的楠竹笋迎来大丰收,由于楠竹笋的采摘期仅有20来天,许多村民担心市场销售跟不上,“怕是要丰产不丰收哟。”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商议下,村里决定租赁一处村民的闲置农房改造成加工车间,将村民的楠竹笋收购过来制作成干笋,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短短两个月时间,我们收购了6万斤楠竹笋。”驻村第一书记朱光伟说,甚至不少周边乡镇的农户都将楠竹笋主动送上门来。其中,石佛村6组村民张贵强卖出8000斤楠竹笋时,笑得合不拢嘴,“这块心里的大石头,平稳落地了。”

加工车间不仅能增收村民收入,还能为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可谓是一举多得,这时,石佛村萌生了想把加工车间变成扶贫车间的想法。

“但申请扶贫车间项目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朱光伟说,加工楠竹笋和豇豆都有明显的季节性,满足不了长期用工的要求。“不如我们烤高粱酒吧,现在城里人挺喜欢和纯正的高粱酒,制作工艺也不算太复杂。”村支部书记刘朝华提议说。一番商量后,就开始动手干了起来。

今年4月,经过评审,石佛村的扶贫车间项目申请成功。5月,4000斤高粱、糯米和大米开始浸泡、蒸煮、发酵,两个月后烤制出了3000多斤酒。“闻起来香得很,要卖25元一斤呢。”危光前说。

像危光前一样,该村还有3名贫困户和7名村民前来务工,一天工资收入60元。“这里上班自由,气氛融洽,村里的干部信任我,还把车间的钥匙都给了我 。”危光前说,在家门口上班不仅收入稳定,还能照顾生病的妻子,最重要的是,这份工作给他带来了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的信心与动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