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 党旗飘扬|巴南圣灯山有支爬坡上坎的“背篼宣传队”
2月2日的清晨,圣灯山村,薄雾氤氲,露水还未散去,喊话声响彻山谷,似催村民晨起的闹钟,给沉寂的大山带来了活力。

抗疫一线 党旗飘扬|巴南圣灯山有支爬坡上坎的“背篼宣传队”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2-03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3日14时讯(记者 赵铁琥 通讯员 刘恋)“各位父老乡亲,我们是圣灯山村的共产党员志愿者,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大家要做到勤洗手,出门戴口罩,不要随地吐痰……”2月2日的清晨,圣灯山村,薄雾氤氲,露水还未散去,喊话声响彻山谷,似催村民晨起的闹钟,给沉寂的大山带来了活力。

正在爬坡上坎的圣灯山上背篓宣传队。   巴南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乡间的泥泞小道上,青石梯上,山坡上,一名老者领着一行人,胸戴闪亮的党徽,手别鲜红的志愿者袖章,背着装满宣传资料的大背篼,小心翼翼的行走着。早上8点不到,圣灯山村“背篼宣传队”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圣灯山村,辖22个合作社,是巴南区圣灯山镇村域面积最大的村。村民居住分散,从一个合作社到另一个合作社需要1个多小时的车程是在寻常不过的事。更具体的是,有些合作社,汽车不能到达,必须步行。这些年来,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后买房定居,留在村里居住的多是一些文化水平低的老年人,因为出行不便,不懂网络,如何把政策知识送上门成了圣灯山村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背篓宣传队员走家入户用一句句大白话提升群众的防疫意识。  巴南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今年已经65岁高龄的谢志耕,心中一直牵挂着这件大事。村村通广播给他带来了灵感,他想,自己何不当移动的广播,把政策送到老百姓家里。说干就干,他立马在村里号召志愿者,他的呼吁很快得到了回应,很快,一支平均年龄55岁以上的党员宣传队就这样成立了。他们不畏山高坡陡,徒步跋涉,爬坡上坎,日复一日地成为了深受群众喜爱的“百科全书”。

这次疫情爆发以来,“背篼宣传队”坚持战斗在一线,用最快的速度、最朴实的大白话上门给老年人讲防控疫情的重要性和防控知识,提醒他们一定要重视这次疫情,做好自身及家庭的防护工作,相信党和国家,相信政府,不要恐慌,不要轻信谣言。

“老张,你还是把你的院子收拾一下嘛,自己住着清爽,也不利于病毒传播嘛!”“乡亲们,过年大家图热闹可以理解,特殊时期,大家忍耐一下,少打哈儿牌,少吹点龙门阵,我们争取不给政府添乱哈,呆在家里不出门也是为国家做贡献。”“这几天,镇政府的干部要下来排查哪些屋头有湖北武汉回来的人,大家一定要如实上报,支持工作哈,排查都是为了大家好!”就这样,背篼宣传队放弃了春节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他们不畏病毒,挨家挨户做宣传解释工作,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换来了老百姓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背篓宣传队员们在村社张贴防疫宣传单。  巴南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背篓宣传队’不光给我们送来了理论政策,普及了知识,还让我们不出门就可以反映问题,他们为我们和村里、镇里搭起了桥梁,真心感谢他们做工作不忘我们这些没得文化的老年人。”圣灯山村20社村民谢劲说,作为圣灯山村村民,他不光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而且也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努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申请参加“背篓宣传队”,为圣灯山村的工作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如今,谢志耕年事渐高,他有些担心,自己老了,走不动了,这支背篼宣传队就散了。好在,这几年,回村里发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也有很多年轻党员申请加入宣传队,他的担心也渐渐消失。他将有些斑驳的背篼背带紧了紧,脸上露出了欣慰而自豪的笑容。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抗疫一线 党旗飘扬|巴南圣灯山有支爬坡上坎的“背篼宣传队”

2020-02-03 14:23:29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3日14时讯(记者 赵铁琥 通讯员 刘恋)“各位父老乡亲,我们是圣灯山村的共产党员志愿者,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大家要做到勤洗手,出门戴口罩,不要随地吐痰……”2月2日的清晨,圣灯山村,薄雾氤氲,露水还未散去,喊话声响彻山谷,似催村民晨起的闹钟,给沉寂的大山带来了活力。

正在爬坡上坎的圣灯山上背篓宣传队。   巴南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乡间的泥泞小道上,青石梯上,山坡上,一名老者领着一行人,胸戴闪亮的党徽,手别鲜红的志愿者袖章,背着装满宣传资料的大背篼,小心翼翼的行走着。早上8点不到,圣灯山村“背篼宣传队”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圣灯山村,辖22个合作社,是巴南区圣灯山镇村域面积最大的村。村民居住分散,从一个合作社到另一个合作社需要1个多小时的车程是在寻常不过的事。更具体的是,有些合作社,汽车不能到达,必须步行。这些年来,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后买房定居,留在村里居住的多是一些文化水平低的老年人,因为出行不便,不懂网络,如何把政策知识送上门成了圣灯山村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背篓宣传队员走家入户用一句句大白话提升群众的防疫意识。  巴南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今年已经65岁高龄的谢志耕,心中一直牵挂着这件大事。村村通广播给他带来了灵感,他想,自己何不当移动的广播,把政策送到老百姓家里。说干就干,他立马在村里号召志愿者,他的呼吁很快得到了回应,很快,一支平均年龄55岁以上的党员宣传队就这样成立了。他们不畏山高坡陡,徒步跋涉,爬坡上坎,日复一日地成为了深受群众喜爱的“百科全书”。

这次疫情爆发以来,“背篼宣传队”坚持战斗在一线,用最快的速度、最朴实的大白话上门给老年人讲防控疫情的重要性和防控知识,提醒他们一定要重视这次疫情,做好自身及家庭的防护工作,相信党和国家,相信政府,不要恐慌,不要轻信谣言。

“老张,你还是把你的院子收拾一下嘛,自己住着清爽,也不利于病毒传播嘛!”“乡亲们,过年大家图热闹可以理解,特殊时期,大家忍耐一下,少打哈儿牌,少吹点龙门阵,我们争取不给政府添乱哈,呆在家里不出门也是为国家做贡献。”“这几天,镇政府的干部要下来排查哪些屋头有湖北武汉回来的人,大家一定要如实上报,支持工作哈,排查都是为了大家好!”就这样,背篼宣传队放弃了春节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他们不畏病毒,挨家挨户做宣传解释工作,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换来了老百姓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背篓宣传队员们在村社张贴防疫宣传单。  巴南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背篓宣传队’不光给我们送来了理论政策,普及了知识,还让我们不出门就可以反映问题,他们为我们和村里、镇里搭起了桥梁,真心感谢他们做工作不忘我们这些没得文化的老年人。”圣灯山村20社村民谢劲说,作为圣灯山村村民,他不光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而且也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努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申请参加“背篓宣传队”,为圣灯山村的工作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如今,谢志耕年事渐高,他有些担心,自己老了,走不动了,这支背篼宣传队就散了。好在,这几年,回村里发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也有很多年轻党员申请加入宣传队,他的担心也渐渐消失。他将有些斑驳的背篼背带紧了紧,脸上露出了欣慰而自豪的笑容。

[责任编辑: 宋静]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