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再回首·美丽乡村丨从羡慕别人到点赞自己 沙坪坝三河村的“颜值”嬗变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5日9时30分讯(记者 羊华 王庆炼)要致富,先修路,这个道理谁都懂。
要生财,先刷墙(农房外立面改造),还得农户自己花钱,这个道理就不一定谁都能看懂了。
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依靠区住建委、村民共同出资整治外立面和庭院,实现了“颜值”和命运的双重逆袭。
三河村紧邻大学城,也与璧山接壤,地势优越,却因为隔着一层发展的“窗户纸”,发展相对滞后,如今,这层纸悄然捅破,里面和外面的世界实现了有机融合。
苦心劝说
村民仍冷对掏钱“刷墙”
昨(24)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来到三河村,仿佛走进了“民宿村”,统一着色的外墙、杨柳青画风的涂鸦、文艺范的庭院,很难让人相信,半年前,这里还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乡村。
沙坪坝区丰文街道副主任任明强感叹道,这一切来之不易,三合村被列入农村人居环境区级示范片,并且区住建委拨了专项经费,村民们嘴上说支持,身体却“闪躲”,因为改造外立面,需要农户出百分之三十的钱。大多数村民觉得,相对于居家过日子,改造居住环境只是锦上添花之举,并非是刚需。
之所以要住户负担少部分外立面改造费用,是为了责任共担、共同维护。明显的利好政策,却在村民那里碰壁,改造工作推进缓慢。
各个击破
先改示范户树立“样板房”
三河村九组的赖家伟是最先“吃螃蟹”的,村里选择他家做农房改造示范户,一是因为他家位于岔路口,位置显眼;二是因为他是为数不多看重远期效应的村民,从一开始就愿意参与改造,也积极配合街道去做其他乡邻的思想工作。
赖家伟今年54岁,跑了几十年的大货车,八年前因身体吃不消了,就利用自己的房子,开了一家农家乐。
赖家伟说,他的农家乐一直不温不火,房子也老化了,以前他跑车的时候就知道,以乡村游为依托的农家乐,必须要抱团才可以共同做大盘子,但三河村因为民房散落,风格不一,农家乐少且分散,很难吸引游客。
六月份,赖家伟的房子开始动工改造,仅花了一个月工期,一个环境敞亮、颜值出众的全新农家乐“变”了出现。
与赖家同期的示范户共有5户,他们的示范效应,深深“挠动”了审慎观望的村民。
他山之石
组织村民参观新农村标杆
世界那么大,带你去看看。
在示范户开工改造的同时,丰文街道及三河村领导班子又想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锦囊。他们组织村民分批次赴贵州湄潭、渝西片区的大足棠香人家、铜梁荷和原乡等农村三变改革及农居环境改造先进地区参观。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三合村村民们看到“别人家”的村容村貌不仅颜值高,还带动了乡村游,让房子好看又增值。
回来之后,村民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拿出自家房子,签字改造。
沙坪坝区住建委村镇建设科科长郎萍透露,早在去年,三河村区级农村人居环境区级示范片就已定板,整体设计花了四个月时间,专项资金拨了640万元,用于农村旧房品质提升、庭院整治、亮化工程、污水治理等综合整治项目。由于准备工作扎实,在卸去村民思想包袱之后,仅花了半年,70多户村民的农房改造就得以完成。
灵活安排
村民出工抵扣改造费用
任明强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三河村的农房改造由区委、区政府统筹实施,区住建委具体牵头落实。为了减轻群众负担,改造政策非常人性化,经济宽裕的农户,可以按照比例出资改造;经济不宽裕的农户,可以通过出工出力的方式,抵扣部分费用。
随着三河村农村旧房品质提升工程的逐步完成,整体环境的提升,为下一步引进民宿、餐饮等旅游配套设施打下了 基础。
郎萍表示,三河村农房改造,达到了“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也为沙坪坝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人居环境起了个好头。
三河试点
得益于政策与自然禀赋
三河村作为全区农房改造及综合整治试点,既有天时也有地利。
“天时”是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与推动,“地利”则是这里有自己的独特禀赋。三河村与大学城相邻,此前已有“文艺青年”来此觅地,开起了猪圈书屋等文艺范十足的场子,在其背后,是数十万大学生消费群体。另一方面,三河村还有陶艺和萤火虫资源,前者以“远山·有窑”为载体,让老窑新生;后者则以“天籁萤火谷”为载体,唤醒童年的记忆;周边还布局了蔬菜和水果采摘休闲体验农业。
基于上述原因,沙坪坝区在歌乐山旅游区之外,另择三河村展开农房整治试点,也就合情合理了。三河村就像一个火种,带动全区村镇的“颜值”提升。
村民“刷墙”也能带动生产力,三河村用事实说明,这个真的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