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栖霞镇:第一书记当“剃头匠” 村民不满意倒贴钱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19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王彬彬)随着脱贫攻坚的开展,很多干部职工深入基层,当起了驻村“第一书记”。这些“第一书记”想了些“招儿” 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变原有的村容村貌......有带村民发展产业的,有带乡亲修路的,有的还当起“网络主播”为贫困户卖土货......
一把剃头剪刀随身带
而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位为父老乡亲剃头发的“第一书记”,他就是云阳县栖霞镇吉平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叶正泉。
初见叶正泉时,他带着一把剪刀,扛着一把锄头,和村民们一道来到田间,对蚕桑基地中的几百棵桑树进行冬管……叶正泉手把手指导村民们管护,还半开玩笑说着:“乡亲们,大家铆足劲干,管护好这片桑树,咱们得为春节后的第一季养蚕备足“粮食”。
看着一根根桑树在剪刀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就仿佛看到满头白发的驻村第一书记叶正泉来村的日子,300多天的时光,干善事、干实事、干好事,让全村焕发新颜,村民喜笑颜。
干完活的叶正泉坐在田坎上休息,看着眼前的成果,笑呵呵地说:“真没有想到,在城市生活的几十年都是在学校,没想到快要退休了,却干上了农村工作,这一干还上瘾了。”
仔细听群众一言一语
去年三月初,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叶正泉接到通知,被派驻到云阳县吉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并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队长。虽然叶正泉是出生出长得农村人,但生活城市几十年了,他对农村工作有些陌生,但他二话没说,背起行囊,一头扎进吉平村,到现在已干了近一年了。
初到村上,叶正泉从上任第一书记手里接过工作纪要,便拿着自制的“第一书记名片”,开始挨家挨户访民情、听民声。每走访一家,他都认真记录,在驻村日志本上详细记录了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及合理诉求,对于特殊、孤寡老人、残疾的家庭,他都标注出来给予特别关照。
叶正泉说:“当老师时我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当第一书记后我面对的是200多名‘老师’,群众的一言一语都要仔细倾听。”
理发不满意倒给钱
2020年元旦节,叶正泉放弃回主城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抓住冬日难得的好天气,背上一个写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发包,朝着村里阙焕莫老人家走去。
来到阙焕莫老人家,叶正泉进屋把老人搀扶出来,让他坐在板凳上,叶正泉很快就从包里拿出梳子、剃头刀、剃须刀,工具十分齐全,还细心为老人系上一块毛巾。一把梳子、一把剃头刀在叶正泉手上游刃有余,不一会,一个干净利落的发型就出来了。
而说起理发的事还有一个小故事。在一次走访中,叶正泉发现阙焕莫没有剪发,头发乱糟糟的,人看上去很不精神。原来,阙焕莫是一位盲人,他家里离场镇远不方便,理一次发加上车费就要20元,他为了省钱一年就理一两次头发。
于是,叶正泉突发奇想,自己能否也学学理发,帮一帮村里出行不便的残疾人和老人呢?说干就干,一到周末,叶正泉就马不停蹄回到主城,舍弃陪伴家人的时间,去理发店蹲守,向理发师傅学习技术。在这短短的几天里,叶书记起早贪黑,为的就是以最快速度掌握技术,能够为乡亲们服务。在学成之后,他又自费买来一套理发工具,回村准备大干一场。
从此,叶正泉当起了“剃头匠”。起初,村民们不相信驻村干部会理发,对他的技术也将信将疑。但叶正泉向村民耐心解释道,自己经过重庆主城理发店的培训,保证让每位村民满意,他还笑呵呵地调侃:“满意不给钱,不满意倒给钱。”最开始,村民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试试叶书记的手艺,后来大伙儿发现叶书记不仅能剃头,而且剃得挺不错。
拉家常宣传扶贫政策
一传十,十传百,叶书记成“剃头匠”的消息就传开了。村民们都乐呵呵地去找他剃头,大伙儿都接受了这位特别的“剃头匠”,对叶书记的理发技术及其人行为给予了高度赞赏和由衷感谢。村民们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享受到免费的理发!”“叶书记真正是在为我们老百姓服务啊!”
在叶正泉给村民们理发时,有人对他说:“农村老人有不少很久都不洗头,头皮屑又多,有的人头上还有疮,你还是戴上手套和口罩吧。”
他微笑着回应道:“没必要,人都有老的时候,回去洗洗手就行了。”在给村民理发的同时,他借机与村民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宣传扶贫政策,鼓励村民们主动参与环境整治,不操办、不参加“无事酒”,并耐心听取他们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每次理发结束,叶正泉都会进行记录,详细注明理发日期,以便定期为村民们二次服务。对于残疾老人,叶正泉也会定期主动上门,为他们理发,保证剃头“全覆盖”。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叶正泉书记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第一书记的职责和使命,是群众心目中的“好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