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两封电子信件:努力完成任务安全回家
近日,在九龙坡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有2名抗疫一线的“逆行者”,收到了一份宝贵的礼物——亲人所写的电子家书。

寄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两封电子信件:努力完成任务安全回家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2-2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1日18时40分讯(记者 李佳妮 通讯员 江南)“妈妈 我已经记不得你的样子了,再不回来 我就要忘记你了......”

“结婚十年,我们还没分开这么久过!可是见不到又怎样?作为重庆市九龙坡区的人,这是我们出力的时候!去吧,去为社会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家里的爸妈我来照顾!”

近日,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有2名抗疫一线的“逆行者”,收到了一份宝贵的礼物——亲人所写的电子家书。在家书里,他们读到了浓厚的思念,读到了家人的担忧,知晓了隔离点外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家书传递出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更加坚定信念,舍小家,为大家,为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主动申请采样送检

十几天后,女儿“不认识”她了

今年25岁的屠秀,来自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月5日,一封请愿书摆在了中心主任王戈的办公桌上,屠秀申请去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密切接触者“咽试子”采样送检工作,24小时在岗,直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就这样,屠秀成了九龙坡区基层卫生机构中,第一个获准进入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场所的基层护士。

截至2月18日,屠秀已累计完成80余人次的采样工作,数量居九龙坡区基层医疗机构单人采样前列。这天,她收到了电子家书,上面写着:“老婆,在里面工作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都很想你!孩子们总说,已经记不得你的样子了,再不回来,他们就要忘记你了......”。于是,当天下午,屠秀在入户采样途中,经过自己居住的小区,忍不住给家人打了电话。没过多久,家人带着大宝和小宝来到小区出入口。

隔离点工作的屠秀。中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你们不要出来,免得不安全!我只想远远地看他们一眼。”隔着门禁,屠秀见到自己的孩子。3岁的儿子一看到母亲,就不停地询问妈妈什么时候回家,而9个月的女儿却不像以前看见妈妈时总会乐呵呵地笑,似乎有些不认识妈妈了。

“到了认人的年纪了,有十多天没陪伴,她都忘了我了。”屠秀苦笑着说,但她不出一分钟便振作起来,说:“我那么大个人了,不和小朋友计较。我要更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相信等她长大,就会理解我了,甚至为我骄傲呢!”

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屠秀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其中一位便是九龙坡区的首例治愈患者。

每天,屠秀至少要与这位年龄相仿的女孩见面2次,进行体温检测。她们互加了微信后,女孩每天给屠秀分享自己的见闻,并不断对她表示感谢。“她十分开朗、阳光。”屠秀说,即使自己现在已经没有再负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采样工作,女孩依然会每天和屠秀聊天,叮嘱她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屠秀从工作中体会到了获得感。2月10日,她写下入党申请书,决心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请战书,家书,入党申请书,这三‘书’,是我抗疫路上的指路牌,这场疫情不会击倒任何人,它让我们成长更多,收获更多。”

运用大数据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赋能

共同抗疫是最好的结婚纪念礼

“你媳妇可厉害了,每天照顾生病的患者,解决患者的病痛,照顾爸妈也都是小事一件。谢先生,你也很棒,运用大数据智能化实践的优势,贡献你的光和热!”2月18日凌晨,已经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驻守了一周的谢苏,收到了妻子谭春凤的电子家书。

谢苏,是九龙坡区智能创新推进办的一名信息化建设人员。为了最大限度感染几率,2月12日,他主动请缨,运用大数据智能化为九龙坡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赋能,让这里的工作人员、被隔离人员健康更有保障、工作更加高效。

对此,身为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肾内科护士的妻子谭春凤,义无反顾地支持谢苏的决定。她把两个年幼的孩子送回了老家,自己每天在医院工作近10个小时,下班还要去超市采购生活必需品。家中的公婆都已年逾七十,患有肺气肿、关节炎等慢性病,谭春凤每天为他们准备丰盛营养的餐食,并在他们身体不适的时候及时购药、送医。

谢苏运用自己大数据智能化实践的优势在隔离点发挥着作用。  通讯员 王茂松 摄

医院、家里连轴转的谭春凤挑起了家庭的大梁,但在信中,她没有一句怨言,而是以温柔的语气诉说着家长里短,尽力描述清每一个细节,向丈夫还原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外的世界。

“你告诉我,这次去起码要呆2周。虽然相隔不远,但是不能回家,吃住都要在那边,和隔离观察人员一起战斗下去。其实我知道2周这个时间是安慰我的。”当读到这里,谢苏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因为在离别时,他对谭春凤“撒了谎”,称自己只去2周时间。而事实上,谭春凤内心也清楚丈夫的话只是安慰,所以在送丈夫上车时,她都面带微笑,为丈夫鼓劲。而车开走的那一刻,她的眉头瞬间紧缩,内心有着一丝不舍和担忧。

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谢苏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与团队发挥专长,利用信息化技术,切实做到了建档电子化、交接图像化、健康模块化、全程视频化,确保隔离点真正发挥了隔离作用。

“今年是我们结婚十周年,共同抗疫的记忆,是最好的纪念礼物!见信如见面,我一定不辜负她的付出和信任,待任务完成,安全归家!”谢苏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寄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两封电子信件:努力完成任务安全回家

2020-02-21 18:43:41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1日18时40分讯(记者 李佳妮 通讯员 江南)“妈妈 我已经记不得你的样子了,再不回来 我就要忘记你了......”

“结婚十年,我们还没分开这么久过!可是见不到又怎样?作为重庆市九龙坡区的人,这是我们出力的时候!去吧,去为社会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家里的爸妈我来照顾!”

近日,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有2名抗疫一线的“逆行者”,收到了一份宝贵的礼物——亲人所写的电子家书。在家书里,他们读到了浓厚的思念,读到了家人的担忧,知晓了隔离点外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家书传递出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更加坚定信念,舍小家,为大家,为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主动申请采样送检

十几天后,女儿“不认识”她了

今年25岁的屠秀,来自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月5日,一封请愿书摆在了中心主任王戈的办公桌上,屠秀申请去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密切接触者“咽试子”采样送检工作,24小时在岗,直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就这样,屠秀成了九龙坡区基层卫生机构中,第一个获准进入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场所的基层护士。

截至2月18日,屠秀已累计完成80余人次的采样工作,数量居九龙坡区基层医疗机构单人采样前列。这天,她收到了电子家书,上面写着:“老婆,在里面工作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都很想你!孩子们总说,已经记不得你的样子了,再不回来,他们就要忘记你了......”。于是,当天下午,屠秀在入户采样途中,经过自己居住的小区,忍不住给家人打了电话。没过多久,家人带着大宝和小宝来到小区出入口。

隔离点工作的屠秀。中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你们不要出来,免得不安全!我只想远远地看他们一眼。”隔着门禁,屠秀见到自己的孩子。3岁的儿子一看到母亲,就不停地询问妈妈什么时候回家,而9个月的女儿却不像以前看见妈妈时总会乐呵呵地笑,似乎有些不认识妈妈了。

“到了认人的年纪了,有十多天没陪伴,她都忘了我了。”屠秀苦笑着说,但她不出一分钟便振作起来,说:“我那么大个人了,不和小朋友计较。我要更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相信等她长大,就会理解我了,甚至为我骄傲呢!”

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屠秀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其中一位便是九龙坡区的首例治愈患者。

每天,屠秀至少要与这位年龄相仿的女孩见面2次,进行体温检测。她们互加了微信后,女孩每天给屠秀分享自己的见闻,并不断对她表示感谢。“她十分开朗、阳光。”屠秀说,即使自己现在已经没有再负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采样工作,女孩依然会每天和屠秀聊天,叮嘱她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屠秀从工作中体会到了获得感。2月10日,她写下入党申请书,决心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请战书,家书,入党申请书,这三‘书’,是我抗疫路上的指路牌,这场疫情不会击倒任何人,它让我们成长更多,收获更多。”

运用大数据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赋能

共同抗疫是最好的结婚纪念礼

“你媳妇可厉害了,每天照顾生病的患者,解决患者的病痛,照顾爸妈也都是小事一件。谢先生,你也很棒,运用大数据智能化实践的优势,贡献你的光和热!”2月18日凌晨,已经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驻守了一周的谢苏,收到了妻子谭春凤的电子家书。

谢苏,是九龙坡区智能创新推进办的一名信息化建设人员。为了最大限度感染几率,2月12日,他主动请缨,运用大数据智能化为九龙坡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赋能,让这里的工作人员、被隔离人员健康更有保障、工作更加高效。

对此,身为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肾内科护士的妻子谭春凤,义无反顾地支持谢苏的决定。她把两个年幼的孩子送回了老家,自己每天在医院工作近10个小时,下班还要去超市采购生活必需品。家中的公婆都已年逾七十,患有肺气肿、关节炎等慢性病,谭春凤每天为他们准备丰盛营养的餐食,并在他们身体不适的时候及时购药、送医。

谢苏运用自己大数据智能化实践的优势在隔离点发挥着作用。  通讯员 王茂松 摄

医院、家里连轴转的谭春凤挑起了家庭的大梁,但在信中,她没有一句怨言,而是以温柔的语气诉说着家长里短,尽力描述清每一个细节,向丈夫还原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外的世界。

“你告诉我,这次去起码要呆2周。虽然相隔不远,但是不能回家,吃住都要在那边,和隔离观察人员一起战斗下去。其实我知道2周这个时间是安慰我的。”当读到这里,谢苏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因为在离别时,他对谭春凤“撒了谎”,称自己只去2周时间。而事实上,谭春凤内心也清楚丈夫的话只是安慰,所以在送丈夫上车时,她都面带微笑,为丈夫鼓劲。而车开走的那一刻,她的眉头瞬间紧缩,内心有着一丝不舍和担忧。

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谢苏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与团队发挥专长,利用信息化技术,切实做到了建档电子化、交接图像化、健康模块化、全程视频化,确保隔离点真正发挥了隔离作用。

“今年是我们结婚十周年,共同抗疫的记忆,是最好的纪念礼物!见信如见面,我一定不辜负她的付出和信任,待任务完成,安全归家!”谢苏说。

[责任编辑: 王婷婷]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