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供销人】半世纪的供销情缘 三代人的初心传承 他重建深度贫困乡基层社助力脱贫攻坚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30日15时讯(记者 曹建 余春兰)接过父辈手里的“火炬”,刚刚起步却面临下岗;同辈人出乡谋生风生水起,他却心系“三农”选择坚守基层……从1994年参加工作,到2000年改制下岗,再到2017年重新领办重庆黔江金溪镇供销社,投身供销事业二十余载的朱连波践行着自己对父辈许下的“身为农民,就该为农民着想,就该为农民服务”诺言,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发扬供销人的“背篓精神”“扁担精神”带领深度贫困镇基层社一路发展成为“市级基层社示范社”。
祖孙三代 服务“三农”初心不改
在重庆黔江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基层供销社——黔江金溪镇供销社。朱元清、朱甲辉、朱连波,三任基层社的主任都是一家人,自1956年开始至今,朱家祖孙三代已与供销社系下了半世纪的供销情缘。
1994年,高中毕业的朱连波经过父辈劝说,选择接班成为供销系统的一份子。彼时,供销社已经算不上是特别“吃香”的单位了,朱连波身边的亲戚、同学、朋友大都选择往上海、浙江、广州等地闯荡。受益于当时沿海地区繁荣的经济,朱连波熟识的人发展的都还不错。
朱连波的高中同学张波当时在浙江做个体工商户从事些小生意,每年收入对比在黔江金溪老家务农要高得多。2000年,恰逢朱连波遭遇供销社改制,面临下岗,张波了解情况后就劝说他一起去浙江闯荡。
“当时其实是动了心的,想跟着老同学出去看看。”朱连波坦言。然而父亲朱甲辉的一番话却让朱连波改变了主意。
“我们就是农民,就该为农民着想,就该为农民服务……”听着父辈的话,朱连波的心也踏实起来。2000年,已不再是供销社职工的朱连波,接下原金溪镇供销社的部分资源,自己开起了农资商店。
扎根基层 不忘“为农”情怀
万事开头难,虽然做的事情还是在农资服务行业内,但是依托单位做事和自己独自经营还是有着千差万别。
2000年,朱连波自己的农资店开起来之后,店铺该如何经营?如何以私人的身份和农民打交道?如何开拓市场?等一系列难题摆在朱连波的面前。
没有路,就凭着供销人“担扁担、背背篓”的艰苦奋斗传统趟出一条路来!凭着一辆长安面包车,多动腿,广撒网,朱连波没有把自己限制在金溪镇一隅,白土、水田、太极、青岗……金溪周边的每个乡场、田间地头都留下了朱连波奔波的车辙。
“基本没有休息的时候,自己开店,万事都要靠自己。”朱连波笑谈,“都没想到自己能坚持下来。”6年的供销生涯虽短,但是带给朱连波的益处确实显而易见,积累的农资服务方面的丰富知识、曾经的供销社身份让朱连波在“赶乡场”中颇受当地农民的信任。
除了提供农药、种子等传统农资产品的销售,朱连波的农资店还经常义务帮乡亲们普及病虫防治、配土施肥等农业知识。“经常有农户专门到金溪来找我,说到我这来买东西一是放心,二是服务真的好。”朱连波说道。2000年到2016年年间,朱连波的农资店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
勇担新时代使命 助力脱贫攻坚
金溪镇是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因其山高坡陡,产业基础薄弱,扶贫脱贫是摆在黔江区政府面前的紧要任务。黔江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把基层社示范社建成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善、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服务平台。
2016年,黔江区供销社决定对金溪供销社进行复建。得知消息的朱连波立即就决定要毛遂自荐,领办金溪供销社。经过几轮考试,组织考察,2017年,朱连波正式成为黔江区金溪镇供销社主任。
重新成为一名“供销人”,朱连波踌躇满志。新时代、新环境,新征程、新使命,金溪镇供销社在朱连波的带领下既传承供销社的历史沿革,又担负新时代供销社的使命。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领头雁”作用。
“原来熟悉的供销社又回来了!”这是不少金溪农民对朱连波常说的话。“供销社的东西货真价实,他们都是从正规渠道、合格厂家进的货,他们的产品让我们买得放心、用得安心,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金溪社区村民张洪亮说,他家种植的猕猴桃也是供销社帮忙销售,供销社还帮助村民销售鸡蛋、腊肉等土产品,让村民省时省事。
除了做好以往的农资服务外,如何带动金溪镇贫困胡脱贫成了朱连波重新要思考的问题。金溪镇供销社引领当地村民,采取“基层社+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猕猴桃、地牯牛、禽畜养殖等多个特色农产品基地在金溪“开花结果”,为当地农民在“家门口”创造增收致富的门道,助力脱贫攻坚。
“土地入股后有分红,在基地务工有收入,金溪供销社给我们创造了增收致富的渠道。跟着供销社干,收入有保障,更有前途。”提起供销社的好处,当地受益的村民称赞不已。
2017年,朱连波荣获“电商扶贫带头人”称号,2018年被评为“农村致富带头人”。2019年被评为“最美基层供销人”。金溪镇供销社已在朱连波的带领下,被打造成为集便民超市、放心农资店、庄稼医院、农副产品收购、农产品电商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为当地农业、农村、农民提供着优质的服务,成为“市级基层社示范社”,年创造收益超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