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加速建设成渝城市群“运动健康之城”
运动让美丽绽放,马拉松让城市更美丽。2019年12月29日,86万荣昌人民迎来了自己的盛大节日:来自世界13个国家、全国30个省区市的11946名马拉松参赛选手齐聚荣昌,奉献出了一场精彩纷呈、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体育盛会。
这是荣昌举办的首次国际马拉松赛事,其意义非凡——标志着荣昌在建设成渝城市群“运动健康之城”上实现加速启动,标志着该区“游古镇、品非遗、享美食、健身心”的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建成全市唯一专业国际马拉松赛道
本次“瑜瀚科技”重庆·荣昌国际马拉松赛由中国田径协会、重庆市体育局、荣昌区政府主办,重庆市田径协会、荣昌区体育局、北京体育大学产业管理集团、重庆市万灵山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荣昌国际马拉松赛的第一大亮点就是马拉松赛道本身。比赛的起点、终点均设在荣昌迎宾大道,其中6公里赛道在城市景区道路、36公里赛道在荣昌濑溪河体育文化公园。
干净平整、色彩鲜艳的赛道,沿着濑溪河畔不断延伸,与濑溪河公园湿地风景紧密结合,山水田林共为一体。赛道两边郁郁葱葱的竹林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随着道路的不断深入,秀美乡村的风貌徐徐展开,白墙黛瓦,错落有致,田园佳色如画。
“这是一条‘最美竹林亲水马拉松赛道’!”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说,这也是重庆迄今唯一的专业国际马拉松赛道,其位于濑溪河体育文化公园的赛道,以后不仅用于跑马拉松,还用于学马拉松、练马拉松、教马拉松,可谓专为马拉松运动爱好者量身打造。
另外,这条赛道由中国体育界最高学府北京体育大学负责运营。去年12月,北京体育大学与荣昌区签订校地体育合作协议,除为荣昌打造“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和“运动健康之城”提供范本外,还就濑溪河体育文化公园的规划、运营及体育产业发展、健康小镇建设提供专业化服务。
据荣昌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邬德德介绍,根据协议,北京体育大学将利用自身体育资源优势,与荣昌共同积极推动濑溪河体育文化公园的规划和建设。积极打造以马拉松为特色的体育运动小镇,规划“三大组团”(即核心体教组团、产业服务组团和生活配套组团),培育“八大业态”(即北体大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北体大附属中学、体育赛事训练基地、体育健康产业园区等),大力培育体育新产业、新业态,形成集举办赛事、运动健身、体育训练、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体育产业链条。
“马拉松赛道的建成投用,使荣昌的体育设施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荣昌区副区长李劲渝说,荣昌于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过程中,实施了何家坡公园、百竹园公园等13个城市公园建设项目,濑溪河体育文化公园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园依托濑溪河(昌州-万灵段)防洪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将文化、体育、旅游项目融入其中,总投资约20亿元。
这些城市公园项目不仅大幅提升了荣昌城市品质,荣昌也借此新添了一大批规格高、质量好、环境优的体育设施。目前,濑溪河体育文化公园的先期工程马拉松赛道建设已经完成,投资2500万元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已全面建成,总投资约3亿元的黄金坡城市体育公园正在建设中。另外,该区还围绕城区濑溪河、荣峰河、池水河、玉带河“四河八岸”,打造了50公里的“棠城绿道”。
目前,荣昌已建成各类体育场地约2600余处,形成了布局合理、种类齐全、衔接配套的体育场地设施体系,可基本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
已成重庆重要的品牌赛事基地
荣昌国际马拉松赛的第二大亮点就是组织有序。面对近1.2万人参赛的大型体育赛事,整个组织工作有条不紊,比赛现场既气氛热烈又井然有序。
比赛的发令枪声是上午8时30分打响,但清晨5时许各路后勤人员就开始进入比赛场地,到上午7时许,后勤人员就已全部到位。
为了应对赛道中的突发事件,组委会进一步强化了救援保障机制,在赛道沿线严格按照赛事需要,部署了医疗站、救护车、AED和除颤仪。同时设立了目前国内马拉松赛事里最严格的快速移动救护方案,配备专业的运动康复医生,为广大跑者提供人性化的赛后康复治疗。赛事安保工作更是获得荣昌区公安部门通力支持,组织了强有力的安保力量维护比赛秩序,为赛事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为方便选手参赛和返程,荣昌区公交公司开设了免费公交,赛道沿途增加了补给站的服务补给种类,赛后补给品种十分丰富。
经政府多次协调,该区不仅有效解决了部分酒店在马拉松赛事期间涨价幅度较大的问题,全区所有酒店还响应号召推出延迟退房、提早供应早餐等特色服务,以友好、热情的东道主身份迎接广大跑友的到来。
另外,该区还积极对接文理学院,招募790名大学生和13名辅导员参加志愿者工作(含外语翻译志愿者),并开展相应培训,为比赛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这是让我最感动的一次马拉松比赛!”来自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的参赛选手曾也芳说,她过去参加过五六次马拉松比赛,在服务上从来没有这次细心周到。从领装备开始,志愿者就喊她“加油”“比赛好好跑”,沿赛道每50米就有一名志愿者给她指路,为她喊“加油”,这是她以前从未遇到过的。志愿者热情周到的服务,使她在这次比赛中创造了个人最佳成绩,比历史最好成绩提高了11分钟。
当地干部群众对荣昌国际马拉松赛更是抱以极大的热情。据统计,在参赛的11946名选手中,全程2481人,半程2865人,迷你6600人。其中,外地选手4842人,荣昌本地选手7104人,荣昌中学等多个单位都组团参赛。荣昌区委副书记黄宴在起跑仪式时还站在主席台扣响发令枪,放下发令枪后,她就换上比赛服,冲进比赛队伍。
“我们第一次举办国际马拉松赛就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得益于我们丰富的举办各类国际国内赛事的经验!”李劲渝说,荣昌早在2011年就开始承办全国柔道锦标赛,2012年开始承办全国摔跤锦标赛。近3年共成功承办国际铁人三项赛、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全国女子自由摔跤冠军赛等国家级大型体育赛事20余次,柔道摔跤等市级体育赛事20余次,曾荣获国家体育总局“最佳赛区”荣誉称号。
在品牌赛事的带动下,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截至目前,全区21镇街、75个社区、92个村发展老年人基层体育协会188个;区级有老体协、篮协等17个体育协会组织,注册会员约7万人;组建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健身队伍1000余支,其中荣跑团成绩进入全国第五名。近年来,该区每年举办篮球、羽毛球、网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群众体育活动20余次,全区经常参与活动的干部群众达到35万余人,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身活动蔚然成风。
与此同时,荣昌的体育人才培养和竞技水平也迈上新台阶。该区柔道队连续19年荣获市级比赛团体冠军,区摔跤队连续18年荣获市级比赛团体冠军。目前,该区在市柔道、摔跤、跆拳道、拳击、武术散打、跳水等项目的在训队员达到40余名,近3年来有100余人考入北京体育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高校。
聚合式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
此次国际马拉松赛的第三大亮点就是将荣昌猪、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等荣昌文化名片融入比赛,让人在欣赏到荣昌城市之美、山水之美的同时,还能体会到当地的文化与美食,给参赛选手留下更加立体、生动的荣昌印记。
在上午8时举行的起跑仪式上,主办方进行了一个抽奖环节,奖品是4头可爱的荣昌小猪,它们是这届荣昌国际马拉松赛的吉祥物,分别叫“瑜瑜”“瀚瀚”“乐乐”“其其”,被参赛选手疯狂刷遍了朋友圈。荣昌猪是世界八大优良种猪和中国三大名猪之一,参赛选手由此发出了“吃猪要吃荣昌猪,跑马要跑荣昌马”的感叹。
此次马拉松赛还选用了极具荣昌特色的“荣昌陶”作为冠、亚、季军奖杯。该奖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陶的代表性传承人刘吉芬大师与专业设计公司特别研制而成。“荣昌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是当之无愧的荣昌文化名片。
此次马拉松主会场还特设了“非遗文化展示区”和“运动员美食补给区”等。“非遗文化展示区”展示了“荣昌夏布”“荣昌折扇”“荣昌陶”三大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引人入胜;“运动员美食补给区”供应荣昌羊肉汤、荣昌卤鹅、荣昌猪油泡粑等各种当地美食,拴住了大家的心,让外来的跑者和游客一下子就体验到荣昌这座“美食之城”的魅力。
另外,荣昌马拉松赛道还先后经过“中国夏布小镇”“万灵古镇”等景区。万灵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寨、古桥和灵动的河水在这里融汇成一幅水墨画卷;“中国夏布小镇”是集全国夏布博览、研发、展示展销、非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非遗文化旅游景区。
“荣昌马拉松将是荣昌展示城市形象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曹清尧说,荣昌是连接成渝两地重要的陆路交通要道,乘高铁半小时可到重庆主城、1小时可到成都,无论是区位交通还是自然人文资源,都具备打造“成渝城市群全域旅游周末休闲目的地”的有利条件。下一步,他们将以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为抓手,聚合式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把荣昌建成“运动健康之城”“非遗体验之城”“美食休闲之城”,建设成为成渝城市群周末旅游休闲健身的不二之地。(赵童 王琳琳 刘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