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送教到家 双桥经开区打通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
双桥经开区邮亭镇各个学校都拿出全部的干劲,学习宣传,提高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建立台账, 明晰所有帮扶学生的信息;教师结对帮扶,为特殊儿童送教到家;大力争取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坚决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

结对帮扶送教到家 双桥经开区打通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1-2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28日9时讯(通讯员 漆佩月)“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把贫困学生的冷暖装在心中,把孩子们的困难挂在心里。心怀真情,脚下沾泥,干出实效。双桥经开区邮亭镇各个学校都拿出全部的干劲,学习宣传,提高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建立台账, 明晰所有帮扶学生的信息;教师结对帮扶,为特殊儿童送教到家;大力争取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坚决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


学习宣传 提高认识


“教育扶贫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扶贫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片空白。我觉得自己是一名教师,教育孩子还行,但去做教育扶贫工作,该怎么做?怎么去解决贫困户的困难呢?”新利小学廖永强老师告诉笔者。


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子店小学、新利小学、邮亭小学、邮亭中学分别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教职工参与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各个学校纷纷组织全校教师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教职工会或校园LED等平台,及时组织学习传达区教委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让全校教职工充分意识到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提高教职工的自我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好教师应尽职责。


老师们在自身加强学习的同时,还经常到贫困学生家中宣传党的政策、解决贫困家庭教育所需,扎实做好了资助政策宣传,确保资助政策宣传无死角,严格落实“一封信”“一回执”,发动全体教师进行家访活动,做到了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教师进行了解宣传,切实做到资助政策宣传全覆盖。每学期开学在全校家长会上,学校会把上级资助政策、标准、条件、程序等给全体家长宣传解读;班主任分散到班级再次宣传,并向每位学生发放《大足区学生资助中心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等宣传资料,让每一位学生、家长都知道学生资助的条件、标准、申报及审核程序等,为教育扶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立台账 明晰信息


“我校目前在校学生数724人,资助的贫困生数143人;建卡贫困户21人,其中辖区外2人;学校单独资助的建卡贫困户1人,之前九年级辍学的3位学生已动员到科技学院读高职去了。”“本学期我们学校共有1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其中7名是大足区建卡户,2名是重庆市建卡户,剩下的9名学生自身不是建卡户,监护人是建卡户,我校同样给与了资助。”……说起学校资助学生基本情况,各位校长如数家珍。


新利小学校长仁善意向笔者介绍到:“学校建立了贫困学生信息表、建卡贫困户信息表、辍学生信息表、以及相关资助情况台帐,我们还仿照政府制作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对接明白卡,清楚地标记了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帮扶老师的信息以及帮扶责任人联系方式。”明晰每一位贫困学生信息,特别是建卡贫困生信息,让贫困生的权利得到应有保障。


在信息摸底核查工作中,学校召开了专题会,“细”分配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限,任务具体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然后进村入户,挨家挨户摸查“准”,根据区扶贫办提供的原始信息,全面深入地的摸查招生范围内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孩子的就学信息,包括住址、就读学校及年级、联系电话等重要信息并按时上交。在排查的同时,也加强宣传,确保政策家喻户晓,形成人人知晓教育精准扶贫、人人参与教育精准扶贫的良好氛围。


扎实做好“双向对比制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能及时享受资助政策。每学期开学前,根据上期对比数据通知学生和家长当前学段应享受的教育资助政策,避免出现错助,漏助的现象。开学后进一步和扶贫数据进行对比,确保未申请和新增建档学生及时落实资助政策。全面落实资助政策,确保了资金到位,资助精确到人,做到资助无遗漏,应助尽助,确保各种信息台账准确无误。


邮亭中学先后制定了《邮亭中学党支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帮扶实施方案》,让每一位建卡贫困户的学生都有一名党员给予帮扶;《干部联系班级制方案》,让每一个班都有一位学校中层以上的干部相联系,及时了解和解决班级老师和学生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控辍保学方案》,让学生流失或辍学数降到最低。此外,学校还向政府和相关村委、学生监护人发出《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儿童告知函》《劝学通知书》,尽量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各个学校扎实开展贫困儿童脱贫工作,确保帮扶、资助每名适龄儿童,让他们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


结对帮扶 送教到家


学校经常组织开展大家访活动,就建卡贫困户,学校先后组织所有行政干部、党员及相关班主任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家庭情况和学生学习等情况。


先后对因自身身体残疾而未到校读书的学生开展送教到家活动,定期安排部分教师对特殊儿童送教上门,并送去大米、儿童故事图画书,看图读本等慰问品。进一步落实教育扶贫工作,切实推动教育扶贫工作更加精准到位,对所有建档立卡学生做到摸实情、零漏助,提高群众对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扎实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加强对残疾儿童、建卡贫困户、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困境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建立了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保障工作记住,完善“一人一案”的就学档案,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不因贫困残障而失学。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的方式进行结对帮扶,要求老师每学期至少两次走访入户,每月至少一次电话沟通,及时了解情况,并从思想、心理、学业、生活等方面关怀辅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组织好慰问,在重大节日期间对学生进行关爱,给他们送文具、生活用品等。假期入户上门了解学生假期生活情况,同时对假期作业做不起的部分进行辅导。


邮亭小学校长蒋安强对自己帮扶的几个学生费心费力,“有个孩子因家里监护人的原因,我们协调派出所和村支村委到银行,特事特办,给还未满16岁的她专门办了应行卡,当时开户我还给了她180块钱,存在卡里当底金。”说起当时成功帮扶学生的例子,蒋校长哈哈大笑,“扶贫的方式我们一直都在探索,只是尽力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专心学习。”了解到自己帮扶的学生每天上下学都要走一个小时左右,校长自己掏钱给公交车司机,让学生少走点路。


新利小学廖永强的帮扶对象是智力二级残疾的学生,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也是智力残疾,还有个八十多岁重病卧床的奶奶,家庭十分贫困,靠享受国家政策生活。她的父亲长期酗酒,喝得醉醺醺之后有时强闯校园与学校安保人员发生冲突,说话也是蛮横无理,让学校管理人员与教师深感头痛。“之后我利用家访和资助的有利条件,多次和学生父亲沟通交流,同时也多次安排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对学生本人进行学业帮扶和心里沟通,辅导学习简单的知识,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她的父亲看到我和学校老师长期的付出,慢慢开始改变,不再喝酒了,对老师客气、有礼了,现在每次去他家,他都会到家门外的小路边来等侯。”说到帮扶对象,廖永强满满的成就感。


总结提升 社会关注


“对于特殊儿童开展的送教上门,一开始我们带着书本、笔等学习用具去看望,结果发现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效果不算好,对待特殊儿童要用特殊的方式,需要专业的人员来指导,并且配合体征训练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一步一步让他们能够生活自理,再慢慢学习简单的知识。”在进行教育扶贫工作后,教师们纷纷表示送教上门存在难度,“我们探索过后在总结提升,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同时也希望专业人士、爱心人士、志愿者们能够给特殊儿童和贫困学生们更多的爱,全社会一起来探索教育扶贫的方向。”


邮亭镇政府在“逐梦计划”发放仪式上,向91名困境儿童发放心愿礼物、助学金、奖学金和升学金。据悉,邮亭镇自2016年成立百名困境儿童“逐梦计划”救助基金以来举行了6次发放仪式,累计发放救助金19.15万元。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逐梦计划”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困境儿童,不让他们因学费、生活费等问题而辍学,不断激励他们乐观积极向上、追逐自己的梦想。下一步还将会继续壮大“逐梦计划”救助基金,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困境儿童。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结对帮扶送教到家 双桥经开区打通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

2019-11-28 09:24:21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28日9时讯(通讯员 漆佩月)“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把贫困学生的冷暖装在心中,把孩子们的困难挂在心里。心怀真情,脚下沾泥,干出实效。双桥经开区邮亭镇各个学校都拿出全部的干劲,学习宣传,提高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建立台账, 明晰所有帮扶学生的信息;教师结对帮扶,为特殊儿童送教到家;大力争取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坚决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


学习宣传 提高认识


“教育扶贫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扶贫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片空白。我觉得自己是一名教师,教育孩子还行,但去做教育扶贫工作,该怎么做?怎么去解决贫困户的困难呢?”新利小学廖永强老师告诉笔者。


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子店小学、新利小学、邮亭小学、邮亭中学分别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教职工参与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各个学校纷纷组织全校教师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教职工会或校园LED等平台,及时组织学习传达区教委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让全校教职工充分意识到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提高教职工的自我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好教师应尽职责。


老师们在自身加强学习的同时,还经常到贫困学生家中宣传党的政策、解决贫困家庭教育所需,扎实做好了资助政策宣传,确保资助政策宣传无死角,严格落实“一封信”“一回执”,发动全体教师进行家访活动,做到了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教师进行了解宣传,切实做到资助政策宣传全覆盖。每学期开学在全校家长会上,学校会把上级资助政策、标准、条件、程序等给全体家长宣传解读;班主任分散到班级再次宣传,并向每位学生发放《大足区学生资助中心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等宣传资料,让每一位学生、家长都知道学生资助的条件、标准、申报及审核程序等,为教育扶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立台账 明晰信息


“我校目前在校学生数724人,资助的贫困生数143人;建卡贫困户21人,其中辖区外2人;学校单独资助的建卡贫困户1人,之前九年级辍学的3位学生已动员到科技学院读高职去了。”“本学期我们学校共有1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其中7名是大足区建卡户,2名是重庆市建卡户,剩下的9名学生自身不是建卡户,监护人是建卡户,我校同样给与了资助。”……说起学校资助学生基本情况,各位校长如数家珍。


新利小学校长仁善意向笔者介绍到:“学校建立了贫困学生信息表、建卡贫困户信息表、辍学生信息表、以及相关资助情况台帐,我们还仿照政府制作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对接明白卡,清楚地标记了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帮扶老师的信息以及帮扶责任人联系方式。”明晰每一位贫困学生信息,特别是建卡贫困生信息,让贫困生的权利得到应有保障。


在信息摸底核查工作中,学校召开了专题会,“细”分配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限,任务具体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然后进村入户,挨家挨户摸查“准”,根据区扶贫办提供的原始信息,全面深入地的摸查招生范围内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孩子的就学信息,包括住址、就读学校及年级、联系电话等重要信息并按时上交。在排查的同时,也加强宣传,确保政策家喻户晓,形成人人知晓教育精准扶贫、人人参与教育精准扶贫的良好氛围。


扎实做好“双向对比制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能及时享受资助政策。每学期开学前,根据上期对比数据通知学生和家长当前学段应享受的教育资助政策,避免出现错助,漏助的现象。开学后进一步和扶贫数据进行对比,确保未申请和新增建档学生及时落实资助政策。全面落实资助政策,确保了资金到位,资助精确到人,做到资助无遗漏,应助尽助,确保各种信息台账准确无误。


邮亭中学先后制定了《邮亭中学党支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帮扶实施方案》,让每一位建卡贫困户的学生都有一名党员给予帮扶;《干部联系班级制方案》,让每一个班都有一位学校中层以上的干部相联系,及时了解和解决班级老师和学生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控辍保学方案》,让学生流失或辍学数降到最低。此外,学校还向政府和相关村委、学生监护人发出《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儿童告知函》《劝学通知书》,尽量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各个学校扎实开展贫困儿童脱贫工作,确保帮扶、资助每名适龄儿童,让他们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


结对帮扶 送教到家


学校经常组织开展大家访活动,就建卡贫困户,学校先后组织所有行政干部、党员及相关班主任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家庭情况和学生学习等情况。


先后对因自身身体残疾而未到校读书的学生开展送教到家活动,定期安排部分教师对特殊儿童送教上门,并送去大米、儿童故事图画书,看图读本等慰问品。进一步落实教育扶贫工作,切实推动教育扶贫工作更加精准到位,对所有建档立卡学生做到摸实情、零漏助,提高群众对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扎实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加强对残疾儿童、建卡贫困户、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困境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建立了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保障工作记住,完善“一人一案”的就学档案,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不因贫困残障而失学。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的方式进行结对帮扶,要求老师每学期至少两次走访入户,每月至少一次电话沟通,及时了解情况,并从思想、心理、学业、生活等方面关怀辅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组织好慰问,在重大节日期间对学生进行关爱,给他们送文具、生活用品等。假期入户上门了解学生假期生活情况,同时对假期作业做不起的部分进行辅导。


邮亭小学校长蒋安强对自己帮扶的几个学生费心费力,“有个孩子因家里监护人的原因,我们协调派出所和村支村委到银行,特事特办,给还未满16岁的她专门办了应行卡,当时开户我还给了她180块钱,存在卡里当底金。”说起当时成功帮扶学生的例子,蒋校长哈哈大笑,“扶贫的方式我们一直都在探索,只是尽力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专心学习。”了解到自己帮扶的学生每天上下学都要走一个小时左右,校长自己掏钱给公交车司机,让学生少走点路。


新利小学廖永强的帮扶对象是智力二级残疾的学生,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也是智力残疾,还有个八十多岁重病卧床的奶奶,家庭十分贫困,靠享受国家政策生活。她的父亲长期酗酒,喝得醉醺醺之后有时强闯校园与学校安保人员发生冲突,说话也是蛮横无理,让学校管理人员与教师深感头痛。“之后我利用家访和资助的有利条件,多次和学生父亲沟通交流,同时也多次安排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对学生本人进行学业帮扶和心里沟通,辅导学习简单的知识,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她的父亲看到我和学校老师长期的付出,慢慢开始改变,不再喝酒了,对老师客气、有礼了,现在每次去他家,他都会到家门外的小路边来等侯。”说到帮扶对象,廖永强满满的成就感。


总结提升 社会关注


“对于特殊儿童开展的送教上门,一开始我们带着书本、笔等学习用具去看望,结果发现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效果不算好,对待特殊儿童要用特殊的方式,需要专业的人员来指导,并且配合体征训练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一步一步让他们能够生活自理,再慢慢学习简单的知识。”在进行教育扶贫工作后,教师们纷纷表示送教上门存在难度,“我们探索过后在总结提升,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同时也希望专业人士、爱心人士、志愿者们能够给特殊儿童和贫困学生们更多的爱,全社会一起来探索教育扶贫的方向。”


邮亭镇政府在“逐梦计划”发放仪式上,向91名困境儿童发放心愿礼物、助学金、奖学金和升学金。据悉,邮亭镇自2016年成立百名困境儿童“逐梦计划”救助基金以来举行了6次发放仪式,累计发放救助金19.15万元。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逐梦计划”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困境儿童,不让他们因学费、生活费等问题而辍学,不断激励他们乐观积极向上、追逐自己的梦想。下一步还将会继续壮大“逐梦计划”救助基金,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困境儿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潘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