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西彭镇:“老把式”玩出新花样 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春耕

九龙坡西彭镇:“老把式”玩出新花样 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春耕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2-29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9日20时讯(记者 陈星 李佳妮)初春时节,绿色覆盖广袤田野,纵横阡陌间,一幅幅绚丽的春耕图景尽收眼底。

村民骑着“铁牛”劳作;农业服务公司采取“蚂蚁搬家”的方式运送农资,用“微物流”打通最后一公里;农技人员把集中培训变为“对点对户”分散交流,线上教种田、微信群指导……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有力抓手,展开了防疫备耕两手抓的特殊战役,指导防疫、备耕,极协调各方为备耕排忧解难。

机械化耕种。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老把式”玩出新花样

走进新民村,一块块农田连成片,绿色与金色交替排布,水田里传来阵阵机械的轰鸣声,村民驾驶着旋耕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铁牛”驶过之处,层层泥浪翻滚,没过多久,一大片水田被翻整一新。

虽少了往日大规模生产的热闹场景,但村民们并没有闲着。在地里有条不紊忙作,有的搬运肥料,有的除草开沟,还有的跟进撒肥,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却又有别样滋味的春耕春播图。

新民村位于西彭镇以北9公里处,与江津双福隔着一条绕城高速公路,全村共有2138人、2600亩耕地,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

2018年,九龙坡区将新民村列入乡村振兴单项试验示范村,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积极谋划推动“三变”改革试点。

重庆喜乡遇农业股份合作社社长刘林介绍,从2月24日开始,新民村正式全力备耕,这段时间正在平整土地。今年打算播种400亩水稻,目前已完成三分之二。为避免交叉感染,农机早中晚要进行三次消毒,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口罩作业。

为了减少人力,刘林还采购了无人机实行飞播,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以飞播200亩,所有地块播种完只需要3天,如果实行人工播种则要半个月时间。

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村民杨世祥是位种田的“老把式”。往年这个时候,正是铺设秧盘、催芽播种的关键期,他都要忙得脚不沾地。可今年,他却“闲”了下来。

往年种田都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和得天时才能种好,现在种田能依靠合作社,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所有地里的活都能直接包给合作社,杨世祥落了个轻松自在。

从靠经验和天时种田,转变为依靠机械科学种田,如今,西彭镇各地越来越多像杨世祥这样的种田“老把式”,开始依托合作社,当起“翘脚老板” 。

农场主为自己“带货”

“暖春战疫特推大雅柑,果香浓郁、脆嫩化渣,当天预订,下午4点开始配送,次日中午采摘……”

2月29日一大早,真武宫村橙里城外的负责人马明宽就开始在粉丝群里做起了“直播”。他和员工一起编辑文字,发布橙子的视频、图片,并回复粉丝需求,另一边的果园里,工人们则忙着采摘、配送,一片繁忙。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面对疫情,西彭镇各个农场主也开启了“云”办公。

马明宽的采摘园有柑橘100亩,主打休闲采摘。疫情期间,为避免人员集聚的风险,面对满园成熟的水果,马明宽思路一转,想到了新招:在粉丝群直播,把采摘园搬到了网上。

每天早上,马明宽会把前一天拍好的橙子图片和视频发到粉丝群,为调动氛围,晚上,马明宽还会在群里做一些活动。有时他会给粉丝发红包,手气最佳者赠送品尝装;有时会做一些有奖竞猜;有时也会推出一些团购优惠活动。

“粉丝有意愿购买的,会在微信上下单,采摘后再进行统一配送,由京东快速送达。”马明宽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每天他可以通过网上销售上百件柑橘。

同马明宽一样,响堂村村民涂根旺也把草莓销售移到了线上。他的草莓园位于西彭农业园内,占地10亩,现有草莓大棚20个,以前主要是发展休闲采摘。涂根旺说,到目前为止,他通过线上已经销售了2000斤草莓。

其实,享受“云服务”的不止农场主。

鼠标一点,农资到家。与往年不同的是,随着“互联网+”悄然进村入户,今年很多农民 “网上备春耕”也相当火热。

“在农业信息网站上轻轻一点,就能找到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方法,也可以通过微信电话直接与专家面对面沟通交流,很方便。” 西彭镇农办主任牟国印坦言,一些有文化、头脑灵活的农民不再满足于“庄稼活儿不用学,人家种啥我种啥”的传统模式,而是借助互联网、农村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等途径,了解各地农产品市场信息,把互联网当成春耕备种的“参谋”。

响堂村村民涂根旺也把草莓销售移到了线上。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牛人志愿队开“田间课堂”

“大家在地里干活时,相互间隔开点,不要挤在一堆,管好地、要防护好自己。” 在西彭镇长石村12村民组的姜田里,向阳花农技牛人志愿队的牟大华,一边提醒村民做好自身防护,一边指导打姜窝的技术。

长石村生姜种植有300多亩,2月底到3月初,是生姜的播种准备期,翻土、选姜种、打姜窝等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

为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长石村将10多名懂技术的村民组织起来,组成向阳花农技牛人志愿队,把防疫知识和春种技术送到田坎上。同时引导村民分时段、分区域耕作,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生姜种植合作社技术人员曾广明是志愿队的成员之一,这段时间,他每天都会到田坎上,亲手向村民示范如何打出深浅和直径适宜的姜窝,以及如何施好底肥等,在“田间课堂”上为村民一一解答。

农技牛人志愿队是长石村向阳花5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其中一支队伍。去年,西彭镇在长石村试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农技专家、能手及本村产业大户组建的农技牛人志愿队,组建1个产业合作社,举办1个田间学校,开设 1个农技传授课堂。

“疫情防控期间,向阳花农技牛人志愿者持续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入户配送农资、田间现场指导等工作,切实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春耕不迟到、开好局。”西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技牛人志愿者只是西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众多志愿者团队中的一个小小缩影,通过整合社工、村后备干部、村干部等年轻力量,西彭镇因地制宜打造了“新民丫头”“桂花姐姐”等28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

从今年2月初开始,树民村综治专干刘强在疫情防控入户走访的同时,主动当起 “联络员”和“搬运工”,挨家挨户询问农资需求,密密麻麻记了30多张纸。从统计到购买,再到送货上门,刘强累计帮全村70余户村民解决了春耕备耕购买农资不便的问题。

东林村有椿芽80余亩,每天产量有600余斤,得知村民的椿树芽销售困难,东林村“二姐”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王志先想法找到了双福蔬菜批发市场一销售商的联系电话,并交由村委会负责人与对方联系。经电话商谈,经销商同意收购,并商定好了收购方式。

西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让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在西彭镇的大地上不断落地生根,并在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如今初春的暖阳已然照耀在田野之上,万物复苏,处处皆是繁忙的景象,一幅春耕盛景正在西彭镇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九龙坡西彭镇:“老把式”玩出新花样 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春耕

2020-02-29 20:36:20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9日20时讯(记者 陈星 李佳妮)初春时节,绿色覆盖广袤田野,纵横阡陌间,一幅幅绚丽的春耕图景尽收眼底。

村民骑着“铁牛”劳作;农业服务公司采取“蚂蚁搬家”的方式运送农资,用“微物流”打通最后一公里;农技人员把集中培训变为“对点对户”分散交流,线上教种田、微信群指导……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有力抓手,展开了防疫备耕两手抓的特殊战役,指导防疫、备耕,极协调各方为备耕排忧解难。

机械化耕种。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老把式”玩出新花样

走进新民村,一块块农田连成片,绿色与金色交替排布,水田里传来阵阵机械的轰鸣声,村民驾驶着旋耕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铁牛”驶过之处,层层泥浪翻滚,没过多久,一大片水田被翻整一新。

虽少了往日大规模生产的热闹场景,但村民们并没有闲着。在地里有条不紊忙作,有的搬运肥料,有的除草开沟,还有的跟进撒肥,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却又有别样滋味的春耕春播图。

新民村位于西彭镇以北9公里处,与江津双福隔着一条绕城高速公路,全村共有2138人、2600亩耕地,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

2018年,九龙坡区将新民村列入乡村振兴单项试验示范村,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积极谋划推动“三变”改革试点。

重庆喜乡遇农业股份合作社社长刘林介绍,从2月24日开始,新民村正式全力备耕,这段时间正在平整土地。今年打算播种400亩水稻,目前已完成三分之二。为避免交叉感染,农机早中晚要进行三次消毒,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口罩作业。

为了减少人力,刘林还采购了无人机实行飞播,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以飞播200亩,所有地块播种完只需要3天,如果实行人工播种则要半个月时间。

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村民杨世祥是位种田的“老把式”。往年这个时候,正是铺设秧盘、催芽播种的关键期,他都要忙得脚不沾地。可今年,他却“闲”了下来。

往年种田都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和得天时才能种好,现在种田能依靠合作社,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所有地里的活都能直接包给合作社,杨世祥落了个轻松自在。

从靠经验和天时种田,转变为依靠机械科学种田,如今,西彭镇各地越来越多像杨世祥这样的种田“老把式”,开始依托合作社,当起“翘脚老板” 。

农场主为自己“带货”

“暖春战疫特推大雅柑,果香浓郁、脆嫩化渣,当天预订,下午4点开始配送,次日中午采摘……”

2月29日一大早,真武宫村橙里城外的负责人马明宽就开始在粉丝群里做起了“直播”。他和员工一起编辑文字,发布橙子的视频、图片,并回复粉丝需求,另一边的果园里,工人们则忙着采摘、配送,一片繁忙。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面对疫情,西彭镇各个农场主也开启了“云”办公。

马明宽的采摘园有柑橘100亩,主打休闲采摘。疫情期间,为避免人员集聚的风险,面对满园成熟的水果,马明宽思路一转,想到了新招:在粉丝群直播,把采摘园搬到了网上。

每天早上,马明宽会把前一天拍好的橙子图片和视频发到粉丝群,为调动氛围,晚上,马明宽还会在群里做一些活动。有时他会给粉丝发红包,手气最佳者赠送品尝装;有时会做一些有奖竞猜;有时也会推出一些团购优惠活动。

“粉丝有意愿购买的,会在微信上下单,采摘后再进行统一配送,由京东快速送达。”马明宽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每天他可以通过网上销售上百件柑橘。

同马明宽一样,响堂村村民涂根旺也把草莓销售移到了线上。他的草莓园位于西彭农业园内,占地10亩,现有草莓大棚20个,以前主要是发展休闲采摘。涂根旺说,到目前为止,他通过线上已经销售了2000斤草莓。

其实,享受“云服务”的不止农场主。

鼠标一点,农资到家。与往年不同的是,随着“互联网+”悄然进村入户,今年很多农民 “网上备春耕”也相当火热。

“在农业信息网站上轻轻一点,就能找到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方法,也可以通过微信电话直接与专家面对面沟通交流,很方便。” 西彭镇农办主任牟国印坦言,一些有文化、头脑灵活的农民不再满足于“庄稼活儿不用学,人家种啥我种啥”的传统模式,而是借助互联网、农村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等途径,了解各地农产品市场信息,把互联网当成春耕备种的“参谋”。

响堂村村民涂根旺也把草莓销售移到了线上。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牛人志愿队开“田间课堂”

“大家在地里干活时,相互间隔开点,不要挤在一堆,管好地、要防护好自己。” 在西彭镇长石村12村民组的姜田里,向阳花农技牛人志愿队的牟大华,一边提醒村民做好自身防护,一边指导打姜窝的技术。

长石村生姜种植有300多亩,2月底到3月初,是生姜的播种准备期,翻土、选姜种、打姜窝等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

为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长石村将10多名懂技术的村民组织起来,组成向阳花农技牛人志愿队,把防疫知识和春种技术送到田坎上。同时引导村民分时段、分区域耕作,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生姜种植合作社技术人员曾广明是志愿队的成员之一,这段时间,他每天都会到田坎上,亲手向村民示范如何打出深浅和直径适宜的姜窝,以及如何施好底肥等,在“田间课堂”上为村民一一解答。

农技牛人志愿队是长石村向阳花5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其中一支队伍。去年,西彭镇在长石村试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农技专家、能手及本村产业大户组建的农技牛人志愿队,组建1个产业合作社,举办1个田间学校,开设 1个农技传授课堂。

“疫情防控期间,向阳花农技牛人志愿者持续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入户配送农资、田间现场指导等工作,切实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春耕不迟到、开好局。”西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技牛人志愿者只是西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众多志愿者团队中的一个小小缩影,通过整合社工、村后备干部、村干部等年轻力量,西彭镇因地制宜打造了“新民丫头”“桂花姐姐”等28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

从今年2月初开始,树民村综治专干刘强在疫情防控入户走访的同时,主动当起 “联络员”和“搬运工”,挨家挨户询问农资需求,密密麻麻记了30多张纸。从统计到购买,再到送货上门,刘强累计帮全村70余户村民解决了春耕备耕购买农资不便的问题。

东林村有椿芽80余亩,每天产量有600余斤,得知村民的椿树芽销售困难,东林村“二姐”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王志先想法找到了双福蔬菜批发市场一销售商的联系电话,并交由村委会负责人与对方联系。经电话商谈,经销商同意收购,并商定好了收购方式。

西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让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在西彭镇的大地上不断落地生根,并在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如今初春的暖阳已然照耀在田野之上,万物复苏,处处皆是繁忙的景象,一幅春耕盛景正在西彭镇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 李淼]
精彩视频
关闭