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白沙河村:村史馆里看变迁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15日10时讯(特约通讯员 周青松 赵勇)赶夜路照明用的手电筒、马灯,耕作用的犁耙、锄头,捕鼠用的“木猫”,晾晒谷物用的簸箕……
1月7日,在彭水县白沙河村村史馆,村民们正在观看村史馆的“藏品”,不时有上年纪的村民为随同参观的村民介绍“老物件”曾经的用途。
白沙河村是彭水自治县黄家镇的一个行政村,村支部书记黄其明说,白沙河村史馆2019年底建成投用,目的就是留住乡愁,让村民感受白沙河村的变迁。
交通之变:
“行路难”变“组通畅”
“这是以前村民走夜路必须用的马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见到了。”今年75岁的村民黄成寿看到悬挂在一角的马灯,很是惊喜。
黄成寿说,以前走夜路,走的都是狭窄的泥巴路,提着马灯只能看清脚下那一块,有点光都是昏昏的。现在走的都是水泥路,路灯照得亮堂堂的。
“这是白沙河村2004年修建在白沙河上的一座桥。”在设施建设版块,黄其明说,2004年,在他的带领下,村民自发在白沙河上修建了一座便民桥。
“那个时候钢筋水泥全都是村民背下去的,一个来回要1个小时。”黄其明说,以前,村民到黄家集镇,要经过白沙河、细沙河、叫花千河三条河沟,最远的地方要走3个多小时的山路。“由于当时公路不通,修桥所用的材料全都是村民沿着小路肩挑背扛运到施工点。”
“学生上学才是最大难题。”黄其明说,以前白沙河村的孩子到集镇上学,遇到涨水的时候,家长就要一直接送学生,背着孩子过河去上学。“那时候孩子上个学,家长在家里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路上出什么事。”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纵深推进,白沙河村以交通建设为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村共硬化公路25公里,实现了组通畅100%。
“河上建了桥,道路全部硬化,现在走起来太方便了。”黄其明说,现在最远的村民坐车到集镇只要30多分钟,来去都很方便。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白沙河村村民不仅感受到了从行路难到组通畅的便捷,更感受到了水、电、通讯、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生产生活便利。
产业之变:
“温饱型”变“小康型”
在产业发展版块,黄其明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最让他感到欣喜的是白沙河村产业终于有了模样。
谈起白沙河村以前的产业,黄其明说,就是苞谷、红薯、洋芋传统 “三大坨”。
“这是当年村民解决温饱问题时的主要产业。”黄其明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仅靠“三大坨”,就“不能养好一方人”,所以,这个只有1000多人口的村子,青壮年都选择了外出务工。
“外出务工,荒了自家的田。”黄其明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以前的良田好土都成了撂荒地。
近年来,在产业政策的引领下,白沙河村采用“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目前,白沙河村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初步实效,由以前的“温饱型”粮食作物,逐渐调整为“小康型”经济作物。
2019年,白沙河村以“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引进企业发展花椒1000亩、高粱508亩。同时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栽满种尽”,发展“短平快”的蜜本南瓜、糯玉米、花生、大豆等特色产业。通过引进电商、发展微商,对口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等消费扶贫,打通产品变商品的平台,让农产品卖出好价钱。
“特色产业发展,不仅盘活了资源,增加了群众收入,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黄其明说,2019年,糯玉米种植,户均增收3000多元;蜜本南瓜种植,户均增收2000多元;村集体收入了5万余元……
观念之变
“将就过”变“讲究活”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基础设施的改善,白沙河村村民的生产生活观念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黄其明说,以前,白沙河村村民的一句口头禅就是“将就过”,什么事情都是“将就过”:居住环境脏乱差,将就一下就好了;生活习惯也是将就,没有过多注意细节……
“富口袋,必须先富脑袋。”黄其明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白沙河村强化“智志双扶”,通过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修订村规民约,推广村民自治,把创新基因、奋斗基因、奉献基因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目前,白沙河村通过环境卫生评比,引导村民爱护环境,讲究卫生;通过好儿媳、好公婆等评比活动的开展,引导村民搞好家庭和谐,倡导尊老爱幼;通过好邻居的评选,引导村民搞好邻里和睦,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以前爱争‘边边角角’的习惯逐渐改变,现在有什么事都是商量着办。”黄其明说,现在的白沙河村村民正在从以前的事事“将就过”向时时“讲究活”转变,村风更好、民风更纯朴。
勤学苦读,学以立身,兢兢业业读书……在家训版块,能看到白沙河村每个家庭都把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黄其明说,重视教育,是白沙河村近年来最大的变化。
“现在都是比着送孩子读书。”黄其明说,从1984年白沙河村走出第一名大学生以来,白沙河村已经走出去53名大学生,其中,近几年走出去的大学生数量显著增加,由2017年5名大学生增加到2019年9名学生被大学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