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人何川、魏辅文分别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13日15时30分讯(记者 赵铁琥 通讯员 何竞嘉 段斯斯)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获奖者中有两名重庆云阳人——何川、魏辅文,且两人还是同班同学,均系云阳中学1980高1班学生。
据悉,此次由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何川教授主持的“复杂艰险山区高速公路大规模隧道群建设及营运安全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团队领衔完成的“大熊猫适应性演化与濒危机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分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个奖项,每年评审一次。
由何川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复杂艰险山区高速公路大规模隧道群建设及营运安全关键技术”突破了复杂艰险山区高速公路大规模隧道群的建设与营运安全关键技术瓶颈,取得复杂地形地质环境隧道失稳灾变综合防控技术、高速公路大规模隧道群通风照明安全提升技术、高速公路大规模隧道群防灾救援联动控制技术等三大重要创新成果。项目突破了穿越大型活动断裂带建设大规模隧道群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创了大规模隧道群智能联动控制、协同防灾救援新模式,核心技术及其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果得到广泛应用,覆盖了我国主要复杂艰险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自主研发的监控系统直接在线监控131条高速公路的1158座隧道。在汶川地震极重灾区高速公路隧道群建设中,创造了短时间内建成映秀至汶川、广元至甘肃“高速公路生命线”的奇迹,为灾后重建做出巨大贡献;在世界最大规模的三峡库区高速公路隧道群,为三峡库区高速交通经济走廊建设发挥了重大安全保障作用。还将在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干线铁路及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而此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大熊猫适应性演化与濒危机制研究”是由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领衔的团队完成的。该团队在濒危物种大熊猫的适应性演化和濒危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包括:利用多学科交叉融合,从行为、生理、遗传和肠道微生物方面揭示大熊猫对食性特化的适应性演化机制。率先采用种群基因组学方法重建大熊猫种群波动与分化历史,阐明其濒危过程及原因;创建了大熊猫非损伤性遗传分析技术体系,发现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稳定增长,表明大熊猫仍具演化潜力,消除了人们对这一物种未来的担忧。
创建的非损伤性遗传分析技术体系突破了濒危动物种群数量调查及保护遗传学研究的技术瓶颈,已成为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及种群动态监测的重要方法。系列研究揭示了栖息地破碎化导致大熊猫孤立小种群崩溃的机制,推动了国家大熊猫放归和栖息地廊道建设工程的实施,被Science评论为“大熊猫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