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在权:变“魔法”滞销土货卖断货
重庆市云阳县故陵镇有个神奇“特产村”,短短几年里,像被“魔术师”施了“魔法”: 2元一斤的脐橙卖到了4元,原生土蜂蜜的售价比以往收购价高了近4倍,南瓜籽、干土豆块、干南瓜片、豆豉等卖不出去的农货现在都成了紧俏货……

刘在权:变“魔法”滞销土货卖断货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1-1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0日16时讯(记者 陈星)重庆市云阳县故陵镇有个神奇“特产村”,短短几年里,像被“魔术师”施了“魔法”: 2元一斤的脐橙卖到了4元,原生土蜂蜜的售价比以往收购价高了近4倍,南瓜籽、干土豆块、干南瓜片、豆豉等卖不出去的农货现在都成了紧俏货……

这位“魔术师”就是刘在权,2010年,他放弃大城市稳定的工作回乡创业,在故陵镇成立了云阳县聚缘商贸有限公司,创建了“特产村”网上营销平台。在他的带领下,镇里搭建起了电商平台,村民跟着走上致富路,农产品卖上了好价钱。

回乡做销售专家

“每家每户都有土货,价格再低村里都没人要,但在城里是却稀罕货。”谈及搞电商平台的初衷,云阳县人大代表刘在权说,由于农村发展落后,没有物流公司进驻,农产品“走”不出村,卖不上好价钱,吃不完扔了又可惜,村里人总为此发愁。

得益于早年外出打工所学的互联网知识,2010年,刘在权回到故陵镇后,每天骑着摩托车下乡收购土特产。

一辆摩托、一个背篓,是他每天外出的工具。翻山越岭、走乡串户收购村里的土特产,经过简单归类、包装后放在网上销售。也是这一年,刘在权成立了“聚缘商贸公司”。

常年跟土特产打交道,刘在权慢慢变成了一个农产品“专家”。

他不仅给村民们带去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知识,还告诉他们哪些土特产受欢迎,哪些销量好,给出种植的意见与建议。渐渐地,与刘在权有生意往来的乡亲开始喜欢上这个肚里有“货”的年轻人。

2015年5月,云阳成为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在这个电商高速发展的阶段,幸运的刘在权搭上了这辆快车,让自己的小买卖提档升级,打造“特产村”网销平台品牌。

线上接单。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滞销产品卖到脱销 

为了把故陵镇 “土货”变宝,刘在权可谓是下足了心思。

2016年,恰逢故陵镇农村的红薯粉遇到滞销问题,很多农户找到刘在权,希望他能帮帮忙在网上打开销售渠道。

为此,刘在权找到了当时云阳县的电商“众筹达人”邬前坤,了解到京东众筹模式,可将红薯粉制作成酸辣粉在京东平台进行售卖,这让刘在权又发现了新的销售思路。

经过近半年市场分析,刘在权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以高于市场价0.2元/斤的价格收购农户红薯粉,再委托加工企业深加工成酸辣粉。

2016年底,刘在权自主研发扶贫旅游电商品牌“特产村”酸辣粉开始在网上售卖。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馈,经常卖脱销。去年年底,酸辣粉累计销售25万余盒,产值达到225万余元。 

像红薯粉这样的特产在故陵镇还有很多,在刘在权的带领下,通过“特产村”网销平台,经过深加工的渣辣子、故陵广柑、南瓜籽、干土豆块、干南瓜片、豆豉等产品,陆续走出大山,卖到脱销。

刘在权查看柑橘品质。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全村走上致富路

为了在网店销售最好品质的山货,刘在权每天要骑着摩托车在农村公路上行驶100多公里,从农户手里直接收山货。

凭借着这股拼劲儿,2016年,“特产村”分销店已经达到130家,遍布全国各地,销售额超过400万元。

2017年,刘在权在故陵镇宝兴村服务点网上销售柑橘30多万斤,给果农户带来近300万收益,为当地开创了良好的网销氛围。

自2015年以来,全镇发展电商企业超过10家,培训各类电商人才近2000人次,有600户村民发展成微商,其中21户贫困户平均年增收8000余元,通过“特产村”帮助农户解决销售问题70余次。

同时,刘在权响应号召,推行“政府+公司+农户+电商分销”和“政府+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电商分销”的经营模式,促使企业与农户形成互相依赖的产业链和利益共同体,实现农户和企业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的局面。

“作为云阳县人大代表,我希望用自己的能力为故陵镇的建设添砖加瓦,把传统的农业小镇变成新兴电商小镇,我相信小镇的人们明天会更加美好。”刘在权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刘在权:变“魔法”滞销土货卖断货

2019-11-10 16:00:00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0日16时讯(记者 陈星)重庆市云阳县故陵镇有个神奇“特产村”,短短几年里,像被“魔术师”施了“魔法”: 2元一斤的脐橙卖到了4元,原生土蜂蜜的售价比以往收购价高了近4倍,南瓜籽、干土豆块、干南瓜片、豆豉等卖不出去的农货现在都成了紧俏货……

这位“魔术师”就是刘在权,2010年,他放弃大城市稳定的工作回乡创业,在故陵镇成立了云阳县聚缘商贸有限公司,创建了“特产村”网上营销平台。在他的带领下,镇里搭建起了电商平台,村民跟着走上致富路,农产品卖上了好价钱。

回乡做销售专家

“每家每户都有土货,价格再低村里都没人要,但在城里是却稀罕货。”谈及搞电商平台的初衷,云阳县人大代表刘在权说,由于农村发展落后,没有物流公司进驻,农产品“走”不出村,卖不上好价钱,吃不完扔了又可惜,村里人总为此发愁。

得益于早年外出打工所学的互联网知识,2010年,刘在权回到故陵镇后,每天骑着摩托车下乡收购土特产。

一辆摩托、一个背篓,是他每天外出的工具。翻山越岭、走乡串户收购村里的土特产,经过简单归类、包装后放在网上销售。也是这一年,刘在权成立了“聚缘商贸公司”。

常年跟土特产打交道,刘在权慢慢变成了一个农产品“专家”。

他不仅给村民们带去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知识,还告诉他们哪些土特产受欢迎,哪些销量好,给出种植的意见与建议。渐渐地,与刘在权有生意往来的乡亲开始喜欢上这个肚里有“货”的年轻人。

2015年5月,云阳成为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在这个电商高速发展的阶段,幸运的刘在权搭上了这辆快车,让自己的小买卖提档升级,打造“特产村”网销平台品牌。

线上接单。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滞销产品卖到脱销 

为了把故陵镇 “土货”变宝,刘在权可谓是下足了心思。

2016年,恰逢故陵镇农村的红薯粉遇到滞销问题,很多农户找到刘在权,希望他能帮帮忙在网上打开销售渠道。

为此,刘在权找到了当时云阳县的电商“众筹达人”邬前坤,了解到京东众筹模式,可将红薯粉制作成酸辣粉在京东平台进行售卖,这让刘在权又发现了新的销售思路。

经过近半年市场分析,刘在权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以高于市场价0.2元/斤的价格收购农户红薯粉,再委托加工企业深加工成酸辣粉。

2016年底,刘在权自主研发扶贫旅游电商品牌“特产村”酸辣粉开始在网上售卖。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馈,经常卖脱销。去年年底,酸辣粉累计销售25万余盒,产值达到225万余元。 

像红薯粉这样的特产在故陵镇还有很多,在刘在权的带领下,通过“特产村”网销平台,经过深加工的渣辣子、故陵广柑、南瓜籽、干土豆块、干南瓜片、豆豉等产品,陆续走出大山,卖到脱销。

刘在权查看柑橘品质。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全村走上致富路

为了在网店销售最好品质的山货,刘在权每天要骑着摩托车在农村公路上行驶100多公里,从农户手里直接收山货。

凭借着这股拼劲儿,2016年,“特产村”分销店已经达到130家,遍布全国各地,销售额超过400万元。

2017年,刘在权在故陵镇宝兴村服务点网上销售柑橘30多万斤,给果农户带来近300万收益,为当地开创了良好的网销氛围。

自2015年以来,全镇发展电商企业超过10家,培训各类电商人才近2000人次,有600户村民发展成微商,其中21户贫困户平均年增收8000余元,通过“特产村”帮助农户解决销售问题70余次。

同时,刘在权响应号召,推行“政府+公司+农户+电商分销”和“政府+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电商分销”的经营模式,促使企业与农户形成互相依赖的产业链和利益共同体,实现农户和企业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的局面。

“作为云阳县人大代表,我希望用自己的能力为故陵镇的建设添砖加瓦,把传统的农业小镇变成新兴电商小镇,我相信小镇的人们明天会更加美好。”刘在权说。

[责任编辑: 何燕宏]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