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过江村:小小红辣椒“辣”出致富路
如今,“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汽车开进来、群众笑开怀”的幸福新生活,在过江村已成为现实。

彭水过江村:小小红辣椒“辣”出致富路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2-0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8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杨元忠 通讯员 李亚军)初冬时节,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绍庆街道过江村,云雾缭绕,群峦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

村口,江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辣椒烘烤厂,工人们忙着将辣椒分拣、装盘、烘烤,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是由村集体公司出资,在家门口建成的辣椒厂,如今已成为村里的红火产业。”县委组织部派驻过江村第一书记王志海兴奋地说。

村民正在给辣椒装袋。 特约通讯员 杨元忠 摄

“三个一”工作法 转变思路谋出路

过江村距县城25公里,现有建卡贫困户101户412人,目前已脱贫101户412人。

提起以前的过江村,王志海忍不住摇了摇头。

“经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村民们大多以传统种植养殖为主,虽然种点庄稼、养点牲口,但效率低收成少。”产业发展不稳定,曾经的过江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他眼里,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

转变思路谋出路。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干部商议,在村里推行“三个一工作法”,即每周召开1次工作例会,每月开展1次思想交流,每季度组织1次外出考察。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三个一”起到很好的化学反应。

“刚开始,村组干部对‘三个一’不理解,认为是走过场、搞形式。通过一年多来的坚持,村支两委班子凝聚力明显增强,村组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明显提升。”过江村综合专干蹇刚建深有感触地说。

团结就是力量。经过干群努力,村里实施了党建文化工程、村级亮灯工程、集体产业建设等项目,新建蓄水池17个,维修整治公路11.5公里,实施C、D级危房改造70户,安装太阳能路灯230盏,打造美丽庭院20个。似乎一夜之间,过江村旧貌换新颜。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018年10月,由过江村党支部、村委会发起,按照“集体办、集体管”的原则,成立江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这是彭水县域内第二批村级集体所有控股公司,由村党支部书记牟保江担任董事长,村委会主任蹇刚华聘任为总经理。

有了村集体公司,过江村的产业路在何方?

原来,村民对不熟悉的产业接受度很低,大都害怕承受失败的风险。这让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班人犯了难。

村民正在给辣椒装盘。特约通讯员 杨元忠 摄

辣椒加工小产业 集体增收大法宝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产业要发展,但不能盲目,必须深思熟虑。这在过江村支两委形成一致共识。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重庆辣椒种植面积约3.3万公顷。据资料显示,重庆年消费干椒17万吨到20万吨。至2010年,经产业扶持,重庆市场的泡制辣椒、酱制辣椒原料80%以上及干椒原料50%以上均为重庆本地自产。由于重庆市场需求量大,目前每年仍需从外地购进干椒约4.7万吨到5万吨。

商机就在眼前,错过就没机会了。为此,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先后召开12次专题讨论会,带领党员、村民外出考察,结合村里海拔、土壤等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意见,最终敲定辣椒产业,打造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

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干部商议,决定在村里修建辣椒厂,将鲜辣椒烘烤成干辣椒,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带动性。

说干就干。今年9月,由村集体公司出资的辣椒烘烤厂投用,鲜辣椒处理能力达6吨/天。

“按照‘村委会+公司+农户’的模式,由公司为农户免费提供辣椒种子和技术指导,公司实行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利润按照2:4:4的比例分红。”村支部书记牟保江算了一笔账,一斤辣椒,村民除了卖到烘烤厂的利润,还能额外拿到三毛钱左右的分红。

“村里发放的是王中王朝天红,制作成干椒后,很受消费者青睐。”牟保江说,“村里已和重庆一公司签订收购合同,解决村民们的后顾之忧。”

“干辣椒市场前景很大,湖北有两家企业主动找上门,愿意收购村里的干辣椒,承诺有多少就收多少。”牟保江坦言,看到顾客找上门,村里发展辣椒的信心更足了。

“今年辣椒行情看好,最贵时能卖到2.8元/斤。”牟保江表示,辣椒厂目前烤出干辣椒2万斤,带动椒农增收30万元,涉及建卡贫困户101户412人,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过江村本土人才正热情为村民服务。 特约通讯员 杨元忠 摄

党员带头种辣椒 村民增收笑开颜

今年73岁的牟才容是村里的一名老党员,儿女孝顺,家庭和睦,本应在家颐养天年,得知村里发展辣椒,他说服妻子,带头种植两亩辣椒。

“我是一名老党员,虽然年纪大了,但村里发展产业,必须鼎力支持。”那段时间,牟才容和妻子每天都迈着蹒跚的步伐,到地里精心打理着每一株辣椒苗。

在村党支部11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牟才容走进过江3组椒农罗德权的家里,动情地说:“村集体公司实行1.5元/斤保底价收购,当市场价高于保底价,就按市场价收购;当市场价低于保底价,就按保底价收购。这个政策真是为咱们利益着想啊!”

一句话牵动了所有党员的心。

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发村民们种植辣椒的精气神。

年过半百的村民张兴文,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今年,他摇身一变成为“辣椒大王”。

“以前家里种植辣椒,小敲小打。今年我一口气种植10亩辣椒,算上分红,可以多增收1万多元。”张兴文兴高采烈地说。

在10月份动态调整脱贫评议会上,建卡贫困户张兴素腼腆的讲起了脱贫经历。

原来,在村里的帮助下,张兴素种植了2亩辣椒、3亩红薯,还养殖了3头牛、4头猪,平时在辣椒厂打零工,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小小红辣椒,“辣”出致富路。

如今,“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汽车开进来、群众笑开怀”的幸福新生活,在过江村已成为现实。

“明年村里鼓励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同时,明年村上将结合土地整治工程项目,集中打造500亩辣椒基地,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看着辣椒厂一片红红火火,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派驻过江村第一书记李超信心满满地说道。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彭水过江村:小小红辣椒“辣”出致富路

2019-12-08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8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杨元忠 通讯员 李亚军)初冬时节,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绍庆街道过江村,云雾缭绕,群峦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

村口,江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辣椒烘烤厂,工人们忙着将辣椒分拣、装盘、烘烤,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是由村集体公司出资,在家门口建成的辣椒厂,如今已成为村里的红火产业。”县委组织部派驻过江村第一书记王志海兴奋地说。

村民正在给辣椒装袋。 特约通讯员 杨元忠 摄

“三个一”工作法 转变思路谋出路

过江村距县城25公里,现有建卡贫困户101户412人,目前已脱贫101户412人。

提起以前的过江村,王志海忍不住摇了摇头。

“经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村民们大多以传统种植养殖为主,虽然种点庄稼、养点牲口,但效率低收成少。”产业发展不稳定,曾经的过江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他眼里,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

转变思路谋出路。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干部商议,在村里推行“三个一工作法”,即每周召开1次工作例会,每月开展1次思想交流,每季度组织1次外出考察。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三个一”起到很好的化学反应。

“刚开始,村组干部对‘三个一’不理解,认为是走过场、搞形式。通过一年多来的坚持,村支两委班子凝聚力明显增强,村组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明显提升。”过江村综合专干蹇刚建深有感触地说。

团结就是力量。经过干群努力,村里实施了党建文化工程、村级亮灯工程、集体产业建设等项目,新建蓄水池17个,维修整治公路11.5公里,实施C、D级危房改造70户,安装太阳能路灯230盏,打造美丽庭院20个。似乎一夜之间,过江村旧貌换新颜。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018年10月,由过江村党支部、村委会发起,按照“集体办、集体管”的原则,成立江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这是彭水县域内第二批村级集体所有控股公司,由村党支部书记牟保江担任董事长,村委会主任蹇刚华聘任为总经理。

有了村集体公司,过江村的产业路在何方?

原来,村民对不熟悉的产业接受度很低,大都害怕承受失败的风险。这让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班人犯了难。

村民正在给辣椒装盘。特约通讯员 杨元忠 摄

辣椒加工小产业 集体增收大法宝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产业要发展,但不能盲目,必须深思熟虑。这在过江村支两委形成一致共识。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重庆辣椒种植面积约3.3万公顷。据资料显示,重庆年消费干椒17万吨到20万吨。至2010年,经产业扶持,重庆市场的泡制辣椒、酱制辣椒原料80%以上及干椒原料50%以上均为重庆本地自产。由于重庆市场需求量大,目前每年仍需从外地购进干椒约4.7万吨到5万吨。

商机就在眼前,错过就没机会了。为此,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先后召开12次专题讨论会,带领党员、村民外出考察,结合村里海拔、土壤等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意见,最终敲定辣椒产业,打造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

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干部商议,决定在村里修建辣椒厂,将鲜辣椒烘烤成干辣椒,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带动性。

说干就干。今年9月,由村集体公司出资的辣椒烘烤厂投用,鲜辣椒处理能力达6吨/天。

“按照‘村委会+公司+农户’的模式,由公司为农户免费提供辣椒种子和技术指导,公司实行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利润按照2:4:4的比例分红。”村支部书记牟保江算了一笔账,一斤辣椒,村民除了卖到烘烤厂的利润,还能额外拿到三毛钱左右的分红。

“村里发放的是王中王朝天红,制作成干椒后,很受消费者青睐。”牟保江说,“村里已和重庆一公司签订收购合同,解决村民们的后顾之忧。”

“干辣椒市场前景很大,湖北有两家企业主动找上门,愿意收购村里的干辣椒,承诺有多少就收多少。”牟保江坦言,看到顾客找上门,村里发展辣椒的信心更足了。

“今年辣椒行情看好,最贵时能卖到2.8元/斤。”牟保江表示,辣椒厂目前烤出干辣椒2万斤,带动椒农增收30万元,涉及建卡贫困户101户412人,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过江村本土人才正热情为村民服务。 特约通讯员 杨元忠 摄

党员带头种辣椒 村民增收笑开颜

今年73岁的牟才容是村里的一名老党员,儿女孝顺,家庭和睦,本应在家颐养天年,得知村里发展辣椒,他说服妻子,带头种植两亩辣椒。

“我是一名老党员,虽然年纪大了,但村里发展产业,必须鼎力支持。”那段时间,牟才容和妻子每天都迈着蹒跚的步伐,到地里精心打理着每一株辣椒苗。

在村党支部11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牟才容走进过江3组椒农罗德权的家里,动情地说:“村集体公司实行1.5元/斤保底价收购,当市场价高于保底价,就按市场价收购;当市场价低于保底价,就按保底价收购。这个政策真是为咱们利益着想啊!”

一句话牵动了所有党员的心。

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发村民们种植辣椒的精气神。

年过半百的村民张兴文,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今年,他摇身一变成为“辣椒大王”。

“以前家里种植辣椒,小敲小打。今年我一口气种植10亩辣椒,算上分红,可以多增收1万多元。”张兴文兴高采烈地说。

在10月份动态调整脱贫评议会上,建卡贫困户张兴素腼腆的讲起了脱贫经历。

原来,在村里的帮助下,张兴素种植了2亩辣椒、3亩红薯,还养殖了3头牛、4头猪,平时在辣椒厂打零工,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小小红辣椒,“辣”出致富路。

如今,“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汽车开进来、群众笑开怀”的幸福新生活,在过江村已成为现实。

“明年村里鼓励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同时,明年村上将结合土地整治工程项目,集中打造500亩辣椒基地,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看着辣椒厂一片红红火火,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派驻过江村第一书记李超信心满满地说道。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力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