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 党旗飘扬 |王小琴:一名璧山90后村支书的春节
大年初一晚上,重庆市璧山区健龙镇画眉村的村支书王小琴接到了镇里的电话,要她初二一早到镇里开个紧急会议。

抗疫一线 党旗飘扬 |王小琴:一名璧山90后村支书的春节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2-0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4日16时讯(记者 欧武夷 通讯员 李丹萍大年初一晚上,重庆市璧山区健龙镇画眉村的村支书王小琴接到了镇里的电话,要她初二一早到镇里开个紧急会议。

王小琴感到很突然,她刚刚洗完碗,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看电视节目。

更何况,昨天才开始放假,今天才初一。

王小琴问,什么会这么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安排。”

“知道了。”王小琴说。

画眉村的村干部正在紧急统计相关数据。通讯员 李丹萍 摄

全面动员

初二一早,王小琴裹了一件大羽绒服,走在了去镇里的路上。正月的早晨寒气逼人,田间弥漫着一层薄雾。临近公路的几户人家门口停放着车辆,都是返乡回来过节的社员开回来的。因为太早,大家伙都还没有起床,一路上显得特别的安静。

算起来,这是28岁的王小琴上任村支部书记的第二十六天。她2016年到画眉村工作,2018年底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时间过得很快,一晃眼已经参加工作四年了,回想起来大学刚毕业参加工作,一心想为哺育她的家乡做点什么,得知镇上要招聘本土人才,她毫不犹豫的报名了,还记得室友对她说:“本土人才待遇很低啊,你没必要去报名啊,明天跟我们去招聘会上看看吧。”她笑了笑,心想回到家乡去建设基层,也算是她的初心吧,又怎么能用待遇什么的来衡量比对呢。

成为一名本土人才后,分配到离家不远的画眉村。一年后由于工作出色被调到镇上挂职锻炼。去年二月,镇里的组织委员对她说:“小琴,回村里去开展工作,愿意吗?”,她点头:“没问题”。其实她的内心多少是有些惶惶不安的,必经自己还年轻,能承担得起村里的工作么?这一次,作为专职副书记回村的她,很快融入基层工作,担起自己的责任,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

村干部向居家隔离的村民送生活日用品和营养品。通讯员 李丹萍 摄

今年年初,组织通过一系列的回访、考察、评估等程序,最后任命她为画眉村党总支部书记。小琴把思绪慢慢拉回,想想参加工作的这些年头里也接到过很多次紧急任务,可这大年初二的紧急会,还真是头一次。

会前5分钟,会场已经坐满了。王小琴看到,不管是机关干部还是11个村社书记,大家全都第一时间到位。镇党委班子的全体领导端坐主席台。

会议简短而紧凑,镇党委书记传达了全市、全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大家要高度重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镇长结合全镇的情况部署了全面开展人员摸排的工作。散会之后,各班子成员分头带领驻村干部和村社同志们一起商量开展全覆盖走访摸排外地返乡人员的具体路线。由于时间紧急,防护口罩紧缺,每个人领了应急的纱布口罩迅速开始起工作来。

王小琴没有时间考虑太多,她还是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妈,中午不回家吃饭了。”

“你背后有我们,有医生!

画眉村面积5.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676人。这些数字早已刻在王小琴的心中,她对本村的情况很熟悉,但春节期间到底有多少外来人员,又有多少人经过了疫区,这是要挨家挨户去了解的。从接到紧急任务开始,彷佛就要跟时间赛跑,要在最短时间内排查出从疫区返乡或是到过疫区的人员成为当下最紧迫的事,“罗主任,通知村里的干部,迅速来村办公室。”她立马给村主任打了电话,村内干部们来的都很快,丝毫没有因大年初二开急会而有怨言,大家坐定后,王小琴说:“辛苦大家,最近疫情来势汹汹,现在正是返乡之际,咋们要尽快排查出外地返乡入村人员和途经疫区的人员,现在单纯的挨家挨户排查显然是不够快的,大家先想一下咋们村的外出务工人员有哪些,先把名单列出来,留两个干部与我一同联系、隔离,其他干部就出发逐户排查。”在座的村干部、党员们纷纷回忆并列出一排名单,王小琴和另外两位村内五职干部开始电话联系名单上的外出人员,其他干部立马出门展开地毯式排查。出门前,小琴提醒每个人戴上纱布口罩。

名单上的人员快联系完了,有些不是疫区务工人员,有些不回来过年......就在王小琴稍微松一口气的时候,“你现在到哪里了?有什么不适吗?”另一个干部蹙着眉头对着电话说道。王小琴问:“是从疫区回来的吗?”“是的,万川勇。”干部抬头回答。王小琴接过电话:“您好,我是画眉村书记王小琴,您先别急,乘您还没到,途径镇上时先到镇上的卫生院量一下体温,检查一下,有什么情况跟医生说,测完体温后联系我,现在也是非常时期,也请您理解一下。我先加您的微信,待会儿有什么事也可以找我。”加了万川勇的微信,让他去镇卫生院检查后,王小琴和其他干部也开始出门开展排查工作。

“王书记,这里有群众举报有一户1月5号去过疫区。”黄干部打来电话。王小琴说:“哪一户,我现在马上过去。”“万强那户。”黄干部回答道。王小琴和另一位五职干部拿上紧戒线急忙赶往万强家,“我没有病,我好好的你们为什么要隔离我,我要是家里没有菜了怎么办......”说明来意后,万强一户反映激烈,有明显的抵触情绪。

王小琴心想,他们可能会觉得隔离之后他们就变成一座“孤岛”,村里也会在背后议论他们吧。于是她说:“这样吧,哥和嫂子先跟我们去卫生院量体温,再回来隔离,这个病毒有潜伏期,谁也不能保证你们没有携带这个病毒,之后隔离期间你们的生活物资就由我们来负责,你们就当作给自己放个假,你们看行不?”缓和了他们的情绪,王小琴带着他们到了卫生院,跟他们说:“别怕,你们不是一个人,你们背后有我们,有医生!”


画眉村村干部搭乘机动三轮车上通过喇叭向村民宣传防疫知识。通讯员 李丹萍 摄

经过几天的摸排,确定的需要隔离的画眉村有两户,想到之前万强的抵触情绪,王小琴还是不放心,跟村里的干部们商量后,决定组建一个慰问组,关注隔离户的情绪和生活保障。看到干部们略带疲惫的面容,王小琴说:“我来任组长吧,大家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累了就休息一下。”

“徐医生,您去给隔离户测体温的时候我和你一起去吧。”王小琴对画眉村的村医徐医生说。

2月1日下午,王小琴和往常一样与村医一同前往万强家为其测量体温,进行心理疏导。在多次测量后确定其温度为37.3摄氏度,随即立马报备送医进一步诊断。王小琴看出了万强父母的担心,也怕万强有心理负担,急忙安慰他的家人,并于顽强保持联络,在微信上陪他抽血、照CT、等待结果、医生诊疗,直到一切结束,无大问题,互道晚安时已是凌晨两点。

王小琴想起昨天万川勇说的他女儿想吃折耳根。便问在厨房忙碌的母亲:“妈,家里还有折耳根吗?”母亲擦了擦手上的水,说道:“又是给哪户农户吗?你这当了村书记怎么天天往外送东西呢。折耳根家里还有点儿,拿去拿去。”装好折耳根,出了门去旁边的小卖铺买了两箱牛奶,在路上的贫困户家买了些鸡蛋,王小琴到了村委会。

徐医生又要去隔离户家量体温了,王小琴把一早准备好的折耳根、牛奶和鸡蛋带上,跟着徐医生走出村委会。路上徐医生说:“其实你不去也行,我一个人去就行了。”王小琴笑笑说:“没事,我正好也想去,咋们不是组了个慰问小组嘛,我还是组长呢,得真正运行起来呀。”到了万川勇家,王小琴拿出折耳根、一箱牛奶和些许鸡蛋给他:“哥不是说小妹想吃折耳根嘛,我给你们带了点,你们先吃着,不够再跟我说。这些牛奶鸡蛋就当作补补。”万川勇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村支书,想起自己曾经跟家人说“村支书这么年轻还是个小屁孩,能把村子搞好吗。”一时有种难以言说的愧疚和感动。

寂静田间的大喇叭队

昨晚下了小雨,今天的空气有些湿冷。早晨村子在这湿冷的环境下显得更加寂静,在晦暗的天空下,一条不足半米的水泥小径蜿蜒着伸向农家深处。

“咋们口罩不够用了。”黄叔小声说。王小琴看向办公桌,上面是政府每天给发的口罩,她递给黄叔:“先给大家分了吧,我之前用的都是自己的口罩,政府发的我还没用。”黄叔结过口罩说到:“你啊,总是这样......”虽说用自己的口罩,但其实这个口罩已经用了两天了,用完拿回来用酒精泡泡,第二天继续用,这些日子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小琴想,村里的干部们年纪大了,抵抗力肯定不如她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更需要口罩。

“我看你们一天要跑好多趟哦。”“哈哈,应该的应该的。”王小琴笑着回答村民。虽然随着过年返乡热潮,村里年轻人多了起来,但还是以老弱群体居多,不多跑几趟要是真出问什么问题担心村民们应对不过来,现在疫情又这么严重,结合大返乡要是不能掌握最新情况,真出差错又如何给村民一个交代。好在村里干部们都很能理解,也为村民着想,大过年的也毫不犹豫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罗主任和黄叔、胡叔更是24小时轮班值守,这几天又是下雨又是寒冷天气,在隔离户家门口支帐篷守夜应该更辛苦吧。想到这儿,王小琴心中有些酸涩,希望疫情赶紧结束,大家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到时一定好好给大家准备一顿家常菜。

王小琴正在向村民发放口罩。通讯员 李丹萍 摄

画眉村已经通过村党员、干部们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发放防疫知识手册700多份,但还是有些人不引起重视,村里麻将馆关了就在家里偷偷组局。王小琴和村干部商量,是否需要改变一下宣传方式。“村里还是有打牌,凑热闹的人,确实可能宣传还不到位,不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其实经过这几天的观察,还在凑热闹、打牌的都是些老年人和不识字的人,会不会是因为看不懂咋们发的知识防疫手册,也不怎们关注新闻时事,觉得偏远乡村病毒到不了?”罗主任说到。“很有可能,要我说啊就是那小册子太“高大上”了,字还多,是我都不一定看,而且咋们这样天天跑村民家宣传,有些人也听不进去。”黄树开玩笑说到:“要不咋们就弄个大喇叭,骑着三轮车在村里来回跑,边跑边吼。”此话一出,大家纷纷提起了兴趣,都开始提出自己的想法,还有干部已经在向宣传语了。王小琴说:“这是个好方法,宣传语大家就用方言,觉得手册太“高大上”了,咋们的喇叭播的宣传语就“接地气”!”

“各位父老乡亲们!大家最近不要参加各种聚餐活动......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从一天清晨开始,画眉村寂静而蜿蜒的小路上有了一辆红色的小三轮车载着喇叭慢慢行驶着。经过之处,是不知名的村干部“苦口婆心”的话语,几天下来,村民们都记住了“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少聚集......”

“妈,我回来了。”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王小琴回到了家,和往常一样,母亲在厨房忙碌着,父亲和弟弟妹妹在看着电视。

母亲端出一盘菜,看了她一眼无奈地说:“这大过年的你天天往外跑,工作工作。人家新闻上终南山院士都说了不要往外跑,别出门,你倒好,天天往外跑......”一边说着又转身进了厨房。

王小琴看着母亲的背影,看着电视机前的父亲和弟弟妹妹。如果今年没有疫情,她的也会是电视机前的一员,或是在厨房和母亲一起准备年夜饭。可是现在,门内是一片岁月静好,门外是一片水深火热,她作为一名村支书,一名共产党员,她是国家的女儿,是人民的公仆,她不站出去,谁站出去呢;还有千千万万个和她一样的人民的儿女,他们不在疫情的一线,谁在一线呢?责任如此,初心如此,已无退路,也无怨言!

“妈,您听钟南山院士的话嘛,但人家钟院士也没有乖乖在家不出门呀,钟院士说完这话,第二天就去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了呢!嘻嘻,您就别担心啦。让我看看还有什么菜......”王小琴一边笑着放下包,一边往厨房走去,门内一个小家的温馨气息更加浓郁了。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抗疫一线 党旗飘扬 |王小琴:一名璧山90后村支书的春节

2020-02-04 16:11:38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4日16时讯(记者 欧武夷 通讯员 李丹萍大年初一晚上,重庆市璧山区健龙镇画眉村的村支书王小琴接到了镇里的电话,要她初二一早到镇里开个紧急会议。

王小琴感到很突然,她刚刚洗完碗,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看电视节目。

更何况,昨天才开始放假,今天才初一。

王小琴问,什么会这么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安排。”

“知道了。”王小琴说。

画眉村的村干部正在紧急统计相关数据。通讯员 李丹萍 摄

全面动员

初二一早,王小琴裹了一件大羽绒服,走在了去镇里的路上。正月的早晨寒气逼人,田间弥漫着一层薄雾。临近公路的几户人家门口停放着车辆,都是返乡回来过节的社员开回来的。因为太早,大家伙都还没有起床,一路上显得特别的安静。

算起来,这是28岁的王小琴上任村支部书记的第二十六天。她2016年到画眉村工作,2018年底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时间过得很快,一晃眼已经参加工作四年了,回想起来大学刚毕业参加工作,一心想为哺育她的家乡做点什么,得知镇上要招聘本土人才,她毫不犹豫的报名了,还记得室友对她说:“本土人才待遇很低啊,你没必要去报名啊,明天跟我们去招聘会上看看吧。”她笑了笑,心想回到家乡去建设基层,也算是她的初心吧,又怎么能用待遇什么的来衡量比对呢。

成为一名本土人才后,分配到离家不远的画眉村。一年后由于工作出色被调到镇上挂职锻炼。去年二月,镇里的组织委员对她说:“小琴,回村里去开展工作,愿意吗?”,她点头:“没问题”。其实她的内心多少是有些惶惶不安的,必经自己还年轻,能承担得起村里的工作么?这一次,作为专职副书记回村的她,很快融入基层工作,担起自己的责任,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

村干部向居家隔离的村民送生活日用品和营养品。通讯员 李丹萍 摄

今年年初,组织通过一系列的回访、考察、评估等程序,最后任命她为画眉村党总支部书记。小琴把思绪慢慢拉回,想想参加工作的这些年头里也接到过很多次紧急任务,可这大年初二的紧急会,还真是头一次。

会前5分钟,会场已经坐满了。王小琴看到,不管是机关干部还是11个村社书记,大家全都第一时间到位。镇党委班子的全体领导端坐主席台。

会议简短而紧凑,镇党委书记传达了全市、全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大家要高度重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镇长结合全镇的情况部署了全面开展人员摸排的工作。散会之后,各班子成员分头带领驻村干部和村社同志们一起商量开展全覆盖走访摸排外地返乡人员的具体路线。由于时间紧急,防护口罩紧缺,每个人领了应急的纱布口罩迅速开始起工作来。

王小琴没有时间考虑太多,她还是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妈,中午不回家吃饭了。”

“你背后有我们,有医生!

画眉村面积5.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676人。这些数字早已刻在王小琴的心中,她对本村的情况很熟悉,但春节期间到底有多少外来人员,又有多少人经过了疫区,这是要挨家挨户去了解的。从接到紧急任务开始,彷佛就要跟时间赛跑,要在最短时间内排查出从疫区返乡或是到过疫区的人员成为当下最紧迫的事,“罗主任,通知村里的干部,迅速来村办公室。”她立马给村主任打了电话,村内干部们来的都很快,丝毫没有因大年初二开急会而有怨言,大家坐定后,王小琴说:“辛苦大家,最近疫情来势汹汹,现在正是返乡之际,咋们要尽快排查出外地返乡入村人员和途经疫区的人员,现在单纯的挨家挨户排查显然是不够快的,大家先想一下咋们村的外出务工人员有哪些,先把名单列出来,留两个干部与我一同联系、隔离,其他干部就出发逐户排查。”在座的村干部、党员们纷纷回忆并列出一排名单,王小琴和另外两位村内五职干部开始电话联系名单上的外出人员,其他干部立马出门展开地毯式排查。出门前,小琴提醒每个人戴上纱布口罩。

名单上的人员快联系完了,有些不是疫区务工人员,有些不回来过年......就在王小琴稍微松一口气的时候,“你现在到哪里了?有什么不适吗?”另一个干部蹙着眉头对着电话说道。王小琴问:“是从疫区回来的吗?”“是的,万川勇。”干部抬头回答。王小琴接过电话:“您好,我是画眉村书记王小琴,您先别急,乘您还没到,途径镇上时先到镇上的卫生院量一下体温,检查一下,有什么情况跟医生说,测完体温后联系我,现在也是非常时期,也请您理解一下。我先加您的微信,待会儿有什么事也可以找我。”加了万川勇的微信,让他去镇卫生院检查后,王小琴和其他干部也开始出门开展排查工作。

“王书记,这里有群众举报有一户1月5号去过疫区。”黄干部打来电话。王小琴说:“哪一户,我现在马上过去。”“万强那户。”黄干部回答道。王小琴和另一位五职干部拿上紧戒线急忙赶往万强家,“我没有病,我好好的你们为什么要隔离我,我要是家里没有菜了怎么办......”说明来意后,万强一户反映激烈,有明显的抵触情绪。

王小琴心想,他们可能会觉得隔离之后他们就变成一座“孤岛”,村里也会在背后议论他们吧。于是她说:“这样吧,哥和嫂子先跟我们去卫生院量体温,再回来隔离,这个病毒有潜伏期,谁也不能保证你们没有携带这个病毒,之后隔离期间你们的生活物资就由我们来负责,你们就当作给自己放个假,你们看行不?”缓和了他们的情绪,王小琴带着他们到了卫生院,跟他们说:“别怕,你们不是一个人,你们背后有我们,有医生!”


画眉村村干部搭乘机动三轮车上通过喇叭向村民宣传防疫知识。通讯员 李丹萍 摄

经过几天的摸排,确定的需要隔离的画眉村有两户,想到之前万强的抵触情绪,王小琴还是不放心,跟村里的干部们商量后,决定组建一个慰问组,关注隔离户的情绪和生活保障。看到干部们略带疲惫的面容,王小琴说:“我来任组长吧,大家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累了就休息一下。”

“徐医生,您去给隔离户测体温的时候我和你一起去吧。”王小琴对画眉村的村医徐医生说。

2月1日下午,王小琴和往常一样与村医一同前往万强家为其测量体温,进行心理疏导。在多次测量后确定其温度为37.3摄氏度,随即立马报备送医进一步诊断。王小琴看出了万强父母的担心,也怕万强有心理负担,急忙安慰他的家人,并于顽强保持联络,在微信上陪他抽血、照CT、等待结果、医生诊疗,直到一切结束,无大问题,互道晚安时已是凌晨两点。

王小琴想起昨天万川勇说的他女儿想吃折耳根。便问在厨房忙碌的母亲:“妈,家里还有折耳根吗?”母亲擦了擦手上的水,说道:“又是给哪户农户吗?你这当了村书记怎么天天往外送东西呢。折耳根家里还有点儿,拿去拿去。”装好折耳根,出了门去旁边的小卖铺买了两箱牛奶,在路上的贫困户家买了些鸡蛋,王小琴到了村委会。

徐医生又要去隔离户家量体温了,王小琴把一早准备好的折耳根、牛奶和鸡蛋带上,跟着徐医生走出村委会。路上徐医生说:“其实你不去也行,我一个人去就行了。”王小琴笑笑说:“没事,我正好也想去,咋们不是组了个慰问小组嘛,我还是组长呢,得真正运行起来呀。”到了万川勇家,王小琴拿出折耳根、一箱牛奶和些许鸡蛋给他:“哥不是说小妹想吃折耳根嘛,我给你们带了点,你们先吃着,不够再跟我说。这些牛奶鸡蛋就当作补补。”万川勇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村支书,想起自己曾经跟家人说“村支书这么年轻还是个小屁孩,能把村子搞好吗。”一时有种难以言说的愧疚和感动。

寂静田间的大喇叭队

昨晚下了小雨,今天的空气有些湿冷。早晨村子在这湿冷的环境下显得更加寂静,在晦暗的天空下,一条不足半米的水泥小径蜿蜒着伸向农家深处。

“咋们口罩不够用了。”黄叔小声说。王小琴看向办公桌,上面是政府每天给发的口罩,她递给黄叔:“先给大家分了吧,我之前用的都是自己的口罩,政府发的我还没用。”黄叔结过口罩说到:“你啊,总是这样......”虽说用自己的口罩,但其实这个口罩已经用了两天了,用完拿回来用酒精泡泡,第二天继续用,这些日子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小琴想,村里的干部们年纪大了,抵抗力肯定不如她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更需要口罩。

“我看你们一天要跑好多趟哦。”“哈哈,应该的应该的。”王小琴笑着回答村民。虽然随着过年返乡热潮,村里年轻人多了起来,但还是以老弱群体居多,不多跑几趟要是真出问什么问题担心村民们应对不过来,现在疫情又这么严重,结合大返乡要是不能掌握最新情况,真出差错又如何给村民一个交代。好在村里干部们都很能理解,也为村民着想,大过年的也毫不犹豫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罗主任和黄叔、胡叔更是24小时轮班值守,这几天又是下雨又是寒冷天气,在隔离户家门口支帐篷守夜应该更辛苦吧。想到这儿,王小琴心中有些酸涩,希望疫情赶紧结束,大家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到时一定好好给大家准备一顿家常菜。

王小琴正在向村民发放口罩。通讯员 李丹萍 摄

画眉村已经通过村党员、干部们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发放防疫知识手册700多份,但还是有些人不引起重视,村里麻将馆关了就在家里偷偷组局。王小琴和村干部商量,是否需要改变一下宣传方式。“村里还是有打牌,凑热闹的人,确实可能宣传还不到位,不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其实经过这几天的观察,还在凑热闹、打牌的都是些老年人和不识字的人,会不会是因为看不懂咋们发的知识防疫手册,也不怎们关注新闻时事,觉得偏远乡村病毒到不了?”罗主任说到。“很有可能,要我说啊就是那小册子太“高大上”了,字还多,是我都不一定看,而且咋们这样天天跑村民家宣传,有些人也听不进去。”黄树开玩笑说到:“要不咋们就弄个大喇叭,骑着三轮车在村里来回跑,边跑边吼。”此话一出,大家纷纷提起了兴趣,都开始提出自己的想法,还有干部已经在向宣传语了。王小琴说:“这是个好方法,宣传语大家就用方言,觉得手册太“高大上”了,咋们的喇叭播的宣传语就“接地气”!”

“各位父老乡亲们!大家最近不要参加各种聚餐活动......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从一天清晨开始,画眉村寂静而蜿蜒的小路上有了一辆红色的小三轮车载着喇叭慢慢行驶着。经过之处,是不知名的村干部“苦口婆心”的话语,几天下来,村民们都记住了“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少聚集......”

“妈,我回来了。”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王小琴回到了家,和往常一样,母亲在厨房忙碌着,父亲和弟弟妹妹在看着电视。

母亲端出一盘菜,看了她一眼无奈地说:“这大过年的你天天往外跑,工作工作。人家新闻上终南山院士都说了不要往外跑,别出门,你倒好,天天往外跑......”一边说着又转身进了厨房。

王小琴看着母亲的背影,看着电视机前的父亲和弟弟妹妹。如果今年没有疫情,她的也会是电视机前的一员,或是在厨房和母亲一起准备年夜饭。可是现在,门内是一片岁月静好,门外是一片水深火热,她作为一名村支书,一名共产党员,她是国家的女儿,是人民的公仆,她不站出去,谁站出去呢;还有千千万万个和她一样的人民的儿女,他们不在疫情的一线,谁在一线呢?责任如此,初心如此,已无退路,也无怨言!

“妈,您听钟南山院士的话嘛,但人家钟院士也没有乖乖在家不出门呀,钟院士说完这话,第二天就去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了呢!嘻嘻,您就别担心啦。让我看看还有什么菜......”王小琴一边笑着放下包,一边往厨房走去,门内一个小家的温馨气息更加浓郁了。

[责任编辑: 何燕宏]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