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乔梓乡因户施策 “智志双扶”促农户脱贫增收
乔梓乡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多渠道谋划贫困户增收方案,坚持“智志双扶”, 提升贫困户内生动力。

彭水乔梓乡因户施策 “智志双扶”促农户脱贫增收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2-13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13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杨元忠 通讯员 骆容)近日,在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乔梓乡水花村4组,建档立卡贫困户胡云沛正忙着打理猪食。

走进胡云沛的家,就能看到两层砖木混制的小楼。这是他家致富之宝——生猪的栖居之所。

据介绍,因病致贫的胡云沛靠着养殖生猪,不但摘掉了贫困帽,还过上了让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近年来,乔梓乡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多渠道谋划贫困户增收方案,坚持“智志双扶”, 提升贫困户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通过积极探索产业增收方式,大力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社和各类种植养殖基地,创新经营模式,用好用活产业政策和金融贷款,促进乔梓乡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而,胡云沛就是其中获得收益的群众之一。

因病致贫  

干部上门帮扶

“以前,妻子常年生病,不能干重活儿,女儿又上大学,光靠我在乡里做点零工,一年收入四五千块,实在是太难了!”今年55岁的胡云沛回想起以前的生活,真的是感慨万分。

原来,胡云沛的妻子谢承娥,患有高血压和腰椎病,不能干重活。为了照顾妻子,胡云沛只能在乡里周边做一些木工、建筑活儿,每天早出晚归,日子过得紧巴巴。

而更让人有喜有忧的是,恰巧女儿考上了大学,高额的学费让整个家庭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2014年,经过乡里干部走访实地了解情况,加上胡云沛自己申请,这一年,他家被评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贫困户不光荣,摆脱贫困才能过上好日子。”胡云沛时常在心里想。

自从被评为贫困户,帮扶干部杨红梅就常常到他家里了解情况。为了帮助他早日摆脱困境,杨红梅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建议他在家做点养殖业,一方面照看家庭,另一方面增加收入。

对于搞养殖的提议,胡云沛和妻子心里都没底。

“搞养殖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技术,妻子又生病,家里就只有我一个劳动力。”此时的胡云沛,显得有些犹豫。

“不要担心,一切都会好的。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我,我们一起努力把养殖搞起来。”杨红梅一直鼓励胡云沛,引导他努力迈出脱贫的第一步。

“帮扶人都那么积极地帮助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试一试,靠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呢?”经过商量,胡云沛夫妇两决定养殖生猪。

发展受限 

扶贫贷款渡难关

万事开头难,起步资金成了胡云沛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胡云沛想到的第一个方法就是找亲戚借。他先后向亲戚借了6万元用作起步资金和运营费用。为了节约成本,胡云沛夫妇俩相互协作,用时一年零四个月,终于在自家院坝下面修了一个基础性的猪圈,预计可以养50多头猪。

2016年,胡云沛买了一个公猪、八个母猪,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养猪之路。

第一年,母猪产下了50多个小猪仔,胡云沛卖了一部分,留下一些续种,剩下的则养成肥猪出售。

从2016年到2017年,两年时间里,胡云沛卖猪仔或成年猪收入了五六万元,还了借款之后所剩无几。总体而言,胡云沛的养猪产业虽然没有给他带来较大回报,但他看到了发展前景,不愿放弃。

还了贷款,没有钱,下一步生猪养殖怎么办?胡云沛又开始犯难了。

就在这时,杨红梅告诉他,可以申请扶贫小额信贷。这种贷款免担保免抵押,且3年以内由财政贴息。

这对胡云沛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碳。

鉴于胡云沛夫妇勤劳肯干,积极性高,又有产业支撑。在帮扶干部的积极努力和帮助下,胡云沛顺利拿到了5万元的金融贷款。

胡云沛夫妇正在清扫猪圈。通讯员 骆容 摄

这笔贷款为他稳定现状并进一步做大做强生猪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胡云沛不但延续了养猪事业,还扩大了养殖规模,总计面积达到400多平方米,可同时饲养约150头猪。

2018年,胡云沛靠着生猪养殖,总收入超过了10万元,终于成功脱贫了。

脱贫致富  

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9年,猪肉市场的利好之年。

胡云沛也借着“东风”,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猪养殖,陆续养了约240头猪,让自己脱贫致富的道路是越走越宽广。

截止今年11月,他已经卖了150多头生猪,实现收入60多万元。家里还剩下80多头生猪,预计还可以实现收入40万元左右。

“除去成本,今年预计可以实现纯收入60多万元。”胡云沛算着自己的收益,脸上满是笑容。

也正是靠着养殖生猪挣的钱,胡云沛也抓紧置办着一东西,让自己的生活是越过越红火。

——购买打粉机和洗猪圈用的水枪,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养殖生猪特别累,磨包谷、煮猪食、喂猪、清扫猪圈……每天忙得团团转。”胡云沛说,现在打粉机每小时可以打800-1000斤包谷,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用水枪洗猪圈也非常方便快捷,一个多小时就可以清扫完所有猪圈。

——购买摩托车、货三轮,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生活质量节节攀升。

——还清了金融扶贫贷款。“现在身上没得贷款了,有了自己的一份产业,别提日子过得有多舒心。”胡云沛告诉记者。

笔者在采访时发现,在乔梓乡,像胡云沛一样脱贫致富的人还有很多。他们虽然有过艰难的过去,但是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仍保有面对困难和改变命运的勇气,我们可以想见,经过勤劳苦干,他们也会像胡云沛那样,过上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彭水乔梓乡因户施策 “智志双扶”促农户脱贫增收

2019-12-13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13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杨元忠 通讯员 骆容)近日,在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乔梓乡水花村4组,建档立卡贫困户胡云沛正忙着打理猪食。

走进胡云沛的家,就能看到两层砖木混制的小楼。这是他家致富之宝——生猪的栖居之所。

据介绍,因病致贫的胡云沛靠着养殖生猪,不但摘掉了贫困帽,还过上了让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近年来,乔梓乡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多渠道谋划贫困户增收方案,坚持“智志双扶”, 提升贫困户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通过积极探索产业增收方式,大力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社和各类种植养殖基地,创新经营模式,用好用活产业政策和金融贷款,促进乔梓乡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而,胡云沛就是其中获得收益的群众之一。

因病致贫  

干部上门帮扶

“以前,妻子常年生病,不能干重活儿,女儿又上大学,光靠我在乡里做点零工,一年收入四五千块,实在是太难了!”今年55岁的胡云沛回想起以前的生活,真的是感慨万分。

原来,胡云沛的妻子谢承娥,患有高血压和腰椎病,不能干重活。为了照顾妻子,胡云沛只能在乡里周边做一些木工、建筑活儿,每天早出晚归,日子过得紧巴巴。

而更让人有喜有忧的是,恰巧女儿考上了大学,高额的学费让整个家庭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2014年,经过乡里干部走访实地了解情况,加上胡云沛自己申请,这一年,他家被评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贫困户不光荣,摆脱贫困才能过上好日子。”胡云沛时常在心里想。

自从被评为贫困户,帮扶干部杨红梅就常常到他家里了解情况。为了帮助他早日摆脱困境,杨红梅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建议他在家做点养殖业,一方面照看家庭,另一方面增加收入。

对于搞养殖的提议,胡云沛和妻子心里都没底。

“搞养殖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技术,妻子又生病,家里就只有我一个劳动力。”此时的胡云沛,显得有些犹豫。

“不要担心,一切都会好的。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我,我们一起努力把养殖搞起来。”杨红梅一直鼓励胡云沛,引导他努力迈出脱贫的第一步。

“帮扶人都那么积极地帮助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试一试,靠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呢?”经过商量,胡云沛夫妇两决定养殖生猪。

发展受限 

扶贫贷款渡难关

万事开头难,起步资金成了胡云沛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胡云沛想到的第一个方法就是找亲戚借。他先后向亲戚借了6万元用作起步资金和运营费用。为了节约成本,胡云沛夫妇俩相互协作,用时一年零四个月,终于在自家院坝下面修了一个基础性的猪圈,预计可以养50多头猪。

2016年,胡云沛买了一个公猪、八个母猪,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养猪之路。

第一年,母猪产下了50多个小猪仔,胡云沛卖了一部分,留下一些续种,剩下的则养成肥猪出售。

从2016年到2017年,两年时间里,胡云沛卖猪仔或成年猪收入了五六万元,还了借款之后所剩无几。总体而言,胡云沛的养猪产业虽然没有给他带来较大回报,但他看到了发展前景,不愿放弃。

还了贷款,没有钱,下一步生猪养殖怎么办?胡云沛又开始犯难了。

就在这时,杨红梅告诉他,可以申请扶贫小额信贷。这种贷款免担保免抵押,且3年以内由财政贴息。

这对胡云沛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碳。

鉴于胡云沛夫妇勤劳肯干,积极性高,又有产业支撑。在帮扶干部的积极努力和帮助下,胡云沛顺利拿到了5万元的金融贷款。

胡云沛夫妇正在清扫猪圈。通讯员 骆容 摄

这笔贷款为他稳定现状并进一步做大做强生猪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胡云沛不但延续了养猪事业,还扩大了养殖规模,总计面积达到400多平方米,可同时饲养约150头猪。

2018年,胡云沛靠着生猪养殖,总收入超过了10万元,终于成功脱贫了。

脱贫致富  

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9年,猪肉市场的利好之年。

胡云沛也借着“东风”,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猪养殖,陆续养了约240头猪,让自己脱贫致富的道路是越走越宽广。

截止今年11月,他已经卖了150多头生猪,实现收入60多万元。家里还剩下80多头生猪,预计还可以实现收入40万元左右。

“除去成本,今年预计可以实现纯收入60多万元。”胡云沛算着自己的收益,脸上满是笑容。

也正是靠着养殖生猪挣的钱,胡云沛也抓紧置办着一东西,让自己的生活是越过越红火。

——购买打粉机和洗猪圈用的水枪,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养殖生猪特别累,磨包谷、煮猪食、喂猪、清扫猪圈……每天忙得团团转。”胡云沛说,现在打粉机每小时可以打800-1000斤包谷,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用水枪洗猪圈也非常方便快捷,一个多小时就可以清扫完所有猪圈。

——购买摩托车、货三轮,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生活质量节节攀升。

——还清了金融扶贫贷款。“现在身上没得贷款了,有了自己的一份产业,别提日子过得有多舒心。”胡云沛告诉记者。

笔者在采访时发现,在乔梓乡,像胡云沛一样脱贫致富的人还有很多。他们虽然有过艰难的过去,但是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仍保有面对困难和改变命运的勇气,我们可以想见,经过勤劳苦干,他们也会像胡云沛那样,过上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宋静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