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交通人谈梁平交通辉煌成就: 路好走了车辆多了 出行更安全了

老交通人谈梁平交通辉煌成就: 路好走了车辆多了 出行更安全了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1-1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1日7时讯(通讯员 谢清城)在梁平人眼中,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交通变化日新月异:路好走了,车辆多了,出行更安全了……

作为这一时代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已经59岁,在梁平交通系统工作了近40年的老交通人雷建祥对公路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他说,以前回家很难,需要很长时间;现在,回家很方便,时间也很短。

从路难走到路好走

问起对梁平道路的初记忆,雷建祥用这样一个词概括:难走。

“小时候听父母讲,乡下的路都是由祖祖辈辈一脚一脚踩出来的。这些路都尽量避开了田地,宁肯绕道、趟水,也要尽量让出一寸用来耕种。改革开放后,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乡下的路才逐渐多了起来。但除了国道川鄂公路和省道部分路段是水泥路外,乡里的路都是泥巴路。白天走,磕磕碰碰;晚上走,跌跌撞撞;穿行其间,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一不小心就打个趔趄。”回忆起1976年,雷建祥打开了话匣子,“每次回城,我都在想,脚下走的乡路什么时候才能像国道一样变成水泥路呢?”

1988年,雷建祥的梦想变成现实。那一年,梁平区开始着手硬化重点公路,尤其是1993年至2002年,硬化工程迅猛推进,全区重点场镇过境公路全部硬化完毕。紧接着,惊喜一重一重到来:2003年,启动全区农村村级公路硬化改造任务;2010年,全区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2018年启动“四好农村路”建设,越来越多的村组公路被改为水泥路。

2008年,随着318国道城区段“白改黑”(水泥路改为沥青混凝土路)工程的实施,梁平区开始进入沥青混凝土建设时期。国道、省道、县道依次推进。如今,越来越多的水泥路再次被提档升级成沥青混凝土路。

“从泥巴路到水泥路再到沥青路,反应出了梁平的行路环境在不断优化。”雷建祥说,相比于改造公路,梁平新建公路的速度更让他感到振奋。

数据显示,1949年,梁平公路总长不过155公里。到了1978年,梁平公路里程为504公里。

新中国成立以来,梁平交通人发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建设精神,在全区掀起城镇、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十一五”期间,梁平公路通车里程达3782公里;“十二五”期间,梁平公路通车里程为4736.49公里;进入“十三五”,截至2018年,梁平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341公里。

进入新时期,随着“四好农村路”稳步推进,梁平公路里程数还在不断被刷新。便捷的交通已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如今,无论是穿行于城市之间,或是行走在乡间小道,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交通出行所带来的便捷、舒适。

公路穿过梁平区听涛居,给该民宿带来了人气与财气。通讯员 谢清城 摄

从没选择到多选择

在雷建祥看来,造成出行不便,绝不仅仅只有路不好走这一个原因。

“没有车,出门还是恼火。20世纪70年代,整个梁平区,只有屏锦、明达等少数几个乡镇每天有一班到城区的客车,其余的地方基本全靠走。运气好的时候,路上还能蹭一下牛车或者拖拉车。”雷建祥说,回一趟家,他要在路上耗费两个多小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建设、改造农村公路如火如荼展开,各乡镇也逐渐开通了客运。从2012年开始,逐步实现了所有的行政村都通行客运。”雷建祥说。

相较于农村客运,城内公交起步较晚。1994年11月,梁平投入了8辆公共汽车,开通了从北门汽车站到大河坝的3条线路,至此,梁平客运行业开启了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新篇章。

“走路、坐黄包车、搭公交、骑自行车。上世纪90年代人们城内出行,基本上有这四种方式可供选择。而去到县外,就只能搭乘长途汽车。”雷建祥说,令他没有料到的是,火车、高铁的出现,使得人们的出行选择方式更加多元起来。

雷建祥至今清楚地记得2004年达万铁路开通后,售票厅里热闹的春运场面。

“那时候,春运车票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确实不好买。售票窗口前,经常出现一家好几口,一人拿个小板凳,各排一行,就是为了能买到一张票。”雷建祥回忆,尽管火车相较于汽车而言提速了不少,但在外工作、学习的游子内心仍在期盼着,火车能不能再快一点呢?

2016年11月28日,渝万铁路的开通,让人们愿望成真,梁平也随之进入“高铁时代”。

如今,人们又经历了从出门挡车到手机叫车;从私家车到共享车的出行变化。70年来,梁平交通工具的变迁,超乎人们的想象。

从没保障到有保障

雷建祥坦言,20世纪90年代末期,梁平车辆管理和驾驶员的管理依旧相对轻松,极大地增加了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后来,梁平区交通局上下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关、客运驾驶员资格关,不断加强客运站场的监督。

于是,我们常常在路上看到这样的一幕:梁平区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强化路政执法,开展路域环境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农村公路沿线摆摊设点、带泥车辆污染路面、乱搭道口、乱开挖埋设、滥设非公路标志标牌、超限超载运输等违法行为;节假日期间,积极开展“打非治违”,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维护广大旅客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以“法治宣传月”、“路政宣传月”、“安全生产月”为契机,通过授课、发资料、现场咨询、挂海报、LED播放主题标语等形式,组织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场镇”,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执法人员纠违能力。

与此同时,梁平区交通局把建设农村公路防护栏工程作为构筑公路安全生命线来抓,针对新建的道路,安全防护工程同步实施;而对以前没有安装防护栏的道路,区交通局组织各乡镇(街道)对农村公路安全隐患点进行了大排查,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逐步分批为区内乡道危险路段安装生命防护栏。

“出行添了保障,人民群众才能在致富的道路上走得舒心、走得放心。”雷建祥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老交通人谈梁平交通辉煌成就: 路好走了车辆多了 出行更安全了

2019-11-11 07:05: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1日7时讯(通讯员 谢清城)在梁平人眼中,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交通变化日新月异:路好走了,车辆多了,出行更安全了……

作为这一时代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已经59岁,在梁平交通系统工作了近40年的老交通人雷建祥对公路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他说,以前回家很难,需要很长时间;现在,回家很方便,时间也很短。

从路难走到路好走

问起对梁平道路的初记忆,雷建祥用这样一个词概括:难走。

“小时候听父母讲,乡下的路都是由祖祖辈辈一脚一脚踩出来的。这些路都尽量避开了田地,宁肯绕道、趟水,也要尽量让出一寸用来耕种。改革开放后,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乡下的路才逐渐多了起来。但除了国道川鄂公路和省道部分路段是水泥路外,乡里的路都是泥巴路。白天走,磕磕碰碰;晚上走,跌跌撞撞;穿行其间,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一不小心就打个趔趄。”回忆起1976年,雷建祥打开了话匣子,“每次回城,我都在想,脚下走的乡路什么时候才能像国道一样变成水泥路呢?”

1988年,雷建祥的梦想变成现实。那一年,梁平区开始着手硬化重点公路,尤其是1993年至2002年,硬化工程迅猛推进,全区重点场镇过境公路全部硬化完毕。紧接着,惊喜一重一重到来:2003年,启动全区农村村级公路硬化改造任务;2010年,全区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2018年启动“四好农村路”建设,越来越多的村组公路被改为水泥路。

2008年,随着318国道城区段“白改黑”(水泥路改为沥青混凝土路)工程的实施,梁平区开始进入沥青混凝土建设时期。国道、省道、县道依次推进。如今,越来越多的水泥路再次被提档升级成沥青混凝土路。

“从泥巴路到水泥路再到沥青路,反应出了梁平的行路环境在不断优化。”雷建祥说,相比于改造公路,梁平新建公路的速度更让他感到振奋。

数据显示,1949年,梁平公路总长不过155公里。到了1978年,梁平公路里程为504公里。

新中国成立以来,梁平交通人发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建设精神,在全区掀起城镇、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十一五”期间,梁平公路通车里程达3782公里;“十二五”期间,梁平公路通车里程为4736.49公里;进入“十三五”,截至2018年,梁平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341公里。

进入新时期,随着“四好农村路”稳步推进,梁平公路里程数还在不断被刷新。便捷的交通已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如今,无论是穿行于城市之间,或是行走在乡间小道,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交通出行所带来的便捷、舒适。

公路穿过梁平区听涛居,给该民宿带来了人气与财气。通讯员 谢清城 摄

从没选择到多选择

在雷建祥看来,造成出行不便,绝不仅仅只有路不好走这一个原因。

“没有车,出门还是恼火。20世纪70年代,整个梁平区,只有屏锦、明达等少数几个乡镇每天有一班到城区的客车,其余的地方基本全靠走。运气好的时候,路上还能蹭一下牛车或者拖拉车。”雷建祥说,回一趟家,他要在路上耗费两个多小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建设、改造农村公路如火如荼展开,各乡镇也逐渐开通了客运。从2012年开始,逐步实现了所有的行政村都通行客运。”雷建祥说。

相较于农村客运,城内公交起步较晚。1994年11月,梁平投入了8辆公共汽车,开通了从北门汽车站到大河坝的3条线路,至此,梁平客运行业开启了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新篇章。

“走路、坐黄包车、搭公交、骑自行车。上世纪90年代人们城内出行,基本上有这四种方式可供选择。而去到县外,就只能搭乘长途汽车。”雷建祥说,令他没有料到的是,火车、高铁的出现,使得人们的出行选择方式更加多元起来。

雷建祥至今清楚地记得2004年达万铁路开通后,售票厅里热闹的春运场面。

“那时候,春运车票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确实不好买。售票窗口前,经常出现一家好几口,一人拿个小板凳,各排一行,就是为了能买到一张票。”雷建祥回忆,尽管火车相较于汽车而言提速了不少,但在外工作、学习的游子内心仍在期盼着,火车能不能再快一点呢?

2016年11月28日,渝万铁路的开通,让人们愿望成真,梁平也随之进入“高铁时代”。

如今,人们又经历了从出门挡车到手机叫车;从私家车到共享车的出行变化。70年来,梁平交通工具的变迁,超乎人们的想象。

从没保障到有保障

雷建祥坦言,20世纪90年代末期,梁平车辆管理和驾驶员的管理依旧相对轻松,极大地增加了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后来,梁平区交通局上下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关、客运驾驶员资格关,不断加强客运站场的监督。

于是,我们常常在路上看到这样的一幕:梁平区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强化路政执法,开展路域环境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农村公路沿线摆摊设点、带泥车辆污染路面、乱搭道口、乱开挖埋设、滥设非公路标志标牌、超限超载运输等违法行为;节假日期间,积极开展“打非治违”,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维护广大旅客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以“法治宣传月”、“路政宣传月”、“安全生产月”为契机,通过授课、发资料、现场咨询、挂海报、LED播放主题标语等形式,组织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场镇”,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执法人员纠违能力。

与此同时,梁平区交通局把建设农村公路防护栏工程作为构筑公路安全生命线来抓,针对新建的道路,安全防护工程同步实施;而对以前没有安装防护栏的道路,区交通局组织各乡镇(街道)对农村公路安全隐患点进行了大排查,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逐步分批为区内乡道危险路段安装生命防护栏。

“出行添了保障,人民群众才能在致富的道路上走得舒心、走得放心。”雷建祥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淼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