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守护兔宝贝快乐成长 他从贫困户成为致富带头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8日17时讯(通讯员 胡欣)一群兔宝贝,生活在整洁清爽的圈舍中,还有主人每日七八小时的守护,想不快乐成长都难。今(18)日,笔者在重庆大足龙水镇看到了这群兔宝贝和他们的主人——陈文学。

陈文学是重庆大足龙水镇新农村54岁的贫困户,今年5月用5万元三年期贴息扶贫贷款建成120平方米的乾坤兔场,今冬明春的小目标是摸索降本增效的法子。
兔宝贝在怎样的快乐中成长呢?幼兔该打预防针时不会误期;空怀母兔可及时被发现,并再配种;母兔哺乳期可以吃到催奶的黄豆;兔染小恙时可得到及时治疗,至今未出现兔子因病而亡;兔粪发酵规律可控,减少了散毒和导味……这些快乐事也正是陈文学实现了的无数个小目标。

他评价自己“认认真真,每一步做到位”。受访时,他如数家珍地说养兔知识、摆养兔经验、谈兔病预防。不难看出,他在学习和摸索中收获多多。
“技术,我不焦!管理方法也比很多人好。”他相信自己,并正在努力实现降本增效的小目标:满月兔如何配料?满55天的兔子生长放缓后如何配料?什么时候可以卖多少只兔?“算准了时间,不得喂空粮食。”
“小兔自由采食,大兔定时定量。到卖的时候,加精料,长得快长得猛长得肥。平时不喂精料,蛋白质太高,也不划算。”
“他有很多自己的见解,就是苦于无资金。”村支书彭应全说,他30岁时养过一年的兔,因为兔病而失败;一年半前,再次萌生养兔之念,遍访养兔人淘技术,上网学习取经;去年底在屋旁小圈养兔时,从扶贫手册知悉金融扶贫政策,并因诚意和决心获得贷款。
喂多不如喂少,喂少不如喂好——他曾受益于邻村高坑村养兔10余年的唐姓养殖户的舍得观。他说:遇到兔子状态不佳,或首次配种失败的公兔,或产仔率低的母兔,或不会喂兔崽的母兔等等,要舍得要淘汰。“如4斤多的兔,遇到拉稀,治好后立马处理,不要想多喂10多天,多长1斤肉。”

致富路上,他曾受惠于人,如今又施惠于人。在他的帮助下,他侄儿等养起了兔;龙水镇车辅社区韩某、邮亭镇利群村刘某等建起了兔场。
“再过两三年,再建一个同规模的兔场。”无数个小目标聚成这个大目标。守护兔宝贝快乐成长的他,有满满的自信,想不脱贫致富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