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老组长再现当年勇 带动当地农户脱贫增收
重庆市黔江区石家镇渗坝村的山山岭岭,生长着一种既可以药用,又可以食用的野生常绿植物,当地村民称为“老虎姜”。这种“老虎姜”,书名为“黄精”。四季常青,种植在房屋周围,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当地农户带来“黄金”一样的财源。 

黔江老组长再现当年勇 带动当地农户脱贫增收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2-2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8日6时5分讯(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重庆市黔江区石家镇渗坝村的山山岭岭,生长着一种既可以药用,又可以食用的野生常绿植物,当地村民称为“老虎姜”。这种“老虎姜”,书名为“黄精”。四季常青,种植在房屋周围,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当地农户带来“黄金”一样的财源。 

昨(27)日,笔者了解到,在黔江脱贫攻坚中,有着48年党龄的老党员,担任40年小组长的李元忠,发挥一个老党员、老组长的示范带头作用,带领村民种野生老虎姜、养本土蜜蜂等。不仅让村里多了“一村一品”,还成为当地农户脱贫增收的产业。  

李元忠在采摘黄精种子。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 摄

“黄精”开出产业之花

68岁的李元忠,至今担任着渗坝村三组组长。由于当组长多年,村民都习惯地称他“老组长”。 

把野生黄精挖回家移栽到房前屋后,是因为1994年李元忠上街赶场看到有药贩子在收购野生黄精,而这种野生黄精,就是李元忠平常上山打柴时,看到生长在峭壁上的老虎姜。李元忠打听到收购价格,在农闲季节,他就开始上山 “淘金”,为家里增加了不少收入。

“当时,做一天活路才2块钱的工资,我上山挖一天老虎姜可以卖10多块,相当于做5天活路。”李元忠说,这账算得过。 毕竟这种植物不是取之不绝的,李元忠想,这样挖下去,恐怕要将山上的老虎姜挖绝种。

李元忠移栽的野生黄精。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 摄

后来,李元忠挖回来的老虎姜不卖了,全部栽到自家的房前屋后,每年将老虎姜结出的籽粒作为种子育苗,从最初的10余株发展到现在的2亩多地,每年或多或少有固定的收入。 从移栽到育苗成功,野生黄精已在渗坝村开花结果。不仅李元忠已种成了规模,他还带动附近的张昌福、张华超、张昌权、李元成等村民种植。

“今年,栽得最多的这4户人,都达到1亩多的面积,每户最低都有3000元的收入。我2亩地的老虎姜,把卖的种子钱加在一起,大概有7000多元收入。”李元忠大概算了一下几户人家的黄精收入。  

蜜蜂酿出甜蜜生活

“养蜜蜂我是在2011年上山挖老虎姜时,看到一个岩穴上方住有一群蜜蜂。我当时有点怕这些小家伙,即使蜂蜜在市场上的价格也高,但不是很感兴趣。”李元忠说,他回家给家里人讲起这事,家里人说现在1斤蜂糖要卖100多块呢,说他看到钱都不晓得捡。 听家里人这么一说,李元忠当晚就带着工具,壮着胆子把这群蜜蜂连同蜂蜜搬回家里,找邻居借了个蜂桶为蜜蜂安家。就这样,李元忠也开始钟爱上蜜蜂。

李元忠喂养的蜜蜂。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 摄

每年的春夏秋季节,李元忠家都有好几桶蜜蜂飞来。近8年时间,李元忠家里已发展到53桶蜜蜂,今年蜂蜜收入了3万多元。

“我们的老组长是个搞搞神,他家的产业多,除了种植黄金,还养有蜜蜂、土鸡等。”村民张德权说,他就是在老组长的带领下,从最初的1桶蜜蜂发展到现在的11桶,每年蜂蜜收入1万多元。

据了解,60岁的张德权,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老伴以前身体不好,因病致贫。在李元忠的带领下,教他养蜂技术,发展养猪、养鸡等产业,2016年就实现了脱贫越线。

“最开始两年,每年到蜂子分桶、秋季取蜂糖,都是请老组长帮忙。后来,他把这些技术教我后,现在我自己可以应对了。”建卡贫困户张仕超说,他得到老组长的帮助,靠养蜂脱贫,目前已发展到10桶蜜蜂,今年蜂蜜收入1万多元。 除了帮助贫困户发展养蜂,李元忠还带动小组的张连俊、张仕海等村民养蜜蜂,他们现在成了上规模的养蜂大户。

老组长再现当年勇

“我们老组长硬是厉害,快近70岁的人了,还像当年在大集体时一样,说干就干,并且他自己种哪样,养哪样有搞头了,就叫我们跟他一起做,一句话不得让我们吃亏!”村民张昌福说,他家种植的黄精就是在老组长的动员下,种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又可以作观赏植物,还增加了不少收入。

“我们老组长一年的收入,比那些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收入还要高!”张昌福和李元忠是邻居,李元忠家的每一笔收入,都逃不过他的双眼。 今年,李元忠培育的黄精苗卖了1万多元、黄金种子收入1500元,还留有500元的种子用来育苗。蜂蜜收入36000多元、养猪收入18000元、土鸡和土鸡蛋近1万元,地里还没挖的黄精可卖6000元。这几笔收入加在一起,超出了8万。

武陵都市报驻渗坝村第一书记朱红橙说,在老组长李元忠的示范带领下,渗坝村的野生黄金和野生蜜蜂产业正逐渐形成规模,产品也不愁销路,村民也看到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希望。

“黄精的功效和作用广泛,在渗坝村,村民自己种植的野生黄精很成功,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目前市场上价格不菲。”朱红橙说,从目前村民采挖的鲜黄金,1斤可卖到1.3元~1.5元,1斤黄精种子今年市场价18元。计划在明年,渗坝村把野生黄金纳入全村巩固脱贫攻坚的产业,作为村里的一大特色产业来打造,发动村民规模种植。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黔江老组长再现当年勇 带动当地农户脱贫增收

2019-12-28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8日6时5分讯(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重庆市黔江区石家镇渗坝村的山山岭岭,生长着一种既可以药用,又可以食用的野生常绿植物,当地村民称为“老虎姜”。这种“老虎姜”,书名为“黄精”。四季常青,种植在房屋周围,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当地农户带来“黄金”一样的财源。 

昨(27)日,笔者了解到,在黔江脱贫攻坚中,有着48年党龄的老党员,担任40年小组长的李元忠,发挥一个老党员、老组长的示范带头作用,带领村民种野生老虎姜、养本土蜜蜂等。不仅让村里多了“一村一品”,还成为当地农户脱贫增收的产业。  

李元忠在采摘黄精种子。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 摄

“黄精”开出产业之花

68岁的李元忠,至今担任着渗坝村三组组长。由于当组长多年,村民都习惯地称他“老组长”。 

把野生黄精挖回家移栽到房前屋后,是因为1994年李元忠上街赶场看到有药贩子在收购野生黄精,而这种野生黄精,就是李元忠平常上山打柴时,看到生长在峭壁上的老虎姜。李元忠打听到收购价格,在农闲季节,他就开始上山 “淘金”,为家里增加了不少收入。

“当时,做一天活路才2块钱的工资,我上山挖一天老虎姜可以卖10多块,相当于做5天活路。”李元忠说,这账算得过。 毕竟这种植物不是取之不绝的,李元忠想,这样挖下去,恐怕要将山上的老虎姜挖绝种。

李元忠移栽的野生黄精。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 摄

后来,李元忠挖回来的老虎姜不卖了,全部栽到自家的房前屋后,每年将老虎姜结出的籽粒作为种子育苗,从最初的10余株发展到现在的2亩多地,每年或多或少有固定的收入。 从移栽到育苗成功,野生黄精已在渗坝村开花结果。不仅李元忠已种成了规模,他还带动附近的张昌福、张华超、张昌权、李元成等村民种植。

“今年,栽得最多的这4户人,都达到1亩多的面积,每户最低都有3000元的收入。我2亩地的老虎姜,把卖的种子钱加在一起,大概有7000多元收入。”李元忠大概算了一下几户人家的黄精收入。  

蜜蜂酿出甜蜜生活

“养蜜蜂我是在2011年上山挖老虎姜时,看到一个岩穴上方住有一群蜜蜂。我当时有点怕这些小家伙,即使蜂蜜在市场上的价格也高,但不是很感兴趣。”李元忠说,他回家给家里人讲起这事,家里人说现在1斤蜂糖要卖100多块呢,说他看到钱都不晓得捡。 听家里人这么一说,李元忠当晚就带着工具,壮着胆子把这群蜜蜂连同蜂蜜搬回家里,找邻居借了个蜂桶为蜜蜂安家。就这样,李元忠也开始钟爱上蜜蜂。

李元忠喂养的蜜蜂。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 摄

每年的春夏秋季节,李元忠家都有好几桶蜜蜂飞来。近8年时间,李元忠家里已发展到53桶蜜蜂,今年蜂蜜收入了3万多元。

“我们的老组长是个搞搞神,他家的产业多,除了种植黄金,还养有蜜蜂、土鸡等。”村民张德权说,他就是在老组长的带领下,从最初的1桶蜜蜂发展到现在的11桶,每年蜂蜜收入1万多元。

据了解,60岁的张德权,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老伴以前身体不好,因病致贫。在李元忠的带领下,教他养蜂技术,发展养猪、养鸡等产业,2016年就实现了脱贫越线。

“最开始两年,每年到蜂子分桶、秋季取蜂糖,都是请老组长帮忙。后来,他把这些技术教我后,现在我自己可以应对了。”建卡贫困户张仕超说,他得到老组长的帮助,靠养蜂脱贫,目前已发展到10桶蜜蜂,今年蜂蜜收入1万多元。 除了帮助贫困户发展养蜂,李元忠还带动小组的张连俊、张仕海等村民养蜜蜂,他们现在成了上规模的养蜂大户。

老组长再现当年勇

“我们老组长硬是厉害,快近70岁的人了,还像当年在大集体时一样,说干就干,并且他自己种哪样,养哪样有搞头了,就叫我们跟他一起做,一句话不得让我们吃亏!”村民张昌福说,他家种植的黄精就是在老组长的动员下,种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又可以作观赏植物,还增加了不少收入。

“我们老组长一年的收入,比那些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收入还要高!”张昌福和李元忠是邻居,李元忠家的每一笔收入,都逃不过他的双眼。 今年,李元忠培育的黄精苗卖了1万多元、黄金种子收入1500元,还留有500元的种子用来育苗。蜂蜜收入36000多元、养猪收入18000元、土鸡和土鸡蛋近1万元,地里还没挖的黄精可卖6000元。这几笔收入加在一起,超出了8万。

武陵都市报驻渗坝村第一书记朱红橙说,在老组长李元忠的示范带领下,渗坝村的野生黄金和野生蜜蜂产业正逐渐形成规模,产品也不愁销路,村民也看到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希望。

“黄精的功效和作用广泛,在渗坝村,村民自己种植的野生黄精很成功,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目前市场上价格不菲。”朱红橙说,从目前村民采挖的鲜黄金,1斤可卖到1.3元~1.5元,1斤黄精种子今年市场价18元。计划在明年,渗坝村把野生黄金纳入全村巩固脱贫攻坚的产业,作为村里的一大特色产业来打造,发动村民规模种植。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