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江北城】重庆科技馆:科普惠民担使命 十年筑梦鉴初心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5日11时40分讯(记者 王庆炼 林森)2019年,重庆科技馆走过十周年,迈入第11个年头。重庆科技馆深深扎根江北城,从建设平台型、开放型、研发型“三型”科技馆出发,不断提升科普内容产出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市民科普获得感,不断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做强“科普之翼”,放飞中国梦。
今(5)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在“财信杯”第三届江北区江北城梦想人物推选活动中,透过三位科普一线员工的工作经历,看重庆科技馆砥砺十年的使命担当,管窥更多科普工作者的情怀与梦想。
科技辅导员 张丹
在一线播下科普种子
“同学们,如果我将这根日光灯管靠近辉光球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如果我一手拿日光灯管,一手触摸辉光球,你们觉得灯管会被点亮吗?”
张丹一边提问,一边引导学生体验,让枯燥无味的电磁学课堂生动起来。
这样的片段,拼凑成了张丹的工作图景。
张丹,一名来自河北沧州的姑娘,大学毕业后,就来到重庆科技馆任科技辅导员,“科普生涯”已近6年。
作为一名科技辅导员,她面对面与观展群体接触,在科普一线为学生、家长传播科普知识,是重庆科技馆最远端的却也最近的传播者。
6年来,张丹不仅是重庆科技馆的VIP接待员,还是馆校课程教师,科普剧表演和实验演示员。
在馆校综合实践活动中,她研发了《压缩空气》《探秘电磁》《影子的形状》等17个课程,累计为中小学生授课280余节,受众14000余人。
“累并快乐着,在他们心中播下一颗科学的种子,就有希望萌芽。”张丹感叹道,面对众多的小朋友,时常会讲到嗓子冒烟声音沙哑,润喉止咳保健品更是家中常备,但每当看到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眼神和“喋喋不休”的求知欲,她更明白,播下一颗种子的时间,就是现在。
张丹工作角色的多元化,正体现了重庆科技馆科普活动的多元化发展。
从单一的科普展览到形式各样的科普课堂、科普剧,馆校综合实践活动,重庆科技馆始终以科普为阵地,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市民提供普惠公共文化服务。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重庆科技馆现累计接待服务市内外观众超过2000万人次,开展主题科普活动8000余场次、组织公益讲解20000余场次,展品完好率和运行率保持在99%以上,实现了从“建起来”向“强起来”的跨越。
观众服务部 缪庆蓉
主城与区县共享开放资源
馆校结合实践活动作为重庆科技馆的重点项目之一,观众服务部的缪庆蓉也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其中——塑造品牌,搭建科普资源共享平台。
“小小科技辅导员”“科考冬夏令营”“小辅夏令营”……说起这些品牌活动。缪庆蓉如数家珍。
“‘小小科技辅导员’从2010年就有这个项目,是重庆科技馆的一项常态活动。”缪庆蓉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介绍道,为了增强“小小科技辅导员”的品牌影响力,融入到馆校结合实践活动中,她参与了“小小科技辅导员”选拔大赛、“小辅夏令营”、“世界环境日科普学堂”等子活动的创立,与团队共同打造出一个知名度大、影响力强、质量高的系列品牌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小小科技辅导员”作为一个青少年公益活动,面向重庆市所有青少年,免费提供科普实践平台。
“从前是到科技馆了解科普文化,现在我们将科普文化带出去,公益共享。”这几年,缪庆蓉参与的工作见证了这样的变化。
2018年-2019年,重庆科技馆连续两年成功申报成为“参观科技展览有奖正文暨科技夏令营”地方营承办单位,征文征集年均量约为2000篇,覆盖重庆24个区县。
而在2019年6月,依托青少年科学梦工场平台,缪庆蓉更是深入长寿、丰都、璧山等地区的农村学校开展主题科普教育活动,将科技的“神奇”带给1000余名学生。
在这些工作中,缪庆蓉有一个深刻的体会:“科技馆的资源更开放了,区县儿童与主城区儿童能够共享资源。”
项目策划专员 张婕
转型升级挑战理论研究
一只手拿着文件,一只手捋着头发,张婕一路小跑来到第二会议室。自从踏上科普理论研究这条路,张婕在重庆科技馆总是行色匆匆。
“和以往辅导员、活动策划不一样,理论研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查阅文献,甚至没有文献,需要调查。”张婕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近年来,为了更好适应重庆科技馆创新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重庆科技馆全力推进“平台型、开放型、研发型”科技馆建设,她正是在这样的“浪潮”下转岗做上了理论研究。
一切从0开始,一切都是未知数,如何开展工作?开展什么工作?
才开始承担这项工作的张婕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重庆科技馆的转型发展之路,也是她的挑战之路。
方案创新性不够重写,立项申报书立意不突出再优化,制度框架不健全再完善……在周周而复始的工作中,她一边学习一边思考,在不断摸索中实现自我成长。
2018年,张婕参与中国科协科普部引导性补助项目“科普场馆科技辅导员素质标准研究”,这是重庆科技馆申报的第一个国家推荐型标准研究。
该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全国通用的科技辅导员标准体系,从定岗、评级等多个维度考量科技辅导员。目前,该项目正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请国家标准。
除了参与到行业内的理论建设,重庆科技馆在重庆市区县科技馆建设方面,也给予理论指导和帮助。
2019年,重庆科技馆的自主立项课题“重庆市科技馆体系建设研究”获得重庆市科技馆经费自主,为重庆市区县科技馆建设、运营与管理研究问题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
“这虽然是科技馆自主开展的第一个研究型课题,但对科技馆未来可持续发展和科普理论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在张婕看来,理论研究是重庆科技馆向“三型”科技馆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