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建卡贫困户“逆袭”成致富带头人 巴南金融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产业是持续稳定脱贫的基石。在小额贷款政策帮扶下,巴南区惠民街道晓春村村民廖常伟就在当地率先发展起蔬菜大棚产业,完成了从建卡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成功“逆袭”。

新春走基层丨建卡贫困户“逆袭”成致富带头人 巴南金融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1-09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9日18时22分讯(记者 陈美西)产业是持续稳定脱贫的基石。在小额贷款政策帮扶下,巴南区惠民街道晓春村村民廖常伟就在当地率先发展起蔬菜大棚产业,完成了从建卡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成功“逆袭”。今(9)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带你通过廖常伟的故事,看巴南区如何撬动金融杠杆,聚焦产业脱贫,啃下提升贫困人口造血能力硬骨头。

脱贫后立志奔小康

他苦恼“钱从哪里来”

“廖老板现在是村里的名人!”“他是我们脱贫的榜样呐!”走进晓春村桂花社,谈起廖常伟的名字,村民没有几个不竖起大拇指的。放在几年前,这是廖常伟想都不敢想的场景。

一家三口人,两亩地,缺少生产劳动力……2013年底,在摸底排查中,廖常伟被识别成建档立卡贫困户。

此前,他靠种庄稼勉强维持生计,微薄的收入还要供子女读书,照顾患有心脏病的妻子,年终结余甚少。按他自己的话说:“一年忙到头,还是穷得叮当响”。

通过健康扶贫和产业帮扶,廖常伟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靠种大棚菜,2015年底,廖常伟顺利脱贫,成功摘掉了“穷帽子”。

廖常伟在蔬菜大棚劳作。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2016年,为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廖常伟租用了本社其他农户闲置的10亩田,建起新大棚,种植空心菜。至此以后,他的大棚每年毛收入达到10-25万,纯利润达到6-8万元,同时盘活了闲置土地,带动了当地10余名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

“廖常伟的例子充分说明,只要肯干事、不放弃、不气馁,一定能够拔掉穷根子,过上好日子!”渐渐地,廖常伟的事迹在村里传开,不少贫困户因此看到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希望。

“现在政策好,脱贫还不够,我要奋力奔小康!”靠着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意志,廖常伟没有固步自封。他想要继续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技术、扩大产量。

可囊中羞涩,扩大规模的钱从哪里来?成了他小康路上的拦路虎。

小额信贷成突破口

金融扶贫红利惠及千万家

2018年8月,惠民街道办事处对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进行了动员、宣传,通过召开院坝会、发送扶贫小额信贷知识短信、印制扶贫小额信贷宣传资料等,对贫困户进行宣传引导。

在帮扶干部的积极动员下,廖常伟向村委会提交了贷款申请。经过村级初审、银行评估和街道审核,银行于2018年8月31日,将5万元的一年期贷款成功发放到廖常伟银行卡上。

申贷成功后,惠民街道还为其配备了专门的产业扶贫农技指导员,每月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并对其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记录。

乘着金融扶贫东风,廖常伟利用这笔资金扩大了蔬菜大棚4亩,蔬菜生意越做越大。

“在巴南区,像廖常伟一样,利用小额信贷增收、享受金融扶贫红利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巴南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巴南还将继续把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作为加快扶贫产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重要举措,坚持以政府主导、银行主推、贫困户主为的方式,精准施策、精准放贷,助力脱贫攻坚。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新春走基层丨建卡贫困户“逆袭”成致富带头人 巴南金融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2020-01-09 18:24:50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9日18时22分讯(记者 陈美西)产业是持续稳定脱贫的基石。在小额贷款政策帮扶下,巴南区惠民街道晓春村村民廖常伟就在当地率先发展起蔬菜大棚产业,完成了从建卡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成功“逆袭”。今(9)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带你通过廖常伟的故事,看巴南区如何撬动金融杠杆,聚焦产业脱贫,啃下提升贫困人口造血能力硬骨头。

脱贫后立志奔小康

他苦恼“钱从哪里来”

“廖老板现在是村里的名人!”“他是我们脱贫的榜样呐!”走进晓春村桂花社,谈起廖常伟的名字,村民没有几个不竖起大拇指的。放在几年前,这是廖常伟想都不敢想的场景。

一家三口人,两亩地,缺少生产劳动力……2013年底,在摸底排查中,廖常伟被识别成建档立卡贫困户。

此前,他靠种庄稼勉强维持生计,微薄的收入还要供子女读书,照顾患有心脏病的妻子,年终结余甚少。按他自己的话说:“一年忙到头,还是穷得叮当响”。

通过健康扶贫和产业帮扶,廖常伟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靠种大棚菜,2015年底,廖常伟顺利脱贫,成功摘掉了“穷帽子”。

廖常伟在蔬菜大棚劳作。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2016年,为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廖常伟租用了本社其他农户闲置的10亩田,建起新大棚,种植空心菜。至此以后,他的大棚每年毛收入达到10-25万,纯利润达到6-8万元,同时盘活了闲置土地,带动了当地10余名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

“廖常伟的例子充分说明,只要肯干事、不放弃、不气馁,一定能够拔掉穷根子,过上好日子!”渐渐地,廖常伟的事迹在村里传开,不少贫困户因此看到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希望。

“现在政策好,脱贫还不够,我要奋力奔小康!”靠着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意志,廖常伟没有固步自封。他想要继续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技术、扩大产量。

可囊中羞涩,扩大规模的钱从哪里来?成了他小康路上的拦路虎。

小额信贷成突破口

金融扶贫红利惠及千万家

2018年8月,惠民街道办事处对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进行了动员、宣传,通过召开院坝会、发送扶贫小额信贷知识短信、印制扶贫小额信贷宣传资料等,对贫困户进行宣传引导。

在帮扶干部的积极动员下,廖常伟向村委会提交了贷款申请。经过村级初审、银行评估和街道审核,银行于2018年8月31日,将5万元的一年期贷款成功发放到廖常伟银行卡上。

申贷成功后,惠民街道还为其配备了专门的产业扶贫农技指导员,每月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并对其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记录。

乘着金融扶贫东风,廖常伟利用这笔资金扩大了蔬菜大棚4亩,蔬菜生意越做越大。

“在巴南区,像廖常伟一样,利用小额信贷增收、享受金融扶贫红利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巴南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巴南还将继续把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作为加快扶贫产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重要举措,坚持以政府主导、银行主推、贫困户主为的方式,精准施策、精准放贷,助力脱贫攻坚。

[责任编辑: 董霞]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